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官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幸运的苏拉

    刘德室瑟瑟发抖,说这样不太好吧!

    “没办法,兴元府现在多了六千白草军吃仓廪,营田还未成气候,米粮负担也很重,相信陛下会体谅的。”高岳心想,先前汴东转运使包佶五百万贯的钱帛都被截了,我截区区一万五千石的米粮算得什么

    计较完毕




9.钱粮为战本
    当白草军出现在上津堡时,引起堡内一阵轰动。

    最初堡内燃起烽火告急,以为他们是淮西的叛党,然而很快高岳就表明了身份。

    上津堡横跨在甲水上的桥梁,一名青衫官员急匆匆地骑着马来到西岸,带着部属来迎,他向高岳自报身份,为殿中侍御史兼权知上津道转运使万俟著,事前被陛下送到这里来,保障上津和东西处的驿道。

    三千白草军的到来,让万俟著喜悦莫名,他对高岳说:

    “上津堡顺着甲水北行,就是漫川关,那里直到山阳全是淮西叛党的盘踞之处,李希烈的大将封有麟勾结商州山棚头领李叔汶,集合数千匪徒正在山阳县耀武扬威,并声言要来攻打我们上津堡,切断山南东西道间的驿道。”

    高岳也知道万俟著为何会胆战心惊,他手里只有三百团结子弟,还是被李希烈斩杀掉的前商州刺史谢良辅的残部,各个对淮西骡子军是吓得要死,哪里能谈得上什么可靠战斗力

    而贾耽麾下的大将吴献甫,领着三千兵在上津东南处的均州郧乡城,号称要保护此地的转运院,对万俟著的苦苦请求也是爱理不理。

    “万俟御史不用惊慌,既然我白草军来到,上津便无忧了。”高岳很爽直地说道。

    果然第二天时,高岳下令全军在上津和甲水东西的山岗上大伐树木,到处扬旗立栅,击鼓吹角,又让明怀义三兄弟领着所有骑兵,于山间夹着的平野上来回疾驰,弄得声势异常浩大。

    漫川关那面的山棚们都搞不清楚白草军到底有多少兵马,吓得统统沿着山路退回到关隘当中,反倒害怕高岳来进剿他们。

    同时,高岳于上津堡内手书一封信件,送给郧乡城的山南东道兵马使吴献甫,叫他留五百人监守转运院即可,带着主力两千五百人即刻来上津,于自己会合,共同对敌。

    吴献甫一听说偶像郭再贞的上司兴元少尹已到上津堡,惊得不敢怠慢,即刻照办,带两千五百士兵疾驰两日,来到上津。

    结果到了上津后,高岳就叫吴将军把自己的部伍同样拉到堡垒前后左右的山上,更筑八垒,和自己先前所筑的十二垒,如棋盘般交错布置在上津四周,且各有道路相连,白日击鼓,夜晚升起篝火,宛若有数万兵马。

    数日后,郧乡转运院送来消息,韩滉十万石米再度用船自襄阳城运来,为了避开险滩,正舍船上岸,用骡马向上津堡送来。

    另外情况又有变化:荆南节度使曹王皋派麾下将军王锷,督押本道五万石米外加十万贯的钱帛,也来到郧乡城;而同时到来一宗更浩大的转输,汴东转运使包佶的判官王绍,夹带五千箱“轻货”,大部分为缯帛、金银、珠宝,也在郧乡上了岸。

    这些轻货,都是包佶自东南各地筹措到的,因先前数百万贯被劫夺的惨重损失,让包佶再也不敢走江淮和汴宋间的漕运,他让判官王绍将其全部折算兑现为轻货,也要走上津道,将其辗转送入奉天城。

    现在这三路共十多万石米,七八十万贯的钱帛轻货,都一股脑往上津堡来运,这条道路从来都没如此热闹过!

