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官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幸运的苏拉

    所以李希烈积极要征讨梁崇义,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身官回授”,将梁的襄州等攻占,然后将其地盘财力全都吞入淮西方镇,这样既能大涨实力,又可借“为朝廷平叛”的大旗名正言顺。此外李希烈如此做,是因他在朝中有勾连的对象,这人便是新任的御史中丞卢杞。

    对淮西方镇的真实想法,杨炎沮之。

    这次杨炎真的算是出于公心,一来梁崇义确实算是可以争取安抚的对象,二来梁所占据的襄汉七州乃是国家的內腹通达之地,若让李希烈吞了,那淮西真的会迅速吃掉梁的尸体,膨胀为无法控制的怪物。

    可事态到了这个地步,公心私利早已牵扯混乱不清。

    立在御史台小院里的高岳仰面望着夜空寒星,几颗寂寥的星星,在他眼中似乎不断连成一个字。

    一个硕大的“朋”字。

    谁人都无法端正好的,左边永远是倾斜的那个“朋”字。

    他自己,也是从组建“韬奋棚”(朋)那一刻起才走出来的,他主动请求流放郭昔,实则是要麻痹杨炎。

    高岳知道,整个长安城陷入了隐秘而可怕的漩涡当中:

    杨炎叱退吴少诚兄弟那刻起,卢杞、李希烈便同样开始针对他布网了;

    而杨炎则在和党羽布网,积极要为元载复仇,置刘晏于死地;

    当然杨炎自认为刚刚拉拢好的崔宁、高岳这对翁婿,暗中的立场也非常微妙,高岳暗地答应过刘晏,要援救这位对自己的恩人,而崔宁在心中也不会对夺走自己西川的杨炎释怀;

    刘晏自然也不可能坐以待毙;

    而大明宫紫宸殿里,李适的双眼,则暗中紧张盯着所有的人,在不断摇摆。

    暗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朝廷派往泾原的中使,询问节度使段秀实对“原州筑城”的看法。

    段秀实早就和高岳商议过,故而不假思索地对中使说:

    “请回报圣主,安边之事,退敌之谋,应从长计议,如今泾州军民正在忙于春耕,不可猝然去原州筑城。”随后又补充道,“近闻朝议,有于泾州设原州行在、营田之论,此乃上策,可请度支、司农于春耕后筹划。”

    中使回朝后,将段秀实的话语如实上报。

    杨炎大怒,私下说:“段秀实必然和刘晏一党。”

    于是便对皇帝李适说:“陛下平毁马璘宅第,刹木妖之风,本是大快人心之事。然而段秀实却在泾原军府里有怨言诽谤圣主,说马璘宅不合被拆,安西行营也都喧哗骚动,段秀实这是归怨恨于圣主陛下,向行营军士卖恩。”

    李适最初是不相信的,可很快李怀光的监军使翟文秀也有密信自长武城送至,所言和杨炎相差无几。

    李怀光恨当初段秀实庇护温儒雅,而翟文秀则早已巴结上新任宰相杨炎,故而二人又一拍即合。

    这时李适慌张起来,便问杨炎如何处置。

    “可召段秀实回朝为司农卿。”




10.泾州闭城变
    长武城军府前土垛上,温儒雅等四颗血淋淋的脑袋摆在其上。

    他们全是被诱杀的。

    但其实温儒雅等在朔方军被拆分时就预感到自己的下场,他们的部众被分归李怀光帐下——那不管李怀光翻旧账,还是了新怨,都不会放过他们。

    诱杀是监军的中官翟文秀策划的,他建议李怀光下达新的宿卫条令:安排温儒雅、庞仙鹤等四将出营巡哨警备,结果人刚离营没几步,就遭逮捕,随即安上“擅离营地”的罪名,统统处死。

    四名将军的部众全被吞并,至此李怀光手里已有精兵三万,不可一世。

    幕府判官高郢眼睁睁看着李怀光勾结监军使,屠杀朔方旧将,却无能为力,原本唯一能镇得住李怀光的杜黄裳,也被排挤回京。

    在邠宁这里,李怀光可以说是为所欲为!

