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金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面北眉南

    贺林晚没有拆穿小少年那点自尊心,“那就多骑几回。”

    小木头高辛地点头,不忘暗中贬低小伙伴,“阿寅就是骑马骑得多,他会的我肯定都能很快学会。”

    贺林晚笑看了他一眼,没有打击他的自信。

    这时,车夫在外头有些为难地禀报道“姑娘,万山书院就快到了,但是马车怕是不太好进去。”

    小木头这才知道今日的目的地,好奇地问“姐姐,我们今天是要去书院吗”

    贺林晚虽然答应让小木头他们出来玩,但是也不可能放任他们随意乱走,想着自己正好也要出门一趟,便将他们带上了。

    “嗯,今日带你们见识一番我们大周朝最大的书院。”贺林晚一边回答小木头,一边将车窗推开了些往外看去。

    万山书院建在京城东城门外大约十里的云鹿山山脚,是三百多年前一位学识渊博的致仕阁老开创的,历经了无数战火和三次改朝换代依然屹立不倒,是读书人心中的圣地。

    从东城门出来以后有一条能供四辆马车并行的道路直通云鹿山山脚,因每年都有出身富户的学子捐修这条去万山书院的路,所以道路十分平整,马车行驶在上面毫无颠簸之感,是京城最好走的一条道路之一,有人给它取了个名字叫“青云路”。

    现在这条青云路上却十分拥挤,不仅有无数排着队缓慢前行的马车,还有很多背着书箱行走的书生。

    春晓惊讶地说“咦怎么有这么多人记得以前没有这么热闹啊。”

    贺林晚吩咐车夫将马车停到路旁的树下,让别人先行。

    树下有两个书生刚放下了背后的书箱,正拿出水囊一边喝水休息一边聊天。

    马车停过去的时候,贺林晚听到一个操着直隶口音的书生对另一个书生说“在下文嘉,字寄修,直隶人士。王兄也是来听范先生讲学的”

    另一个姓王的书生道“是啊,在下是苏城人士,留在京城是为了准备明年的科考,听说范先生下个月月中要在万山书院讲学便想在云鹿山脚下找个地方先住下,到时候好聆听范先生教诲。”




第555章 书生之争
    姓文的书生叹道“我也是听说万山书院有供游学学子们暂住的学舍,才提前从直隶赶来的。听说这学舍平日里能容纳两千余人,可见今日来了这么许多人,也不知我等去了还能不能占到一个铺位。”

    王书生显然是打听清楚了的,对文书生道“范先生讲学的消息才刚刚散播出去,能在这个时候赶来的都是京畿附近的学子,外省的都还在路上呢。我同乡昨日来申请的学舍,据他说还有半数的铺位空着,我们今日来应该还能分到一处容身之处,文兄不必担忧。”

    文书生松了一口气,“那就好,那就好。”

    王书生笑着说“听说书院的学舍十分简陋,需四人或者六人共住一间,别看今日来的人多,有些闲钱的都在云鹿山脚下租了宽敞些的农舍住了。我原本也考虑跟人合伙租个小院暂住呢。”

    万山书院名气在外,即便收学生的标准十分严苛,但每逢科考之年都会有一些针对外面学子的公开授课,所以除了书院中有给学子们暂住的学舍外,云鹿山山脚下也有不少专门赚书生钱的农舍,这些农舍因为是专供读书人住的,打扫得十分整洁,就是价格比书院的学舍要贵许多。

    文书生一本正经地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想必这也是书院学舍修的简陋的真意,我等怎能因贪图享乐,就放弃这等锻炼心志的机会”

    王书生愣了愣,干巴巴地说“哦,文兄言之有理。”

    文书生却叹了一口气,“哪里有理了这不过是囊中羞涩的另一种说法。”

    王书生“”

    听到这里的小木头忍不住笑了出来。

    文书生耳朵很灵,立即看向马车“不知是哪位兄台在笑在下不如出来一见”

    小木头立即捂住了嘴,紧张地看向贺林晚。

    贺林晚却不以为意,小声对小木头说“他要见,你就去吧。”

    小木头瞪大了眼睛,犹豫着说“不,不太好吧”

    贺林晚却道“有什么不好你也是读书人,又不是见不得人。”

    文书生在外头调侃“兄台千呼万唤不肯出现,莫非不是兄台而是英台”

    为了证明自己不是英台,“小兄台”下了车。

    文书生和王书生看到下车来的是一个只到自己胸口高的孩子,不由得沉默了。

    刚刚被文书生噎住的王书生忍不住撇过头偷笑,文书生尴尬了一瞬,一本正经地同小木头见礼。

    “在下直隶文嘉,小兄台,有礼了。”

    他这见礼其实也带着点自我调侃的意思,但是小木头看了他一眼,也一本正经地回礼,“在下杨木,无字。两位兄台有礼。”