    “吴将军,漫川关的山棚威胁我上津堡尤甚,必须主动出击,夺取这道关隘,不仅上津转危为安,也可方便进取光复整个商於及武关道。”在三路财货到堡前,高岳找到山南东道兵马使吴献甫,对他是慷慨激昂,“明日,我会让麾下游奕使和射生官,往漫川关的山棚下挑战书,你带山南子弟为后拒。”

    要攻打漫川关

    见到高少尹目光灼灼,吴献甫也不方便说什么牢骚怪话,便应允下来。

    更加上此刻,贾耽也让进奉船



10.甲水前哨战
    这不,李希烈攻陷商州武关道后,李叔汶立即投怀送抱,被希烈收为“假子”不说,还给了个“淮宁军门枪将”的头衔,拉起三千多山棚,洗荡劫掠商、邓、均三州,别提多威风了。

    高岳的白草军来前,以李叔汶自我的认知,越过漫川关,南下拿取小小的上津堡,真的是手到擒来,所以他之前给万俟著下的通牒,倒不完全是单纯的恫吓。

    可如今成千上万的官军士兵却从天而降似的,顿让李叔汶有猝不及防之感。

    漫川关东岗下,另外名头领莫六浑带着数十名山棚,抄着各处小径,倏忽自山顶分开,又转瞬在山脚下集结。

    立阵的官兵瞧见,这群山棚挎着鹿皮做的弓袋,握短柄横刀,有的还背着马叉,在山地上是迅疾如飞,聚散如风,并不断敲响随身携带的小鼓小锣,惑人耳目。莫六浑本人在山腰上不动,反倒是在株大杂树上悬起旗帜,静待那里四处眺望,观察官军阵势虚实,并和漫川关方向互传讯息。

    莫六浑的山棚队伍,和官军左翼的山南兵,隔着道深沟,沟大约阔丈余,内里多有乱石,是源自的甲水一道分叉溪流,如今春雨刚降,流水暴涨,隔断两岸。

    很快山棚们就仗着这处险地,对着官军大声嘲讽挑衅,呼呼呼,夹杂着劲风,不断射出箭矢来,持剑压阵的吴献甫将军身旁的树干,扎了数根箭在其上,山南兵被射伤好几个,“真是嚣张!”吴献甫大怒,便准备下令让己方的弓弩手上前对射。

    这下对面的山棚笑得更是狂纵,大笑山南兵的弓皆为软弓,只能用来射山雉。

    话音还未落地,马蹄声暴起:

    官军中央阵线,突然纵出数骑,正是明怀义、明景义、明唯义三兄弟,外带小三州出身的射生官米母长原、拽臼博和沙通举,一道六骑,闪电般向着溪流对岸的山棚扑来。

    此六人胯下的战骑,皆有“飞”字印,都是昔日皇帝在泾原马坊栓系放养的飞龙厩禁马,为回纥骏马,蹄飞如星,踏得其下的草芥翻腾飞舞,直卷过溪流的沟堑,扑上对面山棚的脸上。

    山棚们还没来得及重新睁眼,一声战马的嘶鸣咆哮声,震荡整个山谷:明怀义直接纵马,恰似飞龙,越过了丈余的山涧溪流,而后是其他五骑,前后都跃了过去。

    “啊!”当头名山棚一声惨叫,被明怀义引弓,射中胸膛。

    接着明怀义松开辔头缰绳,双足微曲,左右张弓驰射,一马踏阵,箭飞四方,他兄弟和小三州射生官紧随其后,也同样拽动强弓,把目前的山棚一个接着一个射毙。

    山棚们虽则熟稔地形,也擅长射箭捕猎,可哪里是正规官军的敌手再加上明怀义飞骑而至,早已吓得魂飞魄散,便四散奔跑,沿着山坡上的杂树和草窠,没命向山顶翻滚爬动。

    “射光所有的箭,杀尽这群贼子!”左翼山南兵见六骑白草军射生官,追着几十名山棚满山奔逃,不由得呼声如雷般。

    “怎么了,怎么了”漫川关隘口上的李叔汶,看到眼下这恶战的情形,不由得大惊失色,可双方在山野的树丛里混战穿梭,他又瞧不清楚,只能盯住莫六浑悬在大树上的号旗,盼望莫六浑用这给自己发来讯号。

