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献帝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武陵年少时
“陛下有此良将,何愁天下不平、汉室不兴”贾诩在一旁适时笑着『插』话道:“臣谨为陛下贺。”
身边跟着如侍中荀攸、尚书郎傅巽以及跟着来长见识的秘书郎法正等人皆出声附和,皇帝选中了一个在他眼中比王斌更适合、以及同样值得信任的人将会掌握北军之后,长期担负着为皇帝掌握北军大权这一政治任务的
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坚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众力并则万钧举,人心齐则泰山移。”皇帝说道:“如何凝聚人心,这可是一项大学问。我之所以命太学在军中宣示教化,除了使人敦睦道理以外,更多的还是要他们知道当兵打仗不仅仅是为了糊口度日,也不仅仅是建功立业,而是为了要保境安民。一饭一衣,皆由民出,为兵者岂能不悯百姓艰难”
高顺听着渐有些糊涂,他只是个校尉,这些道理他大致都懂,可却不明白皇帝为何要跟他说这么多。
皇帝一直有意抬举高顺,不然也不会将他放在中垒校尉这个职位上,很显然是打算让他接王斌的班的,于是他顿了顿,复又继续往下说道:“我早先以降过诏旨,南北军的将士待年长退伍之后,可按其当时军职,分别选派为贼捕掾、五官掾、或是亭长等官。在教习科学过律令的可直接依功按职授任,没有学过的,先在教习科学一段时日后再行分配。”
贼捕掾与五官掾都是郡县府中专司负责缉捕犯人、掌盗贼等事的部门官吏,类比于后世的刑侦,而亭长也是负责管理地方治安、盗贼的基层单位。由退伍士兵担任地方治安长官,既能避免习惯于刀口『舔』血的士兵返乡后无法接受苦累的农事,从而被豪强收为打手扰『乱』治安,还能加强基层治安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皇帝的政策与律令能上下通达。
士兵退伍之后不仅不用重新去种田,而且还能得到一官半职,从参军到退伍的这一切待遇都是皇帝给予的,由退伍士兵转化而成的基层小吏自然会对皇帝抱有寻常官吏所没有的忠诚与拥戴。等到这项制度形成良好的循环和运转之后,皇帝绝不会担心自己的政策会被底下的人阳奉阴违,从而还会加强中央对地方基层的掌握,保证皇权下乡。
这是皇帝根据后世的经验而复制修改的军人退伍以及军转警制度,他将这个要言不烦的告诉给高顺,其实是对高顺寄予厚望:“这一次征讨河东,南北军少不得会有兵员减损,若是有战死的,一律按禁军的抚恤规章来办,给钱、赐田、免赋役、收其子弟遗孤入军就学。若是有因伤致残而不能再复从军的,则依退伍的章程来办。”
皇帝注视着洗耳恭听的高顺,看着他清白正直的模样,恍惚间竟想起了舅父王斌苍老而不失忠直的神态,他没来由的一叹,当着众人的面对高顺说道:“舅父老了,军中的这些琐事,你身为中垒校尉,得多替他分担分担。”
皇帝这番话等若是直接敲定了高顺的前途,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等王斌卸任之后,高顺就将会是下一任的北军中候,为皇帝执掌北军。
上一个被皇帝托付如此信重的还是虎贲中郎将盖顺,可惜他因为一次行差踏错,而至今前途暗淡。有前车之鉴在,其他人遇到这种事,大都应该谨小慎微,再怎么也得谦辞几句,以免得最后万一打了包票却没有办到也不至于摔得太惨,这才是正确的为官做人之道。可高顺却毫不推辞,一股脑的答应了下来,谨然奉命道:“唯!末将必竭尽智忠,为陛下走牛马、填沟壑!”
