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献帝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武陵年少时
这便闻名遐迩,自推行开始便沿用千年而不改形制的农具,曲辕犁。
“德衡。”王辅从院门外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一个提着食盒的奴仆,他看了眼马钧的穿着,忍不住说道:“府中不是给你发了春衣么怎么还穿这种苍头杂役们穿的短褐”
当他走到马钧身旁,看到那架形制精巧的曲辕犁时,眼睛顿时一亮,说道:“这东西做好了”
“春、春衣太重,不、不方便,穿这、这衣服、好、好办事。”马钧的鼻子与双手被冻得通红,他忍不住又吸了吸鼻子,放下手中的工具,对王辅行礼说:“都、都做完了,只需、需装上犁、犁铧与犁、犁镜就、就可以、用、用了。”
王辅听的好笑,道:“你慢点说,君上说了,口吃之人不宜把话说的太快,而且说之前要先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吐出来。然后就像你寻常诵读经书一样……你试试”
“喏、喏。”知道这是皇帝的主见,马钧心里感动,暗地深吸一口气,打算照做。
王辅却是顺口一说,没有继续管他这茬,自顾自的往那曲辕犁又『摸』又看,而后回头说道:“我不懂农事,这曲辕犁真比外间那些长直辕犁要强”
马钧吐出一口气,极慢的说道:“是、是,直辕犁太、太笨重,只、只能用于广、广阔的大田、平地。曲辕犁,不仅大田,就连小田、窄田,甚、甚至是坡上的田都能用。而且还能方便耕作,调节翻、翻土深度。”
“你瞧,果然有用不是停顿的功夫都很少了。”王辅静静地在一旁听完,然后惊喜的说道:“就是说话慢了些,倒也无妨,等以后你蒙官受职,底下的人如何也要耐着『性』子听你说完。”
“我岂敢奢、奢求这些。”马钧挠了挠头,喃喃说道。
王辅轻轻一笑,不再答话,反正只要马钧能根据皇帝提出的要求,按时做出成品来就是了,将他当做好友契交看待又如何他极为自然的拉起马钧的手,将马钧带入屋中,并让随行来的奴仆将食盒里的饭菜端上桌案。
“这些都是我吩咐膳夫做的,你先进膳,用完了再做事不迟。”
马钧老老实实的道了声谢,便接过奴仆递来的饭碗,正欲动筷,忽然,又像是想到了什么,抬声问道:“对了,太、太学……”
“太学的事你不用担心,二月底的时候君上要带百官亲耕籍田,只要你在此之前将这曲辕犁造好了,君上命人当众试用无误后,我自然会为你请赏。”王辅眼珠一转,嘴角带着一丝得意的笑。
马钧一直对当日没能进入太学而耿耿于怀,虽然他并不反感、甚至很擅长这些工匠的活计,但他还是发自内心的想入太学读书。毕竟钻研经书,明白道理,才是正统的入仕之途。就连那些孝廉、贤良方正,不也是要读了些书,明白道理了才能坐上高官的么
偶尔做做这些木工倒还好,长此以往可不是什么好事,自己家中的老母可还等着自己读太学出来,为官后接她享福的。当日被太学拒之门外,马钧心中羞愤是一方面,惭愧、不敢回家却是另一方面。
幸好他遇见了王辅,虽然对方是贵家公子,但丝毫没有贵人的架子,不仅对他处处照顾,还说要为他想办法入太学。
马钧对王辅是发自内心的感激与信任的,他根本没有注意到王辅言语中的机关,听完之后,立即郑重其事的稽首拜倒:“谢、谢王郎,若、若不是王郎……”
“好了好了,又来这套虚礼做什么!”王辅笑看着马钧身子拜倒于地,然后才伸手将其扶了起来,嘴上说道:“你我契交,我早已将你是为挚友,你的事,就是我的事。”
在于马钧客套了几句之后,王辅便借口离开了,临别时还特意嘱咐马钧抓紧时间完善曲辕犁一番。
他刚一出院门,没料到迎头就遇见了兄长王端。
王端比王辅要高出一个头,此时正面无表情的俯身盯着王辅,让王辅倍感压力:“阿兄——”
