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无刀子

    王守善头一匹马有点桀骜不驯,当时卖马的人跟他说了个故事,有些卖马的好像有算命的本事,他说胡太后时期有个叫高欢的人,高欢长得帅,当地一个殷实的鲜卑人家娄家的女儿看上了他,姑娘每次经过城门,就会对驻守城门站岗的高欢多看几眼,平日的约会没有少让丫鬟给高欢送这送那,最后又倒贴嫁妆把自己嫁了过去。结婚后靠着老婆的陪嫁,高欢有了一匹自己的马,当上了队主。后来又转为往京城洛阳送信的通信兵,王守善现在想来自己的情况和高欢居然差不多,他老婆也算是鲜卑人,长得俊也算是财富之一。

    对于高欢这样的社会底层人士来说,天下大乱就是他的机会。可是高欢没有自己的队伍,养私兵一是自己豢养的部曲,一是胡人的部落兵,养兵贼他妈花钱,高欢既没有钱收养私兵部曲,自己又不是鲜卑部落的酋长,六镇起兵的时候,高欢与他的兄弟们只是跟着大家一起往前走,走到哪里算哪里,他们没有自己的目标,只是随波逐流,六镇之乱,又称六镇起义,起因是因北魏首都南迁洛阳後,六镇鲜卑和鲜卑化贵族与将士的待遇及升迁不如洛阳鲜卑贵族,最后发起叛乱的大起事,幽州人的状况和六镇将士差不多,北魏末年政治腐化,权贵奢侈,守宰暴敛,赋役、兵役繁重,百姓纷纷逃亡或依附豪强,边镇军事豪强乘机扩充实力,其中尔朱荣实力最盛,高欢最初追随的领导人是杜洛周,杜无统领才能,高欢又带着老婆孩子,坐着牛车投奔另外一个首领葛荣。鲜卑人出身的葛荣有一定的领导能力,吞并了杜洛周后声势浩大,但是缺乏谋略,高欢觉得葛荣也不是值得追随的人,就与几个兄弟投奔了尔朱荣,有一次尔朱荣看见高欢在马厩里,对于一匹没有加以羁绊的悍马进行调驯之时,从容娴熟,悍马不踢不叫,让尔朱荣震惊,高欢说对付恶人,也要用这个办法,高欢虽然能够打仗,但是没有自己的军队,他跟卖马人一样只是一个为别人打工的。尔朱荣死后,高欢的目标瞄准了当时流亡的游民,也就是葛荣死后留下的军队,这支军队虽然归降了尔朱荣,但受尔朱家族的嫡系兵欺侮,经过三年的浴血奋战,他从一个门卒成为北魏最有权势的人物,东西魏分裂,高欢将首都迁徙到邺,自己的霸府在晋阳,他虽然不见得有统一华夏的豪情,可是统一黄河流域的政治抱负还是有的,可惜的是临死终究还是没有成功,高欢的后人输给了西边的拓跋宇文氏。他用人务实,不尚浮华,重实干,不重出身,赏罚分明,重视忠诚气节,勋旧得到爱护,军令严肃,掌控能力强,性格上深沉缜密,机权变化,人莫能测,同时他生活节俭,自我约束能力很强,到底是缺了什么让他无法称帝呢

    ァ新ヤ81中文網www <首发、域名、请记住

    “陈虎,你听说过高欢这个人吗”

    “你是说那个说汉人是鲜卑人奴仆的汉奸高欢”乞活帅的后人答道。

    高欢是个奴才,这就他不得人心的原因,奴那个字王守善也听不得,王守善不知道他是怎么让烈马变得温驯听话的,反正他知道高欢被驯化了,人和畜生一样可以被驯化,只是驯化他的是谁,他鲜卑族的老婆还是别的什么人

    只要唐人不改他们那套允许奴隶制合法的法律,王守善迟早会起兵反叛,说不定以后还会和乞活军碰到,做人留三分,日后好相见,尚武地区的人和中央这帮歌舞升平的文官过不去,待遇不公平让幽州、冀州已经不怎么听中央的了,幽州人在弹剑,冀州人在反唐复汉,西北还有来曜那个死忠,问题是河西走廊被人切段了他想勤王都没法回来,谁他妈叫中央的人把养兵的钱给小仙女买胭脂水粉用了。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他要想法子放那个叛贼出去。

