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献帝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武陵年少时

    这边厢,阎行已经策马来到蒋石跟前,还没等蒋石说些什么,便先冷言冷语的教训道:“你到底有没有将使君的话放在眼里竟敢擅自去追宋建,我看你是不想活了!”

    蒋石虽然出身微贱、比不得麴演、阎行这些乡里豪强,但却算得上是韩遂手下老资历的将领了。此时当着一千多人的面被阎行这个晚辈劈头盖脸的一通训,让蒋石登时下不了台,饶是有错在先,他仍不依不挠的反驳道:“此中对错,就算要罚,那也是韩公来问我。而你算什么东西一个骑都尉就敢追过来训我我看你真是一点军中的规矩都不懂了。”

    “韩公就在路上。”阎行毫不畏惧的与蒋石对视着,像是示威一般,微微抬了抬下巴,说道:“韩公有令,在他来之前,这里的一切都要听我号令。”

    “你!”蒋石又急又气,如今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宋建的人头没抢到,反而还面临着被韩遂兴师问罪的风险,若不是坡上那几个人突然跑出来……等等。

    蒋石猛地转过身子往坡上看去,他也是才想起来,假若坡顶上的那一队刀甲精良的骑兵真的是朝廷的禁军羽林,那不就正说明朝廷安集将军张济所带领的大军就在这附近自己想杀宋建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另择木而栖么如今大好的机会就在他眼前,他可得多加把握才是。

    想到这里,蒋石对阎行指着坡上说道:“阎彦明,你可知坡上的都是谁么宋建正是为彼等所杀,韩公说了不杀宋建,但也说了非要其‘丞相’等人的头颅不可。我一路追着‘丞相’而来,只想斩获了我想要的首级,便放宋建一条生路,谁知他却会死在别人手中,真是冥冥中有所天命。”

    阎行自然不信他的一番鬼话,此时也不屑于揭穿,目光却是为坡顶那队骑兵所吸引住了:“那好像是……”由于朝廷经常从雍凉等六郡征发良家子为羽林骑,其中陇西郡地近金城,阎行幼时也曾见识过类似的装束,他仔细的将眼前所见与记忆中的一一对照,轻声说道:“羽林郎的装束。”

    蒋石听了,这才真正确认对方的身份,同时心里也大松了一口气,暗道幸好刚才没有气急之下派人跑去杀人夺功。

    阎行也是心惊不已,他没想到朝廷的羽林骑会神出鬼没的出现在枹罕,一想到某处就可能藏着朝廷的大军,他就有些不寒而栗。

    就在他烦恼之际,幸而在这时,韩遂从后方浩浩荡荡的带领大军来了。




第二百六十五章 同为贵姓
    “毛羽曾经剪处残,学人言语道暄寒。”————————奉和鹦鹉

    饶是心里早有准备,蒋石仍有些心虚的跟着阎行去见韩遂,他本想将刚才那副说辞在韩遂面前再说一遍,岂料韩遂根本不吃他这一套,马尚未停下便抬手给了蒋石一鞭子。

    “是我约束不住你了,倒难为你这么多年仍违心唤我一声‘韩公’。”

    韩遂的脸色冷若寒霜,蒋石生受了这一鞭子,不敢动作,畏惧道:“属下不敢!如不是韩公赏识,将属下提拔于微末,属下何至于有今日!”

    “呵。”韩遂并不信他的托辞,只冷冷一笑。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他知道军中不仅是蒋石,还有许多人都打着这样一个主意,毕竟面临着当今朝廷的重金爵赏,没几个人能真的视若无睹。朝廷摆在明面上的阳谋都让韩遂军心有异,更遑论其下那些不为人知的阴计

    韩遂略感棘手,有心拿蒋石整顿部众、收拾人心,但现在还不是时候,因为此刻有更紧要的事亟待他去处理。在来的时候韩遂就一眼看到坡上那伙来路不明的羽林骑,眼前那熟悉的衣冠、熟悉的气质,跟他当年在雒阳见到的几乎是一模一样,不、甚至比雒阳暮气沉沉的羽林骑还要精锐、还要富有朝气!

