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朝做权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红尘贼子

    大凡到了关键时刻,必然是恩威并用,这是帝王之术的常见手法,其实并不怎么高明,也没有什么好稀奇的。

    以黄宏东的心思和阅历,应该可以理解,完全就是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早就乱了方寸,反而呆住了。

    “黄宏东接旨!”

    “万岁,万岁万万岁陛下天恩浩荡,臣万死不辞”

    安宁公主将这份圣旨交给了他,并且对他说道:“陛下宠信有加,也不需你做什么,只要京营安稳不动,就是你的大功一件。若是京营有非奉旨而调动者”安宁公主举着另外的一道圣旨说道:“你即为乱臣贼子,人人可得而诛之”

    黄宏东的使命就是让京营按兵不动,除非是有朝廷的旨意,否则的话,另外那一道圣旨就是悬在他脑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都可以取了他的性命。

    只要复隆皇帝一死,不管下一任的掌权者是谁,都必须严格遵循“先皇遗诏”,先砍了他黄宏东的脑袋再说。

    只要砍了他的脑袋,就可以证明自己是遵循先皇的意志办事,借他的人头来奠定自己的合法性,实在是一件天大的便宜事。

    所无论下一个掌权者是谁,都肯定这么干。

    要想保住自己的人头,必须确保京营对皇权的绝对服从,否则的话,他黄宏东的小命肯定要玩儿完!

    “王宣同,接旨!”

    “臣王宣同谨聆听圣训。”

    王宣同是东宫旧臣,早在复隆皇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就伴随左右,这么多年来真可谓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事实上的巩固之臣,但他的待遇却并没有比黄宏东更好。

    同样是两道圣旨,一罚一赏,同样是委以重任,唯一的区别就是让他维护好京城的治安和平稳,死死的钉住巡防营,好几个大臣,全都是这样的待遇。

    安宁公主一连宣了数道圣旨之后,仰面相同平躺在龙榻之上的复隆皇帝终于开口了:“朕已将大明江山尽托付于尔等之手。”

    “你们每人手中都有一份圣旨朕这边还压着一道。生死荣辱全在尔等一念之间了!”

    “尔等若能依朕之命辅佐新君,则富贵荣华可期。若是敢胡作非为,任谁做了大明天子,都是你们的死期!”

    这一番话,似乎已耗尽了复隆皇帝所有的力气,嘴巴张开的很大,剧烈的喘息着狂咳而不止,大臣们不停的磕头,一个个早已泣不成声:“陛下放心,臣等定不负陛下之所托,定会扶保新君,再延我大明万年国祚。”

    好一阵子让人揪心的咳嗽之后,皇帝的胸口已经高高的鼓胀起来,就好像是一个吹开了的气球一般,大的让人心悸。

    过了好半天才终于呼出一口长气,胸口才算是平复了下去,趁着这个呼吸的时间,复隆皇帝用一个比较清晰的语气说道:“宣大诏。”

    “是。”

    安宁公主取出早就准备好的传位诏书:“奉天承运,大明天子诏,曰:永王炯者,先皇嫡嗣,人品贵重深效朕躬,当继朕之大统,传大明之国祚。故,朕传位于永王钦此”

    传位于永王

    虽然大家早就料到今天这个场面就是在为传位做铺垫,下一任的大明天子一定会正式出炉,却怎么都没有想到复隆皇帝的继任者竟然是永王。

    复隆皇帝没有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弟弟。

    不是父死子继,而是兄终弟及。

    这样的先例不是没有过去,先皇崇祯的帝位就是按照这种方式来的,想不到的是到了复隆皇帝的时候,又是这样的方式的。

    旁边的永王早已经跪倒在地,哭的泪水磅礴。

    就在众人感到万分惊讶的时候,一声尖叫陡然响起。

    翁皇后本已做好了成为“皇太后”的打算,想不到却是这样的一个局面,皇太后直接就变成皇嫂子了,这就意味着自己的儿子没戏了。

    什么事都可以忍,她甚至可以接受让永王做摄政王,和太后一起共同处理国事,但让永王做皇帝,这是万万不可接受的。

    翁皇后瞬间没了一的端庄仪态,反而象个泼妇一般的大吵大闹着:“乱命,此乃乱命。”

    “皇上早已神志不清了,要不然又怎会下这样的旨意”

    “不,这旨意绝非陛下本意,定是你们蛊惑是矫诏我儿乃是嫡长子,理应克成大统,理应做皇帝”

    一般情况下,后宫不可干涉国政,但是在这个事情上,皇后确实有着很大的发言权,皇后的影响力绝对在安宁公主之上。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四个字:母以子贵。

    皇后本就是统领后宫的一,身份尊贵无比,从礼仪上和皇帝本人是平行的。

    尤其是皇后生了嫡长子之后,偏偏还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不存在竞争的可能,她的地位就更加微妙了。

