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官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幸运的苏拉
幕主不把幕宾当下级,幕宾也不能把自己看低,否则同样会遭到讥笑:李光弼昔日在幕府里,大小事务都交由判官张傪,二人向来分庭抗礼,而另外位大将田神功在当上兖郓节度使后,判官刘位等对他叩拜,田神功初始不知,后来见到李光弼和张傪间的礼数,大惊失色,问自己判官刘位为何如此,刘位回答说“判官是幕宾,使主无受拜之礼”,田惶恐不安,忙对刘位等人一一赔礼道歉;晚唐时期,王龟(这名字起得......)在当浙东团练观察使时,桐庐的方干前来造访,进去就对着王龟三拜,遭到人们的非议,得了“方三拜”这个戏谑的绰号。 高岳只晓得段是边陲宿将,要行礼数,幸亏被段秀实及时扶住,不然又要得个“高三拜”的诨号。 接下来,段秀实在草堂坐定,和高岳相向而谈,云韶和芝蕙坐在屏风后旁听。 段秀实直接坦白了来意,他刚刚进京谒见陛下,得赐宅第一所,实封一百户,现在是来为泾原招募人才来着。 “屈使君!”高岳急忙说道,便想起昨日泾原进奏院确实来人的,可还没来得及宣读辟书就被财大气粗的西川进奏院给打断了。 段秀实苦笑,说高正字昨日同时被五个方镇争相征辟,美名再次传遍长安城诸坊,岂不知我泾原镇其实也连续发出多封辟书,希望招揽在京的年轻俊杰去我镇,高正字只是其中之一。 哦,那不知道这位专门来我这里做什么 “可全都被拒绝了,所以段某想到,在还没得到高正字回信前,不能守株,于是冒昧来访。”段秀实顿了下,而后继续说下去,“泾原使府需孔目官兼衙推一名,可奏授太常太祝的朝衔,俸料每月十五贯,杂给十贯,聘钱七万。” 当段秀实报出这些后,屏风后的云韶便明白为什么其他人都不愿接受泾原征辟的理由:待遇太低太寒酸,我父亲征辟崧卿去当的可是cd县的县尉,兼幕府掌书记,能拿双份的俸料钱,合在一起五十贯,还有幕府专拨的“杂给钱”三十贯,更不要说一次性给的 17.刷羽使君府 听完段秀实的叙述后,高岳也很感慨,他不由得想起蔡佛奴这位安西遗孤来,安史之乱时,安西、北庭军组成行营入中土勤王,又有部分人担当留守,行营里的忠烈将士千里转战,平安史内乱,御西蕃、回纥、党项外辱,最后却被扔在区区泾州一地,就像个孤儿般,一面防范外敌,一面还要被防范;而留守绝域的将士呢,因陇西、河西现在被西蕃攻陷,宛若茫茫敌海当中的一座孤岛,交通断绝,音讯还要通过回纥才能传递到朝廷来。 他们也算是不负于朝廷了,可朝廷却对他们亏负良多啊! “使君为何想征辟鄙夫呢”高岳最后,还是问出了这个疑惑。 段秀实便说,高正字你还记得在胜业寺写经坊里抄书仪的日子吗 听到这话高岳不禁愕然。 “那日你还没有及第登科,在写经坊里惩处那群恶少年时,段某恰巧路过,有幸目睹高正字的风仪。后来又听说高正字覆试子亭拨得解头、状头,并高风亮节拒尚郡主,又于东市不屈于回纥淫威,心中更增仰慕。” 原来那日他掌掴郭小凤时,段秀实就在外面看到了,可这位实在太简朴低调,以至于自己当时完全没有印象。 “还请高正字考虑,现如今疆土残破,胡虏猖狂,正是丈夫立功王事之时啊!此外段某此次前来,也是得到了刘仆射的举荐,刘仆射让我对正字说,决翼奋飞不单只在京城朝堂之中。” 高岳这时便看看自家素白色的屏风,云韶的影子正投射其上,对方好像也察觉到自己目光,便轻轻点点头,表示愿永远追随夫君的决定。看到妻子的决心,高岳也深吸口气——我当初对刘晏所说的,绝不可以只是嘴炮而已,男子汉大丈夫立于世,惊涛瀚海总是要去见识见识的! 