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昨日之门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土土的包子

    &nbs




第322章 去汕尾
    从交警队出来,时间已经快到中午了。余杉开着车找了家有包厢的饭店,坐到包厢里,他给张毅打了个电话。

    电话刚拨过去就接通了,余杉在电话里说他已经知道了死者的姓名,让张毅来饭店跟他见一面,其他人则先回去待命。张毅问清楚饭店位置,随即挂断了电话。

    余杉挑的这家饭店主打鲁菜,他是典型的东北人,口味偏重。南方菜吃到他嘴里,没什么咸淡就不说了,还齁甜齁甜的,实在受不了。打完电话,余杉叫来服务员,点了几样可口的下饭菜。等到菜码上齐,张毅人也到了。

    两人打了招呼,面对面坐下来。余杉一指桌面上的菜品,说:“先吃饭,这家饭店做的口味不错。剩下的事儿吃完再说。”

    张毅应了一声,于是两个人都不再说话,专心对付面前的菜肴。余杉是有些日子没吃到可口的了,再加上张毅一个二十出头的大小伙子正是能吃的时候,瞧着张毅吃得那么香,余杉不自觉的就多吃了不少。等到余杉实在吃不下,席面上就剩了点儿凉菜,别的都被他俩风卷残云一般席卷一空。

    余杉喝了两口茶水,挺着肚子琢磨了一下,说:“死者叫王谦明,谦的谦,明白的明。拿得是港岛身份证。你的港澳通行证还没用过吧”

    “还没用过。”张毅回答说。

    “那你回头去一趟港岛,找一家私家侦探社查一查这个人,越详细越好。”说着,余杉将身旁的双肩背包递给了张毅:“这里面有港币也有人民币,人民币回头你给大家伙分一分。”

    张毅接过背包,也没打开,而是追问道:“老板,详细到什么程度”

    “这么说吧,王谦明以前拿的是内地身份证,你得追查到他老家在哪儿。另外,你还要查一查王谦明这几年在港岛的社会关系。”

    张毅有些犹豫,这事儿得去万全陌生的港岛,对于二十出头的他来说有些发憷。

    余杉又说:“另外,让刘晓松想好怎么说,做好去警局当目击证人的准备。你让人勤打听,等个几天再说。要是警方三天内还没立案,就让刘晓松去作证。”虽然心里已经认定杀王谦明的是乔思,但推想仅仅是推想,不一定是事实。万一要是发生小概率事件,就很有可能严重影响到余杉的布局。所以他不得不再三谨慎。

    “好。”张毅没有异议,一口应承下来。

    余杉点点头,侧过身子脑袋探出包厢四下看了看,说:“我先走,你等一会儿再走。以后还是用邮件联系,这个号码我随时可能换掉。”

    说完,余杉起身离开了饭店。

    刚冒出头的王谦明立马就死了,还是被人给弄死的。余杉原本还想着从王谦明身上挖出乔思更多的信息呢,这回倒好,线索没了,疑问更多了。

    眼瞅着二月份就要过去了,余杉在这儿停留了太多的时间,而他现在缺的恰恰就是时间。他已经从一五年带过来的大量资料遴选出了一个最合适的案子——伪钞案!

    这案子时间跨度很长,从九九年一直延续到了一三年。犯罪嫌疑人遍布全国各地,警方为了抓捕这些嫌疑人,转战十一个省市,花了十四年时间才最终抓到伪钞源头。

    余杉反复回顾了这个案子,对案子只有一个评价,牛逼。为什么说是牛逼呢首先,这案子查完了,警方发现国内流通的假币中,有百分之九十三都是这伙人造的;其次,这伙人的胶板居然是特么手绘的!主犯之一是小有名气的画工,七十年代的时候,他手绘的粮票看着比真的还像真的。到了九十年代末,这位画工的技艺更是登峰造极,据说办案的经侦曾经拿着他手绘出来的胶版与印钞厂的模板对比了下,根本就找不到差别。要不是因为纸张、油墨以及一些技术问题,这伙人印的就不是假钞,而是真钱了。你就说牛逼不牛逼吧

    有关这位画工的采访记录中,警察很不理解,觉着画工有这技术,完全可以靠这个为生,何必从事这种高风险、高投入、低回报的制造假钞呢

    对,你没看错,制造假钞就是一种高风险、高投入、低回报的行业。高风险就不说了,假币团伙核心成员,全都是十年起步,情节严重的无期徒刑直到死刑。

    普通人很难理解这一行的高投入与低收益。先说高投入,印制假币的印刷机都不是普通货。各类假币案中,也有一些异想天开的犯罪分子,搞几台普通打印机,然后成批的开始印刷。结果这帮蠢货被警察抓到的时候连买家都还没找到。

