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无刀子

    世间万物皆有阴阳,有贪官污吏就有廉洁奉公的好官,李昭德也不是跟薛仁贵、狄仁杰一样的千古贤臣,听说他跟着薛怀义去征讨东突厥的时候惹恼了假和尚,被他在大庭广众之下鞭打了一顿,李昭德在恐惧之下请罪饶命,他只是有了来俊臣做对比,一下子显得忠烈了。孔融跟他类似,有篡位夺权的曹操做对比就成了忠臣,当百姓有了更痛恨的目标后,不怎么讨厌的也就变得没那么面目可憎了。他最大的功勋就是废武兴唐,武承嗣和武三思争夺太子的位置,武承嗣就玩了一出“万民请命”,让一个老百姓王庆之带着数百人“请命”,女人嘛,就是那种“你越逼着我做选择我偏偏不选”的性格,当时武则天为立谁为太子正焦头烂额,王庆之在那里死催死催,母老虎发威了,让李昭德去问责,李昭德直接把王庆之杖毙了,回去之后他就说“自古没有侄子为天子为姑母立庙的,陛下应将皇位传于子孙,以为万代之计。况且笔下的江山来自天皇,若立武承嗣为太子,恐怕以后天皇不能享受血食。”

    血食就是杀牲取血,用来祭祀宗庙社稷的,这个必须要由血缘关系的人来献祭。李昭德看似刚正不阿,如果王庆之不是一届平民,而是一个有世家身份的公子,他就不会被杖毙了。李昭德是士族,士族在平民面前都有一种优越感,同样是平民出身,薛怀义因为有武则天的宠爱,即便被人当众鞭打李昭德还是选择了认罪,王庆之虽然有武承嗣这个靠山,李昭德下手一点都不含糊,士农工商是古之四民,士人一旦掌握了权力就不是民了,没有权力的时候他们就还是民,权力、女人、金钱是男人为之奋斗的目标,商鞅虽然他让秦国变得强大,然而老百姓却不怎么喜欢他,一个是因为他是士人阶层的,二个是因为商鞅变法本质上是用的霸道,和循循善诱的王道相比霸道更符合秦孝公的胃口,要完成秦王大一统的美梦就必须从奴隶到宗室全部都各司其职,人都是有惰性的,商鞅却挥舞着鞭子让国人全部都成为勤劳的人,谁会对那个成天唠叨,逼着自己收拾屋子的娘心存感激。

    等到有一天自己成了耶娘,又或者母亲不在了,才知道有人唠叨的日子过着多舒服。礼教以前觉得它很烦,等没有礼教的日子过多了才有人怀念它的存在,男人希望女人守礼,女人偏不,国家希望百姓守法,百姓偏不,世上怎么会有这么不讲理的人呢不是不讲理,而是人的自利本性在作祟,做某件事,比如遵守礼法对自己是无利可图的,有道是无利不起早,那么一大早就开始三司会审,昨晚上估计都没睡吧。

    熬夜的人脸色都有些暗淡,又加上王守善挡住了门口的光,判司内的三位官人脸色看起来更难看了,坐在下首的官员穿着一身青色的官袍,中书侍郎和门下侍郎是不可能穿这个颜色官袍的了,那位想必就是来自御史台的李杰。




第八百七十一章 非鱼非我
    八议最早源于西周的八辟,议亲,即皇帝的亲戚;议故,即皇帝的故旧;议贤,即德行出众的人;议能,即有大才干的人;议功,即对国家有大功劳的人;议贵,即三品以上的官员和有一品爵位的人;议勤,即特别勤于政务的人;议宾,即前朝国君的后裔被尊为国宾的人,丹书铁卷别称免死金牌,此物开始于汉高祖刘邦,韩信也有那玩意,不过一开始的丹书铁卷并没有免死的作用,仅仅作为一种加官晋爵封侯的凭证,韩信不久被处死了么免死金牌真的有免死作用具体时间不知道,反正到了隋唐可以免死,只赐给开国功勋,包括谋反罪都可以免死,侯君集要是有那玩意儿说不定就不用死了,特权阶级就是他可以无视国法,自己想干嘛干嘛,除了皇帝之外所有人都是替他们服务的,这种八议制度在儒家和崇尚周礼的国家非常流行,百里奚代表的是儒家“内圣”向“外王”的外化模式,秦国的公族又称为老世族,崇尚儒家让他们享有特权,商鞅变法要求王子与庶民同罪,刑不上士大夫,礼不下庶人,商鞅这么搞就等于是夺走了他们不用被刑讯的特权,再者因为普通的执法官员无法对特权阶级作出审判,所以他们对公族是非常客气的,一点都没有在老百姓面前摆官威的模样。在普通人的想象里,三司会审应该是气氛严肃、差人拿着常刑杖随时等着当堂打板子,非也,除了李杰那个寡言少语的人,陈希烈和刘升都很客气,这让习惯了看官老爷官威的王守善非常不习惯。