    “咚咚咚咚咚。”

    王守善正在焦头烂额的时候,忽然听到大理寺门口传来了鼓声,他下意识得看向了陈虎。

    “有人击鼓鸣冤。”陈虎咬牙切齿“真他娘得挑时候。”

    听到有人鸣冤那些书吏一动不动,三司会审的主官都还在,其他人找什么急,那阵鼓声响了一阵后就停了,仿佛一切都恢复了正常。

    “阿虎,我想放那个乞活军出去。”王守善这个时候对陈虎说“只要没人知道是你放的你就没事,一直关着他他反而会咬你一口。”

    “王郎怎么会这么想”陈虎有些急了。

    “难不成你想杀了他不成”王守善看着陈虎,他的脸上露出一丝胆怯,最后摇了摇头。

    叫什么老虎,看起来跟病猫一样。

    有家事的人是不会跟没家事的人一样无所顾忌的,杨务廉就是利用了民夫这一点,强征他们去开凿三门峡的路,如果服徭役跑了他们的家人就会被连坐,结果他们去了一样也是死,脖子上戴着秤砣,尸体沉入黄河浮不起来,他们就这么被毁尸灭迹了,公主府不需要男仆,杨务廉要的是民夫的家眷,女的可以去府里干活未成年的子女可以转卖或者送去当宦官,男人要保护自己的家人,可惜那些民夫已经死了,他们没办法守护自己的亲人,无限自卫权只在晚上有,白天他们无法反抗那些索命的官差。

    良心这个东西,有些人早他妈给狗吃了,对汉人老百姓更狠的往往是汉奸,纵使杨务廉有做化缘僧傀儡的本事一样要除掉,谁叫他是鲜卑人的奴才。

    唐女已经不是汉女了,她们已经被胡化了,所以才能那么心安理得地奴役别人。城里的女人和乡下女人




第八百七十七章 杰克的蚕豆
    狼,虽然凶残,但是不耍手段,虽然冷血,但是没有心眼,为了获取食物,都是光明正大得杀戮,不像人,用各种手段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为了利益,可以出卖朋友,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连哄带骗,不择手段。

    长期以来,人们对狼的认识是贬义的,狼子野心、引狼入室、狼狈为奸,但突厥人通过多年观察发现,狼是一种非常忠诚的生物,狼群以核心家庭的形式组成,包括一对配偶及其子女,有时也包括收养的未成年幼狼。成偶的狼只要配偶还在,绝大多数会终生相伴,如果配偶死亡,它会很快重建新配偶关系,狼虽然凶残,不过在其他更加强大的生物面前却是弱小的,而且还有狼瘟,残酷的自然不允许它们守贞,为了繁衍后代只能再婚,鬼哭狼嚎声音凄厉,人在旷野里听到了会觉得很恐怖,其实狼嚎声大致可分为“我受欺负了,兄弟们,快来助我一臂之力!”、“开饭啦!有肉吃!”、“我迷路了,哪个兄弟指个路!”、“人来啦!快跑啊!”以及最常见的“老婆老婆听到速回老婆”,狗子也有这种习惯,自家的柴狗听到远方嗷嗷的叫,跟着一起嚎,人类中有很多都是路痴,在一条路上走着走着就迷路了,但是我们有地图,能通过星座、罗盘来辨别方向,狼和狗没有像人类一样的工具,那就只能通过自己的方法来确认位置了,不同的狗狼嚎方式不同,传递的信息也不一样,一只狼是孤狼,它往往比狼群里的普通狼更危险,因为它要独自面对生活,独自捕猎,独自面对危险,狩猎是群体作战效率最高的,孤狼总是要面对饥饿,曾经在旷野里流浪的狼重新融入新的狼群也会遭到排斥,因为绝大多数都狼都是没有经历过它经历的遭遇,而且成年狼对首领夫妇会造成威胁,如果一只公狼遇上了母狼,倘若它们情投意合就会组建新的狼群,所以人听起来很恐怖的狼嚎声实际上是一首凄厉的情歌,在结婚仪式上肯定要喝酒吃肉了,要是行夜路的人很不幸被它们当成“飨宴”的主菜,要么跟牛羊一样逃跑,要么跟猛虎一样奋起而战,等狼群知道人不好欺负的时候就会再次狼嚎,此时的狼嚎是代表警告,这个人不能招惹,等蓄力之后会再次来战,因此尽快离开狼群的地盘才是安全的。

