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大宋好官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飘依雨

    “嚯,你这是不相信啊”

    张正书笑了:“怕是你都不知道,有多少水泥匠人等着开工赚工钱呢,要是等几个月后,我有信心给你拉起几百人,甚至上千人的施工团队来。”

    彭元量倒是不惊讶,要知道朝廷养着的工匠,起码都有数万人了。上千人的水泥匠人,在彭元量眼中就不起眼。

    但是,彭元量忘了,这还只是水泥匠人而已。更重要的是,张正书是说他要从一张白纸开始教起。

    “你就说说,多长时间能建好”

    彭元量不想听这些有的没的,或者说赵煦就想知道,张正书能建得多快。

    “嗐,这多新鲜呐,你去打听打听,谁不知道这钢筋混泥土建筑




第八百一十四章:自污
    ,

    张正书笑了,怎么可能交不出来

    说实话,建造这么一座城池,城墙什么的根本不是问题,拿砖头、钢筋、水泥砌上去就行了,对于已经成长到一定程度的施工队来说,那是一点难度都没有的。就算是把城池建在山包之上,也是没啥难度的。就是盘山水泥路比较难,毕竟这是施工队第一次修这种路。还有像后世火车防止山体滑坡的护坡斜面,这个有点困难,需要用到一些大块石料。

    “肯定能建成的!”张正书很有信心,因为他知道最难的地方,在于护城河体系,以及防御武器的打造。换句话说,城池的建造其实是次要的。

    一座坚城,肯定是有防御体系的。

    张正书打算结合中外坚城的防御优点,在半山腰上修筑永久堡垒,里面的射击孔,甚至可以放置进大炮。

    有这样连成一片的堡垒群,就算射击角度很窄,也能通过射击孔,形成交叉火力。只要箭矢备得足,这就是一道收割生命的沟壑,多少人命过来都填不满。

    在护城河那边,也要设置暗堡,专门半渡而击。在半山腰上,还要密集配备配重投石机。因为不用移动,这种投石机能造得很大,居高临下射程比寻常投石机远多了。就算敌方有攻城器械,也得先运过河再说。投石车什么都不用做,就盯着护城河的桥墩开火,也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这种火力配备,张正书早就画给赵煦看了。

    没错,张正书画的是火力示意图,甚至还有堡垒里的士卒射击弩箭的特写。也许是赵煦受到了刺激,才要不顾一切弄这样的坚城。要是昏君,肯定是只顾着玩乐了,哪里肯花几百万贯修建这么一个城池别的不说,都足够给赵佶弄起一个“艮岳”了。

    但是赵煦不是啊,他早就知道了汴梁城北面无险可守,一旦敌人铁骑南下,那就万事皆休了。看看汴梁城周围的禁军,多是多了,有半点战斗力吗没有的,所以敌人可以直捣黄龙啊!

    再加上现在黄河北流复流,要知道黄河在这年头,到了冬季可是会冻结的,走人走马都不成问题。

    赵煦虽然不知道正史上金兵就是这么南下的,但是作为一个有野心的帝王,怎么可能看不到北面的威胁

    之前宋朝没有动作,不过是因为没辙罢了。

    人力有时穷,再加上文武互相倾轧,朝廷中内斗不休,根本提不出一个章程来怎么办。从这一次的处理结果就看得出来了,不过是当初立主东流的文官党争失败被贬而已。至于补救动作呵呵,也就是调任禁军到黄河北流防守罢了。但是谁都知道,以那些老爷兵的实力,别说防守了,能不被吃掉都好了。

    彭元量虽然不懂军事,但他带来了赵煦的意志,淡淡地说道:“官家的意思是,一旦你立下军令状不能按时达成,那官家要杀你,你也是无话可说了”

    “额……这事能打商量”

    张正书有点无奈,这就是强权啊!

    “不得商量,五年,你要在五年内建好这座坚城,与你图纸上画得一模一样!”彭元量强硬地说道。

    张正书也咬了咬牙,他知道有这么一座城,北宋怕是亡不了的。

    “行,五年就五年。”

    彭元量得了张正书的准话,满意地点了点头



第八百一十六章:瞎指挥
    资本的力量是强大的,这边消息还没传开呢,祥符石家已经找上门来了。

    不得不说,体制内的人消息就是灵通。像祥符石家这种将门,消息不知道灵通成什么模样了。当门房来禀报的时候,张正书甚至怀疑这个石可斓是专门逗留在汴梁城中的,就为了等这么一日。

    想想看,银行开张才三日啊!