    法律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法官也要屈服在统治阶级的权威下,商鞅变法让那些贵族眼中的庶民有了可以对他们动刑挖鼻黥面的权力,再加上田制、军功制的改革让他们损失了大量利益,自认高人一等的老世族对商鞅心怀怨恨,周天子也封了很多姬姓诸侯,“宗子维城,以藩屏周”正是姬周分封的重要原则,同样诸侯的分封也必须以此为前提。晋国在强大之后就开始称霸,这个同姓亲戚变得不再跟天子亲密无间了,在晋国南下的路上有一个小国虢国,这个国家是周天子的畿内重臣,历代辅佐天子,主要负责掌握天子军队,周幽王时有虢国公石父名鼓,他在西周亡国之际和周幽王一同殉难,东迁时手持天子军队的虢公翰在拥立王子时与周平王形成对峙,毕竟平王是借用了外族的力量攻陷了镐京,按照长幼有序的规矩,周平王是该是原本的太子,可是他的外公申候引兵入关搞得关中生灵涂炭,已经失去了天子的德行和“攘夷”的职责,晋文侯趁机杀了虢公翰,夺取了兵权,拥立周平王登基,两国成为世仇,在春秋初期虢国代表周天子干涉晋国大小宗之争,历史上评论晋国无公族,主要是因为内乱造成了公族精英越来越少,不得不启用异姓大臣辅佐朝政,这虽然使得晋国充满了活力,也成为最终三家分晋的隐患,秦国与晋国世代联姻,个中故事他们比其他国家的人更清楚,虢国虽然表面上是调节大小宗的关系,实际上却在挑拨离间,曲沃小宗以正统自居,后来干脆讲虢国给灭了,然而这还是没有解决晋国内讧的问题,曲沃代晋后晋献公和晋文公图霸的国策使得卿大夫地位稳固,但那个时候的卿大夫主要起的是辅佐作用,当晋国遇到弱主时,卿族的势力就会急速膨胀,晋国后期的政局动荡是残余不多的公族和卿大夫之间的争斗,骊姬之乱是因为骊戎首领之女,为了让自己的儿子踏上国君之位,靠吹枕边风和买通卿大夫的办法让自己儿子的三个哥哥申生、重耳、夷吾离开京城,以保卫国家的名义阻止除了自己生的儿子外当国君,骊姬之乱让晋国公族元气大伤,最后如斯强国沦落到分崩离析的境地。秦国吸取亲戚的教训,将老世族当作立国之本,老世族乱了秦国必内乱,秦孝公死后,赢驷继位,为了平息老世族的怨恨赢驷只好杀了商鞅,这种情形就跟李昭德和来俊臣一起问斩一样,李昭德也不见得有多好,不过有了一个更坏的人承托他就是个好人了,商鞅死后赢驷还在继续变法,老世族想要重新夺回原本的特权已经很难了,因为老百姓已经接受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观念,再让他们认可那种贵胄子孙可以享受特权的八辟制度他们会群情激愤,法之不行,自上犯之,也就是说如果老百姓不遵纪守法了,是从权贵乱来开始的,衙门八字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在贵族的八议制度后,赎刑又让一部分有钱人成了特权阶级,同样是过失伤人,没钱的抵命,有钱的给钱就没事,又加上涉外法律时的处罚失当,中国人讲孝道,外国人不一定信这个的,用中国人的人情去套外国人的人际关系,这种不公平就让人对制度和法律起了抵制之心,不想执行的法就是一纸空文,不守规矩的刁民越来越多,基层官吏干活越来越苦,而上层的人还在吃喝玩乐,一个王朝的崩坏不是皇帝一个人的责任,而是整个阶级的集体衰落,晋国是因为公族内讧死光了,武则天通过杀门阀解决了关陇集团不听话的问题,也因此留下了人才奇缺的问题,老百姓的眼光很准,教育是能兴邦的,问题是要教一些什么呢女儿去学娼妓的才艺娱人努力嫁入豪门,又跟骊姬一样无视嫡长的规矩拼命让自己的儿子继承老公的家业和爵位,儿子吟诗作赋,天天跳胡旋舞,穿着胡服往返于各种宴会之中,东风夜放花千树,宝马雕车香满街,这种表面的浮华后是空虚。但凡一个男人和别的女人发生了关系,那么他能对这个情人说的话,一定是比能对妻子说的话更加私密,男人和女人之间多得是比出轨更可怕的事,官妓想要摆脱自己的贱籍就会戴罪立功,告发自己昔日的枕边人。冯坤的爹就被一个官奴婢给告发了,中年人寂寞难耐,他偏偏向一个蛇蝎美人吐露自己的苦恼。

