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之门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土土的包子
余杉很高兴,打算付给熊孩子酬劳,几个熊孩子却没要,拿了钥匙就朝马路对面跑去。余杉紧忙钻进车里,他看着几个熊孩子跑到张毅跟前,然后将钥匙递给了一脸懵逼的张毅。
余杉躲在车里,掏出手机给张毅打了个电话。
“钥匙收到了”
“收到了,老板。”
“你记一下地址,振业花园七号楼一单元六零二。”
“振业花园七号楼一单元六零二,记住了。”
&nb
第319章 偷天换日
跟蛇头告别,余杉步行了二十多分钟才找到主干道。余杉这会儿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哪个位置,但肯定很偏僻,四周没什么建筑就不说了,大中午的主干道上好半天才能瞧见一辆车。余杉看见车就伸出大拇指,结果根本就没人搭理他。足足等了能半个小时,远远的才开过来一辆红皮计程车。
坐上计程车余杉才知道,蛇头居然把他丢在了偏僻的西贡。余杉告诉计程车司机自己要去中环,然后靠在座椅上开始闭目养神。
刚上岸那会儿他走路感觉都是飘的,胃里头翻江倒海,干呕了半天也没吐出什么东西。只要想到回程也得再经历一番,余杉就觉得闹心。有那么一会儿余杉有些后悔,他在深港停留了十多天,早知如此莫不如飞回齐北给港澳通行证续签了。
当然,这只是他美好的愿望,且不说没有后悔药可吃,单单是他包里的硅胶面具就是个难题。带着这东西过海关尽管这玩意不是什么违禁品,但海关肯定会怀疑余杉的目的。万一说不清楚再拒绝入关,或者干脆把面具给没收了,余杉哭都没地方哭去。
所以虽然偷渡不是个好选择,却是余杉唯一的选择。
司机开得很快,余杉脑子里想着事儿也没睡瓷实,恍恍惚惚的就感觉车停了下来,然后司机说到地方了。
余杉付了车资,下车后四下瞧了瞧,一眼就瞧见不远处的商场了。港岛是购物天堂,特别是中环这一片,商场是一个挨着一个。
余杉钻进商场,找导购问清楚洗手间位置,片刻后就钻进了洗手间。他进到厕所隔间,反锁了门,将自己背着的包放在马桶盖上。然后打开包,将里面的东西一样样的拿出来。
余杉梳理了头发,将硅胶面具套上,又用专用胶水一点点的贴合在自己的脸部。跟着,掏出粉底,开始给自己化妆——不用粉底不行,唐景生脸色蜡黄,跟余杉的皮肤色度相差太大。
弄好了之后,余杉赶忙将身上满是鱼腥味的衣服脱掉,换上早就准备好的西装。等余杉再出来的时候,他已经变成了另一个唐景生。
二十分钟之后,余杉到了汇丰银行。他径直找到保险箱业务区,向柜员递出了授权文件。
柜员接过文件看了眼,马上说:“先生稍等。”
余杉不会说广东话,但大致的能猜到对方说的是什么意思,于是他点点头。
柜员拿着文件去了后边,几分钟之后一个客户经理走出来,将余杉引到了后面的保险箱区域。
“先生,请出示你本人的证件。”
余杉虽然早就准备,可依旧紧张的要命。他掏出伪造的港岛身份证,递给了客户经理。那客户经理只是扫了眼,登记了证件编号就还给了余杉,根本就没仔细看。
“唐先生,请这边来。”
客户经理先走一步,领着余杉到了另一边,那里有台显示屏,看样子是台电脑。不同的是,既没有鼠标,也没有键盘,有的只是一块手写板。
客户经理做了个请的手势:“唐先生,请在这里签名。”
余杉应了一声,拿起手写笔,在手写板上快速的写下了这些日子他反复练习的签名。
他在手写板上写下的签名显示在屏幕上,片刻之后屏幕上出现了个红叉。客户经理看了眼,说:“对不起,唐先生,你再重新写一遍。”
余杉面上平静,心脏却剧烈的跳动着,他暗自深呼吸几次,平复了剧烈跳动的心脏,重新拿起笔,在手写板上签下了名。这一次,他签名的速度放慢了很多。
几秒钟后,屏幕上再次亮出了红叉。
余杉的反应很快,他扬了扬手,用会的不多的广东话说:“有冇搞错”
客户经理咳嗽一声,有些尴尬的解释说:“唐先生,您不用太刻意,平时怎么写现在就怎么写。”
余杉装作没好气的瞥了客户经理一眼,随即再次拿起签字笔,然后用最快的速度写下了签名。他的眼睛始终盯着屏幕,看着屏幕显示出的签名,心里紧张的要死。
几秒钟的时间,对于此刻的余杉来说,好似一个世纪一样漫长。他知道客户经理不可能让他无限次的验证签名,一旦超过规定的次数,后果难以想象。偷换文件是甭想了,搞不好银行还会怀疑余杉的真实身份。要知道客户经理的身后就站着两个保安,真有事,余杉不认为自己能跑得过对方。
几秒钟转瞬即逝,屏幕上陡然出现‘accept’的字样。客户经理扫了一眼,侧过身子做了个请的手势:“唐先生,请这边来。”
余杉长出一口气,他瞧见两名保安的手已经从电棍上放了下来。这一关算是过了。
客户经理将余杉请到一个隔间,让余杉稍等,随即转身出去了。过了几分钟,客户经理又走进来,将一个铁抽屉放在了余杉面前的桌子上,走之前告诉余杉,有需要可以随时按桌面上的呼叫器。
&n
第320章 有动静
成安话音刚落,就听一个慵懒的声音用余杉熟悉的乡音说:“不是说在对面太子珠宝门口吗槽,我特么站对面等你半天了。”
余杉赶忙探出小镜子,因着光线是从门口照射进来的,逆光状态下余杉透过镜子的反射根本瞧不清楚那人的模样,只能瞧出个大概的轮廓。
那人晃荡着走近,余杉赶紧收回了小镜子。
“等你等的辛苦,就坐进来喝杯茶咯。”成安不再说广东话,而是说起了并不标准的普通话。
那人拉动椅子坐下,然后说:“行啊,正好我中午还没吃饭呢。服务员,服务员呢点菜!”
