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窃国的日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无刀子
赵国的女人也擅长歌舞,君不见那个跑到邯郸来学跳跕屐舞的齐国人最后连路怎么走都不会了么,赵武灵王就打算学秦穆公一样选美女送到秦国去,又恰巧这个时候楚国也想通过联姻的方式与秦国人保持友好关系,于是秦惠王的后宫成了大国之间角逐的另一个战场。
使用霸道就必然以及定然会得罪一些人,魏国在秦军的铁蹄下被迫割让上郡十五县,从此秦国不仅把黄河以西的地盘全部吞并,而且在黄河的东岸建立起了东进的前进阵地,面对协迫魏王让自己的公主携带着地图到了咸阳。
秦国后宫分八级:皇后、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以前是满的,这是在商鞅变法之前的规制,商鞅变法后秦惠王领头一妻一妾,推行一夫一妻制小家庭政策可利于增殖人口、征发徭役和户口税,如果大王不领头遵守国民就更不会遵守了,也就是说王后的名分已经定下来,魏国公主是明媒正娶的老婆,其他人想要获得妾的身份要竞争。只要魏国公主还是秦王的发妻魏国跟秦国就是结盟关系,宫里人将她称为魏夫人,成婚五年后当她的长子出生时秦国正在开疆扩土阶段,因此他的名字叫被取做荡平天下的“荡”。
赢驷绝对没仔细想这娃要是连名带姓叫是个啥,从赢驷取名字的水平就知道他文学水平,东方六国说秦国人是戎夷一点都没错,这孩子生了就是有皇位继承权的,秦国本地人还是希望秦惠文王能跟秦国的女人生个孩子。
咸阳宫就是一个微缩的战国争雄图,各个国家都在自己的宗室、贵戚里面选佳丽。那种任性的,要丈夫围着自己转的女人绝对不行,如果魏国公主死了,魏国还可以送一个公主来,只要魏国的公主是王后、赢荡以后继承秦王位连横联盟就不会变,如果魏国公主死了,楚国公主成了王后,她生的儿子成了国君,那局势就是不可预测了,楚国的国土大,秦国的国力强,强强联合其他诸侯国纵使结盟了又能如奈何如果是秦国的女人当上了王后,则会涉及到前朝本地人和外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卫鞅就是从卫国来的,他不在本国变法跑到秦国来本来就让世人诟病,张仪那种人就更不用说了,毫无信用可言,楚人在秦廷里也有很多人任职,虽然说是亲亲废,上贤令,不过本国公主生的儿子成了大王那感觉还是不一样。
权力和法制,阴谋和实干在咸阳宫里互相较劲,满脑子情情爱爱的女人会拖着国民一起下地狱,赵武灵王一开始娶了韩国国君之女,生下了赵章,赵武灵王立韩女为王后,赵章为太子,后来他在游大陵的时候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少女鼓琴而歌,他对那个少女非常眷恋,在酒宴时就对大家说了,大臣吴广听后说那个少女就跟自己的女儿一样,于是就把她献给了赵武灵王,赵武灵王非常宠爱孟姚,赵人就将她称为吴娃。
当王后肯定爽了,女人也要给自己定下一个小目标,吴娃的目标就是取代韩国公主成为王后,自己的儿子成为太子继承王位。
跟女人解释合纵是什么她一个字都听不进去,胡服骑射的是赵雍,不思进取听信妇人谗言的也是赵雍,赵雍即位之初,秦、
第七百五十二章 作室门之变(八十一)
