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洪山诗人

    “前不久,葡萄君已经安然去世。东武动物园为它设置了一个献花处,粉丝们为它送上了很多鲜花。作为一只企鹅,它活了21岁,已经非常长寿了。而且去世之




第五百零九章 世间躲不过
    根据万老师说话的方式,我与小胡对视了一眼,大体上明白,他是在与庙里的明成法师对话。估计,对后几天的安排,有了变化。

    “好好好,理解理解,师父,你们辛苦了,我一定努力,你放心,我这就打电话。”当他挂完电话时,看着我们长舒了一口气。我们都不敢说什么,不了解情况嘛,也不敢问。

    倒是万老师主动说了一下:“有个提议,你们先想一下,明成师打来的。从三十到十五,庙里不断地组织各种活动,如果你们愿意帮忙,就得穿僧衣,像普通和尚那样参与工作。如果你们不习惯,就可以以普通居士身份,参加另一个活动,也就游山参拜活动。”

    我们没听明白,正要问他细节,他摆了摆手。“算了,我们过一会说,先打个电话,我们再商量。”

    “哎,对对对,是我,你还上班啊”此时,他说话一改前面的谦恭,人也站直了,一只手叉腰,说话的声音也大了起来。

    “你们这样搞,是佛教服务于旅游么也别太过分了,人家庙子只有那些僧人,哪里抓这么多替身,人家能够答应这些条件就不错了。对不对宗教是宗教,你们地方要抓业绩,是你们的事。你做不了决策,你可以建议嘛,对不对更何况,你还是说得上话的。”

    他弯下腰来,端了杯茶,发现没有水了。我赶紧给倒加了点水,他喝了后,继续说电话。

    “少铭啊,你理解我的意思吧路径呢,你比我熟悉。今年主要是太仓促,人家协会也没准备。如果提前几个月打招呼,人家还可以邀请僧人来,搞得隆重些。对对对,你力度不够,但打个电话,尽尽心可以吧,我也是尽心。”

    看样子,万老师在这个人面前,有权威感。但电话对面的人,肯定是个人物,什么影响力什么决策之类的词语,一般都针对有职务的人说的。

    “你不要管我,我快活得很,你嫂子在海南我都不去,到你那里过年没意思。算了,就这样,你办到位,我就过好年了。”

    没有说再见,他居然就把电话挂了。这气度,简直都不要礼貌了。这不是万老师的风格啊,他毕竟是个教授,面子上的礼貌,怎么就忘了呢

    看到我们都望着他,他笑了笑,坐了下来,才跟我们谈正事。“刚才,跟我以前的学生打电话,他硕士是我带的,现在在省民宗委当干部,算是年轻有为,不到四十,就副厅了。就是有点油,我话说得不猛,他听不进去。”

    “这么厉害万老师,你学生都搞副厅了”我很吃惊,一般来说,如果在北京的部委,年轻的副厅还是有不少的,毕竟衙门比较大,职位空缺多。就好比当年的贺部长,总后一个干具体事的处长,一旦下地方,就升为师职了。但地方,本来编制就小,要做到这种程度,这个年纪,明显不简单。

    “喔,他是在职学习的。他原来本科就不是我们学校的,他本科毕业后就进了公务员队伍,运气好,当了某大领导的秘书。为了晋升,报了我的研究生,你知道,这种研究生,虽然毕业证上是全职在校学习的,实际上,一年也就来一两个月。这是背后有资源,来我这镀金的。”

    我明白了,这种大领导的小秘书,大领导肯定会给他安排晋升渠道的,用一个研究生学历,为提职作一些更条件,这是一种办法,所以,我们看到,许多学校都有在职研究生的函授项目,万老师的夫人,也是搞函授这一块的,结果效益大好。

    一般这种需要函授文凭的,体制内的人员居多,为定职定级而来,是舍得花钱的。况且,许多单位,以培养人才为口号,还报销这种学费。

    有一点我不太理解:“万老师,这种人,只需要报个函授的研究生,走走过场,不就行了吗为什么非要全日制的呢”

