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熏香如风
陇右麦作,季季大熟,广输关中。遇不法奸商,囤积居奇。刘陶足量供应,令奸商血本无归。一来二往,民心归附。令行禁止,重筑前汉,天空之城。
“室居栉比,门巷修直”。十二门,九市。有闾里一百六十,外置十二陵邑。
诚然。时至今日。关中已无法与蓟都相媲美。蓟都十城,三百万口。督亢秋成,广济天下。
便是陇右,羌氐汉胡,亦足有八百万众。
人口便是生产力。
西域都护百城,人口亦远超关中。
自蓟王万舟齐发,救百万黎庶。天下皆以为,汉室江山,必为蓟所承。
临乡偏北,长安居中。若兼顾内外商道,海陆丝路,定都长安,乃不二之选。
西宫,增城殿二重。
帘内董太皇,容姿焕发。果然河间姹女。随手将少府抄送洛阳邸报,转递窦太皇:“董卓野心不小。”
“称病入朝,欲为上公。”窦太皇轻声道:“以退为进也。”
“麾下秦胡兵,往来冲突。路上行人,避恐不及。便是南北二宫外御道,亦常闻兵戈之声。”董太皇一声冷笑:“此乃挟众示威。少帝年幼,恐不堪惊扰。终令其如愿。”
窦太皇却摇头:“少帝自幼于道人史子眇宅中寄养。不可以常人论之。”言下之意,耳濡目染,旁门左道,江湖习气。
虑及少帝曾假扮史道人,暗中笼络董卓吕布等人,一举除二戚之患。董太皇亦点头道:“鹿死谁手,犹未知也。”
“董卓其人,粗中有谋。少帝弄险,恐难善终。”窦太皇不无担心。
“若为上公,又当如何?”董太皇追问。
“必行废立。”窦太皇亦有远见之明。
“何以见得。”董太皇心中,实亦如此想。
“董卓所惧,唯有蓟王。”窦太皇答曰:“废少帝立麒麟子。则蓟王投鼠忌器也。”
董太皇一声轻叹:“何后必有所动。”
金水汤馆,二楼雅座。
何车骑举目四望,遂见许攸、陈琳二人,起身相迎。
“卑下,拜见将军。”二人此时身份,仍为车骑府属吏。
“二位免礼。”何车骑言道:“所为何事?”
“我等此来,乃为将军谋一场大富贵也。”三人落座,许攸低声言道。
“哦?”何苗眼中精光一闪:“愿闻其详。”
“董司徒,为求上公之位,称病不朝。公文敕令,已不能出八关。长此以往,朝政俱废。”许攸言道:“今董司徒,手握十万精兵,京师之内,无可匹敌。蓟王恪守臣节,无诏不离封国。故卑下窃以为,欲解眼前困顿之局,唯将军一人耳。”
“唯我何某?”何某一愣。
126 投其所好
“正是。”许攸试问道:“将军欲为大将军乎?”
“嘶……”此乃何苗日思夜想,可望而不可及也。却被许攸,当面道破。
毋需多言。观其言行,众人已心领神会。
许攸遂笑道:“我朝旧例,外戚必为大将军。只因迁怒前大将军,故陛下不置。今董司徒,称病不朝。却严命麾下悍勇,扼守八关。无令不得放行。便是朝廷使者,持节亦不得过。政令不出,官吏不达。长此以往,洛阳朝堂困守百里之地,再难号令天下。尤其,关东群雄未灭,合肥侯逃回封国,招兵买马,以求复起。陛下寝食难安。先贤(周任)有言曰:‘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是为‘芟(shan)草除根’也。”
何苗轻轻颔首:“若不能乘胜击之。稍得喘息之机,合肥侯必死灰复燃。关东战乱不休,恐无宁日。”
“将军所言极是。”许攸再接再厉:“故卑下,窃以为。能解眼前之危局者,唯将军耳。”
何苗如何还能不领悟:“长史之意,乃由我上疏,举董司徒为上公。”
“将军明见。”许攸言道:“如此,症结可解。陛下与司徒,颜面皆全。事后,司徒必投桃报李,举将军为大将军也。”
**裸的利益交换。
何苗心随意动,却假意问道:“司徒若为上公,焉能分权与我。”
许攸却不说破:“今,辅汉大将军,尊‘尚父’,加黄钺,统四方雄兵。合将军与司徒二人之力,方可与之(相敌)也。”
何苗一声嗟叹:“不料董公,竟一片公心也。”
闻此言,许攸面色不改。陈琳不由一愣,又急忙遮掩。何其不知羞也!