虽然我也知晓,泾原镇最后会走向莫大的悲剧,可现在才只是大历十三年,也许有些东西可以靠我的努力去改变。 接着高岳当着段秀实的面提起笔来,于泾原方镇送来给自己的辟书上郑重署下自己的名字,并带自己所写的谢启一道,双手上前,毕恭毕敬推到段秀实那里。 草堂中,幕主和幕宾再度平礼对拜。 数日后,紫宸殿内,皇帝李豫看着泾原节度使的奏疏,“高三鼓,居然选择了俸料杂给最少的泾州”李豫说完后自己不由得感动起来,虽然高三鼓没能成为自己孙女婿是个遗憾,可他甘愿舍弃亲岳丈优渥的招揽,去了泾原这个危机四伏的边陲重镇,这种精神和担当真的是没话说。 旁边还有两份奏疏,一份是常衮上的,他在里面极言高岳担当集贤院正字仅仅二月不到,考功未满便直入使府,于法于理不合。 而另外份是刘晏所上,刘晏在其中说,泾原处于凤翔、邠宁交界之地,须要在其中扩充军城,由泾原、凤翔、朔方和神策行营轮番驻防,待遏制西蕃之势后,还需大举营田、积粟讲武,实施反攻,如今高岳肯舍弃在京的繁华,去边地任段秀实的僚佐,这是件可为表率的佳话,还请陛下不要阻拦。 皇帝看完刘晏的奏疏后,点点头,对身旁的人沉痛说到,“如今西陲皆为异域,泾原之备日棘,岂可拘泥于二考三考之事授高岳正九品上太常太祝朝衔,可即日赶赴泾原使府履职。”接着皇帝画了日敕,送去中书舍人院拟就承办了。 日暮时分少阳院内,听说高岳选择的太子李适也是又敬佩又遗憾,敬佩的是“高逸崧、陆敬舆这样的年轻人,确实是未来国家的栋梁” 《大唐官》上架感言 因《大唐官》是本日中午12:30左右上架入v,所以苏拉先写上架感言了,并且就几个问题统一阐述下。 首先,诚意征寻一位版主,能帮苏拉打理下书评区,清理下无聊的言论,是的,非常无聊的言论,我觉得读者朋友无需和某些人争吵计较,以后请版主遇见就处断掉。这年头谁都不是傻子,无聊的人无非分为两种,一种是捏造个喷点来不断骚扰恫吓我和本书读者,一种是伪装中立满副大佬模样,大谈特谈你该怎么怎么写,把你往坑里引,居然还有冒充苏拉前面作品的粉丝,假装痛心疾首、破口大骂带风向的。笑,无视就好,本书读者自己内部也不要吵,安静看书看更新就行,毕竟本书是要给你们带来收获和快乐的; 其次,为什么要写中晚唐简单,二年前看过几本关于中晚唐的书,萌发兴趣(冷门历史强迫症),但后来为写拜占庭就中止,顺带筹备这本书,因为中晚唐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魅力的时代,在我的眼里它可比初唐和盛唐精彩多了,普通教科书里关于它的定义只有四个词汇,“党争”、“藩镇”、“起义”、“宦官”,印象里好像自从安史之乱后,唐朝就在藩镇割据、朝廷党争和宦官专权里飞速渡过一百五十年,然后忽然在场大起义里迎来死亡。可事情哪有如此简单,在这一百五十年当中,唐朝也即是整个中国发生了许许多多影响深远的事件,税制改革、兵制演变、人才选拔制度的竞争、政治地理的变迁、汉民族和少数民族此消彼涨、中央和地方权力的重组,在这些过程当中产生了无数“权力的游戏”,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下一个朝代宋,很多问题都是继承自唐的,很多制度也都是中晚唐玩剩下来的,中晚唐的格局注定了宋朝的张力极限,某种程度上它做的还不如中晚唐,这也是许多宋粉喜欢把锅扔给唐的原因所在,毕竟自己没能力解决,只能甩锅了。