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洪山诗人

    “二娃!”

    就在屋后的一个石块上,坐着一个鬼魂:须蓬乱中向我射来的炯炯眼神!这是故乡的口音,这是我的乳名!

    “我是庄娃,我是庄娃啊!”

    庄娃,那个庄娃我大脑一片空白,腿有点软。这时,只见一砣泥块打在我身上,“狗日的,连我都认不出来了嗦,非要逼我铲你一耳屎!”

    “庄娃,真的是你,真的是你!”

    第二章孤独的少年

    进屋喝了口茶,定了定心。屋内正中是一尊佛像,前有鲜花香炉,一边是一个石榻,被褥卷在一边,另一边是一个锅灶。佛像前有一案台,有一块红布盖着什么,我刚想问,他就对我说:“那是经书,你别乱动!”

    “你这些年跑哪里去了这么多人找你,最想你的就是我,你知不知道看样子你现在在念佛,究竟咋回事,老实交代!”

    “你问了三个问题,先回答第二个,我知道你最想我,其实我也很想你。”

    “那你不来找我,村里任何人都知道我的电话和地址,找我是分分钟的事,你狗日早把我忘了!”

    “你讲不讲道理,我要问村里人,那我不就回去了吗还用你找吗”

    “那这些年你在哪里”

    他双眼淡然地看着我,停顿了几秒后说:“漂泊”。

    “如果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身在漂泊;如果回答你的第三个问题,就是心不再漂泊。”

    “少扯把子,细细讲来。”

    “你知道我爸爸腿摔伤了后,家里太穷,住不了大医院,回乡卫生所保守治疗,什么保守治疗,其实就是个心理安慰,腿最终还是残了。后来,我妈嫌家穷,跟别人跑了,你也知道吧。”

    “我全知道,伤心的事就别说了。”

    “我妈走的前一天晚上给我留了一封信,大意是说,娃儿,我对不起你,我和你爸本来感情都不好,是你外公贪图彩礼才软硬兼施逼我嫁过来的。现在你也长大了,妈的初中同学也来找我来了,我养了你十几年,现在我要去过我自己的生活了。你要努力学习,今后多挣钱,如果想妈妈就到外婆家去说,妈妈到外婆家看你。记住,要学本事多挣钱,没钱,难哪!她还在我枕头下压了一张我满月时她抱着我照的照片”。

    “我看完信后,就把它撕了,当时没有哭,一个人跑到后山上呆,就是有坟那个树林里,你知道吧。”

    “知道知道,我们经常去捡柴。”

    “我当时想,如果妈妈嫁给爸爸是个错误,那么,我的出生就是个错误。




第五百四十六章 学术严谨性
    法师给的糖果,真是有大效果。怀着对初禅境界的向往,大家都产生的浓厚的兴趣。许多人在心底里都认为,法师讲得这么细,肯定是初禅的过来人。

    既然我们的师父都是过来人,那么我们也有可能达到。要知道,这不仅是圣位,摆脱生死之位,也是乐位,是人生自在幸福的境界。

    作为目标管理的诀窍,激励大家的也许并不是高大上的口号与神圣的信仰。也许,是大家跳一跳够得着的小目标,如同那位巨富王老板所说:先挣它一个亿。

    这些修行的人,把这个初禅的目标,当成了可以达到的目标,从晚上开始,大家都好像钻入茅篷打坐去了,我也没看到万师兄,不知道他在干啥,只好一个人打起坐来。

    虽然目标清晰,但打坐时的状态,依旧故我,不见多少起色。第二天起床后,发现大家,有眼睛红的,有脸色倦的,估计昨天打坐用力过猛所致。

    “要说我这个老人呢,痴长了些岁数,从功夫来讲,比好多年轻人都不如。我没什么资格说二禅以后的事,但是,为了完成任务,为了学术的严谨性,我还得要按经典所示,把四禅八定讲完。”

    不知道他是自谦还是客气,反正人家好像承认了,他至少进入了初禅阶段,这可是不得了的成就了。

    “当一个人进入初禅后,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觉、观的心念很粗,所谓“觉”就是对境物的感受;“观”就是起种种的思想。比如说你感觉到身体上有发生变化,你生起思想,知道它在做什么,这就是觉、观。这种觉、观就是我们的心念在想东西;这样的想念很粗,他又想把这个粗的心念舍弃,因为它也是一种烦恼。当他把觉、观的心念(寻、伺)舍弃后,就会慢慢进入无觉无观(又称为无寻无伺)。这时,他的心静如水,处在清明的状态,内心一片平静,很清净,这叫内静,与初禅的觉身宁静有所不同。”