    钞票的印刷,一般分胶版印刷跟凹版印刷。一台胶版印刷机二十多万一台,好点的要三十多万;一台凹版印刷机就更贵了,最起码也得五、六十万。

     



第323章 突发状况
    查看了下大概情况,余杉没下车,他把车开出去老远,找了个宽敞的街边停好。他先将硅胶面具戴上,又仔细的化了妆,片刻之后倒视镜里已经出现了唐景生的面孔。下了车,余杉备好装满了东西的背包,步行走了十来分钟又回到了厂子门口。

    这会儿已经夜里十点四十了,村子里的居民普遍睡觉比较早,没剩下几家还亮着灯。厂子的铁门缠着锁链,那锁头很粗,想要翻过去可不容易。外墙也不矮,目测起码得两米二、三那样,不过肯定要比大铁门好爬。

    余杉先把背包丢过去,四下观察了下,确认周围没人之后,他倒退了十几步,助跑之后猛的攀了上去。他双手一撑,腹部接触到墙头,跟着左腿片过去,转瞬就翻了过去。落地之后,余杉捡起背包,快步朝着厂房走去。

    他绕着厂房转了一圈儿,正门是别想了,那门是从里面锁死的,虽然手电能照见锁头,可手根本就伸不进去。倒是西面的侧门,看起来更容易看。

    拿定主意,余杉回到侧门前,仔细观察了下。侧门是防盗门,不过是那种老式的,撬锁难度要低一些。余杉估摸了下锁眼的宽度,从包里找出一个书夹子,用钳子将上面弯曲的钢丝取下。他将钢丝的一端弯曲成135度左右,另一端则反向弯曲成直角。

    余杉蹲下来,拿着加工好的钢丝捅入锁眼,然后一边侧耳听着声音,一边缓慢的转动。这办法余杉是从编剧记忆力得来的,他只看过剧组的道具师这么干过,自个儿根本就没实际操作过。他包里还装着一小暖瓶的液氮,要是这招儿不好使,他直接往锁芯里头灌液氮,然后凿子一砸就能暴力破解。

    过了好一会儿,就听见里面弹簧收缩一声,余杉随即转动钢丝,足足转了两圈半,感觉转不动了,他一拉门把手,那扇门应声而开。

    余杉松了口气,擦了擦脑袋上沁出的汗珠子,身子一闪就钻进了厂房里。他随手将门反锁上,用手电四下照了照,四周除了几个金属操作台与机床,什么都没有。

    根据一五年的资料,这处厂房就是虞大年造假币的窝点,那些金属操作台什么用都没有,就起个掩护的作用。虞大年团伙在厂房里头挖了个地下室,设置了暗门,绘制胶版、胶版印刷都是在地下室里完成的。

    余杉打着手电在厂房了转悠了两圈,始终没找到地下室的暗门。按照他的理解,既然是地下室暗门,那肯定得在地面上找。可他就差把那些金属台搬开,该找的地方全都找遍了,就是没找到该死的暗门。

    余杉开始挠头,这可怎么办找不到暗门就进不了地下室,进不了地下室就拿不到胶版,没有胶版余杉这一趟就白来了。难道,那暗门真在哪个金属操作台下面他目测了一下,金属操作台扎扎实实的戳在地面上,四周也没有移动过的痕迹,目测凭借他自己的力气根本就不可能挪动。

    他正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呢,猛然听见一阵机械声,就瞅着不远处的操作台正慢慢的往上升起。余杉吓得汗毛倒竖!不对啊,今天是九九年二月二十七号,这个时间点假币团伙早就四散而逃,只有虞大年在汕头活动,照理来说汕尾的窝点应该没人啊。

    这特么到底是谁眼下的情况很糟糕,如果是假币团伙的成员,万一发现了余杉,那就是一场遭遇战;而让余杉更揪心的是,他生怕待会儿冒出来的家伙不是人……

    受了惊吓的余杉只呆滞了一秒,下一秒,他迅速关闭手电,然后找了个金属操作台,蹲下来躲在了后面。他探出半个脑袋,仅用左眼瞧过去。只见那尽数操作台往上升了一米五左右就停了下来,然后从里面走出来个人影,那人影一手拿着手电,一手拎着个旅行袋。

    走出来后,那人走到操作台侧面拉了下什么东西,那操作台又嗡嗡着往下降。那人提着包往侧门走去,等到侧门跟前的时候,操作台也重新恢复了原装。

    那人扭动门锁,瞧那意思是要走,余杉心里松了口气,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那人,就盼着那家伙赶紧走。

    然而事与愿违!