而苏拉就是要用笔,把中晚唐浸透着血和花的绮丽画卷展现给各位读者; 第三,本书的语言和内容问题,这点苏拉必须要声明,我写的并不是文言文,而是规规矩矩通俗易懂的文字,只是在必要时引用点原文材料罢了,其实稍微接受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人都不难明白,并且读完本书,你就可以明白,中晚唐的人是如何当上官的,他又是如何迁转的,自己和国家要面临哪些问题以待解决,又该如何解决(当然这点都只是苏拉的一孔之见,读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晚唐的人,他们是怎么生活和看待生活的,军人、士子、官员、平民、商人各自有什么样的观念(有时候你会发觉唐人的喜怒哀乐,其实和现代人很接近),不过这些肯定是经过苏拉一定的加工的,比如崔云韶在现实层面是不太可能满世界跑和高岳自由恋爱的,又如唐安既然生活在中唐时期,那时候女子已极少像盛唐那样着男装了,可为了本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也不能刻板拘囿于历史当中。只能说,亲爱的读者朋友,你读历史小说是为了什么如果你觉得只是玩一场rts游戏,在一种无视时代环境和制度的喧嚣里,汉晋隋唐宋元明清都是造大船造大炮造板甲,鼠标点点就出兵烧村子,然后觉得打不过ai又输入“give me money”的命令符,以此来获得快感的话,那本书肯定不合您的胃口。如果你在历史小说里更注重前面两个字,那还是静下心来看看本书。 &nb 18.路自古驿斜 红芍小亭内,薛瑶英看着高岳送给她的便笺,是大惑不解: “为什么,为什么,就算是不做京官,入地方的使府倒也不是不可以——可是逸崧你为什么要去泾原那地方啊真的是,唉,真的是,完全不按照我给你规划的八隽图来,芝蕙芝蕙......”炼师一旦心情不好,就下意识会喊自己的婢女,可此刻她环顾四周,只剩下水亭四面茫茫的塘面,这才猛然想起“芝蕙已经去逸崧那里了。” “也好,芝蕙在那我也放心,起码高岳欠我的二千贯跑不掉。”想到这,薛炼师不由得心安下来,虽然有些寂寞。 东市放生池边,退乐斋正式开张了,观者如堵,吴彩鸾立在墨书的“少陵笑笑生”的旗旆下,大声喊到“足以媲美槐北录的大作有了,足以媲美槐北录的大作有了!各位高邻,各位乡党,速速来看,可于书肆内观验,前三日一次十钱而已,若是买还有蒸胡、煎饼相送。相信本炼师,只要一盏茶的时间,你就会和我一样,喜欢上这部巨编。” “只怕又是什么榆南、柳东的冒牌之作!”人群里传来愤愤之音,看来不少人已被那些山寨作品闹得退避三舍。 “榆南、柳东、杨西也就算了,上次我还看到有托名膏岳的,害我白费了五百钱。” “还有叫高岳撰的,唉,真的是过分!” 可是依旧有人抵挡不住诱惑,开始踱入到退乐斋的书肆里。 放生池外的坊墙下,两辆自不同方向来到的钿车相对而停,唐安和吴星星各自坐在其间,指着身边的奴仆说,“去,瞧瞧成色如何。” 就在东市热闹一片时,升平坊的崔中丞宅邸里,高岳和云韶双双来此,向崔宽夫妻道别。 “逸崧啊,你可得想清楚,你先去你岳丈的西川幕府,固然可能让家兄有任人唯亲之讥,但二三考后便可返归京城,到时来宪台直接为御史岂不是好”坐在席上的崔宽也对高岳要去泾原不甚理解。 而他妻子卢氏口中虽然不说,但心中却鄙夷高岳果然是穷薄之相。 “感段使君征辟之诚意,小子计较已定。”高岳的语气却很坚决。 崔宽也只能点点头,说逸崧在那边好自为之,回来后我当代替家兄,为你与云韶治宅,不能老呆在怀贞坊那地方。 回廊垂帘后的云和,默默地望着坐在一起的姊夫和阿姊,隔着帘子的柔光,她不由得看到阿姊更加白皙美丽了,她已经不再是和自己斗百草的姊妹,而是归于了高氏,可果然只要和高三一起,就算是在草堂内也能容光焕发的吗 “好好保重啊,阿姊,还有,高三。” 