秦月照人人变妖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小众秃笔
李归虚便将县尉在铜山上的言论添油加醋,夸张的说了一番,说是县尉痛恨暴秦历来已久。
“那做了道士的县尉说,秦二世就是那赵高的傀儡,郡里县里的官僚和驻军,就是赵高的爪牙,天下乌鸦一般黑。”
骂秦二世,咒赵高也就罢了,居然连根拔起,把郡里县里,以及驻军都尉都骂了
郡尉气得暴跳如雷,骂道:“我早就看出那狗娘养的奴才,与沛县县令明争暗斗,完全不听本尉要他顾全大局的劝告,当初只是以为他与县令纯属个人恩怨,原来是与大秦作对,也是胆大包天了!”
“大秦如果不是对道士网开一面,看我不上那铜山道观去,杀了他还不算数,把那些迷惑人心的道士,一个个千刀万剐……”
那郡尉一脚踢去,凳子便飞起来,砸在墙壁上,碎成两半。
“罢了!罢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等将大秦官职当儿戏的人,要他何用,由他去吧!”
李归虚以为郡尉发了一通火,会将县尉的职位给他,谁知郡尉对他说,之前郡守和他,都为了县尉和县令的关系弄得头疼如裂。
此时在县尉的选拔中,更要慎重考验,这个县尉的位置,不能凭那当了道士的狗官一封推荐信,就草草完事。
他说:“合适的人选,有三个,第一个是你。你是县衙衙亭的亭长,又是南门亭的亭长,身兼二职,虽谈不上劳苦功高,但办事从不推诿,也算兢兢业业,只是之前与县令有所冲突。”
第二个,是西门亭亭长王安在,他多年来,在征用劳役,和拘捕案犯中,几手首当其冲,郡里早有耳闻,而且他与县令关系很好,至少两人从未结怨。
第三个,乃泗水亭亭长刘季,此人虽是好酒嗜色,公务上从没有半点差错,人际关系,在沛县来说,堪称第一,沛城的人,几乎没有不认识他的人,而且在亭长的位置一干就是几年,从未听到他的怨言。
“县尉与县令的差事,需要相互配合,不能貌合神离,从这一点上讲,你倒不如他们二人。”
李归虚听了,道:“王安在那个人,办事认真,公私分明,我倒没意见。只是,郡尉大人说刘季比在下强,这是在下所不服的话。”
郡尉问他为什么。
李归虚说,刘季的妻子娥姁,在刚刚到沛县时,县令见她貌美如仙,很是心动,又与吕公是铁哥们的关系,本来想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向吕公提亲,纳娥姁做妾,可吕公眼光蒙蔽,不应允这件婚事。
可是,不应允也就罢了,可以等一段时间,让县令心情平复下来也好。
就在转眼之间,吕公又将娥姁嫁给刘季。
这不是故意给县令难堪吗
那刘季也是个不识事的人,就在吕公乔迁酒宴的当天晚上,竟然与那娥姁假以夫妻之名,行了周公之礼,这不明摆着,向县令叫嚣挑战吗
凡是是一个男人的,他哪里忍受得了这样的侮辱。
因此,沛县县令嘴巴不说,心里恨死了刘季,只是惧于他是县尉的手下。
如今,沛县怪事频出,调查没有结果,县衙还闹了不少笑话,让县令在众人面前丢脸。
李归虚说,刘季身为泗水亭亭长,却多次怠慢和阻挠李归虚对娥姁的调查,而且之前蛇精姝姗逃跑之事,李归虚以为与他有瓜葛。
“刘季这样的人,如何与县令平起平坐,搞好关系,相互配合治理好这沛县还望都尉大人三思!”