    他的话之所以好懂,相比经典更直白。我想,即使他自己功夫没到,那些功夫到了的人,也曾经在他身边,他见识过,所以就讲得生动。

    “由于二禅是无觉无观,他的内心再也不去思维和判断所接触的境界,不起语言的分别,因此这种定也叫圣默然定。一个人进入二禅之后无眼、耳、身识,唯有意识。二禅有四支,即内静、喜、乐、一心。内静:内心平静,感觉到内心很清净,再也没有语言的构思了。喜:离开了觉、观,离开了语言,内心欢喜。我们内心一念一念的想,虽然口没说,但是,是以语言的方式来想东西:印度人用印度话来想;华人用华语或其他方言来想。初禅有觉有观,是用语言来想东西;而二禅离开了语言的想象,发现没有语言的烦恼,他觉得很高兴,称为喜。乐:身体宁静与内心平静,他感觉到很快乐。喜与乐的差别:身体感受乐后,内心起欢喜。一心:也就是定。进入二禅的人,定在二禅的定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不过,第二禅的禅定,仍有爱、慢、邪见、疑等烦恼覆盖于心,破坏定心。”

    这个名称好,“圣默然定”,默然是表象,一个圣字,就决定了不同凡响。经典上讲二禅,也叫“定生喜乐”。

    “当他继续修到三禅,心远离喜的躁动,就会进入更深的定,他会感受到另一种乐;初禅是舍离欲界而快乐,故称为离生喜乐;二禅是默然之定生喜乐,三禅之乐称为离喜妙乐。此定中之乐是与外境无关,是由内心发出的快乐。由于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故经中常说世间之最乐是在三禅。当一个人进入三禅后,唯有意识在产生作用。在修习第三禅定时,有三种现象必须注意:心易转微细转沉没,当此现象出现时,宜以精进的慧力,再使心起。心大发动时,应予收摄抑止。心生迷闷时应想念佛法胜妙,使心生喜。若把此三事调整顺畅,即住于第三禅。”

    这是最快乐的禅境,不知道,那笑口常开的弥勒菩萨,是否是从这里示现他的境界。

    “初禅与二禅的喜,如热极时清凉水洗手洗面;三禅的乐,则如热极之时,举身浸浴于大凉池中。初禅有觉观,所以乐不遍身;二禅有大喜,乐也不能遍身;三禅已除前障,所以乐能遍身。三禅共有五支,即舍、念、智、乐、一心。舍:舍掉喜心。念:念念分明。智:有正知。“正知”即是以真正的智慧观察事物的真相,又称为“智”。三禅中的修行者,都能很正确的观察到这个世间,称为正知;而我们凡夫是靠过期的回忆来判断事情。乐:因舍离二禅的烦恼而感受快乐。因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故世间最乐是三禅乐。一心:他定在三禅的定境中。”

    所谓支,相当于特征,确定三禅定义的几个方面。

    “进入三禅后,修行者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三禅所感受到的快乐还是一种苦患,他要心无牵挂,连快乐都要舍离。如此,他的意念清净到极点,呼吸完全停顿,心完全不动,因此四禅也称为不动定。初禅至三禅的心念一直处在动中,进入四禅后,心如明镜不动,清净明朗;心念不动并不表示心没作用,而是它能停留在一个境界里,观那个境而心不动。在四禅中,唯有意识在产生作用。”

    由禅到定,名词变了,境界也变了。为什么要这样呢

    “这四种定都还在色界,没有舍离色身。如果一个人进入四禅,他所修学一切事皆随意成就,乃至他要修神通,立刻就能够修成五神通;定能发神通,然而在四禅中修学是最快有成就的。这里的神通并不是象一些人与鬼神的感应,这是内在自发的能力,因为心定,所以能够发通。当然,第四禅是进入四无色定的转折点。”

    原来是这个原因,超越色界之关节点。我看过某位法师讲解经典的一本书,他认为,初、二、三禅,虽有定心,仍有呼吸的出入,所以,不易将心摄止,仍易起念头。到第四禅时,呼吸已从细、长、缓慢而到了停止呼吸的程度,心念自然清净。到了此一阶段的禅者,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随意易得;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的“四念处”观,修之则易;神足、天眼、天耳、宿命、他心乃至漏尽等“六通”,求之易得。