    ァ新ヤ81中文網www <首发、域名、请记住

    男子重义,女子重情,贞观时有一个很出名的案子,河内人李孝德,他常在市井之中乱语鬼神,妖言惑众,祆教是外来宗教,已经有个让人疯疯癫癫的佛教了,祆教在初传入中原的时候被一度归为邪教,子不语怪力乱神,祆教却讨论鬼神、祭祀有关的东西,他们和道教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为了保护本土宗教,祆教徒会被绞死,何况是传播的人了,当时负责调查此案的就是大理寺丞张蕴古。

    张蕴古性机敏,强记忆,博览群书,尤晓时务,在审问李孝德期间他发现此人有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不该承担法律责任。

    普通人认为精神分裂就是那种看起来邋遢,说话没有逻辑,总之一看就是疯子的“疯子”,事实上很多疯子是感觉不到自己疯了的,李孝德不仅能说会道还很会下围棋,从表面上看他一点都不疯,正是因为如此他才发展出了很多信徒,正常人很容易被精神病人吸引,并且沉沦在他的世界里难以自拔,精神病人有自己的一套不同于世俗的逻辑,他能让听众产生更广阔的思维,并从他的角度去看待一些社会问题,然后跟着一起发疯了。

    天才和精神病人的界限是模糊的,在张蕴古眼里的精神病人在监察御史权万纪的眼里就是个正常人,当太宗皇帝同意李孝德无罪释放后张蕴古立刻就去大理寺监狱里告诉了李孝德这个消息,两个人还用李孝德自制的围棋下了一盘,这一幕刚好被权万纪看到了。

    权万纪就以张蕴古纵情枉法为由弹劾他,李世民大怒,立刻命人将他斩于东市,后来李世民后悔了,觉得自己下令处决太快,想悔悟已经晚了,由此下令,以后凡是死刑犯在京必须五次复奏,京外三次,以免冤误,由此有了秋后问斩和死刑复奏的规矩。