    那人扭动门锁,拉开侧门的刹那,发出了‘咦’的一声。随即定在那里思索了下,然后迅速转身,丢下右手拎着的包,探入腰间抽出了一样东西,举起来对准了余杉的大略方向。

    “是谁出来”那人的声音很苍老,张口就是广东白话。

    余杉痛苦的咬紧了牙关。千算万算,没算到警方公布的资料居然会有这么大的纰漏。早知如此,莫不如老老实实再等上一天,等到二十八号晚上再过来。饿着肚子急吼吼赶过来,结果一头撞人家枪口上了,这不是找死吗

    余杉心里头已经是后悔万分,可后悔也解决不了问题,他只能转动脑筋想办法。刚才在外面转悠的时候,他已经把厂房的情况了解了个差不多。一共就俩门,大门锁着呢,侧门被那人堵着过不去。窗户倒是有,可全都用拇指粗细的钢筋封死了。也就是说,余杉要想活着离开,就得想办法把那人放倒。

    这回可真是玩命,对方有枪,余杉连把刀子都没有,能充作武器的只有钳子跟手电筒。那人移动的很慢,却一点点的朝着羽纱藏匿的地方逼近。

    &nbs



第324章 密室
    “你去死吧扑街!”

    随着那人的言语,照射在余杉脸上的手电光束陡然移开,余杉双眼还没有适应陡然光线变暗,他看不见面前那人的动作,但他听到了声响。

    毫无疑问,对面的家伙扣动扳机了,虽然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击发,但肯定是扣扳机了。余杉脑子一热,这种时候还等什么

    他咆哮一声,狰狞着一张脸,打开手电照射在那人脸上,与此同时如同猛虎下山一样扑了过去。手电光束照射下,一张苍老的面孔出现在余杉的视野中,那张脸上还保持着错愕的神情,双眼看着握着的手枪,左手正试图给手枪上膛。下一刻,光束让那人本能的侧头躲避了下,就这么一下子,让余杉占了些许先机。

    手电筒挂着风声砸过去,那人抬起左臂挡了一下,梆的一声,那人吃痛一声,身子不由得往后退。余杉一招得手,立马得势不饶人。他左手抓住对方的手枪,将枪口扭向一旁,右手的手电筒被他抡得跟风火轮一样,一下紧似一下的砸将下去。

    两个人几乎就是贴身近战,余杉能感觉到对方的力气差自己很多。那人又挡了两下,伸手试图抓住余杉的右胳膊,可是出手慢了,没抓住余杉的胳膊不说,还没挡住挥舞过来的手电动。就听梆的一声,手电筒重重的砸在那人脑袋上。

    那人终于抓住了余杉的胳膊,余杉这会儿已经发了狠,瞅准机会一低头就撞了过去。嘭的一声,那人一声惨叫,被撞了个满脸花,抓着余杉的左手也不自觉的松开了。

    余杉赶忙一把扯住那人握住枪柄的手腕,侧过身子高举右肘狠命的朝着那人的右臂砸了几下。吃痛之下,那人再也拿不住,手枪掉落在了地上。

    余杉反手一拳抡在那人腮帮子上,抬腿一个窝心脚把那人给踹倒在地。他纵身两步过去,骑在那人身上,拳头如同雨点一样砸向那人的脸。那人抱着脑袋格挡着,可总有挡不住的时候。一会儿的功夫,那人挨了几下,脑子发懵,双手也松了。余杉又给那人两拳,那人哼哼着求饶:“别……别打了,别打了……”

    余杉喘息几下,爬起来对准那人的脑袋狠狠抽了一脚。这一脚踢完,那人闷哼一声再没了反应。

    从爆起到将面前的家伙打倒,总计也就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饶是如此,确认那人已经昏死过去后,余杉也瘫坐在地上,累得气喘如牛。

