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臣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光阴默
年纪轻轻的马良,一直等着,直到觉得寒风刺骨无比,才叹了口气,拱手作别,“唉,是良冒昧打扰先生清修了。”
却没想到,司马徽在这个时候睁开了眼睛,有些答非所问,“嗯,无碍。季常,汝觉得南阳太守陈子初,其人如何”
怎么探讨起人物了
马良有些疑惑。曹军若是入主荆州,陈子初不过是一郡太守而已,也改变不了曹司空打压豪强大族的决策啊!
不过既然司马徽都问了,马良也不会不回答。
把手放在下巴上,揉着还很柔软的胡须,“陈子初昔日被大儒伯喈公赞为‘陈留麒麟儿’,自然是有过人之处。未及弱冠便出仕为一介刀笔吏,之后随曹司空东征西讨,攻无不克,积功为一郡之守,真乃我辈之榜样也。”
“哈哈哈,季常观人只看功绩乎”
司马徽大笑,“老朽以为,蔡伯喈若今日仍在世,定不复称之为‘陈留麒麟儿’也!”
额...
马良有些愕然,再度出声询问,“不知先生以为,陈子初当何号”
“此子乃世之狡狐也。”
司马徽起身,带着点玩味的笑容,用很慢的声音,一字一顿。
说完了以后,也不解释,冲着马良点了点头便往内屋而去。
被晾在厅堂中的马良,见状只好冲着司马徽的背影行了一礼。然后蹙起了白眉,慢慢的踱着步往外走。
世之狡狐
第二四八章、太原王文舒
太原王氏,是一个渊源久远的姓氏。
由爵位而来,意指“帝王之裔“或“王家之后“。
不过这些都很遥远的事情了。如今最为知名的,是故司徒王允一系;名气小点的,是护匈奴中郎将王柔一系。
王柔的胞弟王泽,是以前的代郡太守。
就是鲜卑寇边,出战兵败,而被刘备替换了的那位。他的儿子,王昶,在王凌回乡里的时候,特地上门拜访了一番。
王昶,字文舒。
与王凌一样,少有名气,被乡里称赞。王凌岁数长,他便以兄事之。
而他拜访王凌,一是好久不见的叙旧和恭贺升迁;另外一个目的,是想让王凌写一封书信给他带来南阳。
是的,这封书信,是写给陈恒的。
他想要来陈恒麾下出仕。
所以陈恒看完书信后,捏着胡子,打量了他大半天没说话。
他才刚风尘仆仆的从己吾赶回来,小姐姐和小陈遂的身影还历历在目呢,就被府吏告知:有位故人等他好多天了。
关键是这位故人,他根本就没见过!
请进来了,也不二话,直接奉上王凌的书信。
好嘛,王凌的书信也就一行字:王昶,王文舒,此乃凌同宗之弟。有异才,望子初能如他所愿。
我如你大爷的愿!
说不明道不白的,打什么机锋呢!
嗯,其实呢,陈恒还是带着点惊讶的。因为他记得王昶这号人,历史成就比王凌更牛逼,将太原王氏变成天下显赫之姓的人。
不过呢,他觉得王昶此来,无非是讨要个人情。
王昶家里是太原名门,关系遍布并州。而如今的并州刺史粱习,打压豪右太狠了,多多少少都会触及到王家的利益。
所以就想通过王凌找他,再通过他让夏侯渊找粱习说个情。毕竟没有夏侯渊驻军在侧,粱习的动作是不会那么大的。
事情嘛,都是这样七拐八扭的关系办成的。
所以呢,陈恒有点兴趣缺缺,将书信交给王昶过目,就大大咧咧的就开了口,“不知文舒此来,所为何事”
王昶愕然。
顿了下,才打开王凌的书信看,就露出了个苦笑。整理下衣冠,执礼甚恭,“若太守不弃,昶愿为刀笔吏。”
额...
