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洪山诗人

    好几千万做这事,要不是诚心,要不是有钱,还真有气魄。

    “特别是那个菩萨殿,那香火是真好。关键是灵验,那老板发财,都靠从小拜他得来的。反正,好多人,家里有难了,或者有什么心愿了,只要是正当的,求到菩萨名下,没有不灵验的。当然了,你要守戒,诚心供养师父和菩萨,菩萨就会有灵验来。反正,你跟我一块去,见了就知道了。”

    我不太相信,这种鬼神灵验的话,也没见过菩萨放光。但我有什么理由,怀疑这么多的人信仰呢何况,那个大师,我必须要见的。毕竟,万一这是个高手,就是我皈依之人了。

    “你跟那个师父接触时间长吧师兄”

    “这三年,从他来时候起,就接触了。当然,佛法方面的,我慧根不太高,师父说,我主要是种福田,也就是修来世。好多祖师都是历世修行才过来的,毕竟按师父的说法,那个老板这一世发财,也是因为前世修得好。这是因果,如果没有因果,就没有佛法了。”

    她这最后一句,我承认,这在所有佛学经典里都有。因果,是佛法中最基本理论缘起论中出来的,是佛法世界观的支柱。

    但是,有因果,不等于可以把任何事情都简单理解为前世今生,这其中的学问太深,以我的智慧,看书是得不到答案的。我只是习惯性地,用逻辑来推导罢了。

    终于看到前方那座山了,山上庙子的挑檐已经伸出山洼,如同一面旗帜,即便重庆的冬天,山区有雾,但醒目的黄色,在远处,也可以作为路标。

    山下是一坡梯子,石头打的,很新,看样




第四百三十一章 何处得安闲
    张师兄约定的时间到了,过道上响起她的声音。“大家到广场去,集合,安排下午的事。”

    我也不知道有什么事,反正,跟着老向就出来了。在广场上,张师兄安排大家下午的劳动。原来,女居士下午是布置会场,被张师兄拉到另一边布置任务去了,明天法会的所有器具物品,以及会场服务,都归女居士。

    男居士下午是栽树,原来施工时平场地倒过渣土的地方,经过大半年的时间,已经具备种树条件了。

    大概分为几个组,分工完毕,另外一个师兄出来,给大家讲所谓栽树的要领。什么窝大地平、树直根伸,倒是很简单的东西。但这种集体劳动,自从离开部队以后,我就没有参加过了。当那人问了一声:“大家懂了没得”

    下面许多人齐答:“晓得”。此时,我有一种部队宣布作业提要后的感觉,指挥员宣布任务后,总是要问一句:“大家有没有信心”

    下面的战士总是齐声回答:“有!”热血贲张。

    当然,此时大家回答的口气,没有部队那种气势,倒有点像小学生,在老师问到:“明白不明白”,下面的声音整齐:“明白。”

    在集体里,个人的情绪往往有一种被牵引的感觉,这就是集体意识,让个人意识变得无法表达,甚至无法思考。有一本书叫《乌合之众》,只要有人引导,人们不加思考,就向那个方向走了。

    事已经说完,大家在广场上逗留,还有几个今天新来的,跑到刻石碑那里,看是不是在刻自己的名字。反正没有回宿舍的意思。我正在纳闷,就听到钟声,这才明白,开饭了。

    开饭敲钟,**打鼓,这是寺庙钟鼓楼的作用。其实,相似的方式,在中国起码有几千年了。带任何队伍,如同行军打仗,击鼓时表示进攻,有正事要干了。敲钟相当于鸣金,是撤退的意思,大概表示着休息。金和木是相克的关系,所以,在信号的意思里,含义相反。

    木则示天道生发成长,正是努力建功的好时机。金则表示天道肃杀,应该藏养收敛,保存实力。

    跟随向师兄来到饭堂,这是长条的桌子和长条的凳子,好像几条完整的平行线,整齐地划满了整个屋子。坐下后,背后已经有女居士,也是在庙子服务的,端着饭菜,一瓢瓢地往你面前的碗里打饭打菜。我看了一下,饭是米饭,炒青菜和烧罗卜,还有几块油炸豆腐。