次日,春夏之交的时节,城西都亭驿处,高岳骑着泾原方镇赠送的那匹温顺的蜀马,携带着驿馆的符牒和自己装满书籍的行囊,向着西面的开远门徐徐而行,慢慢皇城的轮廓消失在他回望的眼神当中。 此刻,刘晏在尚书省慢慢放下公牍,想起离京前往泾原的高岳,摸了摸胡须,低声说道,“高郎君,你的志向和理想都载在了行囊之内了吗” 云韶则坐在辆四头牛牵拉的车内,就跟在高岳的后面,芝蕙和阿措伴侍牛车左右,那个昆仑奴韦驮天也就没再回西川,同样作为高岳的奴仆,扛着行李在前方做导引,一行人走走停停,大约七里路后,于长安城西第一大驿临皋驿做了短暂的停留。 &nbs 19.五龙遇城武 高岳和韦驮天便急忙走到后院厩舍处,只见一名七尺身长的男子,大约三十岁上下,正愤然和几名奴仆打扮的争吵,那几位正在牵拉着匹骡马,上面还驮着行李。 只听到那男子说什么:“这些行李和马匹都是临行前岳丈赠送给我们夫妻俩的,现在每过一所驿馆,你们这群小奴就得拉走一匹,裹走一部分行李钱财,这是想让我和玉箫饿死在邠州吗” 哦,看起来这些牵走马匹和行李的,都是这男子岳丈家的家奴啊,可对这位娇客怎如此不恭 一名年长的家奴便涎着脸说道,“韦郎君你也得知道府君根本不喜欢你,你在家这几年,吃府君的用府君的,现在又想一走了之,府君追悔愤恨,写书信来让我等将他馈赠你的行李全都拿回去,这于情于理都没任何问题啊!” 那男子便只能请求道,马上我便去长武城谒见朔方都虞侯李怀光,请求入幕为职,处处都要花销,欠岳丈的这些钱将来少不得要还,可现在若是拿走,他和妻子玉箫便身无分文,肯定挨不过去,还请各位看在主仆一场的情谊上,给我留一匹马、一箧钱帛,“将来我韦皋如果显达,必定不忘诸位的恩德。” “韦郎君你之前在府君荆南幕府里,就把府君的幕宾给得罪不少,离了府君的帮衬,你根本翻不了身的,还是别痴心妄想了吧!”那群仆人发出可恶鄙夷的笑声,还是将马和行李强行牵走,扬长而去。 “可恶......”这位叫韦皋的只能停在远处,顿足长叹。 而他一转身,就看到驿吏奇怪凉薄的眼神,不由得涨红了脸:如果继续留下来,他和妻子若是来日拿不出钱来,那可就要丢死人;如果现在就带着妻子离去,这整个邠州他举目无亲,遍地无友,就算是次日赶到长武城,这副穷酸样,必然会被李怀光看轻小觑,以后还有什么前程可言 这时,几名驿吏和驿卒围上来,要驱赶韦皋走了。 看来那门帘后哭泣的娘子,正是韦皋的妻子。 高岳突然走过来,拱手道“阿兄别来无恙!” 韦皋急忙看着高岳,又看看他身边漆黑的昆仑奴韦驮天,第一个反应是根本不认得这位啊...... 可高岳又极力寒暄几句,并邀请韦皋和妻子来自己房间叙旧:韦皋也是个聪明人,察觉到高岳这是在帮助自己,便感激地回答两句,便和高岳并肩离开了驿吏狐疑的视线。 半刻后,韦皋与妻子张玉箫一道,跪坐在高岳房间的茵席上,对高岳和云韶这对夫妻行礼。 接下来韦皋自报身份,说自己是京兆东眷韦氏的后裔,他妻子张玉箫,则是荆南观察使张延赏之女。说到岳丈张延赏,韦皋的情绪便有些微妙和复杂起来。 张延赏,乃是玄宗朝宰相张嘉贞之子,可以说是“累代台铉”。张嘉贞是个洒脱倜傥的人,当年喜欢少年时郭元振的丰姿,便把五个国色天香的女儿排在幔后,各执一丝,让郭元振随便牵,牵到谁就是谁,郭元振便牵了红丝,拉出张嘉贞的三女,结为夫妻;不过张延赏这代,和女婿的关系就不太好,先前就看不中韦皋,在妻子苗氏(苗晋卿女儿)的坚持下才把女儿玉箫嫁给韦皋,后来韦皋入岳丈的荆南幕府,因年轻狂悖,得罪了张延赏的几位资历很深的幕宾,张延赏大怒,便亲自将韦皋臭骂一顿,并让韦皋当幕府的监门吏。