郡尉笑道:“李亭长说的这些,不是没有道理。只是……”
李归虚道:“只是什么,还望都尉大人提醒。”
都尉在座位上正襟危坐,严肃起来,道:“听说之前为押送犄角蛇一事,你与刘季有过争执,这事是否确实”
李归虚闹得个大红脸,解释说,押送犄角蛇到咸阳的差事,一直以来,都是县衙的衙亭再做,而且是他李归虚亲自押送前往,咸阳路途遥远,一个来回就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本来是一件苦差。
自刘季做了泗水亭亭长后,根本不把他们这些亭长放在眼里,自持与那做了道士的县尉认了远房亲戚,对那县尉说,县衙衙亭亭长李归虚是个贪得无厌的人,而且身兼两职,拿的俸禄比一般的亭长要多出几十钱,押送犄角蛇去咸阳得到的赏金,也是藏进自己的腰包,舍不得拿出来打点一下上下人等的辛苦。
而且还说,捕蛇者本人就在中阳里,是他刘季的同村,这样,那做了道士的县尉,竟然不顾李归虚多年来押送犄角蛇的公务情感,将那差事一股脑的交给了刘季。
李归虚对郡尉道:“每一次我从咸阳回来,拿了多少钱,这个都尉大人最是清楚不过了。那刘季回来,都尉何曾见他一个钱那厮都是用来吃喝嫖赌了,哪里舍得拿一个钱来孝敬你老人家”
都尉点了点头,道:“你说的事情,倒是值得考虑。不过,这泗水郡衙,虽说比沛县县衙大,可是这衙门还是借用了沛县的地盘,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我也得给县令一点面子。”
“这样吧!”都尉面无表情,道,“这事要办成,你得经过两个人,一个是县令,一个是萧何,只要这两个人点头,或者这两个人没站出来反对,这县尉之职,暂时就是你的了。不过,我还得呈上公文报告咸阳的都尉大人,得他的批准之后,等朝廷发了任职书来,你才是名副其实的县尉。”
李归虚大喜,叩头谢了,出了郡衙来,笑得合不拢嘴。
第八十三章 归虚送礼
在当时,县尉一职,相当于县衙里的郡丞,都是秦朝官制的正式官职,但是又比郡丞清闲,因为县尉的直接领导不在县衙里,而是郡衙里的郡尉。
县尉掌治安、捕盗、征劳役、兵役之事,只是没有兵权,实际上有时候还要插手税赋催收,实际权力比县令要大得多,而且油水也够充足。
此时沛县忽然空出个县尉的位置出来,话虽说将由兵出,驻军之事,还是驻军处理,县尉上山做道士去了,他的位置应该在县尉的下属选拔,李归虚作为亭长,又是县衙衙亭负责人,又兼任南门亭亭老,有这个资格充当县尉一职。
可是,这县尉因为是正式官职,要从一些没有正式官职的下属选拔上来,这是一道门槛。
因为那些县令身边的县丞、令史、狱掾、文无害、厩驺、仓吏,还有治狱吏,哪一个不偷窥这个县尉的位置
再说了,亭长这个职位实在是小得不能再小,须知亭长头上,还有三老、游徼、啬夫、有秩等等,这些人。
不过亭长头上的三老,只是一些德高望重者充任。
他们掌教化,若发现有所谓孝悌仁义之家,经过考察,然后申报郡县予以表彰,并可以推荐优良子弟出任郡县吏。当然不可能出来争取这个位置。
李归虚思前想后,还是觉得县尉的这个空缺,理当由这些亭长来担任,县衙里的那些人,虽有偷窥之心,却没有竞争力,因为他们压根不适合武职。至于游徼、啬夫、有秩这些人,本身就不是正式官职,又不是郡尉的下属,如何能够挤进来