    这里面既有短暂爆发供营养不足,身体积累了太多乳酸的缘故,也有恐惧的因素。只要是个正常人,跟拿着枪的歹徒玩命都得害怕。

    余杉生怕那人是装昏,爬起来赶忙把地上的手枪拿到了手里。这玩意威胁太大,拿到他手里才能安心。然后余杉这才仔细看了看昏死过去的那人。

    头发略微花白,眼角鱼尾纹很多,面向清癯,六十岁左右的年纪。咦怎么有点儿面熟余杉回忆了下,好像这家伙就是虞大年啊。

    资料上的照片是虞大年十四年后入狱时照的,跟眼前的家伙想比,也就是白头发跟皱纹多了些而已。虞大年怎么会出现在这儿照理来说,这家伙应该正在汕头活动呢。

    余杉没琢磨明白,也没打算琢磨。大不了等虞大年醒过来再问,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先把虞大年给控制住。

    余杉举着手电筒照了照,蹲下身解下了虞大年的皮鞋鞋带。他将两根鞋带打了死结连在一起,然后将虞大年翻转过去,把虞大年的双手捆了上去。他是头一次干这活儿,手艺生疏得很。捆了好几次都不满意,也不放心,后来干脆缠了几圈后打了个死结。

    做完这些,余杉找到方才升起来的操作台,用手电照射半晌,才找到了一个拉杆。用力拉下去,一阵嗡嗡声之后,工作台升了起来。工作台的基座下方,露出了一个一米多高、两米多宽的空间,里面还有控制按钮,看样子像是个畸形的电梯轿厢。

    余杉摸着下巴琢磨了下,返回去把虞大年拖进了轿厢,他也跟着钻了进去,按下下降的红色按钮,嗡鸣声中,轿厢缓缓下降。

    片刻之后余杉已经能直起身了,又过了会儿,手电光束照射之下,面前陡然开阔起来。余杉粗略的观察了下,这下面的空间不小,看样子不必厂房小多少。他自个儿先进去,找了半天才找到点灯开关。按下之后,日光灯一片闪烁,转瞬亮如白昼。

    余杉看了下,这地方最起码得有一百多平,里面也没隔出别的房间,就是整个连成一片的。地面跟墙壁是水泥的,还有几根水泥柱子支撑着棚顶。几台余杉不认识的设备并排摆在一起,还有一张大桌子,上面放置着放大镜、显微镜、绘画工具之类乱七八糟的东西。挨着桌子的是一个保险箱,保险箱旁边整齐堆放着起码半个立方的伪钞。

    余杉转了一圈,找到了一段绳子。他把虞大年扛到椅子上,又用绳子将对方捆了个结实。做完这一切,余杉心里踏实多了。他心里不停的骂着那些无良记者,不是说虞老头就是个画工吗,有特么随身带枪的画工嘛事实真相根本就没搞清楚,就特么知道乱写。看来以后不能完全相信一五年的咨询,天知道这里头究竟有多少的胡编乱造与添油加醋。

    &



第325章 窝点
    虞大年吓坏了!

    人就是如此,面对死亡威胁,很多人觉着一咬牙就死了,也没什么痛苦,索性就来个死鸭子嘴硬,来个誓死不从。可如果把死亡的过程拉长,结果就不同了。

    虞大年就是如此。刚开始他还琢磨着死就死了,干脆来个死鸭子嘴硬。余杉准备的液氮一拿出来,老小子立马就怂了。液氮啊,零下一百九十多度,这尼玛不管是烧伤还是冻伤,都受不了啊。

    余杉只朝着虞大年泼了点儿液氮,老小子吓得嗷嗷叫,立马就怂了。接下来竹筒倒豆子,余杉问什么,虞大年就说什么。

    反复问了几遍,确认虞大年没有说谎,也没什么遗漏,余杉这才弄明白虞大年为什么跑来了这个窝点。虞大年这半个多月活动的很频繁,光是在汕头就出手了两千多万的假币。按照市价,虞大年这两千多万怎么也能换回来一百多万。可最近风声紧,再加上虞大年着急出货,硬是把市场搞成了买家市场,假币行情一路走跌,到最后只拿到手七十万。这点钱对于虞大年来说简直就是杯水车薪,正赶上有个下线几次三番的试探他,打算从他这里买胶版,给的价格还挺高,虞大年就动了心思。

    绘制胶版是个细致的活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虞大年把主意打到了这个窝点的头上,打算从这儿拿走胶版,转过头等风平浪静,他再手绘一版放回原处。这样一来神不知鬼不觉,他还能一次性拿到五十万。
1...115116117118119...1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