    当李舟作为原州营城使,抵达长武城,宣读皇帝的敕令后,李怀光当即拜伏在地,慨然受命。

    随后李怀光、高郢、翟文秀、李舟选一万五千长武城兵,又以石演芬、达奚小俊为留守,扬起旌旗,向距离不远的泾州城出发,要接替段秀实为新的泾原节度使兼原州刺史。

    而此刻,满怀惆怅的段秀实已在京城西的临皋驿驻足,他必须要在规定日程内就职。

    但泾州城内的安西行营,却宛若即将爆炸喷发的火山。

    一名温儒雅的马弁,先前拼死从长武城内逃出,翻山越岭,赶在李怀光的大军前,奔入泾州城内的军府里,拜倒在节度留后刘文喜及众安西军将前,号啕大哭,称自家主帅还是惨遭李怀光和翟文秀这两位奸贼的诬杀,并且告诉众将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

    “圣主已命李怀光代段使君为泾原节度使!”

    “什么”刘文喜、焦伯谌、马頔、张羽飞、刘海宾等将又惊又怒。

    凭什么让朔方的人,来管我们安西行营的事

    而后那马弁又报出个更为惊人的消息:“据说圣主又命李怀光为原州刺史,督安西行营前往平凉、固原筑城。”

    “岂有此理!”听到这话后,众位安西军将更是按捺不住怒火,咆哮着起身,纷纷握住剑柄。

    随即众人都将目光投向资历最深的刘文喜、焦伯谌,二将会意,便相向抱拳,“段帅遭杨炎那厮生事陷害,圣主又不体恤我等,如今情势所逼,不得不抗命。”众位军将便围坐起来,简单占卜了下,选出的人是刘文喜。

    不久,泾州城头的烽燧台突然燃起苇炬,正在高岳一手创设的百泉军屯田间劳作的安西军卒们,陆陆续续都抬起头来,诧异地望着烽火,接着自角楼处又传来凄厉的胡笳声,那是号令全军集结的讯号。

    刘文喜与诸位军将立在城内讲武台上,台下四面立着重重叠叠的安西军卒,他们都是看到烽火听到胡笳后前来的。

    人群当中,连许多安西行营的亲眷也都涌来。

    因为看这情形,必然是出了生死攸关的大事。

    “各位子弟,我等自安、史乱后,辗转作战,奔赴国难,兄亡弟继,父死子承,先是战河南河北,随即又镇国家西陲十余年至今,自问算对得起三代圣主。可圣主待我等何其薄也!我等军府本在邠州,刚披荆斩棘,获桑农之安,又被徙至泾州,泾州当时全是荒芜榛莽,我等又筚路蓝缕,设立城垒,开辟军屯,可如今正当春耕,又要将我等投掷塞外去平凉筑城!”

    话刚说完,台下上万安西军卒无不切齿,有的人更是跪在地上大哭不已。

    &n



11.刀兵灾异来
    这昆仑奴可不就是韦驮天

    他先前跟着高岳、崔云韶夫妻,在泾州里呆过一年,对这里的道路山川都很熟悉,趁着夜幕降临,得到保护色后,就直接穿过马凹原一带李怀光的军营,直接跑到泾州城下,居然无人发觉。

    韦驮天接下来就从身上掏出匕首,又从乱蓬蓬的发髻里掏出颗蜡丸,接着按在地板上剖开,刘文喜、姚令言、焦伯谌等急忙将内里的纸条取出来读,其余安西军将都凑过来聆听。

    高岳在内里急忙建议,如今西蕃和我唐连年征战,也已经精疲力竭,先前皇帝派韦伦出使西蕃,双方已签订罢战和议,行营的诸位将士就算再委屈,也不可有投靠西蕃的行为,那样是无异于自毁,西蕃援兵不可能来,还会遗臭天下。