时代在改变,笑贫不笑娼,救急不救穷,在春秋战国那个战乱频理不健全的时代一个娼妓凭借售卖自己的身体挣口饭吃,一个大男人还不能靠着双手养活自己的话简直比娼妓还值得耻笑,实在不行还可以去种地求生、去参军建功,但是在和平的大环境下穷人女子为了摆脱贫困全都跑去做这种不正当的营生就是社会公德崩塌,公德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在历史长河中通过实践积淀下来的公共道德准则,一妻多夫制只在原始社会存在过,进入母系氏族之后女子也只有一个配偶,那种提倡一夫多妻制的男人是自私狭隘,不过女人不该为了报复他们而让公序良俗大倒退,强调贞洁观念的是秦始皇,行同伦就是要大家执行同样的伦理,凡是妇女生了孩子之后,不能再改嫁,否则就是不能宽恕的不贞之行,并要求无论男女,都必须清白做人。同时还严禁淫佚行为,宣称若是发生之事,杀死当事人是无罪的;凡是生有儿子的妇女,若再改嫁他人,绝不宽容。
即便是东方六国对女人的贞操观也不强,秦始皇所提倡的伦理观简直为所未闻,他这么限制女性的自由一个是因为他的娘赵姬,一个是因为乱世要的是变革,治世则需要更多束缚,饱暖思,民风淳朴的秦国还好一点,那些富有的东方列国将当成贵族生活的一部分,施行耕战之法的秦国为了兵源需求对适婚年龄没有限制,男子身高六尺五寸,举弱冠之礼,即可成婚;女子身高六尺二寸,行许嫁,即可成婚,有的人发育得早身体早熟,只要身体熟了没到适婚年龄一样可以结婚,女子最晚不超过十七岁,男子最晚不超过二十岁必须结婚,不然父母要治罪,内无怨女,外无旷夫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妇女改嫁朝廷不会管,齐国七十岁不结婚那种现象在秦国不会发生,夫有罪,妻先告,不收。妻媵臣妾、衣器当收不当不当收。妻有罪以收,妻媵臣妾、衣器当收,且畀夫畀夫。妻子如果告发丈夫的罪行,不仅不被连坐,而且还可保住属于自己的陪嫁、奴婢、衣服、器具等财产。但如果妻子隐瞒丈夫的罪行,则将被连坐问罪。而若是妻子有罪,丈夫告发,则妻子的财产可以用来奖励丈夫。秦时夫妻间人格独立,妻子拥有独立的个人财产。秦国的法律注重过错方,男子重婚要被判死刑,媳妇生了个男孩便得意洋洋,不把公公放在眼里,婆媳一语不合,便反唇相讥,即使妻子凶悍是个泼妇,丈夫对妻子的体罚也不能超过一定限制,丈夫殴打妻子没有致伤的,不论罪;致伤的,妻子告发,依凡人斗殴减二等治罪致死的绞监候,如果撕裂了妻子的耳朵,或折断了四肢、手指,或造成脱臼,丈夫要处以剃光鬓毛服劳役的刑罚,男人可以打女人,女人也可以打男人,只要妻子发现丈夫有通奸行为,妻子手刃夫君捍卫自己的尊严杀之无罪,秦国夫妻打架是常有的事,不过男人打女人下手必须有分寸,女人发现丈夫通奸可以拿刀追杀,如果丈夫像公猪一样钻进别人的被窝,那么被人杀死了也是活该,杀人者不用承担法律责任。那要是女人通奸怎么办男人只要不硬她哪怕她把衣服脱光了这奸就通不成,当了奸夫就要被女方的丈夫砍死,要色还是要命自己选。
关中人喜欢野合,那红彤彤的高粱地里说不定就有野鸳鸯,秦律对女性还是照顾的,她哪怕是野合了只要能生出娃来税收和兵源就有了,禁止商业的对妓女的需求也不大,秦国的娼妓没有东方六国那么昌盛。
相比之下赵国、齐国的人吃饱了虽然用妓女缓解,性犯罪固然少了,社会风气却没有秦国彪悍淳朴,妻子手刃夫君捍卫自己的尊严既是空前,也是绝后,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健康的心,孟母那样的女人教出的是孟子这般激进的雄辩家,秦国敢杀亲夫的女人养出来的是彪悍的兵,男人以一夫多妻制合法压迫妻子的时候老婆就使劲吓唬男人的儿子,看看自己的儿子,是不是看起来越来越不敢大声说话,被人欺负了连怎么还手的都不知道母亲决定了后代的素质,当她有了成熟的身体心智却没跟上就容易犯成年人看起来很愚蠢的错误,关中女人的性格里自带大气豪爽,她们也会出摊作生意,吃羊肉泡馍喝完了还可以加,早起就有头汤喝,那是又浓又鲜美,晚到的就只能喝没油没盐的白水,这种早起早睡的生活习惯从秦朝时就有了,文娱兴盛了晚上就有夜生活,晨昏颠倒之后别人在闻鸡起舞了郎君还在睡觉,别人突飞猛进了自己还在昏昏欲睡,落后自然要被淘汰了。