    来俊臣就是在等候处决的时候钻了空子翻身的,优柔寡断和当机立断都容易出现问题



第八百七十二章 甲子反思
    在自然界里,不论是鸟还是狼,最初需要学习的知识就是有哪些东西可以吃,有哪些危险需要规避。母负责教导幼子什么东西可以吃,而父亲则教导幼子那些危险需要规避,每个人都曾经年轻过,也曾有过被义气冲了头,干下糊涂事的时候,因为打打杀杀、争权夺利,最后进了监狱或者被流放他乡的人数不胜数,这个时候父亲会教导儿子,逞江湖义气是不可取的,不过叛逆的儿子几个听得进去呢,前人走过的歪路一定要自己也走一次,撞了南墙才回头,因为儿子认为自己和爹不一样,他走的路,自己换个姿势走就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女人的爱是神奇的,武承嗣是她预定的王位继承人,然而她在一段时间曾经更爱薛怀义,李昭德是个明白人,当女人的心在男人身上的时候,她就连子嗣都不要了,一心一意扑在他的身上,所以薛怀义打他的时候能忍辱负重,认气吞声。宠爱让人的心失去了平衡,会升起维护偏袒之心,王守善的娘为了保护他而赔上了性命可不是让他糟蹋着玩的,兄弟是兄弟,他还不至于为了李白牺牲自己去死的地步去死的地步。在墨隶给他的那本战国策上,巨子腹朜曾经居住在秦国,他的儿子杀了人,秦惠王对巨子说“先生年事已高,又没有别的亲人,寡人就命令官吏不杀你的儿子了,先生这件事就听寡人的吧。”腹朜回答道“按照墨家的法律,杀人的处死,伤人的处刑,这是用来禁止杀人和伤人的,而禁止杀人和伤人的法是天下的大义,王虽然为了他开恩而命令官吏不要杀他,腹朜可不敢不按照墨家的规矩行事。”最后腹朜不听秦惠王的劝阻,自己手刃了儿子。

    忍受私利而行大义是领袖的公德,当大王当然舒服了,可以想要什么有什么,当太后更舒服,问题是天下不需要那样的大王,也不需要那样的太后。芈月是楚国来的媳妇,嬴稷登基时年弱,她一个妇道人家却要顶着整个秦国老世族的反对将变法贯彻下去,刘邦和汉文帝死了,吕雉和窦漪房要将黄老坚持下去,华夏历史上两次重要的思想改变都仰赖女人的固执,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如果不是因为孟母三迁就没有少而好学的孟子了。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就像洪水,堵是堵不住的,秦国统一天下之后依法治国,大牢里关满了囚犯,按照秦国的严苛法律很多人都失去了劳动力,及至李唐开国初年,还保留了刖刑,大理寺玩的花样很多人都知道,死刑犯本来就是要死的,他怎么死有什么关系吗汉人既有友好善良的一面,又有恐怖暴虐的一面,诏狱、例竟门、玉女登梯,要是被收监了能死个痛快还好,王守善就怕被人折磨死,那是一点做人的尊严都感觉不到的,相比之下永巷的那点清苦算是个啥。

    劳改就劳改,戚夫人非要唠叨,最后激怒了母老虎将她做成了人彘,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王守善可不想成为可怜之人,所以当陈希烈问起他杀了几个人时他回答道:“当时的情况很混乱,有很多人冲着我杀过来,我来不及想太多,光顾着拼命了,等反应过来院子里就我和李白两个还站着。”

    “两个人杀二十六个人,其他人不会跑吗”

    “那个时候大家杀红了眼,我怎么知道他们为什么不跑,大概是觉得他们人多我们人少,所以才没有跑吧。”王守善揉了揉鼻子“我在院门那边,李白翻墙进来的,一人一头,我们一人也就对付不到十个人,后来他们还吹了口哨把同伙叫来了,我怕他们跑了去搬救兵,于是把后来帮忙的那些人给杀了。”

    王守善的话引起了公堂里外的人窃窃私语,陈希烈轻轻拍了拍惊堂木,所有人立刻安静了。

    “有人求饶吗”刘升皱着眉头问。

    “大概有吧。”王守善一边思索一边说“就算有我也不会放过他的,当时的情况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我放了他死的就是我自己,就算你们放了我,我还要担心他们会打击报复我呢。”

    “王驸马大可不必担心,还没有哪个毛贼的胆量大到敢在京都对皇亲国戚动手,证供上说你已经被陛下派去守西瓜院了,怎么会忽然出现在长安”

    “咳咳。”陈希烈的话音刚落,外面围观的人里就有人忽然咳嗽。

    “我回来办点家事,不是说了吗我主要是回来保护咸宜公主的。”王守善的笑容变得得意起来,他都忘了,眼前这些都是“懂事”的人呐“我曾经听过一次辩论,讲的是君子胜不逐奔,但实际上如果在战场上不乘胜追击扩大战果的话,以后敌人还会卷土重来,当年太宗皇帝攻打高昌就是以雷霆万钧之力将高昌夷为平地,从此之后再无人敢小视我唐,惹了不该惹的人就要付出代价,如果我当时不斩草除根以儆效尤,以后那些刁民还敢犯上作乱,不良人虽然不入流,也是我天朝上国官员,我这算是捍卫国威。”