    “四禅共有四支,即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一心。不苦不乐:内心不是喜,也不是乐。舍:舍掉三禅的乐。念清净:已经没有妄念,但动起念头也可以,全由个人做主,称为念清净;我们凡夫的妄念纷飞,它时时刻刻生起;妄念生起后,我们的心随境转,做不了主。一心:心定在四禅的定境中。”

    我发现,以上四禅,都有一个特点:一心,就是处于之中的意思。

    “有些外道,想要修行证得涅槃,但是没有智慧,以邪见的智慧,用心把想念压住,使它不生;当他真正修成无想定后,把烦恼心压制住,色界的烦恼还在,所以他死后就生到色界的无想天。进入无想定后第六识的心就没生起,他不知道还有更微细的心念在作用,所以他以为这就是涅槃。佛弟子都不要修学这个无想定,因为他们都不要进入无想天,所以进入此天者都是外道。”

    就这境界还属于外道,普通人怕是连这外道都要羡慕吧

    “以上四种禅定还是没有舍离色界。虽已离欲,但他们仍有身体,死后则生于仍为微细物质构成的色界天,故称为仅有色身而无物欲的色界。如果修行者觉得有色身很麻烦,想舍弃它,那么就要修习更深的禅定,如: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此四者统称四空处定。入四空处,则进入纯精神的所谓无色界天。”

    所谓心外无法,超越物质世界后,下面就进入纯粹精神世界,或者说心的世界了。

    “一个人若想把色身舍掉,他须把种种色想灭掉,即是灭掉色想与有对想;色想是因眼识而生起的;有对想是由鼻、舌、身与耳识而生起的。在四禅中做空想,即是没有物质与,而把一切都观空,当他这个空想完成后,他就远离色地而进入空无边处定。他感受到没有色法,故空;没有所谓的边沿,所以称为空无边处定。进入此定,并不表示他的心没有任何作用,反之,他还有受、想、行、识的作用。”

    五蕴只消除了一蕴,不早着呢。

    “在西藏,有些经过长期修行禅定的人,到某种程度时,会志愿舍离色身,入定之后,便脱化而去。不过,尚有色身的时候,也能修成无色定的:先将心念观想色身中的虚空,色身的细胞,如藕中空,此空渐渐扩大,最后便只见虚空不见色身。色身空了,色身所处的环境也空,再无物质世界的感受,只是一片无量无边的虚空,此时的感受,犹如一向被关在笼子中的鸟,一旦破笼而出,翱翔于浩瀚无涯的空中,无拘无束。”

    他是说的虹化吗我在资料上看到过。

    “修行者继续修习禅定时,他会发现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也是一种苦,因为他是一种想,表示他还有心念。要减少这种想,他需要思维现前的心念,观察现前的心识作用,保持心识的知觉,念念不离知觉的心,而一心缘识。这个心识也会产生作用,使他发现无量无边过去和未来的心识,这就是所谓的识无边处定了。”

    色除了是四禅,进入后面境界,开始渐次消除想,现在开始除识了吧

    &



第五百四十七章 三个老故事
    “你们要打基础,莫忘了原则,这几天,我观察,有些人,自己在洞中,七搞八搞,除了打妄想,就是在昏沉,有什么原因呢路子不清楚,即使偶有光明,也是瞎猫撞个死老鼠,没上大路。”

    老法师说到我们的真实情况了,原因他已经看穿一切。他所说的洞中,其实是指我们的茅篷。

    “还有那些不明事理的人,偶尔看到点光明,又是写诗又是吹牛,自得意满,我看跟着魔差不多,停下来,莫搞了。再这样搞下去,精神分裂症都快出来了。”

    这是在警醒谁呢肯定不是万师兄,他没有看到过光明,最近也不吹牛了。

    这几天,万师兄一直以一种思考而沉默的态度游荡在我身边,我知道,他想说些什么,但无法或者不敢说出来。一个催促一个思考没成熟的人,成熟后,他才会表达。

    “我所说的,路子不对,是原则问题,方向的事,一点也错不得。我接了这个任务,给法露师打个前站,该说的话,都得要说的,不管有没有什么用,我说了,有几个人听了,我也算尽力了。”