    皇后吵闹着,但她很快就发觉这样的吵闹根本就没有任何作用,马上就改变了“战术”,开始去抢那份“传位大诏”。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忽然传来一阵阵沉重的脚步声,脚步声中还夹杂着阵阵呼喊。

    宫闱禁地,严禁喧哗,何况是在皇帝病种的时候

    更何况是在这个节骨眼儿上

    众人下意识的朝外观看,只见一队队穿着黑色军装的士兵排着整齐的队伍快步而来,旁边的宫廷卫们似乎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试图阻止,早被带着硬式大檐军帽的士兵们给推开了,局面显得有些混乱。

    最多只过了十几个呼吸的时间,陈茂就已大踏步上来,走到殿前高声呼喊:“报告,陈茂奉命赶到!”

    在众人错愕的目光中,一动不动活像是个尸体的复隆皇帝竟然动了,他艰难的转过半个身子,因为肌肉抽搐而显得有些诡异的面孔上竟然挂着一丝明显的微笑:“陈茂进来!”

    安宁公主赶紧大声呼喊:“宣陈茂进殿陛见。”

    但陈茂却一动不动,对于陈茂而言,圣旨对他的作用不大。永王赶紧喊了一句:“陈大副队,陛下让你进来呢。”

    “是!”

    陈茂的军靴踏在殿内,显得格外响亮,他直接越过众人,却没有跪下,而是朝着复隆皇帝“啪”的打了一个军礼。

    虽然复隆皇帝早就听说过陈茂这个名字,却还是第一次亲眼见到其人。

    陈茂的到来,似乎让皇帝很高兴,他用颤抖的手拍了拍龙塌,示意陈茂靠近一点儿。

    陈茂看了看永王,永王微微点头之后才后他才走了过去。

    皇帝拉住陈茂的手,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好好好陈茂,朕好”

    复隆皇帝是永王的嫡亲兄长,但是很多时候他们兄弟之间却严重缺乏沟通和交流,更多的则是一种君臣关系。

    而这个和因为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陈茂,却被永王视为兄视为长,尊崇有加那就不必说了,还把他当成是生死弟兄。

    单纯从个人情谊上来看,陈茂显然比皇帝更亲近永王。

    复隆皇帝和陈茂之间的见面,是一次历史性的相遇,这二人年纪相仿,一个是永王血缘上的皇兄,一个是永王心目中的偶像,虽然思想不同身份悬殊,但是在这一刻却有了某种惺惺相惜的意思。

    复隆皇帝的嘴皮儿动了好几下,似乎想说点什么,喉咙里却好似被堵住了似的,只能发出几个无意义的音节。

    陈茂说道:“皇上放心,我在,永王在,这是我的使命!”

    听了这话,复隆皇帝就好像真的放心了似的,脸上露出一抹微笑。

    陈茂感到皇帝用力握了他的手一下,想来应该也是这个意思吧!

    站起身来,走到阶前,陈茂朝着穿着黑色制式军装手持火铳的年轻人说道:“从这一刻开始,我们接管禁宫,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进出,明白了吗”

    “明白!”

    “非常时刻当有非常举动,还望各位大人理解,暂时委屈诸位大人一下。除非有圣旨,否则的话,任何人不得出入。”

    陈茂的脸上没有一丁点的表情:“要是有什么人无旨出入的话,或者是谁认为可以硬来,那就恕陈茂无礼了。”

    永王的人竟然封锁了禁宫,这一切显然早有准备,皇后精致的面庞上顿时青筋暴起,脸色红的吓人,眼睛里的怒火都要喷出来了:“你们是什么人谁让你们来的这是逼宫,这是逼宫!”

    “陛下还在,你们竟然敢行如此大逆不道之举,不怕诛九族的么”说话之间,皇后就朝着陈茂的脸上抓了一把:“本宫就是要出入,你能怎的”

    陈茂不躲不闪,任凭皇后长长的指甲在脸上挠出几条血淋淋的道子,态度虽然恭敬,但语气却不容置疑:“任何人不得出入,这是军令。陈茂只知有军令,不知有其他,得罪之处,皇后海涵!”11




第501章:异动
    皇后又哭又闹,还不停的往陈茂的身上撞,看这个意思,分明就是想碰瓷儿。

    陈茂却始终不为所动,任凭她拳打脚踢不停喝骂,却始终不还手——毕竟是皇后,尊贵着呢。

    以陈茂的体魄,皇后这样的弱女子并不能真的把他打的怎么样了,充其量也就是又抓又挠弄个满脸花而已。

    陈茂一点都不在乎,反正就是不让她出去。

    “皇后贵为一国之母,如此撒泼打滚恍若市井泼妇,成何体统”

    听了这话,翁皇后先是愣了一下,立刻就嘴巴一扁,顿足捶胸的嚎啕大哭起来:“你们……你们这些个君君臣臣的,都欺负我,皇上还在就已是这个样子,若是皇上不在了,我们母子还怎么个活法儿”