秦国人将西戎吸收了一部分、赶跑了一部分,这些人到了长城之外繁衍生息与夏朝遗民通婚形成了新的部落匈奴,季君之乱时魏夫人想让第三个儿子公子壮即位,按照礼制和嫡庶关系是该由公子壮即位,那个时候赢稷才十四岁,又远在燕国是竞争不赢自己的哥哥,芈月一度想立自己最小的公子芾为王,楚国实行幼子继承制,得到秦国宗室樗里疾的支持。秦惠王将公子稷送往燕国当质子是为了联合抗齐,战国伊始齐威王是最早敢于称王的,秦惠文王是等了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相王之后再自立为王,秦燕结盟是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齐国,而赵国则希望燕、赵、齐暂时不理中原,开拓北方的疆域,然而因为没有质子所以无法进行交换,秦武王死后赵武灵王非要迎立在燕国为质的公子稷为秦王,秦国的群臣大多表示反对,是在魏冉等人的支持下,赢稷才继承秦王之位。
立嗣之争历来是皇家祸乱的根源,妻的国籍变动要大动干戈,妾的身份则没那么重要了,芈月的最大竞争对手就是秦国人,秦国人自己也有派系之争,樗里疾是秦惠王同父异母的弟弟,他的母亲是韩国人,妾在什么时候可以母凭子贵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丈夫就只有妾生一个儿子,然后丈夫死了,正妻死了,然后妾就可以当老夫人。还有就是必须要给家族立功,韩国夫人没给秦孝公立什么功劳,不过她的丈夫正妻都已经死了,要是樗里疾成了大王她就有希望成为太后,不过樗里疾是因足智多谋而绰号“智囊”,不是酒囊,随着秦国变法国力日新月异国力日升,他们就打算挑战强国,秦假道韩、魏以攻齐,齐国作为东方最富裕、最强的国家自春秋开始就是霸主,自然不会畏惧秦国,便于桑丘抵抗秦国入侵,此战役为秦国商鞅变法以来首次与齐国正面交锋的战役,以秦国惨败结束,秦惠王连忙派遣陈轸作为使者,以“西藩之臣”的身份前去齐国向齐威王谢罪,参加桑丘之战的齐楚秦三国会盟于宋国啮桑,秦国改变战略,与齐国继续“连横”,此后二十余年间齐、秦两国再无交兵,然而秦国想挑战齐国的心还未死,尤其是齐宣王贪图奢侈,楚怀王又与齐国断交的情况,赢稷回来就会影响秦燕联盟。
秦惠王为了将巴、蜀之地与本土连接起来提升秦国整体国力就要得到楚国汉中郡。因此秦国和楚国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为了占领汉中,就要离间齐、楚关系,张仪以商於六百里地为饵欺骗楚怀王,楚怀王仗着自己疆土广袤,甲兵众多,也没有将秦国放在眼中,为了表示齐、楚绝交,竟然派出使者辱骂齐宣王,当他兴高采烈前去秦国接受商於之地时楚将发现张仪不承认自己说过以商於六百里地的话,只拿到六里地,楚怀王被秦人欺骗,自然勃然大怒,双方在重丘首战。此战,楚胜,秦败,秦将战死。楚怀王得知首战击败秦人,心中狂喜,就在楚怀王自以为胜券在握之时。秦国扭转战局,并在丹阳,攻破楚军,斩首八万。屈匄等七十多位将军殉国,丹阳不仅是楚国的军事重镇,还是楚国龙兴之地,先祖陵寝所在,楚怀王为了雪耻,倾国之力复攻秦国,芈八子是楚国人,对于她嫁入秦国很多大臣都怀疑她的居心,杀了她,换上一个秦国的女人当秦国的王妃才是朝臣们的希望。
一个后宫里的女人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一个人搅动这么大的局的,芈月将自己的弟弟魏冉给弄到秦国来当官,本来她是以为魏冉是来帮她的,结果魏冉却以如果让赢稷当国君秦国可以从赵、燕借道攻齐国,并以为燕国复国为大义,届时诸侯必会加入秦国伐齐进行游说。
