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献帝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武陵年少时

    “天下间多得是俊杰才士,而像王郎这样的豪『荡』之人,却是少有。”士人是最好结交的,要么用才华、要么用家世,而对于王辅这类人,需要的却是一个合适的契机,以及投其所好。司马懿不担心以自己的才智亲近不了杨修这些人,眼下只担心会错过这个好机会去接近王辅。

    这段时日观察了这么久,司马懿大致『摸』清了朝廷局势,马日磾垂垂老矣、杨氏魄力不足,而董承别看他气势正盛,其实灭亡只在旦夕之间。所以一直低调,看似权势不大的王氏就成了司马懿眼中值得亲附的对象。

    当然,这是所有人都看得出来的一件事,就凭皇帝与王斌之间的恩情。哪怕因为董承的缘故,王斌这辈子可能止步于三公之外,但其身后的两个儿子定然不会差到哪去,将来一飞冲天,指日可待。

    在这个时候,谁不想去接近王氏兄弟可兄弟二人中,王端早已看清了身边这些人的意图,刻意保持疏远;而王辅『性』格乖戾,更是无人敢去接近。一来二去,王氏便成了贵而不显、强而不盛。

    王辅没有说话,他见过太多有意奉承、阿附的人了,可就是没有像司马懿这样行事特异的。

    他头一次用审视的眼光盯着司马懿好一会




第六十三章 未过其誉
    “故州闾之士,皆誉皆毁,未可为正也;交游之人,誉不三周,未必信是也。”————————【人物志七缪】

    “这……过了几个月,想必都大抵粗熟了,可堪一用。”穆顺没怎么留意这件事,有些含糊其辞。

    “嗯。”皇帝复又对朱皓说道:“秘书监掌司禁中典籍,这是件利于千秋的事情,你得好生与将作监接洽,尽快办成。”

    “臣谨诺。”朱皓答道。

    “不过这些书似乎还少了点……”皇帝心里有些遗憾,他知道这个时候的豪族家里都藏有经书,有些甚至是秘而不宣的遗世孤本。光是蔡邕家里就藏有上万卷书,更别提扶风马氏、弘农杨氏这样数百年的家族积累了。

    如果能让他们把这些书都交出来,或是借出来供朝廷抄录……

    皇帝眼睛不由眯了眯,深觉这是个好主意,只是现在还不方便实施下去,毕竟书籍在这个时代可以说是每个豪族高门保证权势的传家宝,拥有一份正统、稀少的经书孤本,就等若是掌握了钻研与解释的权力。是故经书在许多成功的士族眼中,甚至比土地钱财还重要,想要他们自愿献出来,除非皇帝有孝武皇帝等人的权势,不然就得另寻时机。

    皇帝暂时将此事放在一边,像是刚注意到似的,抬眼看向坐于末位的那两个新面孔。

    “今日新入的秘书郎,许近前一看。”

    司马懿与韦诞闻言,立即躬身垂首,以小步趋近,赞拜唱名之后,两人直接跪坐在中庭的地板上。

    皇帝先是对韦诞嘱咐道:“听闻你素有才名,又善书作文,故许你入秘书监。如今乃父授职郡守,赴任武都,家无长辈,你更不得因此耽误学业。”

    韦诞在历史上没有什么出『色』的政绩,只是守家之主而已,皇帝让他入秘书监,除了让赴任武都的韦端安心以外,更多的还是想借张昶与韦诞的关系进一步笼络韦端,因为韦诞的书法师从张芝,两家有过一段往来,张芝的弟弟张昶也算是韦诞的半个书法老师。

    “臣谨诺。”韦诞尚不明这些关系,但并不妨碍他理解自家在皇帝眼中的赏识。

    说完了韦诞,皇帝这才将视线转向另一人,看到他那一副温良恭俭、谦逊有礼的模样。皇帝心里忍不住哂笑,要不是早已熟知对方大名,自己恐怕就被对方这副人畜无害的样子给『迷』『惑』了。

    “你就是司马懿”皇帝明知故问。

    司马懿恭敬的垂首答道:“正是臣懿!”