    话语中颇有无奈,但也表达了诚恳。

    “我年纪大些,见得多些,好多同修后来狂心发起或者半途而废,都是路子走错的原因。怎么才走得对呢我听得多,我把过去成就者告诉我的,再告诉你们一遍,也算是帮老师父们传个法露,发个慈悲。”

    他过去也强调过,他所说的,大多是过来人的话,以显示其权威性,也表示,他所说的,是很正规很严肃的。

    “当年有人问虚老和尚:观音菩萨的反闻闻自性,怎见得是参禅老和尚说照顾话头,就是教你时时刻刻单单的的,一念回光返照这不生不灭。反闻闻自性,也是教你时时刻刻单单的的一念反闻闻自性。回就是反,不生不灭就是自性。闻和照虽顺流时循声逐色,听不越于声,见不超于色,分别显然;但逆流时反观自性,不去循声逐色,则原是一精明,闻和照没有两样。”

    我过去看《愣严经》时,也对观音菩萨这个法门留意过,如何操作如何理解,当然超出了我当时的能力。今天,听到这个解释,好像明白了点什么。

    “我们要知道,所谓照顾话头,所谓反闻自性,绝对不是用眼睛来看,也不是用耳朵来听。若用眼睛来看,或耳朵来听,便是循声逐色,被物所转,叫做顺流。若单单的的一念在不生不灭中,不去循声逐色,就叫做逆流,叫做照顾话头,也叫做反闻自性。”

    闻与照,都是思想意识的,不是感观的看与听,这个意思,我以前倒是留意到了。

    “虚云老和尚还说:性即是心,反闻闻自性即是反观观自心!宗门主参禅,参禅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参透自己的本来面目,所谓明悟自心,澈见本性。这个法门,自佛拈花起,至达摩祖师传来东土以后,下手工夫,屡有变迁。在唐宋以前的禅德,多是由一言半句,就悟道了,师徒间的传授,不过以心印心,并没有什么实法。平日参问酬答,也不过随方解缚,因病与药而已。”

    心心相印,我们都习惯用来形容恋人之间的思想互动。其实,这是禅宗最古老最神圣的法门,几乎不用文字语言,就能够互相契合,那就是拈花微笑的境界吧

    “宋代以后,人们的根器陋劣了,讲了做不到,譬如说:放下一切,善恶莫思,但总是放不下,不是思善,就是思恶。到了这个时候,祖师们不得已,采取以毒攻毒的办法,教学人参公案。初是看话头,甚至于要咬定一个死话头,教你咬得紧紧,刹那不要放松,如老鼠啃棺材相似,咬定一处,不通不止。目的在以一念抵制万念,这实在是不得已的办法。如恶毒在身,非开刀疗治,难以生效。古人的公案多得很,后来专讲看话头,有的看拖死尸的是谁,有的看父母未生以前,如何是我本来面目”

    老鼠啃棺材,这个比喻太有意思了,这好像有点钻死胡同。不撞南墙不回头,他这还狠些。撞了南墙也不回头,死撞,直到把墙撞垮。参个禅,搞得跟流血牺牲似的。

    “晚近诸方多用看念佛是谁这一话头,其实都是一样,都很平常,并无奇特。如果你要说,看念经的是谁,看持咒的是谁,看拜佛的是谁,看吃饭的是谁,看穿衣的是谁,看走路的是谁,看睡觉的是谁,都是一个样子。谁字下的答案,就是心话从心起,心是话之头。念从心起,心是念之头。万法皆从心生,心是万法之头。其实话头,即是念头,念之前头就是心。”

    老和尚前面一直要大家死死抱住这个话头,现在又说,这个话头只是个手段,大概是因为层次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说法吧。

    “直言之,一念未生以前就是话头。由此你我知道,看话头就是观心。父母未生以前的本来面目就是心,看父母未生以前的本来面目,就是观心。性即是心,反闻闻自性即是反观观自心。圆照清净觉相,清净觉相即是心,照即观也,心即是佛,念佛即是观佛,观佛即是观心。所以说看话头。或者是说看念佛是谁就是观心,即是观照自心清净觉体,即是观照自性佛。心即性,即觉,即佛,无有形相方所,了不可得,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不出不入,无往无来,就是本来现成的清净法身佛。”
1...314315316317318...36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