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献帝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武陵年少时

    而董承则是自从率军攻入上党,便勒兵不前,除了与河南的朱




第二十七章 责有攸归
    “帝……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晋书宣帝纪】

    “朝堂诸公防范董氏外戚,不想对方在此次独占大功,是为了社稷着想,用些手段来谋算董氏也在情理之中。”司马朗当即反驳道:“此外你这话也不对,仁义之士如何不能达于『乱』世好比那刘幽州……”

    “刘幽州若不是有朝廷解围,他与公孙瓒之间迟早必有一战,到时候以刘幽州仁厚宽下、不善军谋的秉『性』,难免身死人亡。”司马懿把手中的书简丢到一边,对司马朗『露』出了一个阴冷的笑容:“太史公曾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阿兄,小弟奉劝你不要把朝廷诸公看得太简单了。”

    “仲达!休逞口舌之辩,我看你还是要多读些书,养一养你的身心。不然我作为兄长,教弟无方,以后如何去见阿翁”司马朗对朝堂上的事一直都有自己的想法,但他对此事讳莫如深,也不愿眼见弟弟一步一步走入不知堂堂大义、只知阴险算计的诡道上去,故而严厉说道。

    司马朗的脾『性』深肖其父,在兄弟中向来极有威严,司马懿见他是真的动了气,只得无奈的垂着脑袋,不再言说。但看样子依然是坚持自己的看法,没有把司马朗的话当回事。

    “你过了年就要满十四,我学问不够,已经不能让你在经术上有所精进,也是该好好寻个大儒教导你了。”司马朗默默地把司马懿随便『乱』丢的书简捡了起来,放在一边的书箧中归置好:“胡公与你相善,也很赏识你,如今他避『乱』于颍川乡里,等此事了结,你就去颍川寻他求学吧。”

    “不。”司马懿这时摇了摇头,眼神里流『露』出一丝玩味:“此事过后,度辽将军与赵公于冀州再无立身之地,有朝廷诸公在旁言说,天子肯定会诏使他们随行护送使臣,所以我得跟着阿兄还有赵公他们一同回长安。阿翁都为我筹划好了,到时候我可以直接进秘书监,跟天子一起读书。”

    “阿翁什么时候与你说的”司马朗不知道这件事,不由奇道。

    司马懿脸上顿时『露』出调皮的笑来,『露』出两颗虎牙,一扫原本的阴狠冷漠,显得特别孩子气:“这是阿翁特意给我的信,很早以前就说过了,阿兄不知道也是常情。”

    听到这话,司马朗总算是放心了,他知道父亲司马防虽然对兄弟三人不偏不倚,但其实心中却向来喜爱这个弟弟。他也知道司马懿确有英略,是今后兴旺自家门楣的人物,而司马朗又是『性』情宽厚、友爱兄弟的那类人,因此并没有对司马懿心怀妒忌,反倒是为其感到欢喜。

    “好、好。”司马朗称赞说,语气非常高兴,这对于向来不苟言笑、保持长兄为父姿态的他来说,是极为难得的:“在秘书监的无不是高门子弟、年轻俊彦,你在读书之余,用心结识。上亲天子、下交同侪,如此何愁不能光大我家!”

    司马懿抬起头来,有些郑重地道:“必当不堕我司马家名。”

    初平三年十一月十八日。

    冀州牧袁绍在各方的压力下,将天使裴茂与并州刺史刘虞礼送至河内朝歌,并遣使上表谢罪。

    在这么多天各方的『逼』迫之下,压抑已久的袁绍与其手下的冀州终于爆发出了应有的实力。就在朱儁将天使迎接回雒阳后,袁绍转身便带手下颜良、文丑等将,引冀州精兵,西入朝歌县鹿场山,征讨于毒。围攻其屯壁五日,后大破之,阵斩于毒。

    此战袁绍不仅出了一口恶气,还对近在咫尺的张杨好生炫耀了一次武力,『逼』得张杨不敢造次。另外,袁绍在斩杀于毒过后,在于毒军中俘获董卓专权时署任的冀州牧壶寿。

    在审讯中,真相终于大白,原来是壶寿僭取董卓『乱』命,不惜勾结黄巾逆贼,试图刺杀使臣,引发朝廷对袁绍的不满。好以自己被董卓署任冀州牧的名义,率外军入河北。



第二十九章 虑周藻密
    “才大而好用机权,善笼络朝士。”————————【明史李三才传】

    初平三年十二月初六。

    经过大半年的时间,中间遇到无数波折、每每让人如履薄冰的使臣团,终于从关东安然返回至长安。从四处战『乱』、饿殍遍地的关东回到百姓虽仍是面带饥『色』,但至少安宁而富有生机的关中,这支使团真有恍如隔世的感慨。

