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献帝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武陵年少时

    到食具上发出的声音,有时候再好的东西,一旦拘束起来,就会寡淡无味。

    皇帝觉得这些饭食一点也不好吃,甚至比不上他当初微服在闾里时吃的汤饼酱

    菜,他知道这不是食物的问题,而是环境的问题。

    随便吃了几口之后,皇帝见董皇后动箸的频率越来越慢,便知道对方也吃够

    了,于是放下了箸,一直观察着皇帝的董皇后见了,也很规矩的停止用膳。

    说起来董皇后今年也才十六七岁的年纪,在皇帝面前却规规矩矩像个小大人似

    得,这让皇帝很不习惯:“又要到年底了,等过几天气候暖和,我带你们到上林苑

    玩一会去,整日待在掖庭难免拘束。”

    他有意待众人出去无拘无束的玩一会,省的整天沉沉闷闷的,顺便还能实现以

    前对宋都的诺言




第二十六章 襄王有梦
    “精交接以来往兮,心凯康以乐欢。神独亨而未结兮,魂茕茕以无端。”

    ————————【神女赋】

    说起董承,皇帝突然问起道:“尊君的气色是越来越好了,你入宫以后,可有

    派人回家探望”

    董皇后犹豫了一刻,说道:“有的,阿翁说他出行乘车,很久没有骑马,以致

    腿上髀肉复生,每每见到,都深感可惜。”

    “刀剑无眼,他留在朝中也是对他的保全。”皇帝说着,复又笑了笑:“他年岁

    大了,却连个儿子都还没有,这可不行,皇后为人儿女,私下里也应多劝劝,让他

    纳几个年轻的妾室,早生后嗣。”

    董皇后心说这哪还用得着特意叮嘱,董承入朝任职以来没少收过妾室,整天趴

    在女人肚皮上,结果还是什么动静都没有。这也只能怪老天不给,收多少良家女都

    没用,但当着皇帝的面,她还是高兴的应谢。

    正伸出手准备倒茶,却被皇帝突然按住:“我来给你倒。”

    董皇后讶然的抬眼,正对上皇帝倒茶时低眉垂眸的神情,她想起前朝的京兆尹

    张敞作为一个大男人,每天早晨都愿为妻子画眉,可见夫妻情深,而皇帝身为一国

    之君,亲自为她沏茶,想来——心里应该是有她的,只是碍于颜面不好表达罢了。

    她在哪里自顾自的臆想着,心头火热,却不知这只是皇帝从前世遗留的绅士风

    度,只是一个很正常的举动,根本没有什么特殊的情愫。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会把

    对方所有行为深刻解读成彼此有情,然而每一个暧昧的误会,都会有一个悲剧的收场。

    皇帝拿过她的杯子,提起茶壶,为她斟满了淡黄的茶汤。

    漆案小,那只杯盏却很大,椭圆宽厚,托在女人纤细的手掌心,透出一阵暖

    意。董皇后低头嗅了嗅茶香,却不急着饮。放眼整个未央宫,她是唯一一个跟皇帝

    一样懂得如何喝茶的人。

    茶香缓缓的弥漫开来,夹杂着董皇后身上的香气,微微有几分湿润,就像是盛

    开里的花丛淋了一场春雨。

    殿外的宫道里传来几下击柝声,隐隐约约,像是被隔在天边。

    “陛下可还记得这支金步摇臣妾一直都戴着。”董皇后轻声说着,像是没话找

    话,又像是要借此提到两人初遇的时候,顺便打开话匣。

    皇帝随意看了一眼,像是不记得了:“嗯,简单别致,很好看。”