陈恒顿时心中凌然,眼中还有一缕精光隐晦的闪过。他的第一反应,是太原王氏和钟繇已经勾搭上了。
好吧,也不怪他太过于腹黑。
就拿王凌来说,他家中为官吏的长辈都故去多年了,还能被举孝廉呢!
王昶少有名气,父辈官职比陈恒都要高!像这种官宦子弟,出仕应该是当个县令起步,或者被已经开府的重臣征辟。
怎么可能来他账下当个刀笔吏
呵!
你是来调侃我的吗!
陈恒撇了王昶一眼,脸上也变得严肃起来,“文舒,彦云兄乃某故交,汝有话不妨直说。”
“喏!”
再次躬身行礼,王昶便叙述缘由来。
他是真的想来陈恒账下。
因为他的父亲任职代郡太守时,当初兵败于鲜卑。本来嘛,胜败乃兵家常事,也没什么好丢人的。
但是呢,刘备就是因为任职了代郡太守,然后夺了整个幽州。
然后呢,并州境内,就有了这样的茶余饭后:如果当年王泽能抵御鲜卑,刘备现在应该什么都不是....
可以想象的,王泽得知这样的言论后,差点没一口老血喷出来。
还对这个因果论,无从辩解。
只能郁闷得天天食不知味,夜不成寐。
王昶身为人子,看着老父一天天憔悴,自是愤慨无比。就想着投身行伍,搏出一番成就来,让王家的门楣无人敢指指点点。
至于为什么选择来南阳郡,是因为陈恒不是个安份的人。
走到哪里,都会折腾起刀兵,跟个瘟神似的。更重要的是独领军以来,战无不胜!
好嘛,陈恒知道了,心里也笑开了花。
先是走过来拍着王昶的背,好生感慨了一番他的孝道与大志,装得挺像那么回事的。然后才摘下自己的佩剑,抽出,再合上。
“文舒,汝知道刀剑,为何有
第二四九章、鬼才卒
陈留圉县高家,因为最早举族依靠袁绍的关系,如今在仕途上并不好混。
高干虽然是右将军,然而没有掌控一兵一卒。这也是他愿意接受陈恒提议,以陈恒政敌的形象出现,打入钟繇、卫凯等人的利益小团体中。
而高柔,本来就是陈恒的总角之交,因为性情刚正不适合参与龌蹉权争的关系,只能平日里通风报信。
他的做法,是时不时的,给从子高克去一封家书。
内容里也是一些日常的问候与叮嘱,不过在陈恒的眼里,这些就是高柔从冀州传来的消息。
比如这句:“汝子虽小,孝心可勉,无恙,勿念。”
看似是高柔在对高克说,他的儿子平常表现很不错,挺有孝心的,身体很好,别挂念。
实际上却是在对陈恒说:汝可尽情施展才学了。
孝,是指郭嘉的字,奉孝!
无恙,是反过来理解:郭嘉病得不行了!
因为相互利用的分赃不均,郭嘉与陈恒早就形同陌路,仗着曹老大的信任,没少提议各种谋略对陈恒实行打压。
陈恒对此,完全没有办法。
郭嘉是近臣,天天和曹老大腻歪着,下绊子很容易。
继续将陈恒当仕途盟友的荀攸、陈群,是不相帮忙的。因为他们也是颍川士人,和钟繇等人关系也很不错。
至于贾诩,还是算了吧。
陈恒到现在,都没有搞清楚这只老狐狸打什么算盘。因为丁夫人的关系,也不敢和老狐狸有明面上的半点纠葛。
所以,若是郭嘉真的要死了,那么他,陈恒,将无人压制锋芒!
钟繇也不能!
他身在司州,日常里影响不到曹老大的决策。
终于可以天高任鸟飞了吗
陈恒起身,将高柔的书信扔进了火盆中。
看着布帛慢慢的被火舌舔着,慢慢变红,变黑,最后成了灰烬。
终于,了无痕迹。
嗤拉......