    “这,你有所不知。一个省里,领导的秘书之间也是有竞争的。如果是全日制与函授相比,不是在竞争中,更有优势何况,这也是他领导的要求,估计,这领导也是想专门培养他。当年,他到我们学校最开始在函授处打听,能不能报全日制又不耽误工作那种研究生,我家属接待的,当时我就在场。”

    原来是这样,他这是误打误撞,碰到万老师了。

    “当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我们学校不需要全国统考”。当然,他的学校,毕竟也算是名校,有自已招生的自主权。

    “当年他在我家属前那股殷切劲,我就知道,这家伙是个不简单的人。对社会潜规则掌握得如此熟练,虽然他当时只是个副处级干部,如此年轻,就见人就笑,办事有礼,我是说,他找任何人办事,都不是空着手去的,这种人,果真是油,前途错不了的。”

    年轻人,有很好的职位,服务于大领导,本来就应该有傲气的,他却把谦卑搞得如此自然,不是他修养多高,至少是混得很熟。按说,我本人,也没这个素质。大概,这人,相当于官场上的小苏吧。

    “当我听说,他要报哲学专业时,我这人的好奇心就更浓了。我当时问他:学哲学有什么用呢你们猜他是怎样回答的”

    我们当然猜不着,这是万老师的说话方式,自问自答式。

    “他回答:如果喜欢这学问,是不管它是否有用的。这个答案震撼了我。”

    真正求学问的人,是不管它的作用的。这个回答,简直不要太好。

    “我当时也有点冲,想继续试探一下,接着问到:是不是晋升需要我是想挑战他的情绪,并且看看他的思维。结果他回答:那只是副业,最主要的是,我不仅喜欢,而且擅长,哲学我能够轻松毕业。”

    把晋升说成是副业,如果不是假话,就是狂妄。毕竟他说哲学,他擅长,这话就有点吹牛了。

    万老师说到:“当时我就被点燃了,我也年轻,毕竟我们专业,能够带研究生的最年轻的哲学教授就是我,在家属面前,能不冲吗我当时就说:我问你几个问题,如果你能够给我满意的答案,我决定收你当我的研究生。”

    这是硬杠起来了,仿佛小伙伴赌气一样。

    “谁知道,他居然问到我是谁,当我把自己的名字告诉他后,他居然礼貌地给我鞠了一躬,说到:我正想拜到您门下,想不到我们师生有缘。但是,老师,你要答应我,给我办全日制的手续,但我每年来学习的时间,不多。如果你答应了,我再回答你的问题。”

    “我当然答应了,我的好胜心加好奇心,让我上了他的当。他本来就是来激我的,居然成功了。这小子,要说懂得人心拿捏,是一把好手。要不然,官场,他不会混得如此顺。”

    小胡问到:“你问了他什么问题他怎么答的”

    万老师笑到:“说起来好笑,当时情绪比较激动,他怎么答的,我都忘了。但是,我问的问题,他都接触过,并且都能够给出几点见解,这就非常厉害了。因为,他的本科,是学中文的。看得出来,他对哲学是真的爱,真的是思维能力特别强,倒不辱没那句话,哲学,他擅长。”

    这种激将法,居然也算是投机取巧的方式,我还是第一次听到有这种拜师的办法的。

    “当然,遇到这样聪明并且真爱哲学思辨的学生,我还是很高兴的。人家当场就把我叫师父,把我家属叫师母,那叫一个嘴甜,搞得我家属,非得要我把他收进来。没办法,夫人的吩咐是不敢违抗的,我就自己找院长,协调各种手续。毕竟我还算是院领导看重的人,各种渠道都给我开了绿灯,把他收了进来。”

    小胡说到:“你这不是走后门嘛,你良心不会痛吗”

    “到今天为止,如果从学术上讲,最有意思的学生就是他了。我不仅为自己的行为不感到羞耻,反而认为,我做了一件好事。你要知道,他平时是不上课的,主要在省里上班。我就给他一些参考书目,给他一些课题作业。人家读得精,理得透,超过一般的全日制学生,并且,把我的作业做完后,每利用假期,到我这里来跟我探讨。并且,还出了一本书,厉害吧”