    两人间重又沉默起来,静得有些不自在。

    隔了许久,董皇后似乎想起什么了来,一颗心砰砰的跳,睁大眼睛看向皇帝。

    “歇息吧。”皇帝点头。

    宫人们都自觉的、无声的退了出去,四周的灯烛被一盏盏的吹灭,唯独留了一

    尊宫女造型的铜灯,在角落里保持跪坐的姿势,宽大的袖子里护着一豆灯火。

    董皇后站了起来,微弱的光线从她背后照来,朦朦胧胧的勾勒出她高挑曼妙的

    身材,她今年十七八岁,正是女人这辈子最美好的年纪。透过微弱的灯光,皇帝能

    看见她此时脱去了外衣,身上除了亵衣以外,还披着一件近乎透明的素纱襌衣,那

    襌衣薄如蝉翼、轻若烟雾,若隐若现的给人十足的撩拨。

    “陛下。”等了好半天也不见皇帝有所动静,董皇后心里有些失落,但她到底是

    放得开,见皇帝半躺在床上无动于衷,她主动钻进被子里,靠了过来:“陛下,臣

    妾……有点冷。”

    刚才殿内点了数十盏灯,尚有余温,椒房的宫墙又是经过特殊处理过的,你怎

    么可能会冷

    不过也是,穿那么少,是谁都会冷。

    皇帝深吸一口气,压住了心里的慌张,即便是受到了如此的视觉冲击,他依然

    没有半点男人该有的反应。说到底他还只是个虚岁十三的男孩,眼下的这种局面完

    全出乎他应对能力之外,他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度过这个尴尬又难熬的夜晚。

    平日里在大臣面前展现出来的从容不迫与智珠在握此时全然不见,他就像个害

    羞不知事的男孩一样直挺挺的躺在被窝里。

    怎么办难道还要把当初说过的那句话再说一遍么真丢人。

    墙角的更漏要是能滴得快一些该多好

    早知道就不来了。

    皇帝以前去伏寿她们那里的时候从未有过这种事情,毕竟她们也都是不懂事的

    孩子,面皮也薄,彼此也只是躺着睡个觉而已,那像是在皇后这里。成熟年长的董

    皇后可不是伏寿她们那些小女孩,知道夫妻之间该做什么,也敢于壮着胆子主动诱

    惑——这也是皇帝不怎么敢来椒房殿的缘故。

    “陛下……”就在皇帝心神恍惚的时候,鼻子里忽然吸进一缕女人身上独有的香

    气,董皇后好整以暇的看着皇帝,像邻家大姐姐诱惑未经人事的小弟弟偷吃禁果。

    恶作剧一般把上半身挨过去,她甚至能够听到皇帝的心突然跳的更快了。

    董皇后依偎在皇帝的怀里,皇帝虽然年方十三,但是由于经常在上林苑骑马锻

    炼的缘故,身子比以前要结实许多,虽说不上强壮精悍,但也不似董皇后原来想象

    中的那般瘦弱。董皇后伸出柔若无骨般的藕臂,轻轻放在皇帝的



第二十七章 决机省闼
    “少年游乐,而今慵懒。春光不可无人管,花边酌酒随深浅。”————————【忆秦

    娥甲戌赏春】

    “奴婢为皇后梳洗。”长御带着几个手捧盆、巾的宫女走了进来,站在丝织罗帐

    的外面。

    董皇后仍躺在床上,仰面望着床帐的顶端,脸上露出温情的笑容。这笑容在素

    来威严端庄的董皇后脸上是很罕见的,她身边的长御知道,只有在想起皇帝的时

    候,董皇后不假温颜的脸上才会浮现出这般神情。

    也只有在这个时候,长御才敢跟董皇后开几句玩笑:“皇后的气色真不错,看

    来昨晚啊——睡得很好!”

    她有意拉长了音调,好让话里的意思透着一丝不可描述,董皇后听了,也不着

    恼,反而轻轻一笑,别有一番韵味,倒像是真的被皇帝临幸了似得。她柔软无力的

    伸出手,长御连忙从罗帐外探进手来握住:“扶本宫起来,再把博山炉里的香燃上。”

    董皇后懒洋洋的在服侍下缓缓起身,窗外的天光正好照在董皇后未着脂粉的面

    容上,那两道娥眉、微阖的双眸、半敞的酥胸,这个风姿绰约的贵妇丝毫不介意春

    光乍泄。

    她把手虚握着,收回到袖子里,随口问道:“陛下走了”

    “国家在东殿沐浴更衣后,用了早膳就走了,好像今天有常朝。”长御扶起董皇

    后,一边说着,一边顺手在其身后抹平床褥上的褶皱,这本是随手整理的一个举

    动,却让她的手一下摸到了被子上的那片湿处:“咦,这是什么——”

    董皇后突然转过身来,适才眼里的慵懒仿佛只是一瞬间的假象,假寐的狮子露

    出了本来该有的威严:“少说话!”