    “你在黎阳劝服赵威孙,说其归朝,足以见勇略才智,执金吾有你这么个儿子,真是司马氏之幸事。”

    皇帝对司马懿毫不吝啬的褒奖不仅是让司马懿,更是让在场所有人都惊讶不已。

    司马懿劝服赵威孙的过程,只是司马防在黄琬等关东士人的指使下所暗中进行的布置。由于这其中牵涉到赵威孙的立场左右摇摆不定、并暗有胁迫当时的度辽将军耿祉的行动。

    为了表现出他们二人是彻底真心归服大义,而不是什么利益所趋,所以这些事都没有直白的跃然于朝廷章奏之上,只是直接给了参与者司马朗、司马懿兄弟恩赏而已。

    众人大抵知悉司马懿在此事中所显『露』的智略,但没想到皇帝会对司马懿如此看重与褒奖,隐隐之间,杨修、桓范等人心里不乏有了好胜之心。

    “此皆耿、赵二公勤于王



第六十五章 单车刺史
    “臣下竭力尽能以立功于国,君必报之以爵禄,故臣下皆务竭力尽能以立功,是以国安而君宁。”————————【礼记燕义】

    初平四年春,司徒马日磾于承明殿代天子最后一次接见由关东各州郡、藩国遣派来朝的使者、上计等人,进行了一场友好的洽谈,温言抚慰之余,马日磾反复用天子《高庙罪己诏》里的内容来告诫众人,愿诸公皆为‘忠良,则当赤心为国,匡朕之咎’,切勿‘自甘卑鄙,益增朕罪’。

    众人无不唯唯称是,表示要将朝廷现今的气象传告关东各地,敦促长官恪守忠义,勤于王事。马日磾对此格外欣慰,当场表示要重敦天子与各地牧守的君臣之义,减省刀兵之祸,至于彼此之间信不信,有几句话是真的,那就只有彼此心知肚明了。

    在使者离去前,皇帝与马日磾等人经过一番商榷后,终于正式敲定了对关东诸侯的官爵赏赐:

    先是以靖安地方、配合朝廷天使抚慰叙功,前将军朱儁,使领豫州刺史、暂驻河南;后将军袁术,封成武侯、假节;幽州牧公孙瓒,拜镇北将军;东平相曹『操』,改拜平东将军、督兖州军事;卫将军吕布,拜安汉将军、守北海相。

    再是以讨董遣使、为朝廷输送钱谷而录绩,徐州刺史陶谦,进徐州牧、拜镇东将军;荆州刺史刘表,进荆州牧、拜镇南将军。

    最后则是对部分缺额郡守长官的任命,比如拜徐州朝使赵昱为广陵太守、黄门侍郎丁冲迁济北相、别部司马荀彧拜东平相、以及平原相刘备迁齐国相等等。

    即便如此,朝廷的这次封赏依然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不足、甚至是不应当犯下的疏忽。

    比如朝廷对陶谦时不时对兖州进行武力试探的行为不管不顾、以及对袁术身为后将军,朝廷却未有明确规定驻地,并且对其进兵陈留视而不见、甚至是朱儁虽然拜为豫州刺史,但朝廷根本没有让其南下夹在袁术与曹『操』二人之间充当缓冲的意思、更重要的是,关于青州刺史一职,朝廷始终没有安排一个人赴任,更没有把公孙瓒与袁绍私置的刺史扶正,就像是有意忽视了一样。

    总之,这一次的人事调整,看似是由朝廷出面,划清了各自的势力范围、暂时缓和了关东混『乱』数年的政治局面、重新树立了朝廷的合法『性』与权威,但还是留下了颇多争议的地方。这些争议的地方看似是一个个微不足道的纰漏,可这些纰漏却会在一个合适的契机到来之际,引爆一场骇人的动『乱』。

    当然,在皇帝的心目中,关东的混『乱』局面最好一直这么保持下去,等到他彻底收服并、凉、甚至益州之后,便可以兵出函谷,『荡』平天下!

    领受封赏之后,众人依次返程,在此之时,荆州牧刘表遣派的使者娄圭暗中上封事,言益州牧刘焉私造乘舆车具千乘、图谋不轨。娄圭本以为皇帝会对刘焉做出什么表示、哪怕是公开责备刘焉此次未有遣使朝贺都行,可是这封事犹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

