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无刀子

    结婚是一种圣行,抛弃了圣行的人等于抛弃了默罕默德,每个人都必须结婚,如果不能结婚人也要实行封斋,戒律当然是有的人守得住,有人守不住,不想守的人就开始在古兰经上找漏洞,最后终于被他们找到啦,女奴!以倭玛亚家族为首的贵族们在皇宫和豪宅里畜养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奴隶,柏柏尔人的姑娘可供享乐,波斯姑娘可以生儿育女,罗马姑娘善于操持家务,比起尊重妻子,贵族更喜欢猎艳女奴,他们的妻子对那些不守教规的行径毫无办法,纯粹的阿拉伯血统越来越少见,到处都是婢生子,这些女奴在生子之前是可以出卖或者送人的,生了孩子后就是妾,与主人的婚姻就是合法的了,也就是说女奴是不能对待人一样对待的,她只是一种物品,是可以贩卖和转送的,外族女人抓住了就是女奴,她们是公共的,是兄弟之间可以共享的,有道德和良知的阿拉伯人谴责这种行径:“主啊,妾生的儿子到处泛滥,祈您使我生活在别的地方,以免我跟那些杂种为邻。”由此在已有的教派中又新生了一个提倡纯粹心灵洁净、行为纯正的神秘主义苏菲派,主张苦行禁欲,他们是穿着粗羊毛织衣的炼金术士,是贤者之石的寻觅者,反对伍麦叶王朝的奢侈,依靠别人的施舍和个人劳动为生,有时候他们看起来跟乞丐没什么两样。

    最早的琉璃制造技术来源于埃及,后来技术被希腊人获取,中国人也会自己制造琉璃器,不过都是不透明的铅琉璃,希腊的琉璃器透明度很高,越是纯净的琉璃越是难以获得,一般是由纯天然的水晶制取,后来前基督教腓尼基人把一个融化的水晶球吹成了气泡,这种吹出来的气泡琉璃壁很薄,比琉璃还要易碎,并且含有很多气泡,因此被称为玻璃,是地中海贸易的重要物资。

    水晶非常难寻,有人无意中发现石英和苏打一起融化也可以炼出玻璃液,最初腓尼基人将这种用石英制成的玻璃做成大大小小的玻璃球运往世界各地,由于大家都没有见过这样光溜溜亮闪闪的东西就把这些玻璃看作宝贝,用黄金来换,波斯沙赫大流士相信用玻璃制成的镜子不同于用黄铜打磨的镜子,有魔法的力量,因此他的王座房间里装满了镜子,是一种魔法护身符,它可以驱散邪恶的眼睛,并且可以将亡灵困在镜子里的世界,当一个犹太人去世他们要将家里所有的镜子都遮住,以防止死者的灵魂被困在镜子里,因此制造更清晰的镜子成了商人们的目标。

    很多人都会吹塑玻璃,不过做镜子和高纯度玻璃的工艺是严格保密的,再加上玻璃易碎的特性,因此它成了地中海的奢侈品,在中国卖的很贵的玉在欧罗巴完全卖不走,因为它的透明度不够高,如果中国人能告诉他们玉可以困住一个恶灵的灵魂他们就会感兴趣了,从本质上来说玉和石英都是石头,只是石英经过了高温锻造后发生了形态转化,而玉仍然保持着它天然本质,比起攀比美玉怎么将中国的玉文化传播出去才是一个牙郎该做的,因为这样一来可以卖出去玉簪、玉碗、玉酒壶,而不是让玉只在华人的圈子里流通了。

    人是可以驯化的,商业理念要灌输到人的脑子里去,阿拉伯的女奴跟平康坊里的女人一样,将年轻漂亮的女人猎取回来后养在家里教她们学会诗歌和各种技艺后再进行出售,阿拉伯的民间文学中有大量的女奴和青年男子的爱情故事,反而出生高贵的女人仿佛不配拥有爱情一样,只有各种各样的规矩,为什么地位越低的女人越能得到爱情就因为她们长得漂亮并且是自由的吗女奴的身上只有一块布,当买主来了她就要将那块布给脱掉,露出自己的身体供客人挑选,甚至于有的罗马女人还会特意被打扮成天鹅,来满足某些人见不得光的。