“你又来见他”王端语气平静,淡淡的说道:“这回又是弄出什么无用的奇巧玩意来了”
“什么无用啊,这东西用处可大着呢!”王辅暗地吁了口气,咋呼道:“这可是君上亲代、定制的物事,可不是什么奇巧。”
他偷偷看了眼面『色』不善的王端,又补充道:“我在家中聚集工匠,研制器具,这可是得到君上允准了的。阿翁都不曾为此管我,你可不能因这个事来教训我。”
一提起这个事,王端就心里不悦,当初王辅带了马钧一个寒家士子入门暂居,喜欢鼓捣一些小玩意倒也罢了。后来竟愈演愈烈,竟把整个后院整成了工坊,整日里带着一群不知与王忠从何处搜寻来的工匠,敲敲打打的做东西。
王斌恨这个儿子不学无术,有一次险些动手打他,直到王辅把皇帝作挡箭牌搬了出来,这才躲过一劫。王斌亲自进宫确认之后,这才铁青着脸,从此对王辅的所作所为视而不见。
皇帝衷心技艺,有奇思妙想,接连让工匠弄出马镫、马蹄铁、茶、活字印刷等一系列新鲜事物。虽然样样都有实用,但身为君王,却如此关心微末之技,这比孝灵皇帝喜爱书法辞赋还让人糟心。
当年孝灵皇帝喜爱书法辞赋,甚至到了开设鸿都门学,以此授官的疯魔地步。如今皇帝痴『迷』匠人技艺,虽说还没有对工匠做出什么出格的恩赏,但有其父的劣迹在前,难免让人忧虑皇帝会不会子承父业……
王端正是忧心于此,所以才处处关注王辅的一举一动,不仅要想办法让皇帝对这类技艺仅仅止步于喜好的份上,还要设法阻止王辅成为当初怂恿孝灵皇帝开设鸿都门学、引起天下士人愤慨的『奸』佞!
“君上吩咐你的事就只有这些”王端看着眼前这个亲弟弟,冷不防说道:“你还是朝廷的秘书郎么”
王辅如今正是叛逆的年纪,听了顿时有些不服气,道:“是!但眼下最要紧的还是君上交代的东西,阿兄,你就别管这事了,我自有我的道理。”
“你的道理”王端冷笑道:“你的道理就是一味的哄骗屋里头的那个小子,为你做这做那你的道理就是正经书不读,就知道做些奇器奉迎君上”
“阿兄!”王辅脸『色』变了变,当即反驳道:“你不懂,我这都是为了咱们好!”
王端没料到王辅会用这么坚决的语气跟他说话,气势莫名的被他压了几分,他低声道:“为了咱们好且不说咱
第六十章 器以悦上
“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礼记乐记】
初平四年二月初三。
长安,北阙甲第。
在王家的一处偏僻的院落里,身着粗布短褐的少年吸了吸鼻子,略抬手臂抹了把额上的汗,复又埋首去钉着一架像犁的东西。
这具犁与现下时兴的长直辕犁很是不同,简短的犁身呈完美的弧度,中间又多了犁评、犁建这种未曾见过的结构,用以调节犁箭耕土的深度。
这便闻名遐迩,自推行开始便沿用千年而不改形制的农具,曲辕犁。
“德衡。”王辅从院门外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一个提着食盒的奴仆,他看了眼马钧的穿着,忍不住说道:“府中不是给你发了春衣么怎么还穿这种苍头杂役们穿的短褐”
当他走到马钧身旁,看到那架形制精巧的曲辕犁时,眼睛顿时一亮,说道:“这东西做好了”
“春、春衣太重,不、不方便,穿这、这衣服、好、好办事。”马钧的鼻子与双手被冻得通红,他忍不住又吸了吸鼻子,放下手中的工具,对王辅行礼说:“都、都做完了,只需、需装上犁、犁铧与犁、犁镜就、就可以、用、用了。”
王辅听的好笑,道:“你慢点说,君上说了,口吃之人不宜把话说的太快,而且说之前要先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吐出来。然后就像你寻常诵读经书一样……你试试”
“喏、喏。”知道这是皇帝的主见,马钧心里感动,暗地深吸一口气,打算照做。
王辅却是顺口一说,没有继续管他这茬,自顾自的往那曲辕犁又『摸』又看,而后回头说道:“我不懂农事,这曲辕犁真比外间那些长直辕犁要强”
