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夜怀空
李顺章面有惭色,拱手僵坐在马上不知该如何是好。
鹰王已当先率军往林中冲去,林祈年回头看了一眼那黯然的李太守,心中寻思世间之大无奇不有,这位太守的幕僚放着安稳的客卿不做,竟然跟着没头苍蝇般的高凌云当起了反贼,况且对方已经是死路一条,他还能有什么办法让高凌云起死回生不成
林祈年略过这些想法,挥舞马鞭抽打马臀,林木在他的身边飞速后退,与策玄卫的黑甲黑马并行飞纵。
他找准了那位肩膀受伤的卫将军,从侧方跟上他的队伍。他清楚自己这五百人不是那卫将军整卫兵马的对手,但依然不肯放弃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现在追寻队伍中有鹰王坐镇,他们自然不敢内讧火拼,但追踪面积扩大之后,军令无法来回传递,自然就有了下手的机会。
众人追出十余里之后,鹰王率先停了下来,他拽着马缰举起手中的小旗,骑兵形成的散兵线也骤然停顿。
鹰王驱着马匹缓缓向前,马蹄没入半尺深的落叶中,马背依然稳如平地,他腰背如青松笔直坐在马上,扭头看到了一棵白桦树,树皮被锐器切割出一个方向箭头。
他只是冷笑一声,挥手命令众人继续向前追索。
队伍追出山林尽头,却见眼前豁然开朗,莽山主峰下大大小小的山头蔓延百里长,这些山头被植被覆盖,翠绿葱郁,即使有人躲藏在其中,也需要一尺一尺地搜寻,才不会有漏误。
一名精通追寻的斥候上前来禀报“报,统制使大人,发,发现了一具尸体。”
“带我去。”
鹰王骑马来到草丛深处,一具尸体横卧在草中,他从马上探出身去看这尸首,随即对从属下令“给我们通风报信的人,被他们发现除掉了,高凌云就躲在下方这方圆百里的山丘中,各五十人为一队分散搜索,谁找到了高凌云,便可提着头颅找我报功。”
策玄卫众人得令后,分散为各个小队由旗校带领,将军们则只带马前亲兵,沿着山坡向下朝各个山头追寻。
林祈年牵着马上前请示鹰王道“统制使大人,末将麾下的这些骑兵实力偏弱,能否分编为五队,各队百人进行追寻。”
鹰王哼笑了一声“你倒是有自知之明,可!”
白面太监骑在马上,擦着汗水脸色更加虚白,他却不忘奚落调侃“林将军,加把劲儿啊,这些个黑甲军翻山越岭如履平地,别让他们赶到你前面去喽!”
林祈年翻身上马,看了那说话风趣的太监一眼,只觉得此人话里有话,但他并未在意,对麾下各个队正吩咐了一番,便率众下山而去。
他将管崇豹和容晏都留在身边,百余兵卒也皆是强壮精干的亲兵,沿着山头林荫间前行。
他的本意就不是为了高凌云的头颅,而是另有猎物。所以其余分散出去的队伍,只是让他们敷衍了事。
林祈年麾下也有擅长追踪的斥候,此刻偷悄悄折返回来与他汇合,跪地禀报“右卫将军所率领的五十余人,往西边的山头而去了。”
林总镇悍然挥了挥手“追!”