    戏耍女奴是符合规矩,却和穆圣所奉行的互相亲切关怀不一致,先知曾经说,每个人都如同牧羊人,要为自己的羊群负责,一个男人要为他的的家庭负责,那是他的羊群,一个女人要为她丈夫的家庭和儿女负责,因为那是她的羊群,一个工人要为他主人的财富负责,那是他的羊群,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责任范围,如同他负责的羊群。儿女的养育与教养有关,养成儿女独立思考的能力比让他们背书重要,中国的家庭和社会教育体制已经走向崩溃,连仅存的孝道也岌岌可危,父母理所当然得付出,儿女理所当然得索取,为了给儿女成家而卖田卖房加剧土地兼并,世人对待家的概念完全错了。

    大家一起出去狩猎,其他人都在跟大象搏斗,有个人偷奸耍滑跑了,因为缺了他的力量最终大家惨胜,他说他可以负责将大象运回部落,既然如此一开始就说自己负责搬运就好了,因为对兵力的错误估判造成了错误的战略部署,原本可以偷袭变成了硬抗,无法当勇士就明说,每个人的分工不同,跟这种临阵叛逃的人一起合作只能感觉到泄气。

    自己人跟自己人能不能别说一套做一套,阿拉伯人和汉人一样擅长内讧,中国人钻法律漏洞,阿拉伯人钻古兰经的漏洞,都是一帮书虫。

    至于欧罗巴人几乎所有关于希腊的典籍都是由阿拉伯人代为保管的,他们已经野蛮到连文明这个词都不会拼写了,牧首用希腊文,教宗用拉丁文,要不是有共同的敌人阿拉伯人他们还要继续扯谁才是正宗。

    找对敌人很重要,女人应该停止将男人当成敌人了,即便是同样信仰安拉的子民,西北那边穿黑衣服的也跟本土回回不一样,一对年轻男女相爱了,打算要结婚,这个时候他们要面对一个问题,是女方跟着男方走还是男方跟着女方走,游牧民族居无定所,阿拉伯人对移民没什么抵触,阻扰男方入赘的原因主要是对回回的风俗习惯不理解,犹豫了几遍后最终决定放手,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更深的民族和宗教矛盾,矛盾不可调和就发生战争。

    西北的伊兰化多严重旧居和平的汉人根本就不知道,文明侵略的方式是无声无息的,当文明侵略到达一定程度最终回归的依旧是对土地资源的争夺,也就是争夺民族的生存空间,好吧,为了活下去不做汉人了,那还怀念天朝上国干什么大汉国威和你这个外族有什么关系吗叛徒不论是哪个国家都不欢迎的,至少要三代之后才会开始融入,遣唐使有特权,他们可以参加科举,其他移民二代就没有这个资格了,大多数都是跟江米一样从底层开始爬,一辈子都只能混个不入流,由此可见阿倍仲麻吕能考中进士有多光荣了。

    有钱有房不代表融入,阿拉伯人在西亚就很讨厌,他们掠夺了别族的财产后就可以不用出去养家糊口了,女人一样可以有钱花,但是对于的女人除了极少数叛徒大多数女人都排斥,一个人富有还是贫穷不是判断和评价人成功与否的标准,国外就是这样的,王守善的亲爹也就在自己庄园里逞威风,出去社交的是主母,那边的女人社通过佛教徒联系了起来,商人的社会地位低下,不过他有很多朋友,这些人会到庄园上做客,在公开场合他们是不会与王守善的亲爹主动交谈的,主动靠上去是自取其辱,里外不是人的感觉糟糕透顶,所以那个老东西才费劲让自己的儿子想尽一切办法摆脱商人的身份。

    只要是个读书人,所有人都会将他高看一等,谁知道他对时局说出怎样不一样的见解。西北干旱容易粮食歉收,中国是粮食大国,很多国家想跟中国交换粮食,没有哪个人会傻到用自己的粮食养别人的军队,不过要是用女奴来换就不一样了,如果能让女奴通过某种途径获得合法的籍贯成为妾,那么她生的儿子还有科举的可能,这样一来边军打仗还能捞个媳妇回来,杀敌没片功的情况就能缓解了。