    看到这里,韩遂眼瞳霍然放大了一圈,惊诧道:“羽林骑如何会在城外”

    阎行知道他这是在问自己,于是抱拳答道:“末将不知,但据蒋孟岩说,宋建正是被这些突然出现的羽林骑所截杀。”

    说到宋建,韩遂不悦的冷哼一声,蒋石身子一抖,连忙说道:“末将只是一路追杀其麾下‘丞相’,正好遇上这伙羽林骑截杀伏击罢了。”

    韩遂表面上看似是在恼怒对方这支羽林骑突然杀出来坏了他的好事,让他没有完成‘放宋建一条生路’的约定,但其实却在暗中窃喜。因为他不愿意亲手杀宋建是不想背负‘忘恩负义’的骂名,所以才故意放他一马,但他攻打枹罕、驱走宋建却是不争的事实,等宋建逃入羌地,凭借他的声望,韩遂以后会很难在羌氐中间达到一言九鼎的地步。

    只有宋建死了,韩遂才可以利益最大化,放开手脚去收拢散沙似得羌氐胡人,而韩遂以及他的部下又不能杀宋建。

    于是在利弊权衡之下,为了给朝廷一个交代、避免背上骂名,韩遂只好退求其次,选择了现在的这个做法。一方面拿宋建势力被剿灭的胜利回应朝廷,一方面等宋建安定了以后,再派人去向宋建陈说他不得不进攻的无奈、并尝试缓和关系。这么做必然会付出一定代价,过程也会很麻烦。

    所以韩遂一听说宋建死于他人之手,跟自己毫无关系时,心里如何不喜更何况宋建还是朝廷所杀,只要将宋建的死因传扬出去,韩遂再暗地里运作一番,不仅能很快洗清自己的污点,反而还会让自己的声望水涨船高。

    他心中已有了一个初步的念头,径直向阎行吩咐道:“你上去一趟,探探他们的底细。”

    “末将谨诺。”阎行答应一声,两腿一夹马腹,驱使着走到坡下,而后翻身下马,一步步走了上去。

    姜冏低头看见一个都尉打扮的人缓步走上来,眉头一皱,当即请命道:“我去见他一见。”

    周瑜自无不可,他看着韩遂军中迎风而动的大纛、又扭过头看向东南一侧的天空,轻轻点了点头:“既有托付在前,此次便有劳仲奕了。”

    于是姜冏与阎行二人走到半坡上互相停了下来,各自防备的对视着,姜冏先是说道:“我等乃朝廷殿前羽林郎,特奉王命巡边视境、观察风俗、督办盗贼。近闻凉州刺史韩公征讨宋建,围城数月,久战无功,又屡请发粮草于朝廷。陛下心内忧之,特使我等前来观战,若是韩公仍未克成,便据此详述情形奉上,另调强军来攻。”

    阎行听到对方并不是普通的羽林骑,而是身负皇帝厚望,便愈加不敢怠慢:“唯、唯!郎君有所不知,韩使君也是每日忧心操劳,唯恐有负国恩,听闻南征告捷,其情尤甚。今日奋起兵卒,得将士用命,攻破枹罕,我等一路追击宋建等亡命而来,这才得见郎君。”

    他讲话十分客气,也思路清晰的解释了前因后果,若是不知实情的旁人听了,恐怕还真以为韩遂忠君爱国,自己跑过来监督还算是对不住人家了。

    姜冏看着这个浓眉大眼的骑都尉,深觉对方非同一般的军官,倒像是家传渊源的大姓出身。于是他不再轻视,以平等的姿态自我介绍道:“在下姜冏,字仲奕,汉阳冀县人。如今忝为羽林郎,不知足下姓字”

    其实姜冏并不是羽林郎,两年前朝廷征发六郡良家子入南北军的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又刚从马背上掉下来摔伤,所以错过了那次征调。最后代表姜氏得选入内的是他的兄长姜叙,如今姜叙已在其族叔、北军屯骑校尉姜宣的照顾下,同时也靠着自己的出色能力,成为了皇帝身边最亲近的武官——殿前羽林郎。

    兄长姜叙入仕经年,逐渐成为家族下一代的顶梁柱,而作为异母庶弟的姜冏,却直到年初还只是汉阳太守射坚门下的一员吏。从到大,姜冏时刻想追上兄长的脚步,奈何屡屡难望项背,就连这一次随周瑜巡视前线,还是通过姜叙的请托、周瑜看在同僚情谊的份上才得来的机会。

    阎行不知姜冏诈称羽林郎的内情,反而信以为真,点头回道:“在下阎行,字彦明,金城人。如今在凉州刺史韩公帐下为骑都尉,奉命前来与郎君接洽。”

    “久仰兄名。”姜冏对明显年长于他的阎行拱了拱手,做出一副了然的样子,回过头看了眼神色依旧云淡风轻的周瑜,而后徐徐说道:“宋建已为我等所杀,既然此间战时告捷,还请韩公调离坡下众军,我等该回去向安集将军复命了。”