    传说中佛印的诗:静山静水谁不爱,好比油炸豆腐煮青菜。当你亲眼看到它们时,总觉得这爱好,不是巧合。

    这里讲究食不言,吃饱就离开。我发现,经过两个小时的行走,大家的饭量都不错。当然,没有荦腥,肚子要有饱的感觉,确实是有一定容积的。

    出来后,在饭堂外等向师兄,见到张师兄出来了,她专门笑盈盈地向我靠近,说到:“庄师兄,我问过了,今天和明天,师父太忙,你如果真想皈依,明天晚上或者后天再见面,怎么样”

    “麻烦师兄了,我不急。”

    此时向师兄出来,张师兄被其他人拉走说话,我跟向师兄一起,在周围转转。离上坡时间还有大半个小时,所以我们有时间,边转边说话。

    “今天食堂的菜,你还吃得惯吧”

    “没问题啊,吃够了的,我山区出来的嘛。”

    “那就好,粗茶淡饭养人,吃得太好了,反而有毛病。”

    “那是,现在的人,心脑血管病、三高、痛风,都是吃出来的。”

    “今天中午有罗卜,如果平时要打坐**,一般不吃罗卜的。”

    “这是什么讲究呢”

    “罗卜涨气,你想,大家关在一间屋子打坐听经,嗑头拜佛,如果有人打屁,那怎么办架不住大家都吃了罗卜,大哥莫说二哥,都放起来,菩萨就不高兴了,对不对”

    我们都笑起来了,想不到,向师兄,还是一个幽默的人。我们绕着山边小路,转着转着,看见向师兄望着沟那边的树木,说到:“夏天的时候,那林子里,雨天后,有蘑菇,松菌最好吃的了。”

    此时,我脑袋里,总是浮现出云南时,那两个艺术家在刘大哥的民宿内喝茶谈天时所讲的:吃菌子吃菌子。

    “菌子可不能乱吃,我在云南时,听说有吃菌子中毒,有的发了神经病,有的没抢救过来,很危险的。”

    “那当然,菌子我是认识的,可以说,捡菌子的时候,好多人拿不稳,那东西能不能吃,都是我在帮忙判断的。毕竟,我在农村生活了好几年,那地方也产菌子。”

    “你在农村生活过”

    “当然啦,最开始安排工作,就是在林场,后来费了好大劲,才回到重庆的。”

    年纪稍大的人,就爱回忆过去。我表示出想听的样子,他就给我讲了起来。

    向师兄是土生土长的重庆崽儿,父亲是码头的一个会计,母亲在一个国营副食店当售货员。小时候,这种双职工城市家庭,还是有很多美好回忆的。

    那十年来了,他父亲有一年因为算账错了十几块钱,就被定性为贪污,虽然坐牢够不上格,但当不成干部,经常被批斗是免不了的。

    他初中毕业后,本来应该上山下乡的,但全凭舅舅,在一个国营林场当职工,就把他招到下属的一个偏远山区林场当职工了。要不是他舅舅提前打招呼招工,估计上山下乡是免不了的。

    初中毕业到一个深山老林当林场职工,最由于父亲的问题,他在那里只有装老实,拼命干活。还好,师傅们看他年纪小,就让他学技术,因为让他去伐木、搬木头,毕竟没体力,人也没长全。

    他在那里学会了开拖拉机、起重机等,也会维修一些。他是文化不高,但脑袋还算是聪明,操作机械也算是灵活。当然,工资是学徒工资,因为父亲的问题,入党当技术工人待遇,都是不行的。用向师兄的话说,可以干师傅的活,但拿学徒的钱。

    等动乱结束后期,知青开始回城时,他的麻烦来了。他毕竟当时已经二十一岁了,也想回城成家了。但是,他不是知青,他是国营林场职工,不具备回城资格,也不能重新安排工作,这就麻烦了。

