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臣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光阴默
“恒希望攻河东、平阳两地后,某可从俘虏中挑选人员补充。无需多少,带去并州的兵卒依然满额即可。”
“可。”
“恒希望元常兄保证,河东郡内,永远有恒部下足额军粮。”
“那是自然。”
“恒希望...”
“子初,过犹不及!”
这次,钟繇将手按在了陈恒的肩膀上,直接打断了他的话。
“最后一个条件,无伤元常兄的根本。”
“试言之。”
“恒欲从司州、关中之地,征辟本地郡吏数人随军。嗯,张既不在此内。”
“可,不超过两人。”
陈恒笑了,对着同样露出笑容的钟繇和卫凯拱了个手,指着餐几,“元常兄,伯儒兄,酒肉冷了,恒还未吃好。长夜漫漫,正好秉烛夜谈河东之事,两位觉得如何”
“无耻!不过,子初真乃妙人也!”
“彼此!不过,元常兄与伯儒兄乃我辈之楷模也!”
顿时,房间里笑声大作,羞涩了呜咽的寒风。
所以寒风呜咽着离去,脚步匆匆吹到了徐州,试图冰冷另外一个房间里的人儿。
这个房间内,有四个人。
是曹老大和荀攸、郭嘉、贾诩。他们也烤着火熬着漫漫长夜,也在笑声不断。
&n
第一六二章、贾诩的微笑
荀攸的问话,落地了好久。
郭嘉依然在沉默着,盯着忽明忽暗的炭火,如不是还在有一口没一口的抿着酒囊,仿佛就是一座石雕。
所以等候着答案的荀攸,目光也在慢慢变得陌生,犹如眼前的人不是多年的故交。
他也拿起了酒囊,缩在案几后,灌了几口后,看着屋外风雪肆虐。声音幽幽,如山泉划过石头的冷凉清冽。
“孙子兵法势篇有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袁绍正是如此,以堂堂正正之兵压境而来,一力降十会。我军若是硬拼,就是找死。奉孝以为然否”
“然。”
郭嘉苦笑,咧了咧嘴,终于冒出一个字。荀攸都在抽丝剥茧了,再沉默下去,就是侮辱了两个人的才学。
“孙子兵法军形篇有云: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已,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必可胜。袁绍势大,我军势小。是故必先做到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寻求机会乘隙破敌。奉孝以为然否”
“然。”
再次点下了头,郭嘉抬手制止了荀攸的继续发问。
“公达兄,不必再说了。某知道,子初跨海奇袭之计,乃神来之笔。某也知道,如若成功,定然让袁绍分兵回顾,让我军获得喘息的时间。甚至可以抓住战机,趁势破敌。某更知道,某只可拖延一时,他日曹司空必然让人跨海而去,袭渤海郡!”
“唉”
长长的一声叹息,荀攸将身躯裹进了大氅中。
伸手又给自己轻轻抿一口酒。刹那间,他忽然觉得,平时喝一口就能缓和身体的烈酒,此刻变成了五味杂陈的馊水。
酸,甜,苦,辣,涩等等诸多味道涌入嗓子,一如他现在的心情。
郭嘉终于亲口承认了。
陈恒提出的跨海奇袭,并不是不好,而是被他故意破坏了。依仗着曹操对他的信任,用了诸多理由,说服曹操暂时放下此计谋的实施。
随后,便献上借助司州、关中之力让袁绍分兵的谋略。将陈恒扔去了司州,让他未来几年内,都在并州里折腾。
这样一来,曹操即使再度想起跨海奇袭渤海,陈恒也不可能再参与得了了。功劳,也会减少了许多。
只是郭嘉为什么这么做呢
荀攸不明白,不过也不再发问了。以双方的了解,郭嘉等下就会自己给出答案的。
果然,郭嘉喝完了酒囊的酒,起身拱手。
“公达兄,某与子初无仇,更没有嫉妒心理作怪。子初虽然已经引为颍川士人,但他始终也是半个谯沛人。他账下书佐,就是夏侯渊之子。握刀就该握着刀柄,拿着刀身,就伤了自己了。”
是的,颍川士人,当初让陈恒融入圈子,就是因为陈恒手中有兵权,是一把刀。但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陈恒在权力的路上,爬得太快了!