    姜冏在话语中或明或暗的示意了自己等人此行的重要性,不容有失,确保在遭遇韩遂后能全身而退。之所以要这么说,还是看在刚才蒋石的那番举动,实在不像是出自善意。

    阎行早有打算,伸手作势欲拦,试探着问道:“不忙,也不知张将军现今在何处,韩公既已克平宋建,奉表之余,理应前往拜会。”



第二百六十六章 接马而谈
    “处道当逸群绝伦,非常之器,非汝曹所逮也。”————————隋书杨素传

    作为韩遂身边的亲信,阎行比蒋石等人更能接触到隐秘,此前他得到的消息是张济才带领万余兵马从襄武移驻首阳,而首阳县离枹罕还隔着狄道、大夏等几座县城,都有太守李参派来监视韩遂在陇西进行军事活动的重兵,绝不是悄无声息就能赶过来的。

    李参素来深沉多智,从不轻信于人,连韩遂这个往日的盟友都防备,岂能不防着另一边虎视眈眈的张济除非李参早已对张济暗通款曲,两者之间已经达成了合作,共同针对韩遂。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韩遂就危险了,他此刻全部的家底只有五六万人,而张济手下有董卓当年留下的老兵一万、南边的武都有蜀兵二三万、汉阳、安定等地有屯田兵作为后备。粮草充足,若是再加上李参手下的羌胡兵,一旦开战,韩遂未必能从容应对。

    所以阎行奉韩遂之命前来,为的就是弄清楚姜冏等一行羽林骑究竟是如何来的,他们身后的张济究竟现在何处。

    姜冏粲然一笑,直截了当的说道:“安集将军昨日才带兵经过大夏城,如今正与陇西太守李公合兵赶来,我等也不过是先行一步罢了。”

    “什么”阎行猛然一愣,脸色有些发白,干笑着说道:“如此突然,何故不事先遣使相告”

    “遣了。”姜冏对着坡上遥遥一指,底气十足的说道:“水衡都尉周公从子,殿前羽林郎周瑜正是此次由安集将军派来通报细故的使者。”

    问到这里,阎行也不知该说什么了,只好回过头去看向军阵中的韩遂。得到阎行的转告之后,韩遂思忖了片刻,立时决定要见那个所谓的‘使者’周瑜一面。

    于是先将坡下的骑兵都给撤了回来,周瑜等人便带着羽林骑缓缓走下,韩遂隔着老远就瞧见这个举手投足之间极有领袖气质的英俊青年,对方这副从容自信的神色,没有满腹经纶、英才明智是支撑不起来的。

    难道只有关东才能有如此逸群绝伦的人物么

    韩遂暗暗感叹,待周瑜来到自己跟前的时候,他这才回过神来,捋须说道:“庐江周氏几代名臣,匡国辅业,老夫素来敬之。今日终于算是得偿所愿,见到周氏的年轻后辈了,公瑾才容出众,果然不凡。”

    “子不敢,仅赖家世荫蔽,韩公才是我大汉的西陲梁柱、世所依仗。”周瑜抱着拳,淡淡的笑着说道。

    在远处时韩遂便觉得周瑜样貌不凡,走近时一看,更觉得是人中龙凤,连带着眉目端正的阎行等一群凉州人都显得有些俗气了。韩遂目不转睛的看着周瑜,寒暄客套之后,方才说道:“宋建横行不法,故朝廷命我将兵讨伐,如今一战克成,正是尽得全功之时。奈何公瑾不告而来,虽然同为朝廷效命,但这么做,未免还是有些失礼。”

    周瑜其实也没有特意去做什么‘黄雀在后’的事情,他与姜冏等人确实是作为先锋前来枹罕窥探局势。这两个月韩遂一直在说枹罕城屡攻不下,却又派人断截道路,不许人前方打探,所以不仅是朝廷,就连就近的张济等人也不知枹罕城到底是什么情况。

    于是他们带少量兵马,就是为了尽可能不引人注意的靠近枹罕城,而羽林骑的身份又能最大限度的保障他们在遇见韩遂时,不会遭遇不测。谁知道这样也能迎头撞上一件大功,虽然在旁人看来这做的有些不地道,但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韩公言重了!”周瑜伸手往鞍旁一拍,那里正系着一颗宋建的人头,他大方的说道:“讨伐宋建,是朝廷给韩公的诏令,此等大功,子不敢擅专。”说着,他便作势欲解下首级,递还给韩遂:“我等前来只为通报军情,也不是为了这个。还请韩公将其收下,上表请贺,也算是子一片心意了。”