    “王驸马所说的国威难道是跟你一样在长安制造腥风血雨吗”陈希烈一副不肯退让的模样,他不是该很“懂事”的吗

    “陈侍郎所言何意”

    “大唐国威自当由贤臣良将来维护,驸马只是外戚,你只需安心在家陪伴好公主就可以了。”陈希烈成竹在胸得笑着说“外面爷们儿办的事,你还是少插手为妙。”

    一股热血直冲脑门,他只觉得眼前一红,头顶生疼,在诸人的窃笑声中王守善的手已经按在刀上,不过最后一刻忍住了。

    ァ新ヤ81中文網www <首发、域名、请记住

    这里是中央不是边关,才杀二十六个人就如此大的阵仗,真是没见过大场面。

    于是他的手放开了刀柄,笑着说道“陈侍郎还有别的问题要问吗”

    “今年是大唐开国的第二个甲子,王驸马可知上一个甲子发生什么事了”

    你他妈的还没六十呢。

    “六十年前,高宗皇上五十大寿,开国又正好六十年,本来应该是双喜临门,然而前中书令李敬玄与吐蕃作战大败,与此同时藩属国新罗在青海大败后停止朝贡,顺圣皇后认为当出兵征讨,高宗皇上也同意了,大理寺卿张文瓘跑到皇宫,跪在两位天皇面前苦谏,两线作战国力不可支撑,人民也苦不堪言,请二位圣人收回成命,今年又逢甲子,吐蕃又犯小勃律,东北与契丹交战,如果关中再生事端,那么国将永无宁日,王驸马,你从西域远道而来,进城之后就没休息过,不如趁着这几天在家里好生修养一段时间,你的判罚等圣架从华清宫回来后再由陛下圣裁。”

    这是变相的软禁了

    王守善冷笑一声“不是说让老子来是例行公事吗”

    “是例行公事,让你休息也是留守的意思,现在正值多事之秋,驸马爷还是别添乱了,你不是想当缉事番役吗找个太学生来教你可好”

    门口又响起了窃笑声,王守善恨得咬牙切齿。

    “大非川惨败,有人说是李敬玄不会带兵所致,而实际上将门只认将门子弟,认定了父亲英雄儿好汉,排资历论辈分比文官还厉害,根本不用寒门子弟机会,即便是武举人也不得重用,将军们作战只凭勇猛,根本不用智谋,王驸马近日所为可真不是智将所为,宫里人称你为小周瑜,今日一见果然貌可比周公瑾。”

    “你!”王守善暴怒之下气得站了起来。

    “怎么王驸马难道是想在大理寺杀了本官不成”

    &n



第八百七十三章 诤友侠朋
    江湖里有人老成精的老鱼,也有初入江湖的肉脚,自己是个什么货色被官府的人审问一下就知道了,对手是最好的试金石,官府的人还不是一样要诈犯人。只要有关系就可以被捞出来,坦白不会从宽处理,抗拒从严才能回家过年,大理寺审理的都是流刑以上的案件,只有那些被官爷的官威吓住的肉脚才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正是因为有这种不肯坦白,甚至还会编故事的人才会有酷刑存在,老江湖的脸皮厚,骂他两句就跟和风细雨一样,但是威胁要打一顿,他就会跟竹筒倒豆一样全抖出来,武则天的酷吏则是完全屈打成招,神龙政变后,“慎刑”就变得过犹不及,囚犯身上哪怕有个淤青也能说是官差滥用私刑,常年累月得堆积起来,大理寺的积案就跟山一样,武则天设置推事院是方便了自己控制司法,她想杀谁就可以杀谁,公检法三司沦为的工具,再想让老百姓遵纪守法就难了。

    肉台盘是前门谢客后门开张,即使是接盘也有一个知情权,主动接盘还是被动接盘是两码事,大理寺府库里没有粮食,也没有金银,只有满仓库的卷宗,而且这种仓库还不是一个,为了防止火灾,左断刑用的都是砖石,没有用木材,感觉就跟科举考试的隔间很像。
1...297298299300301...3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