韦皋一气下便返归京兆,寄住在张延赏府邸,时间久了又被张府的奴才看轻欺辱,韦皋忍受不了,便拉着妻子一道离家,要来西北处各边镇碰碰运气。 &nb 20.莲府座上客 逸崧,你读那地理志,应该知道如今西蕃觊觎我唐京兆,只能走两条通道。” “诚然,西蕃累寇银、灵、盐等朔方军镇,是根本威胁不到京畿的;而寇剑南,也不过是癣疥之疾。现在心腹之患,在于已西蕃隔断陇西河西,可经由秦州之地,自高原凌驾关中,一鼓而下,直叩京西门户。” 韦皋点点头,而后在马背上遥指长武城所居的泾水南岸高地,朗声说道:“西蕃而来的道路,大体不出三山二谷,二山乃陇山、汧山、子午岭;二谷乃陇山、汧山间的汧水河谷,南北走向;还有处为汧山何子午岭间的泾水河谷,东西走向;三山二谷纵横为十字形,而千阳、长武恰好就处于这纵横十字的两座门户锁钥,更是西蕃贼寇必经之地,如今原州、陇州已失,原本‘陇山如砥,隔阂华戎’的局面不复存在,所以当务之急为巩固泾州、长武、凤翔三地,以坚城阻绝西蕃于长武原、汧山之外,再出精锐奇兵抄略敌人后路,此乃百战百胜之策。”
大唐官 大唐官(2) 大唐官(3) 大唐官(4) 大唐官(5) 大唐官(6) 大唐官(7) 大唐官(8) 大唐官(9) 大唐官(10) 大唐官(11) 大唐官(12) 大唐官(13) 大唐官(14) 大唐官(15) 大唐官(16) 大唐官(17) 大唐官(18) 大唐官(19) 大唐官(20) 大唐官(21) 大唐官(22) 大唐官(23) 大唐官(24) 大唐官(25) 大唐官(26) 大唐官(27) 大唐官(28) 大唐官(29) 大唐官(30) 大唐官(31) 大唐官(32) 大唐官(33) 大唐官(34) 大唐官(35) 大唐官(36) 大唐官(37) 大唐官(38) 大唐官(39) 大唐官(40) 大唐官(41) 大唐官(42) 大唐官(43) 大唐官(44) 大唐官(45) 大唐官(46) 大唐官(47) 大唐官(48) 大唐官(49) 大唐官(50) 大唐官(51) 大唐官(52) 大唐官(53) 大唐官(54) 大唐官(55) 大唐官(56) 大唐官(57) 大唐官(58) 大唐官(59) 大唐官(60) 大唐官(61) 大唐官(62) 大唐官(63) 大唐官(64) 大唐官(65) 大唐官(66) 大唐官(67) 大唐官(68) 大唐官(69) 大唐官(70) 大唐官(71) 大唐官(72) 大唐官(73) 大唐官(74) 大唐官(75) 大唐官(76) 大唐官(77) 大唐官(78) 大唐官(79) 大唐官(80) 大唐官(81) 大唐官(82) 大唐官(83) 大唐官(84) 大唐官(85) 大唐官(86) 大唐官(87) 大唐官(88) 大唐官(89) 大唐官(90) 大唐官(91) 大唐官(92) 大唐官(93) 大唐官(94) 大唐官(95) 大唐官(96) 大唐官(97) 大唐官(98) 大唐官(99) 大唐官(100) 大唐官(101) 大唐官(102) 大唐官(103) 大唐官(104) 大唐官(105) 大唐官(106) 大唐官(107) 大唐官(108) 大唐官(109) 大唐官(110) 大唐官(111) 大唐官(112) 大唐官(113) 大唐官(114) 大唐官(115) 大唐官(116) 大唐官(117) 大唐官(118) 大唐官(119) 大唐官(120) 大唐官(121) 大唐官(122) 大唐官(123) 大唐官(124) 大唐官(125) 大唐官(126) 大唐官(127) 大唐官(128) 大唐官(129) 大唐官(130) 大唐官(131) 大唐官(132) 大唐官(133) 