“陛下有此良将,何愁天下不平、汉室不兴”贾诩在一旁适时笑着『插』话道:“臣谨为陛下贺。”
身边跟着如侍中荀攸、尚书郎傅巽以及跟着来长见识的秘书郎法正等人皆出声附和,皇帝选中了一个在他眼中比王斌更适合、以及同样值得信任的人将会掌握北军之后,长期担负着为皇帝掌握北军大权这一政治任务的
第一百二十二章 他乡遇贵
“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孙子兵法谋攻篇】
骑都尉徐晃带着十来个亲兵巡视在解县城外,他是河东杨县人,与解县离得不远。作为本地人的徐晃,这一路渐次行来,总免不了有种近乡情怯的感觉,原本热闹繁华的县邑村落,大都成了断壁残垣,颓圮的墙垣静静地矗立在路旁,像是死而不倒的树仍在期盼着春来复苏。
他年轻时曾到过解县,那时候能看到许多由蒲阪津渡河而来,又沿河北去的商旅和士子们,他们有的在腰间悬着美玉和宝剑,有的故意穿着寒酸、不愿『露』富。那时候人们都在路上谈笑向前,欢声笑语中彰显着略为清平的世道。可眼前的一切,却再也不是徐晃记忆力的故土了。
“原来此城曾被白波蛾贼攻破过,那时我还在本郡做小吏,解县城破后,当时的解县令被蛾贼杀死,我也被迫从贼。之后此城虽然稍作修补,但时日尚短,仅仅只是堆土为城,看上去光鲜,其实南城有一处地方却是极大的破绽。”徐晃在马上遥望解县,眼神里闪烁着追忆昔年的光芒。
他身旁站着两名二十多岁的羽林郎,同样骑在马上,稍稍落后徐晃一个马头。这两个羽林郎,一个其貌不扬,方面大耳,长着一副人畜无害的老实人样子;而另一个身长八尺,姿颜雄伟,虽然穿着普通的羽林郎甲胄,但整个人却是有种英姿飒爽的风度。
侯折一丝不苟挺直腰背,随着徐晃的目光朝解县南城看去,发现那城墙的一侧的确有一块明显的新旧痕迹,而且也比旁边的旧墙要低上许多。他心里突地一跳,似乎有话要说,可一见到徐晃宽阔坚实的背影与不怒自威的神态,侯折竟生出一丝胆怯,毕竟自己属于殿前羽林郎,与徐晃并不相熟,而且他对自己所想的谋略并不自信。
就在这么犹豫的一会功夫,在侯折身边无论是样貌还是精神都比他要出众的另一名羽林郎此时开口说话了,说的也正是侯折刚才想说的:“从此处登城虽然不难,但难却难在城中两万余叛军,这一回是要克竟全功,而不仅是拿下解县。若是登城破敌后,让程银再度逃窜,反而不美。”
那羽林郎正是在冀州带领子弟兵解救刘虞于危难,并随之一路前往长安的赵云。赵云在后世可谓是『妇』孺皆知,就连皇帝在前世都极为喜欢这个人物,何况他又有救援刘虞的义举,这更值得让人欣赏。
如果是别的原因,在赵云刚来长安的时候,皇帝不说立即予以重用,至少会给予徐晃等人一样的待遇慢慢栽培。可偏偏赵云跟刘虞遇刺的事情有关,无论是刘虞还是荀攸,就连贾诩都因为赵云本属公孙瓒、当日又巧之又巧的出现在冀州、并且及时解围的举动表示怀疑。
有人认为当日唆使黑山军围困刘虞的没准就是公孙瓒,从而怀疑赵云当日的行为很有可能是公孙瓒指使他自导自演的一出戏,目的就是为了陷害袁绍,给公孙瓒一个南下冀州的口实。
尽管赵云在后来的问询中表示自己兄长去世,故而背离公孙瓒回乡办丧事,结果办完之后路遇刘虞遭难,这才出面援助。这个说法看似无懈可击,但在朝中那些人精眼里还是有很多值得多想和疑虑的地方。
所以哪怕皇帝再是相信赵云的人品,也不得不多考虑旁人的看法。而且皇帝手下良将已经差不多够用了,就连马超都被他丢到太学里冷藏了,何况一个赵云
当然,皇帝也没有舍得将赵云放之不用,而是拜为羽林郎,一来是奖赏他救援刘虞的义举、二来是放在身边培养感情、最后也是为了让贾诩等人就近观察,等他们见了赵云的品『性』后会主动打消疑虑,用不着皇帝违逆众意。
好在赵云为人厚重温良,在做羽林郎的这半年内很快使大部分人对其的看法发生了转变,故而这次出战可以说是他最后一次入职考验,他在这场战争中所表现的成绩几乎能预见他今后所能达到成就的上限。
徐晃‘嗯’了一声,表示肯定,他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句:“不破城也能破敌。”
&
