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曹魏臣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光阴默

    年纪轻轻的马良,一直等着,直到觉得寒风刺骨无比,才叹了口气,拱手作别,“唉,是良冒昧打扰先生清修了。”

    却没想到,司马徽在这个时候睁开了眼睛,有些答非所问,“嗯,无碍。季常,汝觉得南阳太守陈子初,其人如何”

    怎么探讨起人物了

    马良有些疑惑。曹军若是入主荆州,陈子初不过是一郡太守而已,也改变不了曹司空打压豪强大族的决策啊!

    不过既然司马徽都问了,马良也不会不回答。

    把手放在下巴上,揉着还很柔软的胡须,“陈子初昔日被大儒伯喈公赞为‘陈留麒麟儿’,自然是有过人之处。未及弱冠便出仕为一介刀笔吏,之后随曹司空东征西讨,攻无不克,积功为一郡之守,真乃我辈之榜样也。”

    “哈哈哈,季常观人只看功绩乎”

    司马徽大笑,“老朽以为,蔡伯喈若今日仍在世,定不复称之为‘陈留麒麟儿’也!”

    额...

    马良有些愕然,再度出声询问,“不知先生以为,陈子初当何号”

    “此子乃世之狡狐也。”

    司马徽起身,带着点玩味的笑容,用很慢的声音,一字一顿。

    说完了以后,也不解释,冲着马良点了点头便往内屋而去。

    被晾在厅堂中的马良,见状只好冲着司马徽的背影行了一礼。然后蹙起了白眉,慢慢的踱着步往外走。

    世之狡狐




第二四八章、太原王文舒
    太原王氏,是一个渊源久远的姓氏。

    由爵位而来,意指“帝王之裔“或“王家之后“。

    不过这些都很遥远的事情了。如今最为知名的,是故司徒王允一系;名气小点的,是护匈奴中郎将王柔一系。

    王柔的胞弟王泽,是以前的代郡太守。

    就是鲜卑寇边,出战兵败,而被刘备替换了的那位。他的儿子,王昶,在王凌回乡里的时候,特地上门拜访了一番。

    王昶,字文舒。

    与王凌一样,少有名气,被乡里称赞。王凌岁数长,他便以兄事之。

    而他拜访王凌,一是好久不见的叙旧和恭贺升迁;另外一个目的,是想让王凌写一封书信给他带来南阳。

    是的,这封书信,是写给陈恒的。

    他想要来陈恒麾下出仕。

    所以陈恒看完书信后,捏着胡子,打量了他大半天没说话。

    他才刚风尘仆仆的从己吾赶回来,小姐姐和小陈遂的身影还历历在目呢,就被府吏告知:有位故人等他好多天了。

    关键是这位故人,他根本就没见过!

    请进来了,也不二话,直接奉上王凌的书信。

    好嘛,王凌的书信也就一行字:王昶,王文舒,此乃凌同宗之弟。有异才,望子初能如他所愿。

    我如你大爷的愿!

    说不明道不白的,打什么机锋呢!

    嗯,其实呢,陈恒还是带着点惊讶的。因为他记得王昶这号人,历史成就比王凌更牛逼,将太原王氏变成天下显赫之姓的人。

    不过呢,他觉得王昶此来,无非是讨要个人情。

    王昶家里是太原名门,关系遍布并州。而如今的并州刺史粱习,打压豪右太狠了,多多少少都会触及到王家的利益。

    所以就想通过王凌找他,再通过他让夏侯渊找粱习说个情。毕竟没有夏侯渊驻军在侧,粱习的动作是不会那么大的。

    事情嘛,都是这样七拐八扭的关系办成的。

    所以呢,陈恒有点兴趣缺缺,将书信交给王昶过目,就大大咧咧的就开了口,“不知文舒此来,所为何事”

    王昶愕然。

    顿了下,才打开王凌的书信看,就露出了个苦笑。整理下衣冠,执礼甚恭,“若太守不弃,昶愿为刀笔吏。”

    额...