当初的他,不过是一个领军六百的小小都尉而已。但没过几年,就被当成了别部独领一方,还封了关内侯、娶了夏侯渊之女。
如果继续这个趋势发展下去,说不定陈恒这把刀,慢慢的,就会有了自己的想法。
毕竟,人的野心,是随着实力而增长的。
所以,有条件的情况下,就让这一天来得更晚一点。又或者,永远都不要来。
毕竟刀子是物品,有想法了,终究是不好的。
“奉孝以为我等能一辈子握得住刀柄吗”
郭嘉笑了,笑容里满是与年龄不符的沧桑,“他是世家子!他肯定知道,孤狼,是活不长的。”
“若是子初知道奉孝之举,他会如何作想”
“呵呵,公达兄,汝着相了。而且,钟元常在司州呢。”
荀攸猛然惊醒,然后耷拉下了眼皮。
陈恒是否知道自己的计谋被破坏,郭嘉根本就不在意。
第一六三章、此子行事奸诈
人上人的荣光,手掌杀人权的睥睨,一旦食骨知髓了以后,就很难舍去。
张晟就很难舍去。
山下的曹军围了整整四十天了,一点离去的迹象都没有。也不攻上山来,仿佛他们就是来此地安营扎寨的。
山上的积雪化了,树木都抽出绿芽了,粮食也吃得差不多了。再过个十天天的,就面临断炊的困境。
张晟是想过率领队伍,从深山中远遁的。
但也就是想想。曹军有骑兵,带着老弱妇孺是跑不掉的。抛弃这些老弱妇孺更不可能,他们都是兵卒的家属。抛弃了就等于失去了兵卒的支持。
带着兵卒冲下山,硬碰硬杀出一条血路,更不现实。军队与贼寇,战斗力有显著的区别。
好吧,他唯一能想到的路就是投降了。
而且还是尽快投降。一旦断了炊,手下兵卒将各自散去,他也就没有了谈判的筹码。
唉,先派人下山探探口风吧,看曹军能给我开出什么条件来。如果事不可为,老子就带上心腹,收拾软细逃吧。
带着这样的想法,张晟招来一名心腹之人,细细嘱咐了一番。才将愿意归降的书信写好呢,营外警戒的号角就被吹响了。
“曹军攻上山了!”
这是张晟的第一反应。急忙冲出营帐,跑到防御工事前一看,却只见山脚下,有曹军在缓缓上山。
嗯,就一个人。
狠狠的踢了一脚吹响号角的兵卒,张晟制止了其他人想扔石头和拉开弓箭的举动,饶有兴趣的看着那名曹军。
心里还带着点期盼。
曹军就一人上山,肯定是来传话的。
果然,那名曹军离山上的防御工事约摸一箭之地就止步,从怀里掏出一卷布帛绑在弓箭上射过来。半句话没吼,就头也不回的走了。
张晟急忙拿过来一看,当场就倒吸了一口冷气,然后暴怒不已。因为上面写着:限期三日,下山投降,不然鸡犬不留!
这哪是劝降,分明是裸的威胁!
同样,在山下的兵营里,钟繇怒不可恕,也吼出了这句话。
是的,钟繇,今天特地从官署里赶过来的他,很愤怒。觉得这些天,面对这只小狐狸的时候,自己四十年的世家修养都用光了。
而陈恒正在慢里斯条看着兵书,把他当空气呢。不用说,那封霸气十足的招降书,就出自他的手笔。
钟繇的愤怒,是有理由的。
围困张晟,逼迫其投降是他定的谋略,也是他和陈恒的利益交换之一。
他手里没有兵,所以想招降张晟为自己所用。有那些老弱妇孺在,不怕这些人会再n。而且他给曹老大的书信都写好了,要给张晟一个县尉的职位,好让其甘心效命。
而陈恒得到的报答,是他将为陈恒额外提供一千石的军粮。
双方各得所需,很完美。
事情也是如此,一切都很顺利,都在按照他的规划发展。
然而就在今天,他觉得招降张晟的机会成熟了以后,想写一封书信招降的时候,陈恒就自告奋勇的代笔了。
他不得不答应。
他如果不答应,这封书信送不出这个军营。因为这些兵,根本不鸟他,哪怕他的官职要比陈恒高出好多。
只是,为什么,你个竖子陈恒!