成安说:“这里是港岛,你说话人家听不懂啦。伙计,点餐。”
服务员过来给两个人点了菜,又转身跑出去忙活。
成安说:“你在这边待了这么久,总得学学白话,不然电视都看不懂的。”
那人不屑的说:“槽,我特么哪有功夫看电视”
成安笑笑没说话,于是那人又说:“行了,别墨迹,赶紧把钱给我。”
一阵细碎的声响过后,就听啪的一声,似乎是什么东西拍在了桌面上。成安说:“省着点花,老板说了,这是最后一次。下次你再赌钱,他就不管了。”
那人冷哼了一声,说:“不管吓唬谁呢这话是你自己添的吧别特么懵我,你知道我跟你老板啥关系”
“哦你又不讲,我怎么知道”
“想知道我就不告诉你,我憋死你。”
“幼稚。”
“老子乐意。诶你还有事没事没事儿赶紧走,别在这儿碍眼。”
成安叹了口气说:“有事。你电话关机了,老板找不到你。他叫你回头给他回个电话。”
那人似乎掏出手机看了看,说:“没电了。行,我知道了。”
成安说:“现在没事了,你慢慢吃。”说完,成安站起身走了。
余杉低头食不知味的吃着面前的云吞面,身体尽量隔间的木质墙壁,始终倾听着隔壁的声音。没一会儿,服务员给隔壁上了菜,那人西里呼噜的大吃起来,等到吃得差不多了,突然安静下来。
过了片刻,就听那人突然说:“喂我刚才在外面,一直没看手机,不知道没电了。这不,刚换了电池立刻就给你回电话了……对,见过成安了……行行行,我知道,我这回真没去赌。我要是再赌,出门让车撞死,让我们老王家绝户,你看怎么样……呵呵,开个玩笑……怎么,又刺激到你了我就是要刺激你,要没有你,我特么能走到今天这步田地吗……行了,别废话了,你到底找我什么事儿……你说……撤掉为什么……行,过两天我过去……我挂了。”
隔壁的隔间重新安静下来,只有倒水、喝水的声音。余杉听得很仔细,几乎是一字不落。奈何他只听到了那人说的话,根本听不到电话另一头说了什么。所以,余杉只能根据已经掌握的信息进行推测。
成安对那人说,老板在找那人。现在是九九年,已经过了年,眼看就要到正月十五了。也就是说,过不了多久成安就会听从召唤赶去齐北。因此,成安口中的老板,几乎可以确定就是乔思。
与成安会面的人应该跟乔思关系很密切,这一点能从其对成安说的话,以及打电话时的语气中听得出来。
这个人现在花着乔思的钱,而且还花得理直气壮,似乎乔思亏欠过他。好像是这人家里发生的重大变故,跟乔思脱不开关系。然后乔思出于内疚,对这个人一再的迁就。
这就让人觉着奇怪了,乔思这么个阴险自私的家伙,居然会对这个人讲迁就……这人,或者这人的家里人对于乔思来说到底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而乔思让那人撤掉……撤掉的是什么康彦超的那份文件吗难道这个人就是第二份复仇基金的经手人
余杉正琢磨呢,那人突然喊道:“服务员,结账。”
那人喊了半天,伙计才过来给他结账。或许是感受到了伙计对他的不爽,那人骂骂咧咧几句,随即晃荡着出了餐馆。
那人前脚离开,余杉赶忙买单,快步追了出去。追到餐馆门口,余杉左右看了看,随即发现了那人。也亏着那人走路的姿势太过随意,否则余杉找都找不到。
余杉加快脚步跟了上去,等到距离足够近,余杉又放慢了脚步。他一边跟着,一边四下观察。瞧见有卖衣服的,随便挑了一件就换掉身上的西装;路过帽子摊,又买了顶帽子戴在脑袋上。
余杉又跟了十几分钟,突然觉着这么跟下去也不是办法。港岛这么大,前面那个姓王的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得乘坐交通工具,万一那小子上了公交车,余杉上不上跟上去保不齐就得跟那人照面。
余杉必须得做最坏的打算,那小子跟乔思关系密切,万一要是见过余杉的照片,照了面不是坏菜了吗
他正犹豫着呢,前面姓王的已经停在了路边,抬手就招了一辆计程
第322章 去汕尾
?