    “难道真的有做生意的天才”

    也不由得张正书不这么想,但他很快就否定了。要知道,内黄县大兴土木的事,也是赚得盆满钵满的,为何祥符石家不见动静

    “看来,这祥符石家,也是暗地里的皇商不成”张正书不由得这么想,不然的话,这事情也就太奇怪了。要知道,当年石守信为什么突然做了个大商贾,甚至还赚很多不义之财,自污名声即便是现在,石家也依然是声色犬马,聚敛财物,多积金宝,广置良田美宅,歌儿舞女的。说起来,这是因为当年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石守信不得不学着王翦、萧何等人自污罢了。但是,石家自污一时,卸了兵权,或者是石守信死了之后,这事就该停了吧

    然而,石家也好,其他将门也罢,还是疯狂地聚敛财物。为何这事换做旁人,可能认为他们是在取信皇帝,好保住一家荣华富贵而已。但是,张正书却想得更深一层,这些将门怕是和皇家是有关系的。

    事实上,还真的是如此。但是,这个皇商的关系,并不像赵煦和张正书那样,那么利益分明罢了。要是利益分明,将门怎么可能还被文官压得那么惨崇文抑武,这是宋朝祖宗制定下来的国策,是推不翻的。

    那石家这个皇商,又是怎么回事呢

    说起来,也简单。政治嘛,向来都是绵里藏针的。皇帝不经意的一句话,你就要乖乖地送钱上门了。比如,皇帝暗示你,你给多少钱多少钱来,这官就安排你石家的人了,你给不给给,当然是给啊,还有什么买卖好得过这个

    又比如说,皇帝都明摆着跟你说了,那银行是我开的。你能怎么办只能眼巴巴地给张正书送钱过来了,其实那笔钱,石家也不打算拿回去了,权当是花钱挡灾。在宋朝,在强权政治下,在皇帝、朝廷都忌惮将门的情况下,石家还能有什么抗争的

    幸亏石家家大业大的,这几万贯钱完全是九牛一毛。别的不说,单单是张正书给石家的炒茶,都足够他们赚回这些钱了,还多得多!

    事实上,石家和张家的关系,也很迷糊的。说是合作伙伴吧,也算是合作伙伴。要知道,石家的炒茶,还在“家乐福”超市上架了。要说多亲密无间吧,那也说不上,张正书哪里敢去攀高枝啊,被赵煦知道了,第二天他就在天牢里吃牢饭了。

    可这一次,石可斓是发了疯吧,突然要来见他

    “你去打发他走吧!”

    张正书对门房说道。

    曾瑾菡也聪明,大概知道了点什么,说道:“郎君,

    你这么赶他走,是不是有点不近人情了”

    “若是他聪明,他就不会再来了。要是他坚持,那说明他真的带着事情来。”张正书很笃定地说道。这也算是前一世的经验了,像祥符石家这样的将门,不可能来求张正书什么的。唯有的可能,就是带着合作目的来了。

    可合作也



第八百一十七章:足够了
    这种风扇,也风靡一时,甚至皇宫内都有订购。

    而且一般人,都仿造不来。因为最关键的地方,不在于齿轮,而是复位机关。这个机关,其实就是弹簧的作用力。没有造出弹簧来,想要弄这种风扇,那简直是不可能的。可惜的是,中国人太聪明了,很快就有人想到了人工扭式风扇,也就是说不用复位,直接用扭动的方式来驱动扇叶,倒也可行。

    不管怎么说,总算能抵消暑气的。汴梁城的夏天太热了,冬天又太冷了。现在时近深秋,却也还有一点余热。

    张正书看着石可斓,皮笑肉不笑地说道:“石兄啊,怎么今天这么有空莅临寒舍啊”

    石可斓看到旁边没人,也就是曾瑾菡在,他才轻笑一声:“张贤弟,你可学坏了,你分明闲得很,怎么那门房说你很忙”

    “呵呵,这不是怕石兄你么”

    张正书有心无心地,把实情说了出来。

    “因为官家”

    石可斓也是聪明人,虽然他有点顾忌曾瑾菡也在这里,但还是试探性地问了一下。

    张正书点了点头:“石兄是聪明人,聪明人就不用多说了。”说着,张正书把他迎进了书房,示意让曾瑾菡去沏茶。曾瑾菡也知道,可能接下来的谈话是机密的,所以也没有多说什么。

    看着曾瑾菡在一旁沏茶,石可斓也不客气地坐了下来,开门见山地说道:“我知道我不应该出现的,但这一次不一样,是官家叫我过来的。”

    好嘛,这算是直奔主题了。虽然张正书也猜到了来意,可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还是忍不住眼皮一跳。

    “官家”

    张正书轻笑一声,说道:“又有什么旨意给我”

    “不是,官家只是让我过来,说你若是在建城池之时,遇到钱银不足之时可以找我们石家。”石可斓很直白,张正书也听明白了。原来,赵煦是怕五百万贯还不够张正书挥霍的。确实,五百万贯看起来很多了,推起来的话怕是能筑起一座铜山。但要建造一座城池,还是一座坚城,那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特别是工期很长的这种建设,那简直是在烧钱。

    要是有徭役那会还好,起码有免费的劳动力可以用。但是,宋朝这会已经实行差役法了,也就是说,想要用人,就必须用钱。没钱,就等于没人可用。五年的工期,工钱已经占了不小的部分了。要不,怎么说建城池是在烧钱呢