    他父亲虽然复了职,但只是补了工资,没重新上一天班,因为已经接近退休年纪了,况且,他哥也迫切要求接班,他不退,哥就没工作。他哥哥已经上山下乡了,刚回城,已经25岁了,回城成家的需求更为迫切。

    父亲提前退休,把接班的好事让给了哥哥。他本人就没办法回来了。怎么办,如何解决个人问题呢他母亲本想自己提前退休,让自己回来顶替,谁知道,市场改革,副食店已经从集体企业改制了,变成了社会化。他母亲,就是这个企业最后一批的职工,不退休也退休了。

    他没办法,只好认命,不管怎么说,再偏远的地方,也是国营单位,也有工资,总比当地的农民强。也有人在当地介绍,娶了一个当地农村的老婆。当年老婆嫁她的时候,也是兴高采烈的,毕竟自己有工资,是城市户口。

    自从老婆怀了孩子,就麻烦了,当时的户口政策,孩子随母亲。怎么办我老婆天天跟我闹她的户口问题,我只得硬着头皮求人。还好,舅舅还算是在上面有关系的,给人打了招呼,让我到林业公安局去找那个局长。

    我几乎拿出全部积蓄,因为结婚花了些钱,不剩下多少了。买了两条中华烟和两瓶五粮液,在人家门口等了几个小时,终于,他喝酒回来了。

    那局长又不认识我,我求人家脸皮薄,当时几乎结结巴巴报出舅舅的名字,那个人怀疑地看着我好半天,把我的心都看毛了。你想,公安局穿制服的,哪个不怕

    最后,人家明白过来时,哈哈一笑,让我回去,明天到某某办公室找谁谁谁。

    第二天,我按约去那个办公室,交上材料后,人家一个公章,这事就算办妥了。我老婆转为城镇户口,落在林场。我第一次尝到,找关系的好处了。

    儿子生下来后,老婆坐完月子,开销大了。我想,能不能给老婆安排个工作呢又通过找林场领导,虽然舅已经退下来了,但毕竟我礼送得重,也办成了。当然,送礼的钱是借的,要还,怎么办

    我每天晚上下班,就到一个当地个体的机修厂去当师傅,人家修拖拉机,我就去干活,也能够挣些外快。毕竟,那时候管得严,还不敢让林场的领导晓得,怕其它职工眼红,说闭话。

    这样,大概过了两年多,钱算是还完了。老婆也有点收入,在苗圃虽然工资不高,但毕竟活轻松。

    但是,纸包不住火,我在外面干私活的事,还是被林场某些嫉妒的人,告发了。不仅不准我再去干,还降了我一级工资。另一方面,老婆又有新要求了。当时林场子弟校越办越差,幼儿园也不行了,有关系的,都调到县城附近去了,还有的,回重庆了。我老婆也要我找关系回重庆。

    重庆是那么好回的吗户口,工作,都是难关。怎么办父母舅舅都退休了,没单位没关系,那难度可大了,不是送礼能够解决的。何况,送礼,你送给谁呢人家领导也不认识你,也没中间人,人家不可能收的。

    但是,架不住我老婆天天跟我闹,几乎到了不让我上床的地步。她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孩子,但我看来,她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总是不满意现状。

    这事也被我父母知道了,他们也没办法。但是,我母亲爱我,她想试试。正巧,当年我父亲一个办公室的出纳,现在在码头当领导了。我父亲出事的时候,他还为了表现积极,参与过揭发的批斗。我父亲肯定是不想找他了,但我母亲



第四百三十二章 师父出来了
    和向师兄种树,我们配合专业,很快就干完了。随即就帮助其他组继续干。我年轻体力好,挖坑提水的工作,就承包了。

    别说,好长时间没锻炼了,今天这一通忙活,身体反倒舒服了很多。在这个冬天的山上,我的头上居然冒出热气,毛孔呼吸着痒痒的感觉,还真好。

    冬天种树其实是不科学的,一般种树在春天。但是在重庆山区,这不妨碍。这里的冬天不是很冷,云雾缭绕雨水充沛,成活率没问题的。关键是明天就是法会,会来好多人,为了让这面山坡看起来更好些,今天抢种,改善了外人的观感。