在写招降信的时候,半个字不提投降张晟能得到什么好处!
比如张晟可以当县尉,他手下的兵卒可以转为郡兵,那些老弱妇孺可以屯田等等。
你大爷的,直接就来了个“限期投降,不然杀无赦”!
你这是招降
兔子急了还咬人呢!
都围困了四十天了,招降之事都顺理成章了,你给我来这出
你是故意刺激张晟的怒火,好让他下了拼死之心吧!是想借此机会,让我招不了降,好继续依靠你的兵力吧!
陈恒贼子!出尔反尔,端的不当人子!
钟繇眼睛恶狠狠的盯着陈恒,恨不得上去就给两个耳光。
嗯,如果不是陈恒的身后,还站着一个手提长柄铁蒺藜骨朵的彪形大汉的话。
&
第一六四章、各怀心思争锋芒
春风吹绿人间三月天。
原野之上,原本光秃秃树木已经绿叶点点。早就融化的雪层化为涓涓细流,汇入小溪中,敲打在石头上,叮叮咚咚的,煞是悦耳。
此时此景,身为世家子,应当焚香抚琴一曲,引吭高歌。抒发胸中惬意,歌颂天地将大美焕发人世间。
但驻马在此地的陈恒,却没有这样的心情。
相反,他正眺望着黄河,眉间有一丝化不开的思虑。
他现在依然在弘农,陕县。隔着黄河对望河东郡的大阳县。之所以没有渡河,是因为河东太守王邑派兵坚守在了陕津茅津渡渡口,过不去。
是的,河东太守王邑已经被钟繇给逼反了。
说逼反,还真没冤枉了钟繇。
本来王邑也算是大汉朝的忠臣了。当年在天子刘协东归雒阳的时候,还资助了一把,被封安阳亭侯。
人家的太守当得挺安份的,赋税也没少给朝廷上缴,相当于一方诸侯滋润的活着。结果钟繇为了集权,上表朝廷就要征调王邑去当大司农。
大司农,是九卿之一。
颜师古云司农领天下钱谷,以供国之常用。东汉时大司农掌管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财政收支。
从表面上看,王邑应该感激才对,钟繇这是帮他升官了。
但是实际上,朝廷现在政令皆出于司空府,尚书令荀彧给诏令盖印的时候,也得先等曹老大同意。
所谓的九卿,就是充场面的。
王邑自然不甘心舍去当诸侯的日子,去当个木头摆设。和心腹下属卫固、范先等人合计了下,刚想弄出个n挽留、不能成行的戏码呢。
钟繇就先发制人了。
没等新任的河东太守到任,就派人催促王邑交出印信,立刻启程。
上吊前还得喘口气呢,更可况王邑本来就不想去许昌。
钟繇匹夫,欺人太甚!某与汝誓不共戴天!
这是暴怒中王邑的回答。
还派兵堵住了陕津,撕开脸皮准备兵戎相见了。
钟繇倒是无所谓,拍着陈恒的肩膀,交代了一声:“子初,军粮已备下,足够军中三个月食用。河东之事,汝与伯儒决之。某与张既去长安,看能不能引马腾兵马为外援。”
说完,就施施然的走人了。
那个风度翩翩的、潇洒万分的背影,看得陈恒牙痒痒的,恨不得拿起腰间的小军弩来一发。
本来嘛,陈恒的计划里,是以安抚平阳郡、防止匈奴作乱为理由,先渡过了黄河再和王邑撕开脸皮。
如此一来,凭着手中的兵马,加上卫凯许诺的内应,战争中是占了先机的。结果倒好,钟繇急不可待的就一封书信催促,连黄河都渡不过去了。
兵法有云:兵半渡可击。
陈恒就算再傻,也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让手下兵卒去喂了鱼鳖。
但是他也没时间再等下去了。
因为前两天就收到了,从许昌传来的军报。
二月的时候,袁绍亲自率领大军到了黎阳,准备渡河了。还派遣了郭图、淳于琼、颜良为先锋,率军攻打东郡的白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