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倚天傲雪
这下,好多家庭便塌了天,家属们走投无路,于是都去求沙成哲的父亲,要他出头去求情转圜。
沙家在当地算得上是殷实人家,不然也没钱供沙成哲读书,他父亲因辈分较高,在草埝场盐丁中颇有声望,在外面也多少有一点人脉。
乡里乡亲的,沙老爷子拉不下脸来推脱,却也拿不出那么多银子赎人,只求但尽人事,帮着四处奔走,到处求人。
这一来,可不就把翟大户得罪了,在他看来,不拿银子也想放人,这不是挑头闹事么?
这狗东西一不做二不休,又一纸状书递进衙门,诬告沙老爷子私下串联,图谋不轨。
那鞑子的官员也是草菅人命,眼里除了银子别的什么都不上心,当即派出衙役,以谋反罪把老爷子锁了去。
沙成哲倒也竭力抗争过,但毕竟势单力薄,哪里斗得过他们!
一来二去,不但老爷子终究没能活着出来,还让这狗贼把家里上好的盐田都吞了去,就连盐田边上的祖坟也给刨了……
“岂有此理!”
听了沙成哲的哭诉,年轻气盛的司徒正就差抽刀杀人了,“这厮该死!”
林啸却皱着眉一声不吭。
沙成哲的描述,他多少有些估计到了,这种恶霸地主的“事迹”,在后世他听得多了。
在这个时代,这种事肯定不是个例,毫不夸张的说,几乎所有的盐场都存在这种问题。
他决定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这个翟大户必须铲除!
自己在这里逗留的时间,肯定不会太长,别的盐场是顾不上了,但是,先在这里搞个试点,开辟“国营盐场”的同时,顺手解决这个恶霸还是问题不大。
不过,要做掉这种恶霸容易,但要让盐民们真正觉醒,就没那么简单了。
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 第572章 说话算数
第五九五章说话算数
眼下,江南的食盐缺口实在太大,别说只收购了一万石,哪怕将所有盐场的库存全部买走,只怕仍是杯水车薪。
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像白驹场这种规模较大的盐场,必须迅速恢复正常的生产,赶快出盐才行。
然而,现在看来,这个盐村才剩下这么几个盐民,盐场的生产能力已经严重不足,即便明天就把翟大户给办了,怕也于事无补。
对此,林啸深感棘手。
唯一的办法,当然就是马上从民工队伍中抽调人手,补充盐民的缺口,帮他们一起干。
但是,这件事不那么好办,因为,心急吃不得热豆腐。
铲除了恶霸,相当于帮盐民们重新夺回了盐场,所欠的一切不明不白的阎王债自然也一笔勾销,他们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
这个时候提出租赁他们的盐田,却难免有趁人之危的嫌疑,得费一番大功夫,好好宣传才行。
至于现在直接将盐场的经营权收归国有,哪怕将“国家工人”这个概念吹得再天花乱坠,恐怕更加不合时宜了。
这个时代的百姓,在小农经济思想的长期熏陶下,把土地等私产看得比性命还重,其他方面也各自都有小算盘。
要他们立刻转变观念,把自己的私有财产献给国家,甘心做一个为国家打工的无产者,短时间内必定很难。
林啸担心,搞不好反而要怨声载道,好心办了坏事。
别的不说,诸如“前脚刚赶走了一匹狼,后脚却迎来了一头虎……”之类的怨言,怕是免不了的。
看来,这种事还是急不得,只能留给土改工作队慢慢来了。
长远来看,要百姓彻底转变观念,只有靠“工业强国”这一招了……
不过眼下,沙成哲的一通控诉倒是起了作用。
