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月照人人变妖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小众秃笔
莫塞道:“快别开玩笑了,你还不赶快将姝姗从县衙牢监里出来的情况,好好给我说一下,也好叫我把嗓子眼上的心,踏踏实实的落到肚子里去。”
刘季道,那时候,他自武负酒肆离开后,与萧何一起,到县衙去,想与县令通融一下姝姗的事情。那县令吃了秤砣,铁了心,五百石,一子不少,因此,他在县衙里同县令吵了几句,被萧何劝回,本想到东街去见莫塞和刘太公……
刘季说,当他从县衙里郁闷的走出来,走到县衙旁边的街道,那时候已是天色朦胧,月亮就要出来了。
“我正在街道上走着,不经意的抬头,忽然见县衙牢监关押姝姗嫂子的那间房子的墙壁上,碗口大的窗口,有一条巨蛇,从里面慢慢爬出来,正要冲上前,挥刀去砍,恍然之间,巨蛇不见了。正在奇怪,觉得自己是不是看花了眼睛,就在这时候,有一女子忽然叫我的名字。她叫我留步,待看清时,却是你的妻子姝姗。”
姝姗对刘季说,萧何为了救她,让值班的狱卒到牢监的大堂里去喝酒,趁机将她放了。让刘季赶快领她去找莫塞。奈何到了东街,莫塞却不在,到黎明时,只好让她化妆成亭卒的模样,混出了县城。
莫塞听见刘季此时的话,那真的是一个透心凉,“姝姗果然是蛇精吗”莫塞心里似堵了个大石头,一时间竟然喘不过气来。
刘季道:“我也是将所见所闻如实的说了一遍,可是,我并没有说姝姗嫂子是蛇精这样的话。你如果确定这件事,待一会姝姗回来,自己好好问她;当然,你这样问她,只是在伤她的心,或者日后见了萧何,一问,是不是萧何私自把她放出来,这事情就明白了。”
又道:“姝姗嫂子是不是蛇精,这件事并不重要,现在重中之重的是,怎么把姝姗嫂子找到。”
这时候,寿姬过来,对莫塞道:“我就说姝姗很可疑,你就是不相信,现在听了刘亭长的话,难道还要亲自看见一条大蛇在草丛里爬行,才肯相信沛县纷纷扰扰传说的事情。不是谣言”莫塞显然生气了,高声道:“你不要得寸进尺!若是讨论起来,我倒非常怀疑你……”
曹氏已摆了饭菜,听见他们忽然嚷嚷起了,过来道:“你们说什么呀还不赶快吃饭。姝姗到底跑哪里去了”
&nb
第三十九章树林奇遇
秦代,孟姜女哭长城,作为一种传说,传得很广,大秦天下老少皆知。天下女子,以孟姜女的坚贞为楷模,既表示了反对暴秦的意愿,又明了女子之志向,所以,对于女子私奔、逃婚,都是持否定态度,虽不站出来一刀杀死,但也不会同情和鼓励她。
如今,大家以为姝姗与苍白面皮的男子私奔了,心中都对姝姗不肖起来。
经过刘季的一番话,姝姗是蛇精的嫌疑,更加难以说清楚。
寿姬此时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只是碍着莫塞那张愁苦的脸,不好多说姝姗的不是,只是巴不得姝姗就此消失,不再回来。
这时候,刘季叫村民到树林里砍一些松树油脂,做好燃烧的火炬,分发给大家,每个人手上都拿着,待天黑尽时,好燃烧了照明,避免黑咕隆咚里有人在树林中迷路。
又把所有人分成几股,如发现树林中有姝姗和苍白面皮男子的身影,约定转动火炬为号。
莫塞对大家说,那个苍白面皮的男子自称自己叫白衣秀士,见到他时,可直接呼叫他的名字,避免和他争执,然后用火炬发信号,让众人前去。千万不要和他有争执,那个人很奇怪,像个疯子,绝非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寿姬插嘴道:“如果发现两个人在树林里做偷偷摸摸的事,可以棍棒伺候,首先打死再说……”莫塞生气的道:“你这个唯恐天下不乱的女人,给我住嘴。”