第一百二十三章 祛衣受业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江表传】
接连几仗下来,虽然程银等人先败后胜,勉强挽回了些许士气,但程银还是损失惨重,如今退至解县,手头上却只剩下两万人马,再加上从沿途搜集以及城中强征的青壮百姓,人数上倒还有三四万人。
跟程银等人底气稍壮比起来,许攸对当前濒临的绝境心知肚明,他心里有些慌『乱』,饶是他智计百出,此时也无他法可想。正好在这个时候,范先派人送信过来,说已经带着两万援军从上党回返,而弘农的张琰也传信说已经攻下陕县,可以随时固守退路。
这两条消息像是给许攸吃了颗定心丸,使得他再度振作,这在程银等人眼中,更像是智珠在握的模样,无形之中也稳定了军心。许攸知道解县对安邑的重要『性』,在袁绍击破壶关之前,他必须在此拖延时间。于是他立即下令,加紧巩固城防,从程银、侯选等随从叛『乱』的豪强部曲中挑选了两三千弓箭手,隐蔽在女墙后头,严阵以待,打算与朝廷的军队决一死战。
张猛遇伏逃归后不久,皇帝当即指派羽林、虎贲两军北上,进『逼』程银,羽林中郎将徐荣引一万二千步骑日夜兼程,沿河赶来解县。南军以徐荣为帅,盖顺为副,一路上鸣鼓进发,旗帜飘扬,兵甲耀目,军容盛极一时。
此时南军已兵临城下,他们远远的瞧见解县城墙,不动声『色』的在徐荣的主持下安营扎寨。等到了第二天,诸将校在大帐集会,一个个斗志昂扬的向徐荣请战,似乎前些日子长水营的遇伏受挫并不伤他南军的士气,反而正因如此,他们在有些幸灾乐祸之余,更加的想打一个好仗给北军瞧瞧。
徐荣估算着皇帝带着北军大概还要三四天才能到,又见羽林、虎贲士气正旺,而程银新败,兵甲不齐,还是据守矮城,身处绝境。是故他也想趁此机会,一战而下程银,涨一涨南军的威风。
虽是如此,但他嘴上却说的是:“程银身边不乏能人,非寻常贼寇可比,诸位切不可有轻敌冒进之心。南军乃朝廷精锐,若是为了一个解县而折损过多,最后即便得胜亦不光彩。”
这时徐晃将昨日所见的情形如实相告,盖顺听了,沉『吟』道:“我军兵少,不宜分兵堵住四门,何不齐聚于解县城南,以求成效等到虎贲登城临战,打开城门,再使羽林骑一冲,就不信程银能抵挡得住。”
徐荣不动声『色』的问道:“若是敌军败逃,又当何如”
盖顺早有打算:“我昨日登箭楼了望,发现叛军大都防备在南城,可精锐却尽在东城。依我看,这其中必然有诈,或许是对方早有退意,可使人伏兵东门渡口处,期间更可使骑兵断劫粮道,扰『乱』叛军军心,『逼』其自『乱』。”
坐于下首的徐晃这时忍不住抬头看了盖顺一眼,他原以为能赏识王昌这样的人定然是个平庸之辈,谁知道盖顺谋事也算缜密,这样的一个人,最初怎么会看重王昌呢
不待徐晃感慨之余,徐荣却是神情严峻,捋须道:“解县往东既可乘船北上安邑,又可南下走茅津渡入弘农,不可不防。盖郎将布置妥当,既如此,明日先请虎贲军登城出战,若是顺遂则罢,若是不能也不必强求,大不了两军对峙,看他城中的粮草能吃几天。公明——”
“属下在。”
“你带所部两千羽林骑,自行游击,务以截敌粮道、监视援军为主。”徐荣打仗向来以稳为主,务求付出最少的代价获得最
第一百二十五章 秉要执本
“战事从来似弈棋,举棋若定自无悲。”————————【十月战景】
在徐荣领兵攻打解县的时候,皇帝在路上正好收到了并州、弘农等地传来的消息,内容还不算太坏。弘农太守刘艾及时组织郡兵,在杨氏等忠于朝廷的当地豪强支持下,顺利收复陕县。贼首张琰带着数千残兵东逃渑池,而另一位在军中好骑白马,故被称作‘张白骑’的张晟则被弘农典农都尉吴匡当场斩杀。
弘农的战事乍一看像是热锅滚油,到头来却只是一群虚造声势的乌合之众,驻守河南的朱儁还没来得及考虑是否入关就被刘艾的郡兵给平定了。弘农一定,河东的叛军就等若是斩去一臂,河内的张杨也因此老实了许多,开始勒使手下眭固等人把军队调往朝歌一带。
只是并州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在南匈奴因内斗而死伤惨重的今天,整个南匈奴上下无不需要一个领袖来使他们过上安定的日子,先来的是南匈奴监国去卑,虽然去卑带领大批心慕汉室的匈奴贵族移居太原,得到了一片安身之地。但毕竟受限颇多,许多地方都不比原来自由,故而当於夫罗回到并州时,凭借对方的血统与地位,很快就召集一大批不愿归附的匈奴贵族反抗朝廷。