许攸遂问:“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何苗言道:“需禀报太后,再做定夺。”
实不出许攸所料,这便举杯相敬:“卑下,恭祝将军,得偿所愿。”
“好说,好说。”何苗笑容可掬,端杯回敬。
待尽兴而归。车驾内并无三人。陈琳遂问道:“董卓贪残放滥,狼子野心。焉肯授此雄职。”
许攸笑答:“今洛阳八关锁固。董卓手握十万大军。只需为上公,骄横跋扈,必行党同伐异,诛逐异己。朝野上下,皆为其党羽。区区大将军,不过虚名耳。何必难舍?”
“原来如此。”陈琳幡然醒悟。倍思前后,不由叹道:“论权谋,我差子远,多矣。”
许攸面色微变。不等好友来看,已恢复如初。
略作思量,许攸轻声诵道:“荀子曰:‘合符节、别契券者,所以为信也;上好权谋,则臣下、百吏、诞诈之人乘是而后欺。探筹、投钩者,所以为公也;上好曲私,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偏。衡石称县者,所以为平也;上好倾覆,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险。斗斛敦概者,所以为啧也;上好贪利,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丰取刻与,以无度取于民(注1)。’”
陈琳点头信服:“上行而下效是也。”
“你我所谋,乃为天下黎庶,大汉社稷。今,蓟王不好权谋,不好曲私,不好倾覆,不好贪利。世人皆‘投其所好’,你我焉能‘投其所恶’乎?”
陈琳不解:“子远,何出此言?”
“权谋之言,可休矣。”许攸谆谆善诱。
陈琳遂领悟:“子远所言极是。陈琳慙愧(惭愧)之至也。”
许攸言道:“待事成,你我宜当避入函园。门下主记蒋干,可举为蓟王当面。”
“蓟王新开万石高俸。”陈琳满脸艳羡:“子远大才,不可限量也。”
许攸自鸣得意。
无外人在场,自无所顾忌。
西宫,千秋殿前。
车骑将军何苗,未入先怯,忽然止步。
“何车骑?”赵忠笑容可掬。
“哦。”何苗随口问道:“太后在否?”
“太后已等候多时。”赵忠答曰。
“太后知我要来?”何苗一愣。
“然也。”赵忠笑中,颇多意味深长。
何苗心头一震。不敢耽搁,急忙入殿觐见。
“臣,何苗,叩见太后。”
“何车骑免礼。”帘后太后,云淡风轻。自迁居西园,为先帝守丧。何后无所事事,于是静心凝神,博览兰台藏书,知行倍增。尤其历代名臣,呕心沥血,字字珠玑,却被历代帝王束之高阁。令何后受益匪浅。太后此举,与蓟王献帖为贺,异曲同工。
“许子远,有何良策?”何后直言相问。
何车骑不敢隐瞒,遂将许子远所言,娓娓道来。
“未尝不可。”不料太后,竟不反感。
“太后,何意?”何苗喜从天降。
“董卓为上公,何车骑为大将军,皆位在三公上。如此与太傅杨彪,同掌朝政,相得益彰。”何后言道。
“太后先前曾言,此风不可长。”何苗不明就里:“因何改弦更张?”
“此一时,彼一时也。”何后吐剖心之言:“先前,董卓为一己之私,弃他人于不顾。今已懂得‘分一杯羹’。是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也。一前一后,不可同日而语。”
何苗似懂非懂:“敢问太后。臣,当作何处?”