将手中的烈酒全浇了上去,让火舌猛然腾起好长,还伴着难闻的气味腾空而起。陈恒闭上眼睛,深深的呼吸了一口,神情陶醉无比。
郭奉孝,你终于要死了!
死得,何其迟也!
再度睁开眼睛的陈恒,缓缓的吐出一口浊气。
“仲至,汝让人快马给廖元俭传某口信。某要在三日内,见到襄阳宜城向家商队首领。还有,宜城马家的人!”
“喏!”
陈哲恭声,还垂下了脑袋。
因为陈恒的眼睛里冷芒四溢,让人无法直视。
“惜哉!奉孝之去,孤何其痛也!”
冀州邺城,郭嘉的府上。
曹老大抓着郭嘉骨瘦如柴的手,看着病榻上慢慢变得冰冷的人,涕泪齐下,哀号不已。
继戏志才早亡后,又有一位智谋过人的属下,先他而去。
都是正值壮年,都是忠心耿耿,都是倚为心腹,却被老天爷狠心的带走了。
他是真的哭得好伤心。
不光是因为他们两人性情相契。
是的,曹老大今岁五十有二了,已经开始在物色下一代的砥柱之臣了。
而郭嘉的岁数,正好是他势力中的中代。
也正好是他内定了的人选之一。
现在,却断了希望。
“厚葬之。”
好久之后,曹老大才一脸悲凄,脚步踉跄的出了郭府,登车离去。
时光匆匆,眨眼便是旬日后。
盛夏里的花儿,绽放了冀州牧府上的灿烂,彼此争芳斗艳着,在绿叶的陪衬下,倍显迷人。
几颗郁郁葱葱的梅子树,熬过了寒冷的冬天,温存过明媚的春天,终于将圆圆的果实,带来了人世间。
树荫之下,曹老大脸上有些郁郁,正信步游庭。
看那来回乱走的脚步,偶尔的兴趣缺缺的瞥一眼花好正艳。显然,他是单纯的为了行走而迈步着。
很偶尔的,他抬了下头,看着青梅果子累累,便露出一丝笑容来,手冲着旁边招了招。
声音也充满的欣喜。
“奉孝,青梅已果硕,煮酒正当时,速......”
还没有说完,曹老大猛然顿住话语,脸
第二五零章、孤任司空久矣
君子佩玉。
小曹叡与小陈修的腰侧,就佩戴着一个小玉坠,都是鱼形,色泽形状皆如一。
秦以右为尊,汉朝继承了秦制,也以右为尊。小曹叡就是佩戴在右侧,小陈修反之。
以此推论,这两只小玉坠,应该是阴阳鱼,合为一对。
所以曹老大蹙了起眉毛,默不作声的走出了梅子木林,往书房内而去。等在书房内入座后,他的脸上已经尽是愠色。
眼中的锋芒,更是不停的闪烁着,阴冷无比。
曹昂亡故了以后,曹丕就是他最为年长的儿子。然而,所有人都知道,他最为宠爱、最看重的是曹冲。
如今,小曹叡与小陈修,腰侧玉坠竟然是一对的!
见微知著。
因此他是在怀疑,曹丕已经在暗地里拉拢了陈恒,为日后争位做准备了。
权势之中无父子。
当年汉武帝与戾太子之事,至今还在史书中记载着呢。
“孤要知道,两小子玉佩的缘由。”
沉默了好久,曹老大的出声,声音同样很冰冷。
“喏。”
空荡荡的书房里,有很轻微的声音传出。
三日后。
同样是在书房里,同样是曹老大一人枯坐,脸色却变成了感慨不已。
他知道两小子的玉坠,是陈恒给的了。因此也打消了对曹丕的猜忌,更对陈恒的为人有了新的认识。
曹冲才是他意中的接班人。
这点所有人都知道,陈恒也不例外。
但他却没有来巴结,反而念着当年曹丕的旧情,让家中嫡子与小曹叡变成了总角之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