    贺林晚坐在马车里,一边喝茶一边饶有兴致地听小木头和两个书生聊天。

    一开始两位书生只当小木头是个孩子,文书生性子有些促狭,跟小木头说话有些逗弄孩子的意思,不想聊着聊着他们就不由得收起了逗弄之心,震惊之余不敢再生出半分轻视之意。因为他们发现,这位小兄台年纪虽小,但是却熟读经典,虽然性子看着有些腼腆,但是一说起学问上的事情却能与他们侃侃而谈,有些观点甚至让人觉得耳目一新。

    三人越说越投机,慢慢地还吸引了其他的路过的学子进来一起论学,一时之间青云路路边的这棵树下十分热闹。

    不过眼见着时间不早了,众人怕去晚了分不到床铺,只能遗憾散场。

    文书生意犹未尽地对小木头道“杨弟也是要去万山书院听范先生讲学的不如与我申请同一间学舍,为兄虚长你几岁,可以照应你。”

    王书生也道“我也同你们一起,到时候一同读书论文,抵足而眠,岂不快哉”

    小木头摇了摇头,“我不是来听人讲学的,我有自己的先生。”

    有人不以为意道“一般的先生哪里能同范先生相比”

    小木头抬了抬下巴,不甘示弱地回道“学问能比,品德更能比。”

    这时候赶来万山书院的书生,无不是敬仰范允的,闻言便有人愤怒,有人不屑。

    “哼狂妄”

    “哪里是狂妄不过是井底之蛙,只看得到自己头顶那片天罢了。”

    刚刚还和谐的气氛急转直下,变得有些剑拔弩张。

    原本坐在树下昏昏欲睡的贺寅感受到气氛不对,立即精神了,悄悄走到小木头身后站定,想着等下要是要打架,自己先要占据好了有利地势,但是打量着这群书生的细胳膊细腿,他又觉得自己没必要太认真。

    嘴里叼着根草在一旁看热闹的阿旦也把草吐了出来,抱着手臂站在一旁警惕地盯着这群书生,怕他们欺负自己的小弟。

    王书生便问道“不知杨弟师承何人”

    他其实也是好意,想着杨小弟小小年纪学识不凡必然是有名师指点,让他把老师的名字说出来好震慑一下这些人。

    小木头却皱了皱眉,不说话了。

    他知道自己说出邱先生的名讳或许能堵住这些人的嘴,但是他不能把邱先生拖下水,不然今日他与这些书生之争就变成了范允和邱先生之争。

    有人嗤笑道“还算有些羞耻心,知道不把老师的名字叫出来丢人。”

    小木头淡淡地看了他一眼,“老师不会丢人,只有学业不精还愚昧无礼的学生会给老师丢人。”

    阿旦在一旁拍手给自己小弟助威。

    出言讥讽的人气急,指着小木头“你,你”

    贺寅兴奋地盯着那人的手指,准备只要等他一挨上小矮子就开揍别人先动的手姐姐就没道理责罚他了。

    可惜那人指了半天也没别的动作,只把自己气得脸色通红,然后被人给架着走了。

    贺寅一脸失望。

    这里是万山书院脚下,书生门怕在这里惹事会被取消听讲学的资格,所以瞪了小木头几眼就都散了。

    只有最先和小木头搭话的王、文两位书生留在了最后。



第556章 名声有多可怕
王书生看着小木头叹气,“杨弟就算师从名师也不该当众贬低范先生的,这下犯了众怒可怎么好”

    刚刚沉吟不语的文书生这时点头附和,“没错。这些人都是连万山书院都考不进的,你在他们面前炫耀自己的老师比范先生厉害可不是找骂了吗”

    同样考不进万山书院的王书生“……”

    王书生

    《金枝》第556章名声有多可怕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第557章 偶遇
贺林晚也不与赵青青客套,走过去坐下道“我以为你忙得脚不沾地不敢打扰,却没想到你在这里躲闲。”

    赵青青被拆穿了索性将手中的账册一扔,从榻上坐起身,半真半假地抱怨道“之前听说你进宫,我还以为你也要跟湘儿一样嫁到哪个王府了,心里还有些遗憾。自从湘儿当了四皇子妃,我想见她一面都难了,你

    《金枝》第557章偶遇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第558章 扬名
    赵青青听完抚掌笑道“贺英雄说得好!”