    此外,高岳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绝不可去平凉屯田,并让凤翔尹朱泚来继任泾原节度使”读完高岳的建议,安西军将均为大惊。

    “诸位,高孔目说得没错,既然段使君暂时无法回来执掌大局,朱泚为人宽厚,总比李怀光要强。”姚令言率先表示赞同,接着刘海宾也认可。

    焦伯谌还在犹豫,忽然剑光闪烁,连带数声惨呼,他惊得扭头望去:

    那两名行脚僧已被马頔、张羽飞挥剑斩杀,尸体横倒当场,殷红的血不断漫延开来,带着呼呼的热气。

    “绝不可投靠西蕃,要死也要死在泾州!”都押衙马頔凶神恶煞,满面满手都是血,他是马璘的族子,绝不同意做出这等身败名裂的事。

    “暂时就听高孔目的。”说完,刘文喜将蜡丸和纸条全部投入到炭盆里,燃为一团灰烬。

    随后刘文喜又要求韦驮天与张羽飞,穿过良原,前往南前去凤翔府一趟,找朱泚表述投靠之意。

    第二天,泾州城四门紧闭,东门望楼上,悬挂出面素色大旗,上面写“罢城役、开屯田、归段帅、释甲仗”十二个大字,下面系着数不清的布条,是安西行营将士的“万人血书”,而旗上的十二字就代表着他们的诉求。

    “泾原兵反尔!”屯兵在马凹原上的李怀光大怒,邠宁监军使翟文秀急忙要求,“速速修书给朝廷,说安西行营逆反,请陛下发兵征讨。”

    判官兼掌书记高郢急忙下马,接过士兵的笔墨,可他转念一想,不能将事情调子给定死,便在表章里做了些手脚,把安西行营闭城抗命的事说得委婉不少。

    一面,李怀光麾下数名骑兵携带高郢的表章飞速朝京城驰去。

    另外一面,韦驮天和张羽飞也趁机穿过良原、草壁戍,驰入到凤翔府里。

    军府里的朱泚诧异地接过安西行营将士集体署名的书状,“什么,请我去接管泾原”而后朱泚眼珠动了动,便叹口气,将书状摆在案上,望了望军府内的僚佐、军将们,就摇摇头,“过了过了......”

    他在等着麾下的反应,再做决定。

    果然这时行军司马李楚琳开腔了:“段使君刚刚被召回京为司农卿,皇帝怎可让他现在再为节度使,那样岂不是朝令夕改然李怀光不得人心,安西行营才有此举,请司空慰安军心。”

    朱泚这才点点头,“好像也有些道理。”

    席位上的凤翔营田巡官韦皋,暗中已和高岳通过书信,便清清嗓子,不疾不徐地建言朱泚:“节下,自朝廷某宰执回京掌权后,先是不顾西蕃、云南入寇,执意将崔帅征召入朝;如今只因段使君不附和他



12.淮南陈少游
    这是杨炎的计策,既要让皇帝李适下达征讨安西行营的敕令,又要乘机将崔宁排挤出朝,叫他让出御史大夫的位子,让自己同党居之。

    “老夫当御史大夫平章事才只有二个月,这就要被你给扔出去”崔宁这时候想起来,杨炎曾经答应过女婿高岳,只要执行平凉筑城计划,就要许诺给高郎一系列官职、使职如何如何,可转眼就推荐自己亲信李舟。

    这个杨炎,先前也是通过高岳来向自己示好,但一旦自己建议皇帝升河中府为中都后,也立即被杨炎抛弃,对方还是要他这御史大夫的位子。

    “杨炎小儿,言而无信,出尔反尔。”崔宁在心中愤恨地骂道。

    要是过去,崔宁绝对当场就要和杨炎翻脸,管它在不在紫宸殿。

    可此时不同往日,贤婿高郎在之前特意告诫自己,“如杨炎觊觎阿父的御史大夫而有所行动时,阿父不如忍让在前,后发制人。”

    所以这时候崔宁只是淡淡捧起笏板,对皇帝说到,“既然杨门郎要求臣出镇坊州督运粮草、招募士卒,那臣可辞御史大夫。”