    娄圭故意在长安多呆了两天,发觉皇帝始终没有任何表态后,这才抱着满腹疑虑、悻悻然的离开。但他却不知道,这个封事将在必要的时候起到关键的作用。

    送走了娄圭等一批关东使者以后,皇帝紧接着于白虎殿会见了来自凉州、冯翊等地的羌胡部族酋长,并敦促各族各安其民,不可擅自侵扰。

    在与并州刺史刘虞、侍中荀攸等人召见匈奴右贤王去卑时,皇帝深情回顾了汉匈之间百年来友好交往的历史。他说,汉匈友谊源远流长、根深蒂固,早在多年前匈奴就曾为汉朝平定叛『乱』的战争中出人出力。在历代汉家天子与朝廷公卿的关心和培育下,汉匈关系健康发展,每一代匈奴单于都无不竭尽智忠,甘为大汉朝廷效命。

    右贤王去卑也表示,此次随并州刺史刘虞赶赴并州,必将尽力招徕南匈奴各部,使之归化朝廷。

    皇帝当即赐予右贤王在匈奴王庭行监国之权,并特准其子猛孙入太学就读,命其与刘虞一同赶赴并州,为朝廷建立功业。

    并州,太原郡,界休县。

    仲春时节,汾河两岸的杨柳枝上开始萌发黄芽,流水平静,清风徐徐。

    一行数十驾车马、刺史旌旗仪仗、以及数百骑肃穆的伫立在荒废破旧的驿亭旁。

    为首一人正是新上任的并州刺史、襄贲侯刘虞。汉代盛传五行之说,上至朝廷、下至豪族,皆以不同的季节穿不同颜『色』的衣服,以符合五行相生的概念。此时正是春季,所以刘虞穿了一身青『色』的纱袍,站在亭外。

    他左右稍错开半步站立着的,一位是新任太原太守、琅邪王刘容的弟弟、阳都侯刘邈;另一位则是原护羌校尉、现护匈奴中郎将夏育;晋阳令司马朗以及一路跟随刘虞从幽州而来的故吏尾敦等人则站在后面。

    站在他们身前的是朝廷这次诏拜的另外一批并州官员,分别是新任上党太守骆俊、度辽将军段煨、典农中郎将张辽。

    &n



第六十四章 策名就列
    “臣下竭力尽能以立功于国,君必报之以爵禄,故臣下皆务竭力尽能以立功,是以国安而君宁。”————————【礼记燕义】

    初平四年春,司徒马日磾于承明殿代天子最后一次接见由关东各州郡、藩国遣派来朝的使者、上计等人,进行了一场友好的洽谈,温言抚慰之余,马日磾反复用天子《高庙罪己诏》里的内容来告诫众人,愿诸公皆为‘忠良,则当赤心为国,匡朕之咎’,切勿‘自甘卑鄙,益增朕罪’。

    众人无不唯唯称是,表示要将朝廷现今的气象传告关东各地,敦促长官恪守忠义,勤于王事。马日磾对此格外欣慰,当场表示要重敦天子与各地牧守的君臣之义,减省刀兵之祸,至于彼此之间信不信,有几句话是真的,那就只有彼此心知肚明了。

    在使者离去前,皇帝与马日磾等人经过一番商榷后,终于正式敲定了对关东诸侯的官爵赏赐:

    先是以靖安地方、配合朝廷天使抚慰叙功,前将军朱儁,使领豫州刺史、暂驻河南;后将军袁术,封成武侯、假节;幽州牧公孙瓒,拜镇北将军;东平相曹『操』,改拜平东将军、督兖州军事;卫将军吕布,拜安汉将军、守北海相。

    再是以讨董遣使、为朝廷输送钱谷而录绩,徐州刺史陶谦,进徐州牧、拜镇东将军;荆州刺史刘表,进荆州牧、拜镇南将军。

    最后则是对部分缺额郡守长官的任命,比如拜徐州朝使赵昱为广陵太守、黄门侍郎丁冲迁济北相、别部司马荀彧拜东平相、以及平原相刘备迁齐国相等等。

    即便如此,朝廷的这次封赏依然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不足、甚至是不应当犯下的疏忽。

    比如朝廷对陶谦时不时对兖州进行武力试探的行为不管不顾、以及对袁术身为后将军,朝廷却未有明确规定驻地,并且对其进兵陈留视而不见、甚至是朱儁虽然拜为豫州刺史,但朝廷根本没有让其南下夹在袁术与曹『操』二人之间充当缓冲的意思、更重要的是,关于青州刺史一职,朝廷始终没有安排一个人赴任,更没有把公孙瓒与袁绍私置的刺史扶正,就像是有意忽视了一样。

    总之,这一次的人事调整,看似是由朝廷出面,划清了各自的势力范围、暂时缓和了关东混『乱』数年的政治局面、重新树立了朝廷的合法『性』与权威,但还是留下了颇多争议的地方。这些争议的地方看似是一个个微不足道的纰漏,可这些纰漏却会在一个合适的契机到来之际,引爆一场骇人的动『乱』。

    当然,在皇帝的心目中,关东的混『乱』局面最好一直这么保持下去,等到他彻底收服并、凉、甚至益州之后,便可以兵出函谷,『荡』平天下!