    刘虞等人到的时候,难得是个少有的晴朗日子,天空灰蒙透着白亮,四野无风,皑皑白雪覆盖了城外的阡陌畎亩。

    在长安城外的长亭,刘虞隔老远就听到迎宾的黄门鼓吹发出的音乐,等来到近处,他忙挑开车帘,见到的竟是数百人列队相迎。英武不凡的兵卫们肃立两旁,司徒马日磾等人则身着袍服,立在队前。他们身边,还有很多刘虞不认识的、或是早已陌生的卿臣。

    司徒、录尚书事马日磾缓缓地拨众而出,来到队伍最前面。他穿一袭玄『色』袍服,一件厚厚的大氅披在他的身上,就像是厚雪披在枯瘦的树干上。

    刘虞与赵岐、裴茂等人款款下车,与马日磾所带的迎接队伍走到一起。

    “虽然是沾了天使的光,但无功之人,如何能受此大礼实在是愧煞我了。”刘虞对着马日磾深施一礼,然后他抬头望着对方,只见马日磾颀长清癯,脸上略带有矜持又礼貌的笑意,端的是一副儒雅之相。

    只是刘虞却未曾从马日磾身上看出丝毫能臣应有的干练与精明,这让他心里略微有些失望,朝廷的宰辅,竟是这样子的么……

    马日磾与赵岐等人打了招呼后,看到了刘虞,凑上前热情地说道:“刘伯安,你来得正是时侯。如今天子亲理万机、朝廷励精为治,将一洗宿弊、大有作为。上有明君,下有贤臣,如今你我同朝为官,是该携手共商国事了!”

    这时,对方眼中闪过一丝锐利,令刘虞心头一跳。

    然后马日磾挺直腰背,朗声说道:“诸君入城后稍作歇息,沐浴更衣,一会宫中自会有人前来邀迎——陛下在温室殿要设宴款待诸君。”

    马日磾挥手叫来了内谒者令李坚,吩咐他开始宣诏,内容是封太仆赵岐为都亭侯、拜侍御史裴茂为谒者仆『射』,以嘉有功。

    这些诏书大都是颁给赵岐、裴茂这些使臣的,与刘虞这些人没有关系,但按规矩,他们依然得稽首听诏。

    冗长的仪式过后,马日磾又看向刘虞,温言道:“仪节如此,此间过后,你我再一絮阔别!”

    “诺、诺。”刘虞小心的应付着马日磾的热情,好在马日磾浅尝辄止的说完这些话后,便不再刻意的去接近他。刘虞不由得松了口气,他初来乍到,实在不宜在弄清局势前随便掺和。

    只是这马日磾的言语与热情实在是太过反常,让他不得不对此留心警惕。

    一旁的赵岐也在随后靠近刘虞,和颜悦『色』的说道:“马翁叔向来待人和善,博达仁厚,是个极好相处的人。伯安久在外职,鲜少入朝,不熟悉此人秉『性』也在情理之中,还请勿怪就是。”

    赵岐是马日磾的姑父,二者本来关系冷淡。由于在罢黜王允的那场政变风波中,马日磾曾出手搭救过赵岐的侄子赵戬,投桃报李之下,赵岐与马日磾关系迅速回暖,并且代表关西士人与另一名帝师桓典分庭抗礼。

    有了赵岐这话,似乎为马日磾适才的行为解了围,刘虞也点头认同了对方的这个说辞。赵岐在士林中的名望远大于他,刘虞不得不颔首微笑,一事尊重:“赵公的侄子如今何在”

    一直呵呵笑着



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
    “才大而好用机权,善笼络朝士。”————————【明史李三才传】

    初平三年十二月初六。

    经过大半年的时间,中间遇到无数波折、每每让人如履薄冰的使臣团,终于从关东安然返回至长安。从四处战『乱』、饿殍遍地的关东回到百姓虽仍是面带饥『色』,但至少安宁而富有生机的关中,这支使团真有恍如隔世的感慨。