林啸看到,现场的气氛大有好转——不仅沙成哲自个已经双眼通红,屋里那一家子的神情也已渐渐转变,那个壮汉甚至激动得呼吸急促、满脸愤懑……
古人最看重宗祠坟墓,刨人祖坟这种事,可谓深仇大恨了。
而且,这个邻村人是个读书人,虽然没有功名,不过,中国传统上对识字有文化的人,还是相当尊重的,听他遭此大难,自然谁都为他不忿。
“看来,还是老乡的亲身宣讲来得有效……”
林啸心想。
接下来的交流,便顺畅多了。
从沙成哲口中,林啸得知了这家人的情况。
老头名叫施修明,跟村长施修德是叔伯兄弟,一个辈份上的,那个壮汉是他的儿子,名叫施望晴――盐民别的不巴望,就巴望天气晴朗好晒盐。
这个施望晴会点拳脚功夫,身体壮实人又耿直,是个敢说敢做的直性子,在村里的年轻人中很有些威望。
同样,沙成哲很自然的宣传了一番讨虏军,说他们是一支如何的与众不同、面貌崭新的明军,是全天下穷人自己的队伍,所以,自己这次如何的自愿跟着回归家乡……
交谈了大约半个小时,林啸看看火候差不多了,便将话拉回了正题。
为了驱走他们长期以来灰心绝望的情绪,林啸决定先帮他们解决一点实际困难:
“老乡们,很抱歉,我们初来乍到还不熟悉情况,没想到,这个大户居然假借我们的名义来勒索威胁……
现在,我们发现全村的男女老少都缺吃少穿,我们决定给大家送粮食,再想办法弄点衣服,先让大家有吃有穿。”
“这……真的?”
这家人齐齐盯着林啸,满脸惊讶。
天底下还有这么好的军队?
“真的!”
林啸语气肯定,“我们讨虏军说话算数!”
“好!”
壮汉施望晴一听兴奋地抢先说道,“真要这样,我们什么力也肯出!”
“好啊,只要大家努力晒盐,有了盐,还怕没粮食衣服吗?”
林啸微笑着点点头,“盐商们个个都富得流油,咱们苦哈哈的晒盐,混个衣食无忧还难?”
“唉!要是世道太平,的确光晒盐便能衣食无忧……”
施修明却轻叹了口气,说道,“以前,咱这个盐场出的盐远不止一千多引,光江南的盐商每年都要来收几百引……可自打被翟大户霸占后,硬是把盐丁逼走了一大半,村子也成了这副鬼样子……”
“就是,别说现在一大半盐田都荒着,”
听他这么一说,施望晴也由欢欣又转为了失望,“就算盐晒了出来,也保不住。”
“有我们在,这不用怕,”
林啸指了指司徒正手中的m16步枪,“这火器你知道不?有了这个,还怕几个欺软怕硬的混蛋?”
“可是,你们走了呢?反而更坏……”
施望晴显然为将来而担心着,“官府说你们是反贼,你们说自己是官军……不管是反贼还是官军,总不能在这里呆一辈子,你们说走就走,翟大户可勾连着官府……”
接着,他着重地述说了衙门里的书办、衙役都受了好处,帮着翟大户来欺压他们,他们想找地方说理都不成。
“你说的官府,是鞑子的官府吧?”
林啸笑了笑,“如今我们来,就是要把鞑子赶走,把原来的什么官府老爷,什么黑心衙役统统赶下台。”
“此话当真?”
“当真!我保证,我们这次不走了!”
林啸挥了一下手,加重了语气,“我们就是为了帮助老百姓而来,大家的苦难,我们一定管到底。”
“可是……”
施望晴看着他们几个,将信将疑道,“你们人够吗?”
“我们……”
一旁的司徒正咧嘴一笑,正想着抢话。
“这你不用担心……”
林啸却伸手打断了他,反问道,“翟大户家,有多少人?”
“他家……。”
施修明显然比他儿子更熟悉情况,抢先答道,“他家光家丁恶仆就有一百多,好多是各地逃亡来的亡命徒,凶得很。”
“一百多……”
林啸继续问,“当初,你们村里最多的时候有多少人?”
“那时候村里人还多,六百多户人家。”
“六百户人家,丁壮总得有七八百人吧?”
林啸眯了眯眼,说道,“你们七八百丁壮,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人家,把你们的产业都霸去了?”