村民们道:“天这么晚了,叫我们摸黑在树林里走,万一遇到豺狼虎豹,如何是好朝廷征用劳役,倒是白干不拿钱,我们跟你寻人,也同服劳役一样,没有一个子可以拿,白天自然不问你,这夜晚做事,你总是有一点表示吧”
莫塞哪里有钱,只好道:“看在刘亭长的面子上,帮我一下,二天征用劳役时,刘亭长会记得你们的好处,网开一面……”
刘季白了莫塞一眼,道:“你说的什么话有钱给他们一些,没有时,许了他们每个人多少,首先赊着,日后给他们也行啊!别拿服劳役这种朝廷大事说胡话。”
那些人哪里信这个,一提到钱,不见钱时,不肯走了,道:“许诺的事情,只是小孩们玩的游戏,男女们谈情时,头脑发昏,说出来的谎话……熟人赊账倒还可以商量,你一个陌生人,不好说这话。”
莫塞无计可施,站在那里沉默不语。
这时,只见寿姬微笑着,很夸张的从兜里掏出一些碎银子来,分给每个人一点。
村民们想不到,居然拿到手里的是白生生的银子,这些人,一辈子见过几次银子的,立刻放到嘴巴里,用牙齿咬,确定是银子后,立刻笑逐颜开,道,走,不走,天便黑了……
进了树林,天黑下来,人们开口呼叫起来:“姝姗,你在哪里……”
“姝姗……”
也有村民叫苍白面皮男子的名字:“白衣秀士……”
“白衣秀士……”
莫塞听得,不好制止,只是苦笑。
众人分头搜索了一阵,听见对面的山上,有人大叫:“这里有一个……快抓住她,别让她给逃了……”莫塞正要前去,看看是不是姝姗,村民已将抓住的女子扭到面前。
刘季和寿姬也拿火炬来照,见跪在地上女子披头散发,一张惊骇惨白的脸,根本不是姝姗。
天黑之后,居然在树木苍莽的山里有那么一个披头散发的女子,这事就蹊跷了。
刘季叫村民:“你们岂让她抬头说话。”
那女子抬起头来,道:“我没犯错,请这位官爷救我。”
&
第四十章 公子有请
披头散发的女子被村民送回村后,众人又继续呼叫寻找,可是这荒山野岭,地域广阔,十多个人,燃着的火把,有如浩瀚无边的天空,闪烁着数点星光;郁郁葱葱的树木,遮天蔽月,若想寻找一两个躲起来的人影,无疑只是大海捞针。
寿姬问村民:“这山中过去,都是树林,翻过山去,是不是还有人家”村民道:“楚国时,这附近人口还算兴旺,被秦灭的初期,倒还有十来户人家,只是朝廷派劳役、兵役过于频繁,人口渐渐的少了,一两年之内,妇孺老人,饿死的饿死,逃荒的逃荒,村子也就荒废无人,虽有倒塌破烂的草屋,远远地看去,倒也是村落人家的样子,可走进去,才发现是野村空巢。”寿姬轻叹了一声,又问:“楚时,秦初,和秦二世,你觉得哪一段时间,更让百姓安生”
那人道:“若说百姓安居乐业,还是楚时;秦灭楚后,法度,规矩,治安都比之前进步了很多,只是赋税更为严重,兵役、劳役弄得多少人家妻离子散,人口反比战乱时减少了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可以用民不聊生来形容这里的情况,到了秦二世,本以为赋税会减少,朝廷会适当减少征用兵役和劳役,谁知道秦二世比秦始皇更甚,把兵役、劳役定成律法,征用更加频繁了。现在,所有的劳动力已不足楚时的五分之一,百姓连喘一口气的功夫都没有了。家里种的粮食和织出的布匹,远远不足赋税征收的数目。兵役和劳役的年龄上限也越来越宽,男人只要不超过六十,男孩只要年满十三,妇女只要不在生育期间,几乎不可避免。你说哪一段时间让百姓安生”
众人翻过山时,果然见树木稀落了一些,从草间树丛之中,露出一些破败的房屋来。
众人举着火把,在那些破败的草房之间,转悠寻找呼叫,根本没有白衣秀士和姝姗的影子,到了村口的水井边,众人闲下来喝水解渴。
莫塞忽然想起出发前寿姬说,她用什么一碗水道法,能找到姝姗的话语,于是,上前去,请她做法。
寿姬笑道:“到了这个时候,你才知道来求我啊!”
莫塞道:“之前不是没有水嘛!”