    刘虞等人到的时候,难得是个少有的晴朗日子,天空灰蒙透着白亮,四野无风,皑皑白雪覆盖了城外的阡陌畎亩。

    在长安城外的长亭,刘虞隔老远就听到迎宾的黄门鼓吹发出的音乐,等来到近处,他忙挑开车帘,见到的竟是数百人列队相迎。英武不凡的兵卫们肃立两旁,司徒马日磾等人则身着袍服,立在队前。他们身边,还有很多刘虞不认识的、或是早已陌生的卿臣。

    司徒、录尚书事马日磾缓缓地拨众而出,来到队伍最前面。他穿一袭玄『色』袍服,一件厚厚的大氅披在他的身上,就像是厚雪披在枯瘦的树干上。

    刘虞与赵岐、裴茂等人款款下车,与马日磾所带的迎接队伍走到一起。

    “虽然是沾了天使的光,但无功之人,如何能受此大礼实在是愧煞我了。”刘虞对着马日磾深施一礼,然后他抬头望着对方,只见马日磾颀长清癯,脸上略带有矜持又礼貌的笑意,端的是一副儒雅之相。

    只是刘虞却未曾从马日磾身上看出丝毫能臣应有的干练与精明,这让他心里略微有些失望,朝廷的宰辅,竟是这样子的么……

    马日磾与赵岐等人打了招呼后,看到了刘虞,凑上前热情地说道:“刘伯安,你来得正是时侯。如今天子亲理万机、朝廷励精为治,将一洗宿弊、大有作为。上有明君,下有贤臣,如今你我同朝为官,是该携手共商国事了!”

    这时,对方眼中闪过一丝锐利,令刘虞心头一跳。

    然后马日磾挺直腰背,朗声说道:“诸君入城后稍作歇息,沐浴更衣,一会宫中自会有人前来邀迎——陛下在温室殿要设宴款待诸君。”

    马日磾挥手叫来了内谒者令李坚,吩咐他开始宣诏,内容是封太仆赵岐为都亭侯、拜侍御史裴茂为谒者仆『射』,以嘉有功。

    这些诏书大都是颁给赵岐、裴茂这些使臣的,与刘虞这些人没有关系,但按规矩,他们依然得稽首听诏。

    冗长的仪式过后,马日磾又看向刘虞,温言道:“仪节如此,此间过后,你我再一絮阔别!”

    “诺、诺。”刘虞小心的应付着马日磾的热情,好在马日磾浅尝辄止的说完这些话后,便不再刻意的去接近他。刘虞不由得松了口气,他初来乍到,实在不宜在弄清局势前随便掺和。

    只是这马日磾的言语与热情实在是太过反常,让他不得不对此留心警惕。

    一旁的赵岐也在随后靠近刘虞,和颜悦『色』的说道:“马翁叔向来待人和善,博达仁厚,是个极好相处的人。伯安久在外职,鲜少入朝,不熟悉此人秉『性』也在情理之中,还请勿怪就是。”

    赵岐是马日磾的姑父,二者本来关系冷淡。由于在罢黜王允的那场政变风波中,马日磾曾出手搭救过赵岐的侄子赵戬,投桃报李之下,赵岐与马日磾关系迅速回暖,并且代表关西士人与另一名帝师桓典分庭抗礼。

    有了赵岐这话,似乎为马日磾适才的行为解了围,刘虞也点头认同了对方的这个说辞。赵岐在士林中的名望远大于他,刘虞不得不颔首微笑,一事尊重:“赵公的侄子如今何在”

    一直呵呵笑着



第三十章 良工苦心
    “或谓之贤者而不贤;谓之有罪而无罪;皆有迹可见;责有所归;故不敢大为欺罔。”————————【体要疏】

    “青州前刺史焦和不识军略,遇贼只知祷祈髃神、耆筮巫祝;其治民也是常爱清谈、不理俗务,以致州郡萧条,屡遭黄巾。”荀攸缓缓说道:“如今焦和已殁,青州为三方所占,一是冀州牧袁绍所置刺史臧洪,占据平原、济南;二是幽州牧公孙瓒所置刺史田楷,占据齐国、乐安;三是朝廷所置北海相孔融。至于东莱诸县,据说为海寇所侵,其余诸地散布黄巾流贼、渠帅难以胜数。”