    她紧紧抓住那名长御的手腕,将其拉到自己身前,周围的人不知出了什么事,

    纷纷跪倒一片。

    董皇后在长御耳边低声说道:“你把被褥撤换了,就说是本宫将水倒在了床

    上,此事不能告诉任何人,否则,即便你是与本宫从小长大的婢女,本宫也不会饶

    过你。”

    “唯、唯。”长御脸色吓得发白,支支吾吾的说道:“可是、这味道……”

    说完,长御又拿眼瞧了瞧四周跪着的宫人,她与董皇后一般大的年纪,宫中的

    宫女下人们别看一个个年纪小,但对男人会在什么时候发生什么事、什么东西是什

    么样的这些事上,即便没亲眼见过,也大抵在闲言碎语中知道的清楚明白。

    董皇后脸色稍霁,放开了抓着长御的手,也跟着看了宫人们一眼,她知道这一

    番动作是瞒不过有心人的,与其欲盖弥彰,倒不如防患未然。

    想到这里,她特意放缓了声音,循循善诱的说道:“你们闻闻,这是什么味

    道知道的说给本宫听,说对了,有赏!”

    谁敢贪这个‘赏’

    无论明白还是不明白,众人皆急忙答道:“奴婢们哪里知道呀!”

    董皇后脸色一变:“不知道就少乱讲,谁要是多嘴多舌,笞杀!”

    众人都吓得身体直打哆嗦,有人甚至不由自主的捂住了嘴、有人则把头靠在地

    上,恨不得把头埋进去。

    不久,董皇后便由长御搀扶着,步入椒房主殿,准备用膳之后接见伏、宋两位

    贵人。她的神色恬静平和,像是昨晚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只是她在私下里吩咐

    了长御:让她抽空出宫去董府一趟。

    皇帝总算能行周公之礼的事情目前还只是个秘密,董皇后要趁这个消息泄露出

    去之前,先拿下皇帝的身心。

    每个女人都会对自己生命里的第一个男人刻骨铭心,反过来说,男人也是一样。

    对皇帝本人来说,他隐约知道自己首次梦遗不仅仅是代表着生理上的成熟,更

    会带来一场风波,这场风波会搅得原本平静的后宫不得安宁,同时也会引起前朝的

    风起云涌。

    只不过在这个时候,他尚且无暇关注此事的后续,而是将心神全放在了河东郡

    守王邑呈交的封事上。

    “这是王邑的封事,荀君与贾公都先看看。”汉代兴起的上封事是晚清密折制度

    的滥觞,只有皇帝才能第一个拆看,就连平尚书事的荀攸也无从得知封事里的内容。

    在荀攸与贾诩将盛装封事的皂囊打开来看的时候,皇帝在一边说道:“河东范

    先等案虽已了结,但战境多虞,府藏罄竭,租税无复可收,凡事皆仰朝廷拨付,宜

    早做修复。而河东地近冀、并,既望中原,是一处兵家要地,理应劝农积谷,为灭

    贼之资。”

    “王邑、杜畿、刘琬等人皆一时良吏,只要服勤农桑,仰仗盐池之利,经纶期

    &n



第二十八章 谋夫是与
    “嵩使京师,天子假嵩一官,则天子之臣,而将军之故吏耳。”————————【三国

    志刘表传注引傅子】

    二重君主观是从先秦沿袭、至汉代形成的特有政治风气,类比于后世领导与秘

    书之间的关系,秘书为领导谋事办事,秘书外放为官,在一定程度上依然会对老领

    导效忠,以此类推,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的利益链和政治团体。

    放在古代也是一样,宽松的征辟僚属制度,使得臣子的掾吏不是君主自己的掾

    吏,尤其是在士人对刘氏皇帝逐渐失望的情况下,愈加使得他们不再忠于皇帝、转
1...96979899100...2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