马钧吐出一口气,极慢的说道:“是、是,直辕犁太、太笨重,只、只能用于广、广阔的大田、平地。曲辕犁,不仅大田,就连小田、窄田,甚、甚至是坡上的田都能用。而且还能方便耕作,调节翻、翻土深度。”
“你瞧,果然有用不是停顿的功夫都很少了。”王辅静静地在一旁听完,然后惊喜的说道:“就是说话慢了些,倒也无妨,等以后你蒙官受职,底下的人如何也要耐着『性』子听你说完。”
“我岂敢奢、奢求这些。”马钧挠了挠头,喃喃说道。
王辅轻轻一笑,不再答话,反正只要马钧能根据皇帝提出的要求,按时做出成品来就是了,将他当做好友契交看待又如何他极为自然的拉起马钧的手,将马钧带入屋中,并让随行来的奴仆将食盒里的饭菜端上桌案。
“这些都是我吩咐膳夫做的,你先进膳,用完了再做事不迟。”
马钧老老实实的道了声谢,便接过奴仆递来的饭碗,正欲动筷,忽然,又像是想到了什么,抬声问道:“对了,太、太学……”
“太学的事你不用担心,二月底的时候君上要带百官亲耕籍田,只要你在此之前将这曲辕犁造好了,君上命人当众试用无误后,我自然会为你请赏。”王辅眼珠一转,嘴角带着一丝得意的笑。
马钧一直对当日没能进入太学而耿耿于怀,虽然他并不反感、甚至很擅长这些工匠的活计,但他还是发自内心的想入太学读书。毕竟钻研经书,明白道理,才是正统的入仕之途。就连那些孝廉、贤良方正,不也是要读了些书,明白道理了才能坐上高官的么
偶尔做做这些木工倒还好,长此以往可不是什么好事,自己家中的老母可还等着自己读太学出来,为官后接她享福的。当日被太学拒之门外,马钧心中羞愤是一方面,惭愧、不敢回家却是另一方面。
幸好他遇见了王辅,虽然对方是贵家公子,但丝毫没有贵人的架子,不仅对他处处照顾,还说要为他想办法入太学。
马钧对王辅是发自内心的感激与信任的,他根本没有注意到王辅言语中的机关,听完之后,立即郑重其事的稽首拜倒:“谢、谢王郎,若、若不是王郎……”
“好了好了,又来这套虚礼做什么!”王辅笑看着马钧身子拜倒于地,然后才伸手将其扶了起来,嘴上说道:“你我契交,我早已将你是为挚友,你的事,就是我的事。”
在于马钧客套了几句之后,王辅便借口离开了,临别时还特意嘱咐马钧抓紧时间完善曲辕犁一番。
他刚一出院门,没料到迎头就遇见了兄长王端。
王端比王辅要高出一个头,此时正面无表情的俯身盯着王辅,让王辅倍感压力:“阿兄——”
“你又来见他”王端语气平静,淡淡的说道:“这回又是弄出什么无用的奇巧玩意来了”
“什么无用啊,这东西用处可大着呢!”王辅暗地吁了口气,咋呼道:“这可是君上亲代、定制的物事,可不是什么奇巧。”
他偷偷看了眼面『色』不善的王端,又补充道:“我在家中聚集工匠,研制器具,这可是得到君上允准了的。阿翁都不曾为此管我,你可不能因这个事来教训我。”
一提起这个事,王端就心里不悦,当初王辅带了马钧一个寒家士子入门暂居,喜欢鼓捣一些小玩意倒也罢了。后来竟愈演愈烈,竟把整个后院整成了工坊,整日里带着一群不知与王忠从何处搜寻来的工匠,敲敲打打的做东西。
王斌恨这个儿子不学无术,有一次险些动手打他,直到王辅把皇帝作挡箭牌搬了出来,这才躲过一劫。王斌亲自进宫确认之后,这才铁青着脸,从此对王辅的所作所为视而不见。
皇帝衷心技艺,有奇思妙想,接连让工匠弄出马镫、马蹄铁、茶、活字印刷等一系列新鲜事物。虽然样样都有实用,但身为君王,却如此关心微末之技,这比孝灵皇帝喜爱书法辞赋还让人糟心。
当年孝灵皇帝喜爱书法辞赋,甚至到了开设鸿都门学,以此授官的疯魔地步。如今皇帝痴『迷』匠人技艺,虽说还没有对工匠做出什么出格的恩赏,但有其父的劣迹在前,难免让人忧虑皇帝会不会子承父业……
王端正是忧心于此,所以才处处关注王辅的一举一动,不仅要想办法让皇帝对这类技艺仅仅止步于喜好的份上,还要设法阻止王辅成为当初怂恿孝灵皇帝开设鸿都门学、引起天下士人愤慨的『奸』佞!