这话说得父子二人都红了脸,低下了头去。
忽然,一个清脆的女声响起:“这不怪大家!都是官府闹出来的。”
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 第573章 好汉不受龟鳖气
第五九六章好汉不受龟鳖气
说话的,就是那个女扮男装的少女。
此时,她看到众人都在注视自己,这才意识到忘记了女扮男装的身份,立刻慌得手足无措,脸上没被锅灰染黑的地方隐隐露出了红晕。
“你就是小芸吧?村长的女儿?”
林啸笑了笑,温言道,“别怕,我们早知道你是个女孩子。”
“她……的确是我那兄弟的孩子,”
施修明忙陪着笑道,“虽然是个女孩子,却是一根独苗,她爹可宝贝了,老大不小了也不肯给她说人家……”
其实,这女孩也就十七八岁,不过在这个人均寿命不到六十,普遍早婚早育的时代,的确算是晚了。
女孩见身份被识破,慌忙跑过来给林啸跪下,连连叩着头,求他一定帮忙救救被抓走的父老们。
“小芸你放心,被抓走的乡亲们,我们一定会救回来,”
林啸忙叫她起来,“你就说说这官府的事情吧。”
原来,这几年老天爷不照顾,几乎年年都有大灾,每次大潮或台风过后,盐场的损失都很大。
为此,几年前盐丁们给兴化县衙上了一道呈文——也不求豁免盐课,只是请求缓征几年。
当时,虽然堤东新辟的盐田屡修屡毁,但是堤西老盐场的生产能力还是正常的,主要是人员和财产的损坏太大,料想有个两三年的喘息,只要盼到一次丰产年,就能补上亏空。
不料,这翟大户早就对盐场垂涎三尺了,他趁机包揽了盐课,还与相熟的县衙里的书办私下串通,又贿赂了师爷,硬是把呈文给扣下了。
随后,他派了许多差役打手,日日来盐村催收,村里被逼迫不过,只得认下阎王账,同意借债代缴,从此一步一步的沦入了他的魔掌。
期间,盐民们为了活路倒也抗争过——以芸儿她爹为首,长老们四处求人托关系,着实花了点银子,将此事告发到了“县令老爷”那里。
然而,结果却如同石沉大海、毫无音信。
最后,人们终于泄气认命——不得罪当地豪族,是地方官的金科玉律,只要盐课能正常收纳,翟家又不断的有孝敬奉上,老爷们自然也就装聋作哑、不闻不问了……
“你的话,我听明白了,”
仔细听完了小芸的诉说,林啸微微一笑,“就是他后面还有官府,对吧?”
“嗯,有官府给他撑腰,谁能怎么样呢,”
小芸一脸无奈,“要不然,就他手下那些个混混,望晴哥都能一个打他三个……”
林啸知道,话题开始触及核心了,老百姓心底最怕、最绝望的,就是“官商勾结”。
官商勾结,官匪勾结,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社会现象,翟大户这一套并不稀罕,无非也是同样的套路而已。
历朝历代的百姓,其实都不喜欢骑在他们头上的官府,但是官府有严刑峻法,有军队这种“暴力机器”,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它,你都得听它的话。
就算是绿林好汉,也把“不斗官”作为金玉良言,普通老百姓更是不敢对抗,但凡还有一口吃的,不到走投无路,是绝不会踏上“造反”这条路的……
“说到底,他这么猖狂,靠的无非就是勾结官府,还有蓄养打手这两条,”
林啸略作沉吟,缓缓说道,“第一条我刚才说过了,两淮马上就是我们的天下,你们依然心怀顾虑,想必担心的是换汤不换药……”
小芸见他直接说破,神情不由有些局促。
“我再说一次,我们与众不同,是穷人的队伍,”
林啸正了正脸色,神情严肃,“我希望大家放下心来,我们不仅仅要赶走鞑子,还要建立一个全新的政权,还大家一个公平的、可以说理的朗朗世界!”