    男奴隶肯定会不满了,让突厥人杀突厥人不行,让突厥人杀阿拉伯人和吐蕃人可以,不过大量外籍士兵守卫自己的领土不是长久之计,汉人自己的兵要增加才能保证军队忠诚。

    当兵要吃苦耐劳,还要冒着生命危险,那种临阵脱逃的人全部斩立决,大家并肩子上的时候你他妈偷奸耍滑,督战队的人会把他给提出来,只是选了阿拉伯人当敌人丝绸之路的通商就基本上结束了,国内的生意会遭到毁灭性打击,与织造业有关的产业会大批倒闭,支柱产业垮掉了内部就会发生动乱,盛世也就荡然无存了。

    如果一个女人走投无路了,她可以找女人社的帮助,王守善家就是通过她们的帮助度过了那次破产危机,同样一个女人被下堂了,她可以去找女人社寻求法律帮助。

    女人热衷宫斗宅斗,也不知道她们希望从中得到什么人生经验,王娡甩了自己原本的丈夫,一无反顾得投入了后宫,活脱脱就是个抛夫弃子的叛徒,她成功当上了太后,然后她就该学么

    最终所有宫斗宅斗的结局是女性的集体互相伤害与被害,她们都被蒙住了眼睛,在抚摸权力这只大象,以各自理解的方式来诠释女权,患难和信任被捆绑起来吊打,她们争斗的目的不过是富贵和太后的位置罢了。

    西汉末年,人民感叹吏治、当世无英雄的时候,等真正的英雄出现人民又将他给联手推上了死路,王莽就那么倒霉。

    技术是一种无形资产,他铸的那些钱都需要做模具,五铢钱停止使用后大家都用新钱就没有换算问题了,同时因为普通人没有做出那么好模具的技术发行货币的权力就垄断到了朝廷的手里,杜绝了恶钱横行造成的危害。

    一枚恶钱的含铜量明显不如上币,那就用三枚恶钱来代替一枚上币。

    伊兰世界的第纳尔是黄金铸造的,罗马的第纳尔是白银铸造的,王守善头痛欲裂,两天才睡一个时辰果然有碍思考,而且他觉得自己解决不了币制的问题。

    恶钱问题从两汉遗留到了李唐,主要还是涉及了国有和民营的问题,本来国家垄断的币制和民营形成了竞争,朝廷就对国内的经济没有办法实施管控了。

    “你该回去陪姐姐了。”

    太华公主的提醒在王守善脑海中想起,越接近汉武帝的后宫他就想起一个人来,桂宫的兰心,那个跟他有了一个不能说的秘密的女人。

    维罗尼卡是个十足的女巫,她居然会想到用下毒这种办法召见自己。谁会放过一个差点毒死自己的人,这种死亡邀请一次就够了。

    他想起了蒋静帆,虽然他也是墨家人不过他并不会功夫,放个风筝跑起来的样子非常笨拙,公主笑得前仰后合,她在嘲笑蒋静帆,不过他并没有恼羞成怒,那个疯子总在




第七百七十一章 光荣之手
    民间传言,能得金饭碗,一生衣食无忧矣,于是王孙公子们几乎人手一个。

    爵位只有一个,一般都是传给嫡长子继承,没有工作其他王孙公子们就算捧着金饭碗一样要讨饭,这些权贵的儿孙们要安置在哪里呢

    西汉时大司农桑弘羊敛财供军国之用,少府以养天子,田租、口赋都是归入大司农,而山海池泽之税称为禁钱,属于皇帝宫廷所有,少府就是专门替皇帝皇室管理财产的机构。

    大司农管铁,少府管盐,盐铁归国家垄断之后民间就不许私营了,王孙们捧的饭碗虽然从金饭碗变成了铁饭碗,收入也是地里刨食的农夫没法想的,尚书禹贡篇有云,海岱惟青州,厥贡盐,最先发现的是海盐,相传在山东南岸胶州湾一带有人煮海水为盐,到了三皇五帝时期发现池盐,战国时期蜀国开发出来后有了井盐,三皇五帝时期的国都都是挨着盐池的,春秋时齐国实行盐政官营,禁止民间私营,由此开创了齐国的霸业。