    张正书却惊讶地看着石可斓,直言不讳地说道:“石家能拿得出这么多钱”

    “几十万贯还是可以的。”

    石可斓好像在说几十贯钱一样,语气十分平淡。

    张正书也笑了,说道:“几十万贯钱,我张家也是能拿得出来的。再说了,五百万贯,足够了。”

    这一下,轮到石可斓吃惊了,虽然他没表现出来,但他的眼神一滞,却给张正书看得正着。“足够了”

    面对石可斓喃喃自语似的问话,张正书笑了笑说道:“不然你以为呢”

    石可斓第一个反应是不相信,要知道为什么宋朝很少建城池了就是因为财政吃紧,没有多余的钱财去挥霍了。要不然,宋朝早就在北面筑起了第二道防线了。虽然迫于《澶渊之盟》,宋辽不得在边境建城池。但是,宋朝是可以构筑第二道防线的。

    可惜的是,因为



第八百一十八章:忽悠
    “怎么会不够”张正书仔仔细细给石可斓算了一笔账,边说边写,都细致到吃饭、住宿上面了——不用说,这都是系统的全景预演功能。

    只要事情顺利,那么系统“全景预演”出来的结果和现实是九八不离十的。

    石可斓不相信都不行,因为张正书的计算实在是太过事无巨细了,细致到石可斓都寻摸不出一丝缺点来。按照这份成本控制表格,张正书甚至只要三百万贯就已经可以完工了,工期只有三年。但是,张正书开口说话了:“当然了,这是最理想的结果。实际操作的话,估摸着要四百多万贯,工期要四年多。”

    石可斓却很认同这句话,说道:“不错!”

    为何这是因为计划赶不上变化啊,三五年时间,足够很多东西发生改变了。

    比如,黄河要是再次改道的话,那工程确实需要延期的。比如,赵煦突然改主意了,这也说不定。甚至,因为文官的攻讦,不得不停工……这些都是潜在的问题,而且是很现实的问题。即便是石可斓,都无法控制这些因素的出现。

    “但不管怎么说都好,在各方都不亏待的前提下,五百万贯足够了。”

    张正书很自信,他对自己生产的水泥很自信。

    石可斓却有点担忧:“张贤弟,你可真有把握官家说了,五年内,你必须要拿出来啊!”

    “放心吧!”说完,张正书心中嘀咕道:“赵煦那小子,能不能熬过这个冬天都难说!”

    “那愚兄想最后再问一次,真的不需要愚兄帮忙”石可斓也是有点高兴的,毕竟谁家平白无故要损失一大笔钱都不会开心的。现在,能立即省掉这一大笔钱,即便是财大气粗的石家,也觉得是赚了。

    张正书答非所问地笑道:“石兄是心疼那几十万贯”

    石可斓也不掩饰:“石家虽然有钱,但有钱也不会乱花的。”

    “嘿嘿……”

    张正书却笑了,石可斓被他笑得有点不好意思,甚至有点恼羞成怒了:“你笑甚么!”

    “人称风流倜傥,举世无双的石家佳公子,居然会说钱不会乱花,我能不笑么”张正书这话是有道理的,要数天底下谁是第一纨绔,那绝对是将门无疑了。为啥因为将门要自污啊,能多纨绔就多纨绔,欺行霸市、调戏良家小娘子,上青楼喝小酒那是日常操作……

    他们这些就将门子弟越是这样,台谏官就越是弹劾得欢快,皇帝就越是放心。

    每年将门子弟在“自污”一道上(不排除真的有纨绔子弟)花费的钱银,怕是都有几十万贯之多了。所以,张正书才笑得那么欢快啊,这简直是在睁着眼睛说瞎话。

    石可斓也讷讷了起来,说道:“好罢,算你狠!”

    张正书收敛了一下笑意,但眼角的嘲弄之色还是在的:“虽然建城不需要石兄出手,但石兄就愿意放弃这么一个商机”

    “商机”

    石可斓也是经过商的,被张正书这么一提醒,也明白了过来:“新城池张贤弟的意思是,要挪用建城钱银”

    “啊呸!”

    张正书鄙夷地看着石可斓,“我分分钟能赚几百上千贯钱的,用得着去贪污挪用”

    石可斓虽然不明白什么是“分分钟”,但张正书的意思他理解了,也忍不住脸红了一下:“张贤弟的意思是,要弄一个像炒茶



第八百一十九章:不敢赌
    “没有百姓你说这句话的时候,自己相信吗”

    张正书好整以暇,喝了一口茶,叹了一声说道:“我看你不应该发现不了啊”

    “嗯你这话甚么意思”石可斓有点皱眉,这是不是绕着弯子骂他傻石可斓觉得是这么个回事,没看到张正书嘴角都憋不住笑吗这下石可斓有点愠怒了,要知道他再不济,也是将门出身,天生贵胄,虽然一直被朝廷压着,但实际上他们自视甚高。没错,就是自视甚高。
1...179180181182183...2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