至于乡下各啬各秩的亭长们,不过过的像一介农夫一样的日子,一年进不了几次县城,何谈竞争县尉的位置
至于泗水亭亭长刘季,郡里县衙都有熟人,最为要好的是县令属官萧何,可是,那萧何那时候不是看县令的脸色办事加上为娶吕公之女娥姁一事,两人表面上还是朋友见面,喜笑颜开,暗地里已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了,还有最重要的一条,他的办公地点在泗水岸边,而不是县城里,算起来,还是西门亭亭长王安在威胁最大。
秦灭六国初期,盗贼横行,反民成灾,那王安在横刀立马,横眉冷对,跑在县尉前面,见贼杀贼,见盗捕盗,曾经风光一时,远近闻名,多次得到前任郡尉的嘉奖,如今又与那县令要好,勾勾搭搭,似县令身边护卫似的,如果他要竞争县尉一职,他李归虚弄不好要拱手相让。
可是,他李归虚又能奈何于他,用钱收买他请个道士做法让他无病而亡或者杀死他
李归虚一筹莫展,这可不是长远慢慢来的事情,县衙里不可能一直空着县尉的位置,等他李归虚慢慢想办法摆平这些事,弄不好,也就是二三天的时间,就会有人得意洋洋的走马上任,成了他李归虚的顶头上司。
李归虚想一想,都觉得可怕。
新的顶头上司一来,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弄不好,把李归虚在县衙衙亭的亭长位置也烧没了。
因为之前,西门亭长王安在就对李归虚一身两职有意见。
他当时在县尉面前说的话,此时仍在耳朵边,李归虚一想起来就生气,一股无名火冒出来,恨不得一刀劈死他。
他说“县衙衙亭亭长由南方亭亭长兼职,弊端明显,漏洞太大。南方乃沛县县城正大门,一开一闭,关系着沛县县城的安危。而由于南门亭长兼任了县衙衙亭亭长,经常出城捕盗拘贼,一旦出城,南方亭就如同虚设,像行空花贼那样的人趁虚而入,防不胜防。”
好在县尉一直坚持李归虚兼任县衙衙亭亭长,如今想起来,李归虚仍然觉得背脊发凉。
若是让王安在得手县尉位置,他李归虚这一辈子,也就完蛋了。
李归虚回家后,翻箱倒柜,又到朋友亲戚处,一共凑足了两万钱,将一万五钱用袋子装好,到了县令家里,说了一大通刘季的不是,县令自然生气,也把刘季祖宗十八代骂了一通,才问这位平常不把自己堂堂县令不放在眼里的李归虚,忽然到县令家里,有什么事。
“你该不会与刘季发生了摩擦,产生了矛盾,要本县去为你调和吧”
“哪里!哪里!”
李归虚借口县令的母亲要过八十大寿,要提前把贺礼送来。
县令见了一万五的钱数,心里乐开了花,不过却不明白他为何要提前将贺礼送来,而且这么多的钱,等到宾客盈门时,账务官大声念出来,那该多有面子。
李归虚道“在下送给同事的贺礼,从来不到五百,害怕到了那时候,将一大堆钱财往那礼桌上一放,那识事的人,倒是羡慕县令大人的面子大,可那不识事的人,倒要怀疑我一个小小的亭长,哪里弄出这么多的钱财来,怀疑在下利用职务之便,或贪污、或受贿,还是去杀人越货了呢!”
县令笑道“李亭长大概是为县尉一事,有求于我”
李归虚道“不是,不是。只是这些年来,在下有眼无珠,在各方面怠慢了县令的栽培,虽是送道贺之礼,也是赔罪之意,还望县令大人,大人不计小人过,在县尉一职的推荐上,多多抬举!”