    向师兄是林场出来的,比较专业,按他的说法,这块树苗,按今天栽种的情况看,成活率大概在八成左右,还是划得来的。

    大家一边忙活一边有一阵无一阵地轻松说笑,在劳动中,所有人的身份与地位是一样的,完全平等的集体中,人们都能够感受到共情和安全,这是一种很好的享受。

    学佛的人,基本上的发心都还算善良。况且,来义务劳动的人,都有因果的信仰,所以,彼此还算是愉快。

    正在这时,听到人群人有人说:“师父出来了,师父出来了。”

    循声望去,坡顶上,一群人在向大殿方向走去。正中间那个穿着正规僧袍的,明显处于中心位置,那就是师父了。他边上,除了还有两位和尚外,还有一群居士,围着他。

    此时,我发现我们种树的人群,大多双手合什,有的喊着师父好,有的念着阿弥陀佛,有弯腰行礼的,有个别,甚至就在这泥地上,跪着嗑头的。这种场面,我第一次见识,什么叫信仰。

    我也随大流,合什行礼。

    只见那师父转过身来,看了看这片种植林,双手简单合什,算是还礼,然后又随那一群人,拥簇着,向大殿方向去了。

    “估计大殿准备得差不多,师父是去检查的。”向师兄跟我说到。而当时我还没从那种震撼中回过味来,这几十个种树的信众,当时对师父那种崇敬感,真像是看见了神。

    “你明后天就见到他了。”向师兄继续跟我说到:“师父单独跟你见面,这种机会不多的。”

    “你跟他单独见过吗”

    “见过,就是张师兄带我治病拜师那一次,从那以后,就是在法会或者**时,与大家一起见到他。他一般很少单独跟我们说话,上课当然是他讲我们听。平时,他只跟几个大师兄说话,当然,张师兄是跟他说得上话的人。”

    “怪不得,张师兄是个组织者,她跟我说过,师父来到这里时,她就跟着服务了。”

    “对,她也算我们这群弟子中,最能够亲近师父的人了。毕竟人家贡献大,修庙子三年,她就服务三年。每年好几个月都在山上,义务工作。”

    “她没有家庭需要照顾吗”

    “子女都成家了,老公也死了。就是因为老公死了,所以,她才看穿了生死,追随师父,为下辈子积福呢。”

    我明白了,张师兄这不是一般的信仰,这是把庙子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业干了。

    “张师兄看样是很能干的人呢,她以前是干什么的呢”

    “以前对她不是很了解,但是我们厂原来有个女同事,跟她丈夫原来是同学,这样七拐八弯才认识的。她是做服装生意的,在朝天门市场,搞服装批发。她丈夫原来是开货车的,到广东拉货回来搞批发。后来丈夫死了,店子交给女儿女婿了。”

    “朝天门搞批发,那肯定能干,怪不得,组织这百把人的队伍,搞得有声有色的。”

    大家都完成了栽树的任务,上午在广场上布置任务的那位师兄,又来检查了一遍,觉得可以,就宣布收工。晚上食堂不开饭,但考虑大家劳动比较辛苦,已经蒸了些馒头,还有咸菜,各宿舍派人去拿。

    我和老向一起又承担了这个任务,到食堂拿馒头和咸菜,还把已经空了的开水瓶子拿去,灌满了开水。

    “原来我们学法时,按戒律讲,过午不食,但是有体力劳动除外。毕竟,我们居士,跟和尚不同。”向师兄在回来的路上,边走边给我说到。

    此时,我看见,紧邻食堂的,和尚居住的地方,出来一个和尚和一个老板模样的人。那个和尚,今天种树时见过,就是跟在师父身边的人。

    而跟他一起的老板模样的人,是我的猜测。因为,他长着乡村土豪一样的模样。肚子大,衣服整洁挺括,目空一切的样子。头发向后梳,打过摩丝,手上的金戒指晃了一下,光芒明显,而戴金表的手上,居然拿着一串念珠,微笑着走在那和尚的前面。
1...238239240241242...36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