    皇后闹腾起来,旁人也不好规劝,永王走上前来,很是诚恳的说道:“皇后放心,无论如何皇后就是皇后,陛下已有成见,会给小侄子……封王,一应用度不会少于十八万,就算是你想住在宫中,也是可以的。”

    对于皇后和儿子的安排,其实复隆皇帝和永王早就商量好了,只是暂时不会公布。

    而是要等到复隆皇帝死后,由永王公布。

    到时候,封襁褓中的孩子为王,翁皇后的待遇效仿当年的张皇后,一年开支预算是十八万两白银,而且始终不去皇后的头衔,还会专门上一个尊号,足以保证她的体面。善待前朝皇后,这是有传统的,甚至可以作为崇祯皇帝流传下来的“家规”来执行:当年崇祯皇帝刚刚继位的时候,前朝天启的张皇后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而且张皇后本人对崇祯很好,于周中宫的关系极为融洽,复隆皇帝兄弟姐妹几人小时候就没有少受张皇后的照顾。

    到了李闯进京的时候,自裁殉国,那是相当的壮烈。

    所以,复隆皇帝给翁皇后安排的就是这样个结局,而永王若是真的登基了,也一定会象自己的父亲善待伯母一样善待翁皇后。

    按说,这些安排现在不应该讲出来,到时候由刚刚继位的永王正式宣布更好,一来可以显现出他的仁德,再者也是出于舆论的考虑。

    但永王还是现在就提前说出来了,不知道是因为的她对这个安排比较满意,还是已经闹腾的累了,翁皇后终于“安稳下来”,不再吵闹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健妇急急慌慌的跑了过来,却被远处的学生们给挡住了,根本就过不来,只能隔着很远的距离大声呼喊着什么。

    “那是长生的乳母。”

    永王朝着陈茂点了点头,示意放那个健妇过来。

    作为皇子的乳母,既然这么着急的过来,肯定是皇子长生那边有了什么事情。

    孩子太小,耽搁不的呀。

    乳母急急慌慌的跑过来,说的很急:“殿下哭闹的厉害,料是想见皇后了,皇后还是去看一看的吧。”

    尚在襁褓之中的孩子,长时间见不到母亲,肯定会哭闹不止,这是很常见的事儿。

    皇后却好似发了狠一般,一巴掌打在那乳母的脸上,厉声大骂着:“我儿哭闹你们是做什么吃的哄不下来么”

    “殿下实在的闹的厉害……”

    “闹就闹吧,哭死了才好,最好连我也一并死了,全完了吧,滚!”

    那乳母稍微愣了一下,抬头看了看皇后,又看了看身旁的陈茂,似乎终于明白过来,赶紧低着头返回去了。

    乳母素来就是重要人物,那是需要千挑万选的,不仅对身份、健康程度各个方向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而且必须是皇后可以绝对信赖的人。

    要不然的话,根本就过不了皇后这一关。

    乳母虽然不是什么政治角色,也没有那么敏锐的政治嗅觉,但毕竟是身在宫廷之内,最起码的政治觉悟还是有的。

    皇后反反复复的说着一个“死”字,还说出了“全完了”这种显得有些莫名其妙的话语,再看看那些陌生的黑衣士兵,乳母就算是再怎么迟钝,也应该明白点什么了。

    皇后这是在给她传达一个命令:局势有变,马上求援。

    至于如何才能在封锁的情形之下把消息送出去,那就看她的本事了。

    控制了宫廷之后,皇帝就可以更加从容的做出其他部署。

    虽说复隆皇帝不是什么雄才大略的君主,但大位传承这种事从来就是重中之重,而且又经过了长时间的准备,只要时间允许就可以按部就班的进行安排。

    一直到了第三日,种种部署已经基本完成,颁布的旨意大多已经生效之后,复隆皇帝才终于颁布了最后一道圣旨:“朕躬凉德,上无能安祖宗,下无益于百姓,身后事尚节俭,寝陵万不可求奢华,但求安固尔。三品以下官员不得以吊唁之名擅离职守,可以驿传唁函。”

    “朕崩之后,不可滋扰百姓,更不可借机搜敛,切切,切切……”

    在完成了帝位传承和种种布置之后,复隆皇帝甚至亲自给自己安排好了丧事,节俭,是复隆皇帝的优点,他不想因为自己的葬礼把刚刚好转的财政状况弄的一团糟。

    但是,大明朝的局面却因为皇帝的病危而朝着一团糟的方向发展了。

    首先就是,芜湖的黄得功突然大举集结人马,甚至连旗号都打出来了:进京勤王,以正大统。

    黄得功“勤”的是哪个王

    肯定不是永王,估计也不是复隆皇帝,而是尚在襁褓之中的朱长生。

1...298299300301302...3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