从交警队出来,时间已经快到中午了。余杉开着车找了家有包厢的饭店,坐到包厢里,他给张毅打了个电话。
电话刚拨过去就接通了,余杉在电话里说他已经知道了死者的姓名,让张毅来饭店跟他见一面,其他人则先回去待命。张毅问清楚饭店位置,随即挂断了电话。
余杉挑的这家饭店主打鲁菜,他是典型的东北人,口味偏重。南方菜吃到他嘴里,没什么咸淡就不说了,还齁甜齁甜的,实在受不了。打完电话,余杉叫来服务员,点了几样可口的下饭菜。等到菜码上齐,张毅人也到了。
两人打了招呼,面对面坐下来。余杉一指桌面上的菜品,说:“先吃饭,这家饭店做的口味不错。剩下的事儿吃完再说。”
张毅应了一声,于是两个人都不再说话,专心对付面前的菜肴。余杉是有些日子没吃到可口的了,再加上张毅一个二十出头的大小伙子正是能吃的时候,瞧着张毅吃得那么香,余杉不自觉的就多吃了不少。等到余杉实在吃不下,席面上就剩了点儿凉菜,别的都被他俩风卷残云一般席卷一空。
余杉喝了两口茶水,挺着肚子琢磨了一下,说:“死者叫王谦明,谦的谦,明白的明。拿得是港岛身份证。你的港澳通行证还没用过吧”
“还没用过。”张毅回答说。
“那你回头去一趟港岛,找一家私家侦探社查一查这个人,越详细越好。”说着,余杉将身旁的双肩背包递给了张毅:“这里面有港币也有人民币,人民币回头你给大家伙分一分。”
张毅接过背包,也没打开,而是追问道:“老板,详细到什么程度”
“这么说吧,王谦明以前拿的是内地身份证,你得追查到他老家在哪儿。另外,你还要查一查王谦明这几年在港岛的社会关系。”
张毅有些犹豫,这事儿得去万全陌生的港岛,对于二十出头的他来说有些发憷。
余杉又说:“另外,让刘晓松想好怎么说,做好去警局当目击证人的准备。你让人勤打听,等个几天再说。要是警方三天内还没立案,就让刘晓松去作证。”虽然心里已经认定杀王谦明的是乔思,但推想仅仅是推想,不一定是事实。万一要是发生小概率事件,就很有可能严重影响到余杉的布局。所以他不得不再三谨慎。
“好。”张毅没有异议,一口应承下来。
余杉点点头,侧过身子脑袋探出包厢四下看了看,说:“我先走,你等一会儿再走。以后还是用邮件联系,这个号码我随时可能换掉。”
说完,余杉起身离开了饭店。
刚冒出头的王谦明立马就死了,还是被人给弄死的。余杉原本还想着从王谦明身上挖出乔思更多的信息呢,这回倒好,线索没了,疑问更多了。
眼瞅着二月份就要过去了,余杉在这儿停留了太多的时间,而他现在缺的恰恰就是时间。他已经从一五年带过来的大量资料遴选出了一个最合适的案子——伪钞案!
这案子时间跨度很长,从九九年一直延续到了一三年。犯罪嫌疑人遍布全国各地,警方为了抓捕这些嫌疑人,转战十一个省市,花了十四年时间才最终抓到伪钞源头。
余杉反复回顾了这个案子,对案子只有一个评价,牛逼。为什么说是牛逼呢首先,这案子查完了,警方发现国内流通的假币中,有百分之九十三都是这伙人造的;其次,这伙人的胶板居然是特么手绘的!主犯之一是小有名气的画工,七十年代的时候,他手绘的粮票看着比真的还像真的。到了九十年代末,这位画工的技艺更是登峰造极,据说办案的经侦曾经拿着他手绘出来的胶版与印钞厂的模板对比了下,根本就找不到差别。要不是因为纸张、油墨以及一些技术问题,这伙人印的就不是假钞,而是真钱了。你就说牛逼不牛逼吧
有关这位画工的采访记录中,警察很不理解,觉着画工有这技术,完全可以靠这个为生,何必从事这种高风险、高投入、低回报的制造假钞呢
对,你没看错,制造假钞就是一种高风险、高投入、低回报的行业。高风险就不说了,假币团伙核心成员,全都是十年起步,情节严重的无期徒刑直到死刑。
普通人很难理解这一行的高投入与低收益。先说高投入,印制假币的印刷机都不是普通货。各类假币案中,也有一些异想天开的犯罪分子,搞几台普通打印机,然后成批的开始印刷。结果这帮蠢货被警察抓到的时候连买家都还没找到。
钞票的印刷,一般分胶版印刷跟凹版印刷。一台胶版印刷机二十多万一台,好点的要三十多万;一台凹版印刷机就更贵了,最起码也得五、六十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