可是,现在爬满苔藓的井里,水流清凉晶亮,水倒是有了,还得到废弃的村子里寻一个碗来。寿姬道:“没有碗,用手捧着,如何施法”莫塞只好亲自去寻碗,在一家倒塌的厨房中,找到一个粘满灰尘的土碗,洗好,装了一碗清水,端到寿姬的面前,双手捧着,求她施法。
这时候,月亮从树枝叶子上洒下星星点点的光辉,把这一口井,和旁边的荒废村子,照得朦朦胧胧,而又万籁俱寂。
寿姬道:“这时候,可惜光亮暗淡,水影不怎么明亮,怎生是好”
莫塞道:“在村子里,你说得好像胸有成竹,这一下,如何又怨月色幽暗起来”
寿姬道:“我不知道你那世界是不是也崇尚道法,你却不知那千里眼顺风耳的根底,凡是要施法,哪里有那么容易的事。就是请山神求土地,除了咒语,也得焚香烧纸,不能说靠几句咒语,说几句话,就能把那些神祗拘来,任意得道的人差遣。”
“此时既没有香、草纸,又没贡品,若是施法,也得慢慢来,就好比你空着两手去请人办事,好话总得要说一大堆吧”她接过莫塞的水碗,口里念念有词,一会,才道:“你把着火把来瞧瞧,这水倒影着灰蒙蒙的一片,不知是宫殿还是树木。”
莫塞把了火把去看,果然见寿姬手中碗里的水,灰蒙蒙的一片,又似茂密的层层叠叠的树木,又似影影绰绰的宫殿房屋。
&nbs
第四十一章 扶苏还活着
夜里朦胧,那二人穿着黑色的衣服,手里的令帜,也是黑色的,更吓人的是那两张脸,夜幕下,更显得如是墨染一般,开口说话时,只见一口白生生的牙齿,眼光炯炯,竟然发着青光。
莫塞取下背上的叉子,严阵以待,若是听得刘季说一声,便要跳上去,叉他们的脖子。
刘季见两个人的模样着实吓人,而且是在这荒郊野外的水井外面,把大家的路都堵住,大家只能面对他们,根本无路可走,扬着刀道:“不管你们是人或者是什么,我们自己走自己的路,殊途不同,没招惹你们,何故要挡我们的去路”
寿姬见状,不仅不害怕,反笑道:“刘亭长岂住手,大家不要害怕,他们是来请我们去见公子扶苏的使者。”
刘季道:“他们既是来请我们去扑宴,就应该让开道路,却把我们堵住,寿姬不要上他们的当。”
“这两个人夜晚里,穿着骇人的黑衣服,手里拿的小旗帜也像用黑漆染过,张着一口白生生的牙齿,空口说白话,谁不知道公子扶苏早已自杀身亡,这不是在说鬼话吗”
那两人道:“刘亭长话说的就过了,我们才刚刚到这里,正拱手行礼,打招呼请你们,如果话未说完,便回身走了,哪里显得邀请的诚意。我们这身衣服,从秦灭六国开始,一直穿到现在,不管是出行还是回宫,百姓见了,哪个不生敬畏之心刘亭长啊!你大小也是个官,也算是食朝廷俸禄的人,难道不知道朝中崇尚黑色吗如何说出这样怀疑人的话呢”
又说,公子扶苏是不是已经自杀身亡,这话纠扯起来,三言两语说不清楚,大家不过是人云亦云,谁又亲眼所见,公子扶苏当时接受了假遗诏的情景呢
黑衣人道:“我家公子叫我们来请你刘亭长和众位,自然有其原因,退一步来说,公子派我们来,已是恭敬之心,你们就因为我们穿衣服的颜色,而不领受公子的情意,这不是人之常情。”
于是,两个黑衣人让开路径,众人缓步离开水井边上,过了两个黑衣人面前,到了宽阔之地,这才转身回来,刘季仍然横着刀,莫塞的叉子也对着他们。
两个黑衣人笑道:“刘亭长,收了刀,好跟我们走吧!别浪费时间了。”众人哪里相信,都觉得两个黑衣人蹊跷的很,戒备乃是必然。
黑衣人道:“你们以为公子扶苏住在咸阳,那就错了,当时公子从上郡逃到这沛县附近,不算很远的地方,隐姓埋名,才得隐居下来,想一想,并不是没有可能啊!难道你们都认为公子扶苏是个傻瓜,接了假遗诏,就真的傻乎乎的自杀了天下的人真的没有脑子!”