    赵青青笑完站起身,慢悠悠地走出房间,倚在三楼的栏杆处随意往下看了一眼。

    楼下,掌柜正要领着范良弼一行去二楼的包厢,魏季廷看了看一楼的大堂,今日说书人不在,茶楼里都是些书生,人虽不少却并不喧闹,只偶尔有人为了谁的诗好谁的文章佳争上两句。

    “我看这里挺不错,范兄以为呢”

    范良弼颔首,“就坐此处吧。”

    掌柜便恭敬地将他们几人引到了大堂中间的那桌。

    赵青青见他们坐下了,便又慢悠悠地走回来,关上了面街的南窗,打开了向着茶楼内的北窗,这么一来市井的喧嚣之声消失了,茶楼里的各种声音入了耳。

    赵青青对招了招手,“坐过来,我们听听这群书生有什么高见。”

    贺林晚便又起身与赵青青一起坐到了北窗下的棋案旁。

    楼下的书生们应该是认出了范良弼等人,不少人主动过来打招呼,听说他们今日要在此谈文论政,便不由自主地围了过来。

    北窗打开之后,贺林晚和赵青青所坐的位置可以清楚地听到楼下的说话声。

    一开始范良弼并没有发言,倒是同来的几位书生十分活跃,讨论着自己最近在书中所得,谈着谈着就不可避免地偏到了最近朝堂的一些政策上。

    当世与魏晋时的风气不同,并不盛行“不谈国事,不言民生”的清谈,书生们聚在一起很喜欢对朝堂政事发表看法,谈到激烈时撸起袖子干一架的事情时有发生。一些身居高位的官员也会在茶楼酒馆中物色幕僚,对于那些考不上科举又有自己的政治抱负的书生而言,去给高官当门客也算是一条好出路,遇上一些惜才的主顾,提携他们走上仕途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谈论朝堂之事,不可避免就要涉及到站队的问题。范阁老回朝之后,范派与慕派官员因为政见不合,在朝堂上已经发生了好几次争执,虽然最后都被天承帝压制下来,但是两派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几乎无法调和。

    范派与慕派之争,也是守旧派与改革派之争。

    当初大周朝建立之后,太祖皇帝李俊义只懂打天下,不懂治天下,便去请了世家出身的名儒杨蒙正入朝辅政。以杨家为首的一些前朝士人为了结束战乱稳定朝局,献上了不少治国良策,也因此大周朝有一些政治举措与前朝是一脉相承的。

    几十年后,以慕家为首的一些在大周朝建国之后才逐渐兴盛起来的家族认为前朝政策多有弊端,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大周国建立之初的国策延续到如今确实有一些需要修改之处,但是慕家等家族想推翻旧政的举动也并非全是为了所谓的天下大义,其实说白了就是想要与旧世家重新分割利益罢了。

    对此,范杨等世家大族自然是与之站在对立的一方,于是就形成了守旧派与改革派的矛盾。

    不过贺林晚记得一开始并不是所有的世家都对新政持全盘否定的态度,她祖父以及大伯父其实是倾向于有选择地废除一些旧法的。只是到了后来,两派因为政见不同结下的梁子越来越多,矛盾也越来越大,渐渐地便成了你死我活的局面,直到五年前杨家获罪,范阁老致仕才让争端稍微停滞。

    但是,慕家看似在这场政治斗争中获胜,他们主张的新政却还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顺利推行下去。现在范阁老重回朝堂,局势再次不明朗起来。

    今日跟范良弼前来的书生们都是倾向范家的,有两位才思敏捷的书生当场就做出了政论文章讽刺慕家主张推行的一些政策几年下来非但没有见成效,反而浪费了国力。

    因这两位书生文采不错,文章念出来抑扬顿挫,引来了在场之人一片叫好之声。

    两位书生虽然有些自得,但还是谦虚地说“我等的文采哪里及得上范兄”

    范良弼之前有几篇文章在京城中流传,但是都是关于经义的,没有人见过他作的政论时文,闻言便纷纷请他当场作文,发表政见。

    赵青青听到此处,掩唇一笑,对贺林晚道“看来这位范公子今日是扬名来了。说起来我这茶楼里前几日就开始流传范公子写的文章和诗词了,这些书生真有意思,还知道扬名前要先给自己造个势,我看这招八成是从花楼里的那些花魁身上学来的。”

    贺林晚闻言忍不住笑了,仔细想想倒还真的与那些花娘们争夺花魁时的招数挺相似。

    另外,赵青青说对了,范良弼今日确实是来扬名的。

    现如今大家都觉得范家势不如前,范家沉寂多时之后突然做出了反击。

    范阁老放出消息要去书院讲学,结果引得天下学子蜂拥入京,京城的书生们也都空前活跃起来,这段时日文会诗会不断。

    范家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要让世人看到范家在士人学子当中的影响力,这也是范家最大的依仗。

    另一边范阁老也不再压着家中子弟出头。范良弼应该会在明年参加科举,现在在士人中扬名无疑能增加他的政治筹码,为他将来入仕提前打下基础。

    范家这次回京来势汹汹,想必已经筹谋多时了。
1...1701711721731741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