礼制这个东西说它有它又好像没有,说它没有它好像有,魏国是连横的重要成员,可是它兵力太弱了,根本没法和赵国、燕国相比,不过魏国擅长培养大批经国治世的良材,那个地方就那么怪,留不住人,尚武的秦国贵族认为赵国是比魏国更重要的盟友,全然忘了秦国之所以变强是因为改革的功劳,王位的有力竞争者由惠文后支持的公子壮和由芈八子支持的公子芾,再增加了赵武灵王支持的公子稷,芾、稷这俩孩子都是她的儿,以前是因为路途遥远远水解不了近渴,如今燕国人送他儿子回来了,她要怎么办
第七百五十三章 作室门之变(八十二)
商人最喜欢的客人就是跟孩子一样看到什么都想要的成年人,我想要这样,我想要那样,偏偏她又有足够多的钱,无节制的冲动消费会造成大量资源浪费。重农抑商就没得买了,她在家的时候闲的没事做就要给她找事做,普法的官员来了,法律再无聊也比啥事都没有要好,即便她一个大字都不认识也比满脑子诗词歌赋的女人懂法,依法治国首先要全民普法,法制观念要深入人心,同时法律还必须接地气,商鞅变法是针对秦国人来进行的,其他国家的社会问题和秦国不一样,因为民间私斗和人殉的问题秦国人口流失严重,养出敢杀老公的女人就有了壮女,她们可以在男子出征的时候守护家庭。白起是楚国人,他不知道秦国的老娘们有多彪,即便多国联军来了凭她们一样可以守住函谷关,在那场豪赌里面他虚了,又加上信陵君窃符救赵,进攻秦国本土,邯郸之围就被解了。
柔情似水、懦弱无能的女人见多了,没见过搬起石头在城墙上砸死敌军的壮女,男子在前方打仗保持粮食供应到前线的就是女人,从长平到关中那么长的距离秦国人是怎么做到保证辎重供给的当时十五岁的男丁都用上了,一个壮女可比一个没成年的小子顶事。
女人一样可以创造奇迹,即便她粗野、黝黑、强壮她依旧是女人,男人敢将自己的家交给一个只会穿衣打扮、强盗来了不知该怎么办的弱女人吗秦国实行一妻一妾,东方其他国家实行一妻多妾,楚国实行二妻制度,陈轸被张仪整到要驱逐出境了,在临行前秦王对他说:“我能满足你的愿望,你离开秦国后将到哪里去?我好为你准备车辆。”
陈轸回答说:“我愿意到楚国去。”
秦王说:“张仪认为你会到楚国去,寡人也知道你要到楚国去。除了楚国,你还想到哪里去?”
陈轸说:“我离开秦国,故意回到楚国去,来满足大王和张仪的策划,来证明我并不曾亲附过楚国。”
秦王问:“你要到楚国去,还说不曾亲附过楚国,这话不是自相矛盾吗?”
陈轸就说了楚国人有二妻的故事,一个楚国人娶了两个妻子。有人调戏年长的妻子,年长的妻子把那个人痛骂了一顿。那个人又调戏年轻的妻子,年轻的妻子答应了那个人的非礼要求,两个人便勾搭成奸了。
过了不久,娶两个妻子的丈夫死了。
旁人问那个调戏楚人妻子的人说:“现在你可以娶这两个寡妇了。你想娶那个年长的寡妇呢?还是想娶那个年轻的寡妇呢?”
他回答说:“娶那个年长的寡妇!”
旁人又问:“年长的寡妇曾经痛骂过你,年轻的寡妇曾经顺从过你,你为什么不娶年轻的而要娶那个年长的呢?”
他回答说:“当初住在那个楚人的家里,自然要让她顺从我啊;现在娶到我家,做我的妻子,自然要让她为我而痛骂调戏她的人了。”
秦王听完这个故事,便把陈轸留下,加以重用。
能做到一夫一妻的男人多出明君、贤相、王佐之才,虽然变法的国家是秦国,实际上真正让秦国腾飞的却是外国人,秦国猛将如云,除了楚国来的白起,蒙氏父子也是燕国人,养出了这么听话的军队最终却被外国人把持,万一外人犯上作乱怎么办一个没有外国人当官的朝廷是固步自封的朝廷,一个不敢让外国人掌握重权让其实现自己想法的国家是一个保守的国家,秦昭襄王时就大量任用外国人,范雎就是魏国人,因被怀疑通齐卖魏,差点被魏国相国魏齐鞭笞致死,后在郑安平的帮助下,易名张禄,潜随秦国使者王稽入秦。