    陈恒顿时心中凌然,眼中还有一缕精光隐晦的闪过。他的第一反应,是太原王氏和钟繇已经勾搭上了。

    好吧,也不怪他太过于腹黑。

    就拿王凌来说,他家中为官吏的长辈都故去多年了,还能被举孝廉呢!

    王昶少有名气,父辈官职比陈恒都要高!像这种官宦子弟,出仕应该是当个县令起步,或者被已经开府的重臣征辟。

    怎么可能来他账下当个刀笔吏

    呵!

    你是来调侃我的吗!

    陈恒撇了王昶一眼,脸上也变得严肃起来,“文舒,彦云兄乃某故交,汝有话不妨直说。”

    “喏!”

    再次躬身行礼,王昶便叙述缘由来。

    他是真的想来陈恒账下。

    因为他的父亲任职代郡太守时,当初兵败于鲜卑。本来嘛,胜败乃兵家常事,也没什么好丢人的。

    但是呢,刘备就是因为任职了代郡太守,然后夺了整个幽州。

    然后呢,并州境内,就有了这样的茶余饭后:如果当年王泽能抵御鲜卑,刘备现在应该什么都不是....

    可以想象的,王泽得知这样的言论后,差点没一口老血喷出来。

    还对这个因果论,无从辩解。

    只能郁闷得天天食不知味,夜不成寐。

    王昶身为人子,看着老父一天天憔悴,自是愤慨无比。就想着投身行伍,搏出一番成就来,让王家的门楣无人敢指指点点。

    至于为什么选择来南阳郡,是因为陈恒不是个安份的人。

    走到哪里,都会折腾起刀兵,跟个瘟神似的。更重要的是独领军以来,战无不胜!

    好嘛,陈恒知道了,心里也笑开了花。

    先是走过来拍着王昶的背,好生感慨了一番他的孝道与大志,装得挺像那么回事的。然后才摘下自己的佩剑,抽出,再合上。

    “文舒,汝知道刀剑,为何有



第二四九章、鬼才卒
    陈留圉县高家,因为最早举族依靠袁绍的关系,如今在仕途上并不好混。

    高干虽然是右将军,然而没有掌控一兵一卒。这也是他愿意接受陈恒提议,以陈恒政敌的形象出现,打入钟繇、卫凯等人的利益小团体中。

    而高柔,本来就是陈恒的总角之交,因为性情刚正不适合参与龌蹉权争的关系,只能平日里通风报信。

    他的做法,是时不时的,给从子高克去一封家书。

    内容里也是一些日常的问候与叮嘱,不过在陈恒的眼里,这些就是高柔从冀州传来的消息。

    比如这句:“汝子虽小,孝心可勉,无恙,勿念。”

    看似是高柔在对高克说,他的儿子平常表现很不错,挺有孝心的,身体很好,别挂念。

    实际上却是在对陈恒说:汝可尽情施展才学了。

    孝,是指郭嘉的字,奉孝!

    无恙,是反过来理解:郭嘉病得不行了!

    因为相互利用的分赃不均,郭嘉与陈恒早就形同陌路,仗着曹老大的信任,没少提议各种谋略对陈恒实行打压。

    陈恒对此,完全没有办法。

    郭嘉是近臣,天天和曹老大腻歪着,下绊子很容易。

    继续将陈恒当仕途盟友的荀攸、陈群,是不相帮忙的。因为他们也是颍川士人,和钟繇等人关系也很不错。

    至于贾诩,还是算了吧。

    陈恒到现在,都没有搞清楚这只老狐狸打什么算盘。因为丁夫人的关系,也不敢和老狐狸有明面上的半点纠葛。

    所以,若是郭嘉真的要死了,那么他,陈恒,将无人压制锋芒!

    钟繇也不能!

    他身在司州,日常里影响不到曹老大的决策。

    终于可以天高任鸟飞了吗

    陈恒起身,将高柔的书信扔进了火盆中。

    看着布帛慢慢的被火舌舔着,慢慢变红,变黑,最后成了灰烬。

    终于,了无痕迹。

    嗤拉......