    蒋石在一旁看得眼热不已,宋建的人头能换取封侯,如今周瑜年纪轻轻,竟舍得将封侯的机会拱手相让,实在是让他大跌眼镜。

    韩遂眉头紧皱,眼神瞥了首级一眼,看到故人熟悉的首级面如死灰,脖颈处的切口仍淋漓的滴着鲜血,他又立即不由自主的移开了目光。韩遂的脸色冷了一瞬,然后笑道:“丰功壮绩,自然是能者居之,我岂会夺人之功公瑾既然年少英勇,斩获贼首,老夫自会将此事奉表陈情,上报朝廷,尔当无虑。”

    听到这个保证后,周瑜突然笑了起来,像是心里欲求的一件事终于得到了答案。韩遂有些莫名其妙,却见周瑜一时靠近他身边,轻声说道:“这颗首级,韩公不是舍得,而是不敢要吧”

    韩遂心里一惊,旋即目光不善的看向周瑜,阎行等人也察觉到了气氛有异,悄悄地伸手摸上各自的剑柄刀把。

    “韩公,子诚告一句,万勿见怪。”周瑜像是没有看到韩遂眼底蕴藏着的杀意以及周围起伏的杀机,仍是一副潇洒自若的模样。周瑜笃定了韩遂绝不敢在这个时候谋害他,而他也好趁着韩遂心绪波动,用言语对他施加影响:“这世上没有什么东西是简单易得的,往往你觉得万事无虑,其实背后却尽是韩公所见不到的千难万难。”

    说完,周瑜便带着姜冏等人勒马转身,坦然无畏的将背露给韩遂,往来时的方向骑马远去了:“我等去也,韩公不必相送!”

    对周瑜不告而别的行径,阎行觉得很是无礼,打算请命去追,却被韩遂拦了下来。

    “让他们走!”韩遂凝目看着周瑜策马离去的方向,面露疑惑之色。

    正在这时,留守枹罕主持大局的成公英骑马赶来,对韩遂说道:“金城、武威等郡民叛乱,有些羌氐也跟着举兵闹起来了。”

    “什么”韩遂身子一震,金城等郡可谓是他的后方,根基所在,如何也乱不得,他急忙问道:“是怎么回事”

    “今年雍凉大旱,水源匮乏,乡民为抢水源,邻村之间互相械斗,事态闹得大了,又牵连上附近的羌**民,这才闹得不可收拾。”成公英顿了顿,又说道:“此事必然没那么简单,主公这几年苦心经营,让汉羌之间的关系大有缓和,如今一下便闹得这般大,实在是蹊跷。”

    “你是担心有人在背后主事”韩遂眼中露出一道寒芒,他知道自己虽然在雍凉素有威权,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服他,背地里趁着自己与朝廷关系僵硬的时候,试图谋事作乱,也不是意料之外的事。

    不过事情远非如此:“张掖和氏、酒泉黄氏、武威颜氏、王氏等豪强见到民乱,似乎有心借机起事。”

    韩遂喝道:“我说了多少次,现在作乱,无异于自投于火!”

    成公英也是无奈的说道:“唯,但彼等无一日不想自理州郡,其心志早有,在下一时说服不得,还得由主公亲去慑服才行。”

    韩遂似乎这才明白周瑜那番话里的意思,他恶狠狠的看向远处,而此时的远方,又哪里还有周瑜等一行人的影子



第二百六十七章 早行之人
    “令仆治务所寄,不共求体当,而互相推委,纠之是也。”————————宋书徐湛之传

    陇西郡,大夏县。

    正是太阳逐渐西斜的时候,地上连一丝风都没有,温度仍是如灼烤后那般闷热难耐。黄门侍郎毌丘兴在辕门翘首张望了半天,终于看见周瑜等一行人沿着河溪远远的策马而来,看到周瑜安然无恙,毌丘兴立即趋马上前。

    “公瑾!”毌丘兴靠近周瑜身边,与姜冏点头打了个招呼,便对周瑜说道:“你这一去半天都没个着落,张将军很挂记你的安危……咦,这些个人头哪里来的”

    “是么”听到张济一直挂记着自己,周瑜不可置否的挑了挑眉,随口应道:“韩刺史派兵攻破了枹罕,宋建突围而出,不料在路上为我等截获。”

    毌丘兴听了,脸色登时变了几变,再三确认道:“你杀了宋建”

    周瑜不厌其烦的点了点头,姜冏在一边也为周瑜细说了些见闻,给此事做了最好的佐证。毌丘兴本是沉稳的性格,遇到此时也忍不住激动的说道:“国家早有诏书,杀宋建者有封侯爵赏!恭喜你了公瑾!”
1...145146147148149...2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