    “侵占东莱诸县的不是什么海寇,是辽东太守公孙度乘舟越海而来的兵马。”对公孙氏这个汉末盘踞辽东数十年的地头蛇,皇帝脑子里还算有些影响,随口『插』话道:“据闻东莱诸县被其置为营州,并且私设刺史。这应该是青州除了公孙瓒、袁绍、朝廷以及黄巾的第五方势力。”

    荀攸适才所说的青州局势不是通过赵岐、裴茂等使者的叙述,以及荀彧等关东亲友的来信中分析得出。即便如此,由于青州东莱位于半岛最东端,道路断绝,再加上战『乱』不通商旅,以至于就连仅在兖州的荀彧,也只是知道东莱是被一伙实力强劲的海寇所占,但具体是谁家的旗号,却不得而知。

    没想到这种事情却为皇帝所知,而且看皇帝的语气也不似作伪。荀攸不由对此心生疑窦,他脑子里忽然想起了贾诩,但旋即又否认了这个猜测,平准监才设立多久能铺展整个关中已是极限,哪能把耳目伸到遥远的青州去

    思来想去也没能得出一个肯定的答案,荀攸又不好直接去问,只得在心里如是想着:‘兴许是陛下除了平准监,还有别的渠道得知此事’。

    由此一来,荀攸愈加觉得皇帝的手段深不可测了,他拱了拱手,语气有些由衷:“谨诺,陛下睿鉴,洞观万里。如此大事,臣尚然不知,实在有愧。”

    “青州乃齐鲁故土,也是曾出过孔孟的地方,没想到如今也是久遭兵燹,成了战『乱』之地。”皇帝没有想到荀攸会因为他随口的一句话而在心中转过无数个念头,顾自叹道:“真是社稷之不幸。”

    “唯,愚臣浅见,治民先治『乱』、保境先安境。”荀攸说道:“眼下青州亟需的,不是治烦理剧的能臣,而是能弭平祸『乱』的良将。”

    皇帝眼眸一亮:“荀君以为谁适合牧守该处”

    荀攸这时立即俯首说道,因为他认为听到这个人的名字后,会让皇帝心里不悦。毕竟此人跟王允有莫大的交情:“卫将军吕布。”

    皇帝果然面『色』一变,他本以为荀攸会提出曹『操』或者刘备这样的人物。

    虽然他不知道曹『操』现在还有没有‘征西将军’的志向,但敢肯定对方现在一定没有‘魏武帝’的野心。眼下对方正处于忠臣与贼子之间的摇摆时期,若是能提前拉拢,说不得能少一个劲敌,多一个能臣。

    至于刘备就更不用说了,他眼下的实力根本滋生不了他的野心,只要朝廷抛出了橄榄枝,给他名正言顺的地盘,他不会不接。

    所以皇帝一开始的打算就是借助曹『操』与刘备这两个历史上的枭雄来制衡二袁,让刘备做青州刺史什么的,可没想到荀攸跟自己想的不一样,怎么会——

    “怎么会是吕布”

    荀攸敏锐的瞧见了皇帝的脸『色』变化,不过他既



第三十一章 端策拂茵
    “为人主计者,莫如先审取舍,取舍之极定于内,而安危之萌应于外矣。”————————【汉书贾谊传】

    当然,如今的朝局依然还在皇帝的掌握之中,所以他并不担心势力的此长彼消,会给他的权势带来多大的影响与削弱。而且出于个人的利益来讲,眼下这个局面也正是他所乐于见到的。

    他斟酌着说道:“既然如此,那便先征孔融入朝为议郎,等诏对之后,再量才施用。至于卫将军吕布,彼有过在前,又有功在后,念在朝廷正处用人之际,中台以诏书削一半食邑,另以戒书斥之即可。此外,再改任其为安汉将军、守北海相。”

    从秩中二千石的卫将军降到秩二千石的国相,又削减了食邑,勉强可以看作是贬谪,这样吕布战败而逃的处置也有了,朝廷面子上也说过得去。

    何况‘守’就是守官,也就是暂时试用的意思,如果不能胜任北海相,则会被撤职。皇帝的最终决议,无疑是与荀攸最初的设想有所不同,但荀攸也不能说什么,只唯唯称是。

    皇帝含笑点头,借着方才的话题说道:“二袁并立关东,看似雄于一时,其实这些年为了侵并实力,没少得罪旁人。这些人位卑职轻,忠于王室,只是暂时无法出头罢了。如果朝廷能给他们这个机会,必能成长起来与袁氏抗衡。”
1...5960616263...2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