“君上吩咐你的事就只有这些”王端看着眼前这个亲弟弟,冷不防说道:“你还是朝廷的秘书郎么”
王辅如今正是叛逆的年纪,听了顿时有些不服气,道:“是!但眼下最要紧的还是君上交代的东西,阿兄,你就别管这事了,我自有我的道理。”
“你的道理”王端冷笑道:“你的道理就是一味的哄骗屋里头的那个小子,为你做这做那你的道理就是正经书不读,就知道做些奇器奉迎君上”
“阿兄!”王辅脸『色』变了变,当即反驳道:“你不懂,我这都是为了咱们好!”
王端没料到王辅会用这么坚决的语气跟他说话,气势莫名的被他压了几分,他低声道:“为了咱们好且不说咱
第六十二章 驰高鹜远
“世俗之人,交不论志,逐名趋势,热来冷去,见过不改,视『迷』不救。”————————【抱朴子交际】
“你怎么就认定那是个玩笑”王辅一个人坐在窗边的席上,身前的桌案上有几张摊开的白纸,上面尽是画着司马懿看不懂的物件。王辅伸手将那些图纸收了起来,又随便糊弄了一段歪理:“除掖庭以外,无论在宫里的哪个地方,都能候驾,在温室殿候也是候,也这里候也是候。”
司马懿笑了,好不给面子的反驳道:“这可不一样。”
说完,司马懿便面无表情的盯看着王辅许久。
王辅神『色』变了变,他刚与其兄王端在家中吵过一架,心情并不是很好,所以才在一开始耍弄了司马懿与韦诞两人,纯粹只是迁怒泄愤。如今被司马懿找上门来了,好像还有兴师问罪的意思
“你叫……司马懿”
司马懿善于察言观『色』,这点眼『色』到是瞧得见的,见王辅心里有些不高兴了,他却一丝该有的反应都没有:“正是河内司马懿。”
在司马懿沉静、自信的目光下,向来是坐没坐相的王辅居然有些不习惯。他抿了抿嘴,忍不住正身端坐,试图鼓起一点气势:“你以为我这个玩笑冒犯了你,是故特来寻我问罪”
“岂敢。”
“那就是想到陛下面前告我的罪咯”
“更不是了。”司马懿的笑容带着一股莫名其妙的自信,他说道:“在下只是想来看看,传闻中的秘书王郎是如何的才行高远,不可羁系。”
“那你现在见到了”王辅扬了扬眉,两手一摊。
司马懿如实说道:“果不其然。”
“此间有如此多的俊杰,你不去结交他们,就为了这事来寻我”王辅笑了,摆手示意司马懿坐下,释放了一个友善的信号。
司马懿款款落座,他闻言往旁边看去,深沉的目光似乎穿透了立着的书架,投在杨修、法正等人的身上。通过王辅刚才的言行,司马懿知道对方的本『性』其实并不像他表现的那样轻浮狷狂,那种种乖戾的行为都只是个假象。没有谁能比司马懿还要了解一个有野心的人会有怎样的表现,要么是在谋事之时、成事之前步步小心,要么是在自始至终表现的异于常人、不流于世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