……
高凌云靠着树干躺在灌木丛中,他已不知有多少个时日没有解甲休息,这些天来的忧心劳碌,使得他双眼通红,血丝沿着整个眼球仿佛要裂开一般。
他胸前甲胄上的污血已变作了黑褐色,血痂把衣甲与伤口粘连在一起,稍微动弹神经便扯裂疼痛,尽管如此困倦仍旧侵袭了他,使得他合上了沉重的眼皮。
铁观全身有十余处箭伤,但这位勇将仿佛有用之不尽的精力,亲自带人去后方清理遗留下来的血迹。
莽山战场上跟随他们逃出来的只有七十多人,包括那位得了失心疯半路追随将军的姚先生,还有两位跟着高将军共同起事的镇将军。
这些人此刻均匀散布在高凌云周围,每人选择一株灌木丛躺卧,指望着休息片刻能恢复些气力,接着往前赶路。
灌木丛中的高凌云发出了微弱的鼾声,离他最近的两人突然睁开眼睛,招呼了身边的五六人,他们从地上摸出一条搓制好的藤条绳,轻手轻脚地摸过去,紧张得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高凌云可是百战虎将,就算是疲累受伤之虎,醒来时也可以轻易把他们搏杀,这是关乎生死的大事。必须在那愚忠的铁观回来之前,把这受伤猛虎制住,然后除掉铁观,他们便可以活捉高凌云将功赎罪。
距他们十几步外的树干前躺靠着葛衣儒士姚子政,他缓缓睁开眼睛,看到了那些人鬼祟朝高凌云猫过去,刚要出声提醒,一把钢刀便横在了他的脖子前。
“疯书生,别声张,切莫坏了我们的大事。”
姚子政有心搭救高凌云,但他若敢张开嘴,钢刀会毫不犹豫地从他脖子上抹下去。
七八人缓慢地绕着高凌云转圈,藤绳松垮地环绕着他的胸口,一圈、两圈、三圈、他们的眼睛死死地盯着高凌云的眼皮,稍微有呼吸的变动就凝住脚步,随后互相以眼色示意。
“拉!”
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才无用武之地
几名溃兵拔河一般猛然拽紧了藤绳,被勒醒的高凌云惊怒出声:“尔等安敢捆我!放开!松开我!”
几人拽着藤绳绕圈奔跑,把高凌云捆了一道又一道,散落在各处的兵卒听见大将军的叫声,连忙朝这边跑过来。
策动内讧的将军提着刀站在一颗倒伏的枯干上,指着接近的兵卒们煽动道“高凌云聚众谋反,把兄弟们带进了一条死胡同!如今大家伙儿跟着他还有盼头吗策玄卫的兵马一旦追过来,大家一起被砍头!”
“现在只有一个方法可以将功赎罪,那就是把他绑起来献给朝廷,我们都是胁从,他才是主犯!”
一阵强烈罡风扑来,这将领还未来得及反应,明晃晃的枪头已经捅穿了他的胸膛,他惊愕地瞪大了双眼,低头看着破胸而出的矛枪。铁观右手握着枪杆,枪尾夹在腋窝中,抬手用力一挑,此人的尸体便重重地摔到了地上。
捆缚高凌云的几人慌忙拔出了腰刀,铁观扑身上前,银枪在他手中如一条银龙,闪电般刺出,又闪电般收回,两个准备冲上来的家伙捂着喷血喉咙跪倒在地。
剩下的人慌忙扔掉了兵器,趴倒在地上磕头求饶“大将军饶命,铁观将军饶命,我们是一时糊涂,受了他们的蛊惑,才做出冒犯大将军的事情。”
“住嘴!”铁观早已失血过多,不过是一口气在肚内撑着,他的脸上憋出青白之色,把铁枪横在几人面前“大将军平素待你们不薄,你们竟然想谋害他,想用他的头颅和阉党换取功名富贵!今日我铁观,决计不能饶过你们!”