他不知道自己说的这些词汇,在场的人能不能听懂,但是他也没办法,实在想不出更通俗易懂的话来了。
“我知道你们不太信任我们,但是,我们起自海外,从广西一路打到这儿,我们的所作所为有目共睹,”
见众人什么表情都有,似乎仍不相信的样子,他指着沙成哲笑道,“是真是假,等我走后,你们可以向这位被人刨了祖坟的人打听……”
见首长又提到这个,沙成哲顿时脸红,但却坚定地一个劲点头。
“至于第二条,更不足挂齿,”
林啸咧了咧嘴,“他那点人,还不够我塞牙缝的!”
盐村几人面面相觑,施望晴更是表情复杂。
这口气,够大!
不过,这恐怕是真的。
眼前这些人,显然不是什么善男信女,既然能一口气打到长江边,扬州真能拿下也说不定,翟大户再凶,跟鞑子的铁骑比起来,可不就是个蛋蛋……
想到这里,他的脸色又活泛起来。
“不过,我们初来乍到,敌情不明……”
林啸想了想,问道,“你们有没有胆子一起干,哪怕带个路也成?”
“怎么不敢!怕个鸟!”
施望晴一抖膀子,十分肯定地道,“他那点人,村里的青壮,哪一个也能对付他仨俩……”
“可是,我们赤手空拳……”
还没等施望晴说完,他老子施修明却连忙制止,“为这个,我们村可是吃够了苦头。”
“武器没有问题,”
林啸笑了笑,“刀枪棍棒什么的,我们倒是带了一点。”
“那就干!”
施修明一听,心里顿时涌出一股狠劲,“玛得,好汉不受龟鳖气,反正总得一死,这么活着踏马的太窝囊了!”
“对!”
施望晴也一咬牙,“只要有了刀枪,怎么也拼他几个!”
“好,有这个态度就成,”
林啸见目的达到,指着司徒正笑道,“其实不用你们真的上阵拼命,对他们来说,这种仗连开胃菜都算不上……”
“但是,”
说着,他眯了眯眼,又问,“我们铲除了这个恶霸,帮你们把盐场拿了回来,大家能不能齐心,赶快晒盐?”
“当然能,”
施修明连连点头,“最近天气好,本就是晒盐的好日子。”
“好,那就先不打搅了,”
林啸感觉差不多了,站起身说,“我们就在大堤上宿营,你们先商量一下,有了决定可以让村长过来找我。”
“行!”
父子二人齐声答道,“我们肯定干!”
“嗯,”
林啸笑着点了点头,“今晚我们凑点粮食,明早送过来,先让乡亲们吃饱肚子,别的到那时再说。”
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 第574章 救命墩
第五九七章救命墩
“通知下去,每人挤出一斤口粮,集中起来,”
回到大堤,林啸立刻摘掉了头盔,一边擦着满头的汗,一边吩咐司徒正,“明天一早送村里去。”
“是,”
司徒正嘴里应着,却不迈步,他皱了皱眉,犹豫着问,“那个……爷,衣服怎么办?”
送粮送衣服的承诺,侯爷答应得爽快,可是他知道,具体如何落实,就是自己这个“大警卫员”的事了。
这次出来买盐,队伍里的家底他最清楚——他们自己,也没多少本钱。
粮食倒是问题不大,从蛤蜊港出发时,带上的是人均十天的口粮,眼前还剩一半左右。
毕竟五千人的队伍,每个人嘴里省出一斤就是五千斤,用来救济一个只剩六七百人的村落,这个数目已经很可观了。
至于十天后,按计划要么全部回扬州去,要么留下民工开办盐场,这样的话,侯爷自会安排后续的口粮供应。
可是,衣服怎么办?队伍里哪来的布呀?
“去民工中动员一下,找些像样的多余衣服,”
林啸略作沉吟,说道,“我们出钱,买下来。”
“额……”
司徒正挠了挠脖子。
这是钱的事吗?
大热的天,许多人就两身单衫,天天替换着穿,就这还是杭州的李首长给发的,哪有什么多余的衣服……
“怎么,”
林啸回头看着他,咧了咧嘴,“你不会以为,这几千个人,全都一样穷吧?”
“……”
“难民和难民也各有不同,你没发现,不少人都背着包袱吗?”