刘虞手下虽然有护匈奴中郎将夏育等名将,但一时间也是左支右绌,难以援助河东。
当然,并州境内尤其是太原等郡豪强坞堡林立,部曲剽悍,绝非当下的匈奴人就能轻易击败的,所以皇帝也只是在心里稍微忧虑,却并没有做出什么举动来。
此时皇帝坐在轩敞的武车之中,在武车前后是结实的运粮厢车,这些厢车经过改造,随时可以首尾相连,形成一道简易的防御壁垒。而武车四周则卫士、旅贲、御前羽林郎,在外围则是高顺亲领的中垒营,然后再是『射』声、步兵,以及长水等骑。皇帝处于里里外外的多重保护之下,有如此强兵护卫,即便是敌有大军冲锋也能确保万全。
车辕之前,羽林郎张绣与孟达二人分列左右,两人穿甲带胄,手持长鞭,不时地挥舞着,小心控制着马匹时刻跟随在帝驾左右。
相比于其他护卫身上穿着的札甲铁铠,张绣两人穿着的铠甲很有特点,胸前有两只圆形的护心镜,在眼光的照『射』下锃然发亮,几乎能晃花人眼。除此之外,还有配套的护肩护膝,以及保护头颈的兜鍪。这是汉末军中渐渐开始出现、并开始普及的明光铠,只是这种明光铠在很多方面都不怎么完善,皇帝综合了众多熟悉战场杀敌的将领意见,使尚方监、考工监对其形制加以改进,使其构造更加成熟。
明光铠在去年一经铸出,皇帝便命人在上林苑试验,结果无论是马战还是步战都所向无前,被称之为铁猛兽。
此铠在试验过后,很快就引来了南北军将士的艳羡,众人一眼就能看出这种新式铠甲在防护上比以往札甲要更为优越,将士若是能穿上这种铠甲,在战场上不说胜利、就说是活命的几率都将大大增加。故而无论是南军的中郎将还是北军的校尉,无不是渴求换装明光铠,只是明光铠工艺要求太高,一时间很难形成大规模铸造,只得优先拨付给中垒营和屯骑营,此外再就是赏赐给亲信将校。
皇帝坐在车厢里,从张绣等人身上收回目光,重新把注意力转移到面前一副黑白分明的棋盘上。
“都说王邑在河东一事无成,你看这道路多平坦,队伍走了半天,一个棋子都没跌出来。看来他在河东不仅是做了事,而且还做到了紧要之处、也做得很好。”
贾诩看着眼前微微颤抖着的棋子,轻声说道:“若是王文都能当面听见陛下夸赞,不知会生出何等感激。”
皇帝抬眼瞧着贾诩,乐呵呵的一笑,在宽敞的车内对另一旁的荀攸说道:“听听,原来贾公也会为人说好话。”
荀攸但笑不语,伸手往棋枰上落了一子。
&nb
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争暗斗
“战事从来似弈棋,举棋若定自无悲。”————————【十月战景】
在徐荣领兵攻打解县的时候,皇帝在路上正好收到了并州、弘农等地传来的消息,内容还不算太坏。弘农太守刘艾及时组织郡兵,在杨氏等忠于朝廷的当地豪强支持下,顺利收复陕县。贼首张琰带着数千残兵东逃渑池,而另一位在军中好骑白马,故被称作‘张白骑’的张晟则被弘农典农都尉吴匡当场斩杀。
弘农的战事乍一看像是热锅滚油,到头来却只是一群虚造声势的乌合之众,驻守河南的朱儁还没来得及考虑是否入关就被刘艾的郡兵给平定了。弘农一定,河东的叛军就等若是斩去一臂,河内的张杨也因此老实了许多,开始勒使手下眭固等人把军队调往朝歌一带。
只是并州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在南匈奴因内斗而死伤惨重的今天,整个南匈奴上下无不需要一个领袖来使他们过上安定的日子,先来的是南匈奴监国去卑,虽然去卑带领大批心慕汉室的匈奴贵族移居太原,得到了一片安身之地。但毕竟受限颇多,许多地方都不比原来自由,故而当於夫罗回到并州时,凭借对方的血统与地位,很快就召集一大批不愿归附的匈奴贵族反抗朝廷。
刘虞手下虽然有护匈奴中郎将夏育等名将,但一时间也是左支右绌,难以援助河东。
当然,并州境内尤其是太原等郡豪强坞堡林立,部曲剽悍,绝非当下的匈奴人就能轻易击败的,所以皇帝也只是在心里稍微忧虑,却并没有做出什么举动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