    将手中的烈酒全浇了上去,让火舌猛然腾起好长,还伴着难闻的气味腾空而起。陈恒闭上眼睛,深深的呼吸了一口,神情陶醉无比。

    郭奉孝,你终于要死了!

    死得,何其迟也!

    再度睁开眼睛的陈恒,缓缓的吐出一口浊气。

    “仲至,汝让人快马给廖元俭传某口信。某要在三日内,见到襄阳宜城向家商队首领。还有,宜城马家的人!”

    “喏!”

    陈哲恭声,还垂下了脑袋。

    因为陈恒的眼睛里冷芒四溢,让人无法直视。

    “惜哉!奉孝之去,孤何其痛也!”

    冀州邺城,郭嘉的府上。

    曹老大抓着郭嘉骨瘦如柴的手,看着病榻上慢慢变得冰冷的人,涕泪齐下,哀号不已。

    继戏志才早亡后,又有一位智谋过人的属下,先他而去。

    都是正值壮年,都是忠心耿耿,都是倚为心腹,却被老天爷狠心的带走了。

    他是真的哭得好伤心。

    不光是因为他们两人性情相契。

    是的,曹老大今岁五十有二了,已经开始在物色下一代的砥柱之臣了。

    而郭嘉的岁数,正好是他势力中的中代。

    也正好是他内定了的人选之一。

    现在,却断了希望。

    “厚葬之。”

    好久之后,曹老大才一脸悲凄,脚步踉跄的出了郭府,登车离去。

    时光匆匆,眨眼便是旬日后。

    盛夏里的花儿,绽放了冀州牧府上的灿烂,彼此争芳斗艳着,在绿叶的陪衬下,倍显迷人。

    几颗郁郁葱葱的梅子树,熬过了寒冷的冬天,温存过明媚的春天,终于将圆圆的果实,带来了人世间。

    树荫之下,曹老大脸上有些郁郁,正信步游庭。

    看那来回乱走的脚步,偶尔的兴趣缺缺的瞥一眼花好正艳。显然,他是单纯的为了行走而迈步着。

    很偶尔的,他抬了下头,看着青梅果子累累,便露出一丝笑容来,手冲着旁边招了招。

    声音也充满的欣喜。

    “奉孝,青梅已果硕,煮酒正当时,速......”

    还没有说完,曹老大猛然顿住话语,脸



第二五零章、孤任司空久矣
    君子佩玉。

    小曹叡与小陈修的腰侧,就佩戴着一个小玉坠,都是鱼形,色泽形状皆如一。

    秦以右为尊,汉朝继承了秦制,也以右为尊。小曹叡就是佩戴在右侧,小陈修反之。

    以此推论,这两只小玉坠,应该是阴阳鱼,合为一对。

    所以曹老大蹙了起眉毛,默不作声的走出了梅子木林,往书房内而去。等在书房内入座后,他的脸上已经尽是愠色。

    眼中的锋芒,更是不停的闪烁着,阴冷无比。

    曹昂亡故了以后,曹丕就是他最为年长的儿子。然而,所有人都知道,他最为宠爱、最看重的是曹冲。

    如今,小曹叡与小陈修,腰侧玉坠竟然是一对的!

    见微知著。

    因此他是在怀疑,曹丕已经在暗地里拉拢了陈恒,为日后争位做准备了。

    权势之中无父子。

    当年汉武帝与戾太子之事,至今还在史书中记载着呢。

    “孤要知道,两小子玉佩的缘由。”

    沉默了好久,曹老大的出声,声音同样很冰冷。

    “喏。”

    空荡荡的书房里,有很轻微的声音传出。

    三日后。

    同样是在书房里,同样是曹老大一人枯坐,脸色却变成了感慨不已。

    他知道两小子的玉坠,是陈恒给的了。因此也打消了对曹丕的猜忌,更对陈恒的为人有了新的认识。

    曹冲才是他意中的接班人。

    这点所有人都知道,陈恒也不例外。

    但他却没有来巴结,反而念着当年曹丕的旧情,让家中嫡子与小曹叡变成了总角之交。
1...7273747576...1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