    盐里不掺灰赚啥钱,同样铁的冶炼也是有问题,卓王孙家做的镰刀就比官府做的好,垄断造成的坏处就是这里,然而正是因为垄断了,军工产品比民间的好了不知多少倍。

    欧罗巴的城市是挨着海建的,但是不是每个国家都可以开采盐,古罗马时期士兵会按日定量领到一笔补贴,这个补贴不识金钱而是食盐,罗马的食盐也是被国家垄断的,后来国家分裂了,每个地方领主自己可以开采自己领地里的矿产,一般来说贵族用的都很好,骑士剑是力量和王权的象征,是骑士的必备,至于农民的武器就是五花八门,粪叉子、木棍,什么都有,贵族的私兵会好一点,根据各个地方的财力畜养几百人到几千不等,那混战的场面,简直辣眼睛,让郎君恨不得挽起袖子教他们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汉人落到匈奴人手里要么死要么叛国,欧罗巴骑士被俘虏了可以给赎金,罗马时期主要用的青铜,现在则是用的手工铁剑,根据史密斯的手艺不同剑的质量有好有坏,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英格兰宽刃剑,和中国轻灵的单手剑不同,这种单手剑很沉重,剑柄末尾常带有重物,以维持劈砍时手腕的平衡。一把好剑难寻,领主看上了别的骑士的剑索要是极侮辱人的,有人宁可把剑毁了也不肯将剑当赎金,划重点了,对骑士来说荣誉高于一切,和中国人的玉碎一样,骑士的剑对他来说就是第二条生命,他们很舍得花钱,常常镶嵌宝石什么的,怎么说服他们把宝石扣下来换上玉就看牙郎的本事了。

    垄断既有好处又有坏处,汉武时期的兵器是远超过匈奴的,进入盐铁行业工作稳定、收入无忧,一直以来是人们所羡慕和追求的,在这里任职干和不干一样样,少府里面养着一大批闲人、懒人、庸人、散人,他们不仅是朝廷的包袱,还直接影响了想干事的人的积极性,官盐淡到没盐味,私盐就开始在市面上流行,盐帮就是大大小小私盐贩子的总称,当朝廷把盐价定为天价的时候死盐贩子背个背篓去产盐地顺手装满后,躲过官府的搜查,卖给老百姓就是暴利。

    盐业一直是民营和国营之间的拉锯战,到了李唐铁掌握在朝廷手中,盐业开放给了民间,因为财政问题有人就提议收盐税,没跟以前一样直接收走嘛,和香料的暴利相比盐巴那点利润简直就是灰尘,在汉人眼里,香料不收税盐巴收税,李唐朝廷果然是胡人朝廷,所以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不患寡而患不均,盐商的收入比耕种者的收入有天壤之别。

    东北的活土匪把盐池给占了,还设立了盐囤,有了这个东西军费开支就来了,农业社会是最稳定、最易于控制的,贩盐者一多他们在国土内四处游走,犯了法不好追捕,他串联谋反也是个威胁,收奢侈品税是最好的开源节流办法,不过那帮用的起奢侈品的人一般都是“贵族”,家里的关系盘根错节,收他们的税他们肯定心里不舒服,他买奢侈品的时候花钱眼睛都不眨,让他交税就不乐意了,买个奢侈品还要省钱的吝啬鬼就是这个德行。

    花最少的钱充最大的门面,还有一种人是要想要过精致而奢华的生活,又买不起那些大件奢侈品,就用小件奢侈品来追求生活品质,在细节上让自己与劳苦大众不同,这种人的税更不好收了,买一件小件奢侈品就没钱了,他们花钱的态度是要安慰自己那颗想穷奢极侈又没钱的心,胡商表示自己非常难受,花钱都不干脆利落,外国富豪买奢侈品是无脑恨砸,用金币雨把骆驼商人给淋到透心凉,花钱花到骆驼商人都替他心虚,再不然就是啥奢侈品都不买,一个是没钱,二个是他们更喜欢把钱拿去捐给教堂,一个穷人用奢侈品他们会以为那是那个人偷来的,小偷落到手里是砍手,基督徒则根据各个领主的法律观念来审判了,你狡辩说自己没偷那就把爪子下油锅过一次,看有没有神保护你,你承认我偷了,正巧他新得了一把剑,还没见过血,直接拿你来开刀,再不然就把你送到修道院去忏悔,修士会循循善诱劝你向善,然后你就在修道院住下了,留个地中海发型穿着长袍扫地赎罪。