林啸指了指他身后的沙成哲,笑道,“不信你问他,他比你清楚……”
“首长说的是,”
沙成哲忙走前几步,笑着回道,“咱们流民,全部身家都在包袱里……这么多人,三五百件总归找得出的。”
“好吧……”
司徒正还是犹犹豫豫。
“你不要急,”
林啸知道这小子在担心什么,便交了底,“辎重,崇明岛已经准备好了,如果我们决定在这里开盐场,三天之内就会有一条船过来,顺便还能带点盐回去。”
“真的?”
“嗯,今晚我再通知段大炮,让他再搞点布匹和药材。”
“那就好……”
“别嫌我打肿脸充胖子,”
林啸指着自己的胸口,说道,“想恢复生产,首先要解决这个……”
“人心?”
“对,眼下村里衣食匮乏,还有恶霸的欺凌,我们帮他们解决了这些,盐场的事,才好谈。”
“嗯,我明白了,”
司徒正点点头,却又问道,“那个大户……几时动手?”
“这个不急,再等等,”
林啸摆了摆手,意味深长道,“今晚村长不来的话,咱们明天再去宣传……总得先把一些事谈妥了再说。”
“行,那我去传令了。”
“去吧,”
林啸挥了挥手,转头对沙成哲招呼道,“走,我们去看一下堤外的废盐田。”
本来想让老村长陪同参观的,现在出了这事,只能让这个沙成哲领着介绍一下了。
他急着赶回来,一是施家桥村的工作着实急不得,二是他想尽快弄明白,这些被毁的盐田还能不能重修,合不合算。
五千人的民工队伍,暂时全部在大堤上露营,拉拉杂杂的,在树荫下绵延了好几里长。
虽说大夏天的也不至于着凉,但毕竟白天日头很毒,晚上又有蚊虫的叮咬,停滞不前的话,民工们肯定不踏实。
是走是留,还是要尽快定下来!
“首长,”
沙成哲小心地问道,“是从远处看看整体,还是走近去看?”
“先远观一番吧?”
“好,首长请随我来……”
说着,他引着林啸,往不远处的一个烟墩走去。
这是一座就在大堤边上的半废弃的高台,其实就是一个大土墩,目测有十来米高,上面也已郁郁葱葱、绿树成荫,不过显然很有年头了,一路随处可见残砖碎瓦。
“首长,这座土墩,叫做烟墩……”
沙成哲一边沿着曲折小道往上爬,一边殷勤介绍,“想必首长注意到了,这样的土墩沿途有不少……”
“嗯,”
林啸本来就在疑惑,就问,“这种土墩,是派什么用场的?”
“这个,说来话长了……”
见首长果然有兴趣,沙成哲便说了起来,“当年,范大人修建这道海堤的时候,是颇费了一番心思的……”
“他不单命人在大堤的两旁栽满了柳树,用来巩固大堤,”
他指着一行行杨柳,说道,“还刻意留下了一些涵洞,以便海水顺利流到大堤以内,盐民们就有了足够的海水煮盐……”
“首长请看,”
到了最高处,沙成哲指着远处的一座闸门,“那里,还设了闸口……”
“嗯,看到了,这是给水道留的吧?”
“是的,”
沙成哲点了点头,“这样,村里的渔民就可以顺利出海……在洪涝期,还留下了泄水入海之路。”
“那这烟墩呢?”
“这是用来报警的,”
沙成哲笑了笑,指着一侧的几间破屋子说道,“起初,这烟墩上是有人值守的,如遇海盗匪患,便可点火报警……”
“明白了,”
林啸点点头道,“沿途不时就会见到一座,就像烽火台……”
“对的,”
沙成哲颇感自豪地说道,“这样的烟墩,一共有七十余座……”
“不仅如此,首长请看……”
他指着前面约莫二里外的一片废盐田,林啸顺着望过去,发现那片盐田中,孤零零的也矗立着一个土墩。
“怎么建在了那里?”
林啸不解道。
“这不是烟墩,叫潮墩。”
“潮墩?”
“是,这种潮墩有一百多座,都建在大堤外,也叫救命墩……涨潮的时候,来不及跑回来的赶海人,可以爬上潮墩暂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