    我问到:“这不对啊,他一个领导秘书,怎么还有假期”

    “你们有所不知,这位领导每年,总有两次疗养的机会,在外地跟家人在一起,他不需要陪。他出书,就是他课题的集结,我审定的,质量嘛,也算中上,不是文字搬家那种。”

    今天的人文社科领域,许多人出了好些书。大致上,要么是编教材,要么是炒冷饭,许多都是做的文字搬家的手艺。相当于复制粘贴,这简单的劳动。按万老师的说法,这个人,出的书毕竟是原创,还经过他的审定,质量还是有保证的。

    说到这里,此时,万老师手机来短信了。他打开手机看了看:“是他来的,你们看,简洁不简洁。”

    我把手机接过来,小胡也凑过来看。上面只有几个字:“老师,已办,应该起作用。”一股浓浓的官场正式语言味,这人当官,也是专业的。

    “那他怎么到民宗委去了呢按理说,那是个清水衙门,虽然级别高,不像是受重用的样子吧”官场这一套,我还是比较熟悉的。这样的年轻人,要受重视,应该到基层锻炼,比如到一个州当副州长什么的,再往上爬,就符合常规节奏了。

    “庄老师,你那是北京的搞法。在地方,这种太直接的搞法,或许要吃亏。”万老师解释到:“你们想,他是靠老领导起来的,为什么叫老领导,说明已经退下来了。一个人位高权重,会有许多政敌的,你退了,搞不了你,别人会把账记在你亲近的人身上。”

    这我个懂,一朝天子一朝臣,是官场惯例。况且,当官站队,是一门很深的



第五百一十章 笑话对艰难
    他俩望着我,大概是不明白要准备什么。我解释到:“其实就是体力恢复准备。我去过鸡足山,如果走路去,三天时间内,至少有一天半的时间是纯粹爬山,我们这里喝茶谈天,已经懒惯了,如果不恢复体力,怕是帮不上忙,有可能给明成师添乱,对不对”

    他们没去过鸡足山,听我一说,明白,就是要锻炼爬山需要的体力。

    “来得及吗”庄老师问到。

    我解释了一下体力恢复训练的规律。一般来说,人们初次进行大运动量训练后,会出现肌肉酸胀等反应,但这种反应正是训练有效的标志。坚持下去,保持运动量。过了48小时后,这种反应就会消失,从此,只要保持运动量,不过分增加强度,人就会适应这种运动。

    “那不是相当于体能训练”小胡问到。

    “对,你至少会得到身体能力的提升。万老师给我们安排这种活动很好,欣赏风景增长知识,至少,我们还可以让身体的能力,得到一次质的提高,对不对”

    小胡很兴奋:“对了,我也需要提高了,过去别人总说我体质弱,庄老师,路上,我就跟你混了。”

    “我们都是跟万老师混的。”我的意思,这个活动的协调,也是他的功劳。

    “别别别,我只是起了个咨询作用。庄老师有经验,我们都跟你混。”

    大家兴奋地收拾东西,然后睡觉,我们约定,明天早上七点钟出发,我们直接走到庙子。按路程,我们距离庙子有两条路,我们选择了那条小路,其实也就是乡村公路,放弃了柏油马路,毕竟车多,不亲近自然。距离,大概二十几公里,不歇气,半天就可以到达,如果边走边玩,一天足够了。

    第二天早上,大约六点钟,我们都起来了,洗漱完毕。万老师问到:“先到街上吃点东西”

    “不不不,我们不要破坏规矩,锻炼就要有锻炼的样子。况且,我们出门跟街的方向有点反,不走回头路,对不对”小胡有破釜沉舟的兴奋,当然,不走回头路,也有点迷信的影子了。他的感情问题一旦放松,就把自我表达出来了。