    基督教讲诚实彰显主爱,他没钱买不起奢侈品就不会去买,那种用金雨淋人的反而被人看不起,为什么因为犹太人普遍很有钱呐,嗜好金钱是万恶的渊源,他们可以光明正大得仇富,当他们无话可说的时候可以诅咒犹太人,要不然耶路撒冷有面哭墙专门给他们哭呢。

    犹太人所拥有的一切都来历不明,犹太人是灾难与罪行的化身,在那个女德鲁伊都要上火刑架的时代犹太人只是被排挤,跟隔离麻风病人一样敬而远之已经算是很温和的了。

    当犹太人还有力量的时候他们一次又一次反抗罗马人,这使得罗马统治者把基督教看作一个危险的宗教。什么基督教和犹太教有区别初期基督徒绝大多数是犹太人,他们随身携带着十字架,犹太教却不会带着大卫星,罗马人将他们一起剿灭了。

    欧罗巴有句谚语,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必受穷,用钱时先问自己三个问题,为什么花钱,有没有必要,这笔钱有没有意义和价值浪费就是犯罪,浪费不是上帝的心意,合理合情得使用金钱是基督徒的任务,应当与有需要的人分享,在被罗马人迫害时期基督徒们共度难关,如果有人想到耶路撒冷朝圣也会有人资助,和耶稣在苦路上受到的苦相比他们在朝圣路上被撒拉森人跟猎物一样追捕已经不算什么了。

    大迫害是罗马帝国最后一次和最严重的一次对基督徒的迫害,罗马皇帝马克西米安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废除基督教的颁布权益,并要求他们遵守传统的罗马习俗,当时士兵在罗马境内到处搜捕基督徒,后来有人担心监狱人满为患,就开始针对神职人员进行迫害,下令民众将这些神职人员抓到诸神的神殿献祭,然而因为和高卢等地不断对外战争,罗马的国力下降,罗马西部的迫害行动就逐渐消失了,仅有东部的省份依旧执行禁令,一直到米兰敕令后基督徒才结束了被迫害的命运。

    既然越贵越买得起劲,为什么要收奢侈品税的时候全部都觉得不合理了呢

    胡人都知道,在中国打价格战往往谁都活不下去,要提价,不停得提价,制造出价格恐慌后就会越来越有市场,当花出高价买到一个根本不值得那么多钱的东西时他会觉得有安全感,并且很有面子,然后回头嘲笑那些还在排队哄抢的人。

    最昂贵的奢侈品是土地,粟特人支持安禄山在东北割据,建立自己的国家,然而他们也有不看好安禄山这个弥撒亚的,等吐蕃人占了西北,杂种胡占领了东北,汉人丢掉了北方,大家又跟两晋时期一样退到南方吗

    王守善想割据南方,虽然这个想法目前很遥不可及,但招安云南王皮格罗却是一次机会,他要反掉那部奴隶制合法



第七百七十二章 俗不可耐
    当你有力量的时候为什么不反抗

    犹太人和罗马人死磕的时候基督徒就跟羔羊一样跑了,后来犹太王国亡了基督徒不厌其烦得向罗马人传教,最终罗马人接受了基督徒,仍旧排斥犹太人,为了生活方便一些,一些犹太人皈依了天主教,然而他们并没有被接受,他们被两边当成了犹大,以至于后来出现了表面上信基督教,背地里依旧信仰犹太教的人。

    儒家是你怎么对我我怎么对你,可是在基督教里只要是异教徒就不会被他们接纳,也就是说你待我平等了我不一定平等对待你,只有跟他们一个窝里的人才是一伙的。
1...258259260261262...3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