大唐官(134) 大唐官(135) 大唐官(136) 大唐官(137) 大唐官(138) 大唐官(139) 大唐官(140) 大唐官(141) 大唐官(142) 大唐官(143) 大唐官(144) 大唐官(145) 大唐官(146) 大唐官(147) 大唐官(148) 大唐官(149) 大唐官(150) 大唐官(151) 大唐官(152) 大唐官(153) 大唐官(154) 大唐官(155) 大唐官(156) 大唐官(157) 大唐官(158) 大唐官(159) 大唐官(160) 大唐官(161) 大唐官(162) 大唐官(163) 大唐官(164) 大唐官(165) 大唐官(166) 大唐官(167) 大唐官(168) 大唐官(169) 大唐官(170) 大唐官(171) 大唐官(172) 大唐官(173) 大唐官(174) 大唐官(175) 大唐官(176) 大唐官(177) 大唐官(178) 大唐官(179) 大唐官(180) 大唐官(181) 大唐官(182) 大唐官(183) 大唐官(184) 大唐官(185) 大唐官(186) 大唐官(187) 大唐官(188) 大唐官(189) 大唐官(190) 大唐官(191) 大唐官(192) 大唐官(193) 大唐官(194) 大唐官(195) 大唐官(196) 大唐官(197) 大唐官(198) 大唐官(199) 大唐官(200) 大唐官(201) 大唐官(202) 大唐官(203) 大唐官(204) 大唐官(205) 大唐官(206) 大唐官(207) 大唐官(208) 大唐官(209) 大唐官(210) 大唐官(211) 大唐官(212) 大唐官(213) 大唐官(214) 大唐官(215) 大唐官(216) 大唐官(217) 大唐官(218) 大唐官(219) 大唐官(220) 大唐官(221) 大唐官(222) 大唐官(223) 大唐官(224) 大唐官(225) 大唐官(226) 大唐官(227) 大唐官(228) 大唐官(229) 大唐官(230) 大唐官(231) 大唐官(232) 大唐官(233) 大唐官(234) 大唐官(235) 大唐官(236) 大唐官(237) 大唐官(238) 大唐官(239) 大唐官(240) 大唐官(241) 大唐官(242) 大唐官(243) 大唐官(244) 大唐官(245) 大唐官(246) 大唐官(247) 大唐官(248) 大唐官(249) 大唐官(250) 大唐官(251) 大唐官(252) 大唐官(253) 大唐官(254) 大唐官(255) 大唐官(256) 大唐官(257) 大唐官(258) 大唐官(259) 大唐官(260) 大唐官(261) 大唐官(262) 大唐官(263) 大唐官(264) 大唐官(265) 大唐官(266) 大唐官(267) 大唐官(268) 大唐官(269) 大唐官(270) 大唐官(271) 大唐官(272) 大唐官(273) 大唐官(274) 大唐官(275) 大唐官(276) 大唐官(277) 大唐官(278) 大唐官(279) 大唐官(280) 大唐官(281) 大唐官(282) 大唐官(283) 大唐官(284) 大唐官(285) 大唐官(286) 大唐官(287) 大唐官(288) 大唐官(289) 大唐官(290) 大唐官(291) 大唐官(292) 大唐官(293) 大唐官(294) 大唐官(29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