    不论是十六岁还是六十岁的男人都喜欢年轻女人,可是人到中年之后就不像少年一样精力充沛了,时间磨去了他们的棱角,变得圆滑“成熟”,在这个人吃人的社会能活到他们那个岁数已经证明他们有丰富的生存手段,只有经历过中年的人才能明白,撒谎是中年男人应对压力的方式,这既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同时也是让身边人和自己都有一个缓冲的空间,为了获得年轻女人的青睐中年人会甜言蜜语,加上他们小有资产,经不住诱惑的年轻女子就会中他们的陷井。

    年轻人面容稚嫩,可是他们棱角分明,少壮不努力,老来徒伤悲,这些年轻力壮、精力充沛的少壮派思想邀进,敢做敢想,但是因为年轻气盛容易被老谋深算的人利用,常常意气用事,做事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将王守善给“救”出来之后那些国子监的学生就找了家酒肆庆祝,就好像他们把自己的前程给毁了是件多么了不得的事一样,他们在一楼勾肩搭背、唱歌喝酒,王守善却没有加入他们,他一个人独来独往惯了,不习惯那种场合,而且他还在思考接下来该何去何从。监狱里要弄死个人很简单,独孤修德假传圣旨就把王世充搞死了,谋反的死刑犯即便自己将他给杀了也不会引起李隆基不满,反倒是将他放出来会引来官司,陈虎下不了手也是可以理解的,大家都是苦命人,只是对方走了一条不同的路而已,开元十五年冀州黄河决口,当时他听说了这件事,不过那个时候他正忙着读书习武,准备来年投军,因此根本没有去细想,反正肯定有人会去处理的,武懿宗倒是去处理契丹人的问题,不过他比契丹人杀自己百姓还狠,黄河决口绝对是不祥之兆,幽州人都还是好打发的,给钱给官职就能让他们消停一会儿,麻烦的反倒是冀州人,李唐跟他们结下的是血仇,王守善现在也一身都是血债,王世充击败李密后占领洛阳,势力范围从洛阳一城猛然扩展到整个河南,还得到了李密部下的秦叔宝、程知节、罗士信、裴仁基、单雄信等名臣大将,手下可谓人才济济,他还发布布告招聘文才学问足以帮助处理政务的文职人员,武艺超群敢于冲锋陷阵的武职人员,善于审理冤案、疑案的司法人员。呈递书函当面介绍以推荐或自荐的每天都有几百人,王世充一概亲自考核,殷勤慰问款待,他爱搞小恩小惠,从上至下直到部队的普通士卒,都用夸饰动听的言词进行引诱,然而他最后还是输了,李家人最擅长挖墙脚,秦叔宝、程知节、罗士信都被李渊父子收了,到后来人心一天一天散失,他就用酷刑严厉控制,家里有一个人逃跑,全家不论老少都株连被杀,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只要告发就可免罪。又命令五家为一保,互相监督,如果有人全家叛逃而邻居没有发觉,四周的邻居都要处死。处死的事接连不断,人们叛逃越来越厉害,甚至上山砍柴的人,出去回来都有时间限制,弄得公家私人人人自危,都无法生活。他把宫廷作为大监狱,只要产生怀疑,就把人家连同家属捆绑起来送进宫廷关押。每当派遣将领出外作战,也把他的亲属拘留在宫里作为人质。被囚禁的人一个紧挨一个,饥饿而死的一天几十人,他招兵打仗没完没了,库存的粮食很快吃光,城里的人开始吃人肉,饿到后来开始吃观音土,他的尚书郎卢君业、郭子高等人都饿死在山沟里。在这个粮价飞涨,城内随时可能爆发食物短缺问题的时候,这么大肆庆祝实在太不应该了,然而奇怪的是城里的居民居然也开始自发庆贺起来,唐人好豪迈,一碗浮着白米的浊酒咕噜咕噜干完,“啪“一声将碗给摔了,那种粗制滥造的劣质碗只用一次,将心里的怨气、烦闷一口气随着这碗全摔个粉碎。