    领受封赏之后,众人依次返程,在此之时,荆州牧刘表遣派的使者娄圭暗中上封事,言益州牧刘焉私造乘舆车具千乘、图谋不轨。娄圭本以为皇帝会对刘焉做出什么表示、哪怕是公开责备刘焉此次未有遣使朝贺都行,可是这封事犹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

    娄圭故意在长安多呆了两天,发觉皇帝始终没有任何表态后,这才抱着满腹疑虑、悻悻然的离开。但他却不知道,这个封事将在必要的时候起到关键的作用。

    送走了娄圭等一批关东使者以后,皇帝紧接着于白虎殿会见了来自凉州、冯翊等地的羌胡部族酋长,并敦促各族各安其民,不可擅自侵扰。

    在与并州刺史刘虞、侍中荀攸等人召见匈奴右贤王去卑时,皇帝深情回顾了汉匈之间百年来友好交往的历史。他说,汉匈友谊源远流长、根深蒂固,早在多年前匈奴就曾为汉朝平定叛『乱』的战争中出人出力。在历代汉家天子与朝廷公卿的关心和培育下,汉匈关系健康发展,每一代匈奴单于都无不竭尽智忠,甘为大汉朝廷效命。

    右贤王去卑也表示,此次随并州刺史刘虞赶赴并州,必将尽力招徕南匈奴各部,使之归化朝廷。

    皇帝当即赐予右贤王在匈奴王庭行监国之权,并特准其子猛孙入太学就读,命其与刘虞一同赶赴并州,为朝廷建立功业。

    并州,太原郡,界休县。

    仲春时节,汾河两岸的杨柳枝上开始萌发黄芽,流水平静,清风徐徐。

    一行数十驾车马、刺史旌旗仪仗、以及数百骑肃穆的伫立在荒废破旧的驿亭旁。

    为首一人正是新上任的并州刺史、襄贲侯刘虞。汉代盛传五行之说,上至朝廷、下至豪族,皆以不同的季节穿不同颜『色』的衣服,以符合五行相生的概念。此时正是春季,所以刘虞穿了一身青『色』的纱袍,站在亭外。

    他左右稍错开半步站立着的,一位是新任太原太守、琅邪王刘容的弟弟、阳都侯刘邈;另一位则是原护羌校尉、现护匈奴中郎将夏育;晋阳令司马朗以及一路跟随刘虞从幽州而来的故吏尾敦等人则站在后面。

    站在他们身前的是朝廷这次诏拜的另外一批并州官员,分别是新任上党太守骆俊、度辽将军段煨、典农中郎将张辽。

    &n



第六十六章 户隐田穷
    “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史记平准书】

    这次随刘虞赴任并州的,除了太原郡守刘邈、晋阳令司马朗、护匈奴中郎将夏育以外,还有如典农校尉庞德、劝农从事赵该、郡农曹掾尾敦等一干负责屯田事宜的官员。如果说刘邈、司马朗等人是刘虞需要用心团结,一同抱团防止为本地豪族架空的下属及盟友,那么庞德、尾敦这些属于屯田系统内的官员,就是刘虞在并州得以伸张自己的施政理念,保证一定话语权和影响力的基本盘。

    并州军屯是由典农中郎将张辽与校尉庞德等人负责,刘虞一般情况下很难『插』手,但民屯系统的官员则全是皇帝给他安排的亲信,比如屡次算计公孙瓒、担心遭受报复的原幽州别驾赵该、以及故吏尾敦此次都随着刘虞赴任并州,是刘虞手中的政治资源。

    他本来想用屯田来打开局面,将屯田树立成头等大政,以招徕流民、恢复生息为由,压缩其余司曹部门的权力。

    可现在万事俱备,唯独少了最关键的流民。

    这让刘虞顿时有种一脚踏空的无力感,他沉声问道:“并州民情竟至于此,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

1...6869707172...2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