“若董卓愿分你一杯羹。当可投桃报李,举其为上公。”何后答曰。
“臣,遵命。”何苗大喜。
司徒府。
“何苗无用之人,焉能位居雄职。”董卓勃然变色。
“明公且听我一言。”许攸谏道:“今洛阳内外,京师重地,唯明公陈兵十万。大将军不过徒有虚名,此其一也。当今天子乃出何太后,何苗为外戚,朝中亦有党羽乃其二也。若得何苗保举,可分明公之忧乃其三也……”
见许攸欲言又止,董卓遂会其意:“左右皆退下。”
“喏。”牛辅等人,悻悻而去。
待堂内无人。许攸口出诛心之言:“王美人贵子,天降麒麟子,皆豢养太后身侧。天子不及元服,便急于亲政。有违祖制乃其四也。明公既为太师,居上公之首。若天子有失,可如周公,行废立事也。”
“哦……”董卓眼中精光毕露。
许攸逐字逐句,字字诛心:“先结好何氏外戚,可为‘后事’铺路也。”谓后事者,便是言指废立之事。
电光石火,董卓已想通一切:“子远大才,某不及也。”
127 贼臣当道
熙熙攘攘,利来利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一言蔽之,唯利是图,无利不起早。
先前,何太后言,此风不可长。待知事成,董卓欲举何苗为大将军,虽改弦更张。只因,“分一杯羹”也。
楚汉相争。项王与汉王,相守数月。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而幸分一杯羹。”
高俎烹翁,亦需分兄弟一杯羹。便是所谓“利益均沾”。
不惧董卓专权乱政,只惧无我一杯羹。
火中尚能取栗,虎口亦可夺食。还有何不敢为,不能为?
故知董卓愿分权,何后欣然应允。正应了那句,无有永远之敌,只有永远得利。
想通一切,董卓遂指天为誓:“子远且回何车骑。只需举某为上公,当表为大将军。”
“卑下,遵命!”许攸欣然领命。
车驾出城,转往金水小市。
不及入汤馆后院精舍。便得馆中婢女告知。左中郎将吕布,并骑都尉李肃,双双来访。
略作思量,许攸已有计较。
这便整理衣冠,入舍相见。
“二位将军,别来无恙乎?”
“多日未见,子远安否?”吕布、李肃,起身回礼。三人素有往来,久成至交好友。
宾主落座,许攸笑问:“二位所为何来?”
李肃以时局求教:“董司徒,称病不朝。麾下十万部众,桀骜不驯。长此以往,恐生事端。稍有不慎,四郭兵乱,无辜惨死。子远,可有良策?”
许攸摇头笑道:“莫非二位此来,乃为国事乎。”
李肃面露惭色:“实不相瞒,乃为私事也。”
许攸又笑:“何不直言。”
四目相对,仍由李肃开口:“今司徒势大,权倾朝野,指日可待。我等,何去何从。如何善善其身。还望子远,不吝赐教。”
许攸不答,却看吕布:“左中郎将,何所患。”
吕布直言道:“蓟王辅政时,命我守卫八关。今为董卓所夺,如之奈何。”
闻此言,许攸表情一缓:“左中郎将,今屯兵何处。”
“广成苑中,原车骑营地。”吕布答曰:“本欲入函园军堡大营,尚未来及通禀。”
许攸言道:“莫入函园,乃为上策。”
“何以见得?”李肃忙问。二人此来,便为问计许攸,可否转投蓟王。得其庇护,当不为董卓所害。
“左中郎将,手握万余精兵。虽不足与董司徒十万大军相抗。然足可自保。”许攸言道:“且京师之内,除函园三千守军,唯剩万余西园卫。若得左中郎将相助,并南北二军,太后足有三万精兵。则大事成矣。”
“何来大事。”李肃追问。
“天机不可泄也。”许攸避而不答。
吕布却已领会:“董卓虽有十万兵马,却需守备八关。洛阳内外,不过两万。”
三万对两万,足有胜算。
许攸亦未说破:“二位只需依计行事,稍安勿躁。不日必有转机。”
“我等,受教。”二人心满意足,告辞不提。
恭送二人出舍。许攸徐徐起身:“王莽当出矣。”
少顷。忽听许攸自问自答:
“若无蓟王,司徒可为主乎?”
“贼臣无道,断难善终。岂为主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