    大理的冬天,早晨七点,太阳还在苍山之后,洱海的水声渐远,我们踏上了那条乡村公路。上坡下坎中,青草与树木的味道,隐隐约约。

    乡村公路,其实就是当地农民的路。在这样的清早,几乎没有车子在路上跑,脚下是灰土,路基是碎石黄土路面,应该说是红土,这里,是红色的云贵高原。

    我背着那个大包,行李比他俩人加起来还要多。因为,这个包,其实就是我的家。而万老师,没把家带来。小胡,根本就没有家。我谢绝了他俩的好意,坚持自己背着,因为,我的力气比他们大,我也背着自己的感情。

    走路怕走不平路,那灰土碎石的路面和一定坡度的上下,只需要半个小时,万老师,就提出,要歇一下。

    怎么歇呢路边搬块石头坐一下要不是潮湿,要不是有苔藓。城里人就是讲究,这事得我来处理一下。我先搬来几块石头在路边,抓一把路面上的沙土,把石头表面擦干,然后,又在路边扯了几把干草,把沙土扫净。对他们说:“可以坐了。”

    他们迟疑地用手摸了摸,然后放心地坐下。万老师说到:“庄老师,你这当兵的,学了不少生存技能,有野外生存课吧”

    我大笑:“我是农村人,就是在野外长大的,需要什么生存课”

    大家都笑了起来,感觉好多了。当我们意识到,这么长的路,现在才走了八分之一不到,就要歇脚,恐怕后面的路程,更为艰难。

    我鼓励到:“人类生存的一个技能,就是善于苦中作乐。按佛教讲,我们都有四大苦,但我们为什么欢笑并且活着,因为我们善于苦中作乐。”

    而小胡,在喝完水后,找到他包里,居然还有一点饼干,欢快起来:“吃这,边吃边走,好混时间。”

    我制止到:“先别忙吃,师兄们,我有一个感觉,我们选择时忽略了一个东西,这条路上,估计没有餐馆或者商店,中午怎么办”

    此时小胡紧张起来,翻开他的手机,查找地图,然后大叫一声:“真的没有!怎么办”

    他俩都看着我,我也只能苦笑。然后被迫调侃到:“锻炼就要有锻炼的样子,这可是昨天小胡说的。小胡,别慌,我们把这次徒步,当成神圣的战争,行吧”

    万老师说到:“从天堂到地狱,昨天还在诗书茶叙,今天就在风餐露宿。不对,没得餐呢。”

    我们都苦笑,但是,路就在这里,还得靠惯性走下去。自己选择的路,再难也要完成。

    如果意识到饥饿的恐惧,你会更加饥饿。万老师意识到这一点,他说到:“饿一天没什么,钱师兄还辟谷呢。何况,比饥饿更可怕的事情多的是,对不对”

    “那就这样挨”小胡没经历过事,还是没底。

    “这不是一个好机会吗我们在一起讲故事啊讲那些刺激的,可笑的,可怕的,不是也会找到快乐吗”

    “你这是转移注意力吧”我问到。

    “人生,何处不是自己欺骗自己”小胡低声说到,他是有所指,事关他以前的感情。

    我不能让他沉浸在这种情绪之中,必须用更刺激的事,来覆盖这种灰色情绪。我觉得,讲笑话,是个好办法。

    “我来讲个笑话吧。”他们都表示赞同,我就继续说到:“有三人年轻人,住在大厦60层,一天晚上,他们喝酒回来,发现大厦停电,电梯不行了。有人说,不如在外面找个宾馆休息一晚得了。但是,这三个喝了酒的年轻人,胆子大,气势壮,决定爬上去。还有一个人算了距离,以层高米算,60层,最多也就净高200米,相当于爬一座小山,没什么难度。”

    万老师说到:“我年轻时,也干过这事,电梯坏了,自己爬,反正,年轻,没什么可怕的。”

    这是在鼓励小胡啊,我们这三人中,他最年轻。

    “但是,当爬到20层的时候,他们感觉到吃力了。喝了酒的人,胆子倒是大了,但力气反而小了。此时,每上一层,都感觉脚好酸。于是,有人提议,大家轮流讲恐惧故事,用一种恐惧来掩盖劳累的辛酸。”
1...285286287288289...36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