范雎见秦昭王之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抨击穰侯魏冉越过韩国和魏国而进攻齐国的做法,齐和秦必有一战,就跟赵国和秦国必有一战一样,赵武灵王对秦昭襄王有恩不代表他的儿子就能继承这笔人情债,领土接壤的两国容易发生冲突,纵横之法除了要考虑国力强弱之外还要考虑地理位置,秦国大军要打齐国不可能飞过去,必须从夹在中间的赵、魏、韩、燕借道,秦国要打齐国,齐国还不是可以打秦国,秦国能借道燕赵国前往齐国,齐国已经占领了燕国,赵国再把路借给齐国那齐国就可以攻击秦国了,原本战国初期最强、被东西方拉拢的韩魏成了“远交近攻”政策下被人追着打的存在,万乘之国都是发展的骑兵、车兵,这些兵种需要旱地冲锋摆开阵型,魏国就在自己的本土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开凿运河,修筑黄河长堤,又开放王族独占专利的山林川泽,不仅使生产有所发展,还减少了国内贫富差距,魏国一边和秦国接亲,一边沿洛水筑长城,外交的不利造成了军事上的被动,对外忽纵忽横,军事上树敌过多,国势日弱,金角银边草肚皮,魏国就相当于天元,要在天元下出好棋非常人所能,合纵连横就相当于是在做大龙,为了大龙杀过去杀过来是初学者,棋艺高端了就做死活,自魏冉有了陶邑之后大家开始玩飞地了。
封建是有了封才有建,秦国有了陶邑这块飞地之后可以陶邑为核心向四周扩张,蚕食齐、魏在中原的土地,压缩其他国家的空间,最终将秦国本土和陶邑连成一片,中山国是魏国的飞地,中间隔着赵国,在春秋时期韩、赵、魏名义上还是晋国的一部分,加上魏文侯在三家之中的领袖地位使得魏军借道赵国攻打中山成为可能。
在魏、赵、韩三家独立之后魏与中山国交通隔断,对中山的控制力越来越弱,中山国乘机复国,中山国的前身是鲜虞,乃是狄人所建,魏国远征军借道赵境突入中山国,指挥远征的大将是中山国人乐羊,因被人陷害逃亡到魏国,魏斯很欣赏他的军事才华,加上他对中山国的情况了如指掌,故而大胆启用他为大将。
那场战争持续了三年,在重重围困之下中山国危在旦夕,就在围攻国都的关键时刻,中山人狗急跳墙,将乐羊的儿子绑上了城头,作为与乐羊讨价还价的筹码。
乐羊无动于衷,回话说“君臣之义,不得以子为私。”,继续攻城,中山人就将乐羊的儿子煮成了肉羹,还送了一碗给乐羊,乐羊居然还喝了,中山使者大恐之下仓皇回程,回复中山王“乐羊能忍人之所不能忍。”最后中山国开城投降,狄人所建的中山国就此亡国了。
回国之后乐羊有骄气,魏斯就让人抬出两个大箩筐,里面装满了诽谤乐羊的竹简,暗箭伤人防不胜防,而这些箭往往是因为嫉妒射出去的,临阵换将是大忌,魏斯顶着国内的质疑为乐羊保驾护航,得知主公知遇之恩后乐羊拜倒在地,向魏斯磕头:“消灭中山国非臣之力,主公之功也。”最终魏斯把中山国的灵寿作为封地给了乐羊。
诸侯再怎么势大,如果绕过周天子直接给自己的臣子封地没那个章别国就不承认,乐羊死后这块魏国的飞地就归赵国了,阏与以东的上党高地分给了赵国,其余绝大多数高地全部归属韩国,于是韩国有上党郡,赵国也有上党郡,同是上党郡两国的重要性却天差地别,赵国的上党郡在邯郸的西部,是作为赵国抗秦的战略屏障,修有天险长城,韩国的上党郡于韩国则是越来越沉重的累赘,在战国初期是韩国北部抗击楼烦、东北抗击中山与赵国的屏障,周幽王被犬戎所杀,为天子报仇是每个诸侯的使命,结果春秋战国大家都忙着内战不管犬戎,只有秦国人还傻乎乎得跟犬戎干,秦国占了犬戎的地盘周天子就直接盖章承认那块版图是秦国的了,有了边界就要做防御,最早修长城的不是秦、赵、燕,而是南方的楚国人,那时候长城还叫方城,从南阳的叶县一直修到比阳,绵延数百里,春秋霸主齐桓公带着八国联军讨伐楚国时遇方城而止,这一道长城正好处于郢的西北和东北方,江山为重,百姓次之,君为轻,一个国家有了人口才是国家,国界划分出来后还有许多无主之地和部落,城市也不密集,要跨过一个国家或者几个国家去打别的国家并不困难,难的是保证漫长的补给线以及回程被那些借道的国家阻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