几个军汉瞧不出铁观是强弩之末,跪在地上连连叩首,连额头上都渗出了鲜血。
高凌云斜依着树干,疲惫地朝铁观摆了摆手“算了,铁观,都是从一个马勺里搅出来的兄弟,如今能聚在一起的兄弟,也就这七八十个,放过他们吧。”
铁观幽幽叹气,所有人都知道高凌云已经是穷图末路,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能相信他有起死回生的机会。身边的这些人选择跟他走,不过是念了点儿旧情,也是因为有逃出生天的机会。
再往前方走二十余里,就到达了蔡国的青铜关关防区域,他们人数较少,趁着夜色从青铜岭陡峭的山崖上翻过去,只要避过蔡国的巡逻队,也就等于逃出了生天。
一次失败的造反,把金戈卫三万多兄弟送到了地狱。这次他们若能逃到他国,已经决定各自隐姓埋名,安然渡过余生,造反的事情是决计不敢再想了。包括大将军高凌云,他身怀仇恨也罢,深藏野心也罢,如今也已心灰意冷。
在场却有一个人例外,就是那个在凤西城被俘虏,却如同找到了希望的太守幕僚姚子政。此人喋喋不休地给高凌云谋划了另一条崛起之路。
“蔡国青铜岭的大山深处,山头众多匪寇也不少。大将军若有意东山再起,必先带领兄弟们占领一个山头,逐渐蚕食招揽其余盗匪,重新拉起一支队伍。以莽山和青铜岭为根基,如果是蔡国带兵来剿,便流窜到大周境内,若大周举兵来剿,便撤入蔡国境内。将军若能严以治军,赏罚严明,以战养战壮大队伍,假以时日便可以重新夺回长隆郡城。继而以长隆为跳板,重新起兵勤王,号召天下忠义之士,攻入云都。”
不管姚子政讲这番话有没有道路,是否有实施的可能性,他们已经有过一次惨痛的教训,再次谋划造反,是不是有更多人因此死去。姚子政跟这些经历过绝望的将士们谈东山再起,岂不是要把这血腥惨痛的道路重新走一遍
谁能有这样的执着和勇气,谁又能够倔强地把所有的年华和热血,全部置身于造反事业。
高凌云已经尝试过,失败了,他不敢,也没有精力去再次尝试。
所以大家伙儿都把姚子政当成了个疯书生,简直是癔症癫狂,大家伙儿都还在亡命奔逃呢,这人居然还想着卷土重来。
面对姚子政的口若悬河,高凌云只是冷淡地摆了摆手“先生的宏图大略,等日后再谈,眼下该考虑一下,如何逃出去才是。”
姚先生略一思索,遂点头说道“有了,此处莽莽群山数百里,策玄卫若想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我们,必然要分兵搜索。眼下大家都带伤疲劳不堪再战,迟早会被追上。属下建议选择两位身上无伤的勇士,与大将军和铁观将军交换铠甲披戴,引诱敌军追向错误的方向,只是……”
“只是什么”铁观拧着眉头问道
“只是这两位勇士最终要牺牲掉自己的性命。”
姚子政话音一出,便引起了这帮溃兵的众怒,想的什么狗屁方法,非要让他们选出两个人来送死。如果大将军风光依旧,舍上性命救他也没什么,自己死后家中妻儿必能得到丰厚馈赠,可如今大将军也自身难保,所谓的忠心护主也不复存在。
这些悍卒们眼珠子一转,有两个胆大的家伙哼笑着反击道
“姚先生一路行来,身上也没有受伤,而且精力旺盛,还能替大将军想到千秋大业,何不主动担起这诱敌的重任”
面对几名悍卒的咄咄逼人,姚子政的脸上顿时一片惨白,他把求助的目光投向高凌云,希望大将军能够礼贤下士,把他这位良谋给留下来。
但高大将军只是一声不吭,用剑拄着身躯缓慢向前行走,姚子政热情的心脏瞬间冷却了下来。
想他姚子政在云都游学十年,学了儒家仁治礼教,也学了道家清静无为,更学了法家律令治国,精通阴谋阳谋机辩善断。他长久以来在李太守身边担当幕僚,雄心勃勃一度被现实挫败。当高凌云带着金戈卫大军攻陷凤西时,他胸中的**顿时燃烧了起来,也终于明白这辈子是在等什么。
他终于认清了自己,骨子里是个唯恐天下不乱的野心家,他不期望什么高官厚禄,只期望能够尽自己所学,辅助一位明主从起于蓬蒿之中,用兵戈扫平天下英雄,踏着累累白骨创造不世功业。
就算高凌云不听他的劝告,在山坡上扎寨坚守遭到大败。如今身边只剩下七十多人,他仍然愿意衷心辅佐他,毕竟找这么一个愿意造反的武夫不容易。
但高凌云的这种冷漠,彻底冷了他的心。他也深知眼前的这个人,不再拥有任何志向,一场败仗后,从此便一蹶不振。高凌云不需要谋士,也没了东山再起的心思。
姚子政歪起嘴角苦笑了一声“子政以为自己对大将军尚有大用,可没想到,没想到,我仅有的作用,也只是当做替身代大将军去死。”
高凌云心虚地回头拱手“凌云没有要强迫先生的意思,如果先生不愿意,自然可以不用去。”
“不,我去!”