    摔碗酒各地有各地的风俗,西北是喝了壮行酒,把碗一摔就开拔了,长安的摔碗酒是丧事的一道程序,农村对丧葬习俗特别看重,一般老人咽气后,先将一只碗掷地摔破,亲人放声痛哭,一是将孝家的丧气摔出去;二是将众人烧给亡者的纸钱通过大地送入“地府”;三是摔碎孝盆预示孝家从此不再使用,更不再发丧,而亡者一定来生转世顺利。这年月借尸还魂的小鬼多了,不防一手不行了,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孙捧御筵。宫网星河低拂树,殿廷灯烛上熏天。弹弦奏节梅风入,对局探钩柏酒传。欲向正元歌万寿,哲留欢赏寄春前。每当除夕之夜,唐人有守岁的习俗。人们围坐在一起,辞旧迎新,一直要等到元旦来临,整个除夕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酒宴中消磨度过。

    &nb



第八百七十八章 诽谤之木
    裴耀卿将漕运剩下来的钱用来和市,他走之后老百姓又开始被抢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久居长安的人早就习惯了官府的强取豪夺,其他地方却没有,开元十年武强县令裴景仙坐赃五千匹,按照一匹就要判斩刑的规矩,裴景仙所犯的罪责要砍五千次脑壳,然而大理寺卿李朝隐却出面为他求情。

    裴景仙的曾祖父是大唐第一位宰相裴寂,是昔日李渊的元从功臣,睿宗称帝后因为阿武干政,裴炎坐连徐敬业谋反案,虽然查抄家中并没有发现任何贪赃之物还是判了死刑,数载之后,至载初元年,徐敬业的弟弟徐敬真原本被配流绣州,后来欲逃亡突厥,在路过洛阳的时候洛阳司马张嗣业和洛阳令张嗣明资助他逃跑,可是徐静真在逃到定州时被捕,张嗣业下狱自杀,徐敬真和张嗣明在酷吏们的授意下诬陷朝中大臣,其中裴家人又遭了殃,裴景仙家就剩下他这一根独苗了,再把他杀了裴炎这一支就绝户了,后来李朝隐求啊求,最终李隆基放了裴景仙一条命,把他流放到岭南的穷山恶水之处。

    虽然单丝罗最大的买家在中原,不过商人们不会将铺子开在京都的,那是必然及定然的三天两头挨抢,所谓的横征暴敛就是跟裴景仙一样向庄户强行摊派索要,河北一带的老百姓已经没把唐官当父母官了,所以就有人上京告御状将裴景仙告发了,天子脚下生意很不好做,下面喝酒聊天的老百姓就开始商量着离开京城,到别的地方做生意。

    南方人远离政治中心,做生意不跟北方人一样,北方人说是重感情吧,但更爱面子,明明没什么钱了还在打肿脸充胖子,南方人是有钱大家一起赚,只要一个人在某个行业有成就了,就会带着邻里、亲戚加入,北方商人官府背景重,而且经商到最后都是要朝着政界发展的,宦海沉浮不是他们这些小商户惹得起的,动不动就族诛,就算有那个啥正当防卫,对那些披着官服外衣的强盗还是没啥作用,民不与官斗,惹不起躲得起,换一个地方还是能吃饱饭的。

    王守善和吴晓默默无言得喝酒,听着隔壁酒肆传来的说话声,很简单的道理,公平交易才会有下次,王守善原本想把单丝罗弄到长安未央宫来生产却忘了这一点,如今的饮食男女是没钱了还是要穿得非常光鲜华丽,用自己的品德换财物,女人为了买一件心仪很久的衣服愿意找高利贷借钱,还不起就送倡肆里卖身还债,嫖娼是很暴利的买卖,而且社会风气是笑贫不笑娼,在外面卖的不一定是乐籍,也有良籍的,玩够了之后再找老实人结婚,她们长得漂亮、又有学识、很会与人打交道、说话也风趣幽默,比那个只会在家做家务活的贤妻良母有魅力多了。风尘女子和风流才子都擅长游情,别看她小小年纪,已经可以将男人玩弄于鼓掌之中了,杨玉环已经要把李家给弄分家了,李瑁根本不认李隆基这个父亲,他把宁王当成自己的父亲,她才十八岁就已经有这个本事了,以后有了自己的孩子说不定要成为第二个骊姬。

    谁说的小女孩单纯的,过了十岁之后就没有幼女了,十二三岁的男娃可以杀人,还把当今的小孩当小孩的,才是真正的孩童,十三岁可以结婚就意味着要找处子要往前推,大概十岁左右可以确保是处子,后面的就不一定了。