县令道“这县尉之事,我今天在县衙里接到了郡守的文书,说是近日郡尉会派出一个人,来填补县尉的位置,希望这件事不要到处乱说,避免惊扰乡民,给盗贼有可乘之机。”
又道“驻军的事情,地方官吏无权过问,何来推荐一说”
李归虚道“郡尉给在下说了,要在下做好与县令大人您的关系,方便日后上任县尉一职时,好开展工作。”
县令笑道“如此说来,县尉一职已有定论,还要本县推荐个什么本县只求李亭长上任后,不要为难本县就万事大吉了,那还敢收这么大的礼”
李归虚推说,还有事情要办,离开了县令家,怀里穿着剩下的五千钱,心里美滋滋的径直去了王安在家。
第八十四章 旧事重提
李归虚到了王安在家,手里提着一个陶罐酒,往那桌上一置,道“王兄,这些日子没酒吃,好生没趣,小弟从铜山回来,在我师父那偷了一陶罐酒,想是藏了有些年份了,舍不得一个人独享,特拿来,与王兄一同吃了,听一听王兄叙叙朝廷之事。”
这两人平常里都不往来,有什么好说,王安在知道他有事,假着吃酒的名义罢了。
也不道破,叫婆娘随便烧了几个菜,于是坐下,斟酒吃起来。
两个人说了一些家长里短,又论了刘季一些是非,这才说到县尉上铜山修道不再回来,留下一家人等。李归虚道“凡缘一尽,仙缘一来,是谁他也往道观里跑,那里的奇妙不是凡人能够懂得。我只是凡缘未尽,红尘牵绊,若不然,我早已上山,去做快活的神仙,哪里还在这里当什么亭长,受那些窝囊气”
王安在便劝他,说是那些做道士的人,都是一些逃避现实,不求上进的人所做的事情,有事没事别往道观里去,如果听惯了那些邪门歪道的说教,总是会有一天鬼迷心窍,抛妻弃子,像那县尉一样,做出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来。
于是,王安在又用卢生的事情,来劝告他。
王安在说,一般人,只要听了他们的话,没有不受蛊惑的,就是九五之尊的秦始皇,也曾坐着船到海上岛屿,在那里他一直流连数月,他听徐福说,在渤海湾之中,有三座仙山,叫蓬莱、方丈、瀛洲。
而且在三座仙山上居住着三个仙人,手中有长生不老药。
秦始皇信以为真,于是就派徐福带领千名童男童女入海,寻找长生不老药。
徐福带领的浩大的舰队出发了,但他在海上漂流了好长时间也没有找到他所说的仙山,更不用说是长生不老药了。
徐福没有完成任务,又害怕回来后会被杀头,于是他就带着这千名童男童女顺水漂流,不知到了什么地方去了。
徐福虽然一去不返,但秦始皇不死心,四年以后,又受到一个叫卢生的燕人蛊惑,说自己可以入海是寻找两位古仙人,一个叫高誓,一个叫羡门。
卢生入海求仙回来了。为了鬼神的事,他奏上了宣扬符命占验的图录之书,上面写着“灭亡秦朝的是胡”,秦始皇就派将军蒙恬,率兵三十万去攻打北方的胡人,夺取了黄河以南的土地。
三十五年,开始修筑道路,经由九原一直修到云阳,挖掉山峰填平河谷,笔直贯通。
这时秦始皇认为咸阳人口多,先王宫廷窄小,听说周文王建都在丰,武王建都在镐,丰、镐两城之间,才是帝王的都城所在。
于是就在渭水南上林苑内修建朝宫。先在阿房建前殿,东西长五百步,南北宽五十丈,宫中可以容纳一万人,下面可以树立五丈高的大旗。四周架有天桥可供驰走,从宫殿之下一直通到南山。
在南山的顶峰修建门阙作为标志。又修造天桥,从阿房跨过渭水,与咸阳连接起来,以象征天上的北极星、阁道星跨过银河抵达营室星。阿房宫没有建成,计划等竣工之后,再选择一个好名字给它命名,所以现在的胡亥皇帝称它为阿房宫。
受过宫刑、徒刑的七十多万人,分别被派去修建阿房宫,有的去营建骊山皇陵。山石从北山开采来,木料从蜀地、荆地运来。
卢生劝说道“我们寻找灵芝、奇药和仙人,一直找不到,好像是有什么东西伤害了它们。我们心想,皇帝要经常秘密出行,以便驱逐恶鬼,恶鬼避开了,神仙真人才会来到。皇上住的地方如果让臣子们知道,就会妨害神仙。真人是入水不会沾湿,入火不会烧伤的,能够乘驾云气遨游,寿命和天地共久长。”
“现在皇上治理天下,还没能做到清静恬淡。希望皇上所住的宫室不要让别人知道,这样,不死之药或许能够得到。”
于是秦始皇说“我羡慕神仙真人,我自己就叫真人,不再称朕了。”
命令咸阳四旁二百里内的二百七十座宫观都用天桥、甬道相互连接起来;把帷帐、钟鼓和美人都安置在里边,全部按照所登记的位置不得移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