他空有屠龙之术,此生怕是再无发挥的余地,与其碌碌无为,还不如早死早投胎的好。
第一百一十八章 丛林乱战杀卫绪
高凌云停下脚步,刚准备从身上解下铠甲与姚子政交换,听见逃亡队伍末尾发出一声惨叫,却是一名兵卒后颈和脊背上连中两枚羽箭,众人惊慌之余准备四散奔逃。
高大将军毕竟是临战经验丰富的勇将,他深知这些属下一旦各自逃散,策玄卫的追兵可以轻而易举地将他们斩杀殆尽。
“都别跑!跑得再快能快过策玄卫的弩箭这些追兵人数不多!兄弟们若想求生,大家结阵齐心协力将追兵除掉!”
俗话说困兽犹斗更显悍勇,在求生**的激发下,众兵卒纷纷拔出了兵刃,各自寻找一棵大树躲避,准备与追来的敌军缠斗。
战场是一种淘汰机制,能够在全军覆没的情况下活下来的人,除了有运气的因素外,其本身的能力才是求生的保障。老兵们握着钢刀半蹲弓在树前,绷紧了双腿肌肉,以确保能在千钧一发之际像豹子般弹射出去。
策玄卫兵卒们敏锐地预感到了危险,双手握着刀锋弓起马步缓缓向前,他们三人一组,即使在丛林中战斗,也有分工和章法。
卫绪冷酷地说道“不过是几个残兵而已,给我上!”
不是卫将军狂傲轻敌,只是那九曲关总镇林祈年企图寻仇灭掉他,像个尾巴跟在他们身后。卫绪想得挺大,他不但要把高凌云的人头取在手中,也要把林祈年这后患给除掉。这片密林无疑制造了最好的机会。
今日一石二鸟之后,他和崔公公再不需要担惊受怕,林祈年一死,过去的往事也必然尘封。
他算定林祈年会来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到他将高凌云残部消灭后再伺机出手,可惜这小家伙想多了,他这一队亲兵俱是策玄卫中最悍勇的高手,以一敌二又何妨,以一敌十才是正常发挥!
就在双方的兵卒即将接近之时,策玄卫的背后突然弓弩大作,他们的铠甲虽然坚韧,背腹部却是最薄弱的,当即便有几名兵卒被射倒趴在地上。林祈年纵马带兵朝他们杀来,霎时间刀枪交击声噼啪作响。
右卫将军又惊又怒,口中骂道“莽夫!不按套路出牌,强敌在侧,尔就敢互相残杀!”
百名九曲关兵卒和策玄卫厮杀在一起,把如临大敌的金戈卫溃兵们给看傻了,他们不是来追杀反贼的吗怎么自己人先干起来了
铁观看了一眼蹲在树后惊疑的高凌云,忙问道“大将军,我们该怎么办”
高凌云仔细瞅了片刻,点了点头道“瞧这帮人以命相搏的样子,不像是在演戏,趁着这个机会,我们赶紧逃!”
九曲关兵卒的战斗力的确不如策玄卫,就连林祈年麾下亲兵,也需要以二敌一才能勉强战平,整片山林成了双方捉对厮杀的战场。
高凌云带着众人刚准备逃遁,偏偏那卫将军野心颇大,除了要对付林祈年这帮疯狗外,也绝不能让高凌云从面前逃走。当下骑在马上下了命令“别让高凌云跑了!分出一半人去追杀!”
他自己双腿一夹马腹,从腰间拔出长剑朝林祈年冲过来,两人在马上甫一交击,便双双跳下马,以剑对剑招招狠辣搏命。
林祈年在仪山上跟着师父辛辰子修习七年,未能学得师尊剑道中的飘逸如仙,却越学越凌厉狠辣。辛辰子并没有矫正,反而任其自由发展,如今经过几场战阵之后,愈发只追求击杀,不在乎美感与否。
卫将军掠剑斩过,把挡在身前的灌木剃头,枝杈与落叶飞到空中纷纷扬扬,林祈年身形一退一进,锈剑荡起波纹,飞扬在空中的树叶随波纹扰动,这一刺恍若牵引了周围气流,散落的叶子纷飞随着剑锋刺出的轨迹前掠。
卫绪能感觉到这一刺释放出的杀机,侧身跳到一人合抱的大树身后,剑锋刺入树干旁侧,树皮迸溅,棕色的小块儿四处散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