    听到这话,杨炎正在暗中得意时,却听到皇帝忽然说了句:

    “崔大夫不必辞去御史大夫,出镇后宪台暂由中丞卢杞执掌。”

    “陛下......”杨炎刚准备开口说戎臣不可兼任御史大夫(检校挂衔除外)时,李适却望着他,冷冷地说“杨卿不必再言,崔大夫离朝后,如一位中丞不够,可让台院(侍御史院)里的知杂侍御史代理另外名中丞职务。”

    李适之所以如此,也是察觉到杨炎的权力贪欲太大。

    先前乔琳去职后,围绕新御史大夫人选时,刘晏、崔佑甫等其他朝臣都推选崔宁,而崔宁这段时间表现也还不错,不但在为父亲治丧时尽心尽力,还主动拆毁了长乐坡月堂,算是符合了皇帝的期望。

    可杨炎却有些让李适失望,乃至不安:他就这么想要御史大夫这个位子之前大剌剌地推举赵惠伯不说,现在崔佑甫不能视事,他本人又是门下侍郎,要是再将御史大夫让给杨炎一党,朕岂不是手脚皆受制于人

    可杨炎在冲动下,还是多了句嘴,“陛下,按照故例......”

    李适顿时打断了他的话,“如按照故例,宪司人选皆由御史大夫掌握,御史大夫由天子直接任命,并不过中书门下。”(你可以闭嘴了)

    这下杨炎顿时窘在原地,只能尴尬地闭嘴不再说下去。

    这时候,朱泚的表章也送入进来,全力为安西行营的兵谏说好话,建议采取怀柔政策,皇帝和众臣磋商了下,初步商定的策略是:

    要求安西行营派人前来和朝廷谈条件,把兵变给解释清楚;

    朱泚和李怀光领军包围泾州城,怀柔和强硬手段并存;

    让杨炎推举的原州营城使李舟,单独进入泾州城,晓谕安西行营的将士,尽量不要让事端恶化下去。

    奏对完毕后,紫宸殿外侧光顺门前,数位执事都沉默着走着,虽然没有话语,但谁都明白,如今朝堂已因梁崇义、安西行营两件事,聚焦了所有矛盾,有如沸火之鼎了。

    “没想到,崔宁明明马上要出镇坊州,居然还能兼任御史大夫......”入夜后,杨炎在宅第里召来了群党羽,是怒不可遏。

    “现在崔宁的事情暂且放一边吧!刘晏的事到底怎么办”京兆少尹卢悬比杨炎还着急,他认为杨炎现在有些主次不分。

    听到卢悬的这个建



13.仇雠因缘由
    高岳所说的“陈少游和元载一族的血海深仇”其实也挺简单的,他也是从薛瑶英那里得知的:

    陈少游是靠着巴结元载父子和宦官董秀爬上淮南节度使的位置,元载被处死前,大儿子元伯和因犯事被贬去为扬州兵曹参军时,政治嗅觉无比敏锐的陈少游就感到元载马上要“栽”,故而表面上热情接纳元伯和,但实际上却果断向代宗皇帝上秘奏,称元伯和企图谋反——后来元载一死,陈少游就拘禁了元伯和,几乎同时代宗皇帝派遣的敕使也快马驰到扬州,将元伯和赐死。

    由此,陈少游继续当着大唐的“忠臣”,淮南节度使兼扬州大都督府长史的位子稳若泰山,但也因背信弃义而和元载党结下深仇,虽然元载和他妻子及三个儿子全都完蛋,可元载事业的继承人杨炎现在当上宰相了。

    另外陈少游当然清楚,杨炎是个睚眦必报的人。

    而两税法已经实施,最先做的就是让黜陟使巡察各道,这帮黜陟使明着是来调查户口、统一税制的,但也夹带着很明显的目的:哪朝哪代推行新政,怎么也要薅出几个倒霉蛋出来,以儆效尤。
1...5657585960...29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