这句话说得不轻不重,不缓不急,倒是说到了点子上。
于是,刘季道:“如此说来,就算公子扶苏避难在这附近,白天时不来邀请,夜晚里如何知道我刘季等人到了这里,派二位到水井边来”
黑衣人笑道:“这个也是奇巧之事,本来这里树林苍莽,山路难行,我两个必须要赶夜里下山去,黎明时才好进村子,为的是避免刘亭长误了行程。正在急急的走着,听见人声嘈杂,夜晚里还在这偏僻的水井边弄什么法术,又叫了刘亭长名字。听到刘亭长的名字,我们就知道赶巧了。虽是夜里,也不好耽搁,只好说明了目的,请诸位和我们一起走,避免了多少的冤枉路走得。”
这个解释听起来也勉勉强强可信,可是,莫塞一行是去寻姝姗,人还没寻着,如何讨论扑宴之事,如果将找人的事丢到一边,追随两个黑衣去吃酒扑宴去了,大家岂不骂作者胡扯
不过,大家都知道一句话,叫做无巧不成书,事情就是那么的巧。
当刘季把寻找姝姗的事告诉两个黑衣人时,黑衣人问:“不知叫姝姗的人是哪一个姝姗是男还是女”
莫塞没好气的道:“姝姗就是姝姗,姝姗是我的妻子,你们说是男还是女”
另外一个黑衣人笑起来道:“呵呵,你原来是白衣秀士的妹夫失敬失敬
第四十二章 公子宫殿
两个黑衣和莫塞等人,离开了荒废的村子,一边说话,一边朝山里走,只见一条小路,穿到茂密的树林里去,树木很是高大,小路两边的杂草越来越深,火把只能高高的举着,害怕不经意烧到枯草,引起火灾。
两个黑衣人大概觉得大家心中惊疑,告诉大家不要惊慌,穿过这片茂密的树林之后,会有一条大路,在大路上,已经备有马车三辆,只要驾乘了马车,不用走多远,就到达公子扶苏的宫殿。
果然,穿过树林之后,夜晚里见一条白生生的大路,笔直的延伸到远方,大路旁边停着的马车刚好是三辆,每辆马车都是六匹骏马驾着,车宽六尺见方,足够坐上六个人,三辆马车坐十二个人远远足够。莫塞、刘季,还有寿姬,和一个黑衣人,上了最前面的马车,七个村民和另外一个黑衣人分别上了后面的马车,心里忐忑不安的等待起程。
每辆马车的六匹马,都披着黑色的布套,有专门的黑衣人驾驶,他们好像只管驾乘赶马,木头人一样,不开口说一句话。
莫塞不知道有那么一条宽阔的大路,觉得这个偏僻的地方,忽然出现一条大路,很是稀罕;刘季也觉得,就是咸阳的驿马邮道,也不及这条大路的三分之二的宽度,足能让两辆马车并排奔驰,沛县这个小地方,虽然还算平整,但是除了街道,就数这条大路最宽最直了,只是他从来没有见过,也没有走过。
更为奇特的是,夜晚里看去,大路白生生,好像用方石铺垫得非常齐整,笔直却渐渐的有坡度,马车好似上坡的样子。
朦胧中,马车飞快奔驰起来,风声呼呼,马车的外面,似有云彩、烟雾,或者是升腾的水气,悠然漂浮而过。
大家都仿佛知道了秦朝喜欢六匹马拉车的好处,马车果然很快,飞一样,听不见马蹄踏在地面上的嗒嗒声。
莫塞将这个疑问告诉黑衣人,黑衣人说,这是专门为公子扶苏走夜路制造的驾乘,平常为了不惊扰静夜晚熟睡的人们,马蹄都裹了棉花,故而听不见马蹄声响,车轮也缠了布条,滚动时不会震动抖摇,自然静无声息。
黑衣人说:“这种驾乘在晚上行走时,速度很快,甚至只听见鞭子抽打马背的声响。但凡有人夜里听到鞭子抽打的声响,那不明白的人自然惊惧,以为闻见怪异,再难睡去,明白的人,便知道是公子扶苏的驾乘出行了,放心入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