    习惯就好了,物欲横流的世界就是这样,衣服是用来遮身的,现在它起不到那个作用,它只是一件花钱并且结怨的消费品。

    安乐公主是穿衣达人,一开始她引领穿百鸟群的风尚,后来鸟被抓光了,引起了蝗灾,官府就不许抓鸟了,她在婚礼上穿的裙子非常梦幻,上面绣了很多小鸟,她一跳舞就艳动邦国。

    仕女负责引领,庶女负责追随,而仕女跟随的对象则是皇室、贵族,她要是想要一件东西男人就负责抢劫,就跟敦煌壁画上画的一样,皇后想用九色鹿的皮做衣服,国王发兵去捕猎,而曾经被九色鹿救过一命的弄蛇人则带领军队去杀自己的救命恩人,在“美”的追求面前一切仁慈、善良、公正、感恩等高贵的品德都可以丢掉,孟尝君从秦国逃走的时候就是用了一块狐狸皮从秦王的宠姬手里换来了印信。女人很好骗的,给她们衣服就会不去关注其他的大事,越是精致、巧夺天工的衣服越是能吸引她们的视线,只要她觉得“值得”,花什么代价都可以的。

    中年人很明白年轻女人的需求,所以才会用衣服来解开她们身上穿的衣服,只有傻孩子才会想到要用真心去打动她们。跟权楚璧有金钱往来的是尚衣供奉、殿中少监姜皎,姜皎常与后妃连榻饮宴,李隆基叫他姜七,在宴会那种争奇斗艳的场合当然要穿华丽的衣服了,昔日吕不韦讨好华阳夫人一样用的衣服,女人要争宠、要打扮得好看也需要单丝罗这种衣服。在王志愔看来一件五两丝的衣服根本不值三千,可是姜皎买那些布的价格更贵,这些钱都是皇帝花的,在李隆基发迹值钱他花了很多钱在李三郎身上,等李隆基飞黄腾达之后姜七不仅赚回来本钱,还大赚了一笔,他在五陵的鄠杜买了房子,皇帝经常游幸。

    李林甫的娘是楚国公姜皎的妹妹,侄子看舅舅没什么奇怪的,李林甫曾经在睿宗时期担当千牛直长,后来到了年纪就退了,他擅长音律,与同样爱好音律的李隆基很投缘,在给太子当了一段时间中允后就被火速提升成了国子监司业。

    一般人熬二十年也没他这个本事,出身好又来事的人就是升得快,权楚璧家原本也曾经显赫一时,权万纪还曾经担当过吴王李恪的老师,他管教甚严,以敢于直言著称,后来出了李承乾的案子,吴王遭到牵连,又恰好李世民的五子李祐好游猎,结交奸邪之人,李世民就责备他府上的长吏不会教导人,于是就换了权万纪去教老五做人。

    事实证明,敬业老师操碎心,奈何学生太王八,不服管教的李祐派了二十个人把权万纪给射杀了,杀完了还不服气,把老师肢解了,然后发动叛乱,想把他老子李世民给杀了自己当皇帝。

    贼你妈,教皇帝的儿子要死无全尸,比谋反的危险还大,好在李世民是明君,没有因为自己的家丑而亏待权万纪,封了他襄阳县公,食千户,齐州都督,武都郡公,食二千户,以此平息了文人的怨气,才有人还愿意教李家的诸位皇子。

    你不成才,丢了祖宗留下的基业,王孙变庶人关老师屁事啊,以前得势的时候山珍海味不和口味要丢,失势了观音土一样要吃,习惯就好,风水轮流转,刘家人现在就被压



第八百七十九章 国王的新衣
    或许一切来得太过顺利,失去的也猝不及防,用脚投票的意思就是财富、人才、技术流向能提供更加优越公共服务的行政区域,纵使江南人曾经干过衣冠南渡,舍弃同胞于水火之中的事,南方依旧是南方。

    春秋战国时期多国变法就是为了让人口让自己的国家流动,人有自由选择的权力,居民可以从不能满足其偏好的地区迁出,而迁入可以满足其偏好的地区,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各个地区的节度使也在招揽平民到他们那里定居,安西那边盐田是官民一起开发的,东北的土匪占了盐屯,不过他们物产丰富,肉随便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想吃肉还是想吃咸盐自己决定。
1...299300301302303...3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