    “唯义!”这时漫川关东岗上,明怀义指着那棵大树喊到。

    明氏兄弟当中最小的明唯义,便夹马盘弓,飞去一箭,在阵惊呼声里,径自将悬着号旗的树枝给拦腰射断。

    红彤彤的号旗当即坠于地上。

    吓得莫六浑急忙把双手塞入到口中,打了个尖利而长长的唿哨,残余的山棚一哄而散,顺着各条小路,奔漫川关山坪散遁而去。

    咚咚咚鼓声震天,上津堡北门前,士兵齐声高呼——蔡逢元骑马,手夹着个山棚的俘虏而至。

    这位是刚才前哨战里



11.夜袭漫川关
    “夜袭夜袭想要成功,须有十分之十的把握啊!”听了高固这个建议后,高岳不由得沉吟起来。

    他也读各种兵书,当然明白夜袭在古代战争里属于高回报可也是高风险的行为。

    这时高固说到:“只要白草军上下有少尹坐镇......”

    “哎哎哎!”高岳又阻止了这位继续说下去,他直截了当,“你是白草军兵马使,虽则我是军使,可夜袭什么的我又不通,阵前刀兵什么的我又不会。这样,我把白草军和山南兵的兵权全都委托给你。漫川关交给你去打,我在上津堡里专等将军的捷报。”

    “这......”高固又是面有难色。

    “怕什么,你但管去部署即可,山南兵马使吴献甫和白草军其他军将,都交给我来统合。”

    高岳说到做到,当即就让蔡逢元等游奕,把吴献甫、明怀义、侯兰、米母长原,还有宣润镇海军的射生将张熙,荆南曹王皋麾下牙将王锷等召齐,随后在士兵火把的照耀下,高岳将随身的银鲨鞘横刀解下,郑重交到高固的手中,对众人说到:

    “此刀,乃昔日高岳为泾原行营孔目时,段太尉所赠。”

    一听到段秀实的名号,众将无不肃然起敬。

    “现岳将此刀交给我白草军兵马使高固手里,此时直至明日中午,由高固权知白草、山南两军,击漫川关,诸将不得有违,知否”

    明怀义眼珠一转,当即和二位兄弟齐出,应许说绝不敢违高将军的节度。

    接着是侯兰、米母长原上前,做出和明氏三兄弟相同的承诺。

    张熙和王锷更是主动请缨,称绝不会辱没镇海军和嗣曹王的名头,定要在漫川关战事里立功。

    最后只剩山南东道兵马使吴献甫了,这位眼睛环视四周,心中明白高岳赠刀给高固,明里是要把全战场指挥权让给高固,实际就是在逼他亮明态度。

    我的态度还用说我堂堂山南东道都知兵马使,兼均州刺史,岂可......

    “献甫岂可因个人名位高低而害战场大局!此地二千五百山南子弟,唯白草兵马使高将军马首是瞻。”吴献甫声若洪钟,胡须戟张,双拳合抱,堂堂正正将心中想法托出来。

    高岳大喜,急忙上前扶住吴献甫的胳膊,称将军果然深明大义,“简直是云台大树将军冯公孙的再世啊!”

    冯公孙,即东汉开国大将冯异,每次刘秀的其他将军坐在一起,在论述自己功勋时,只有这位独自躲在大树下,从来不参与,也不居功自傲,军中都称呼他为“大树将军”。

    “大树将军!”这时周围的军将士卒都齐声高呼起来。

    吴献甫连说“折煞折煞”,内心其实还是美滋滋的。

    入夜后,上津堡和漫川关各垒处,火把缭绕,人马齐喑,想必高固正在缜密谋划夜袭事项。

    高岳立在城头,静静望着这一切,身后的上津转运使万俟著和汴东转运使判官王绍,犹自还有些担心的模样。

    其实不打漫川关,只是保着财货到奉天城,已是大功一件——高岳会不会有些画蛇添足

    可高

    岳却有不同想法,“先狠狠打漫川关,让李希烈、封有麟这些叛党知道天兵的厉害处,此后上津堡只需少量军卒戍守,虽百万贯财货往来也全程无忧,所以说得关事小,摧叛贼斗志事大。”

    此刻,漫川关垭口的障塞处,就着火把照明,李叔汶也在看高岳劝降的信件,看着看着就大笑起来,将信纸当着其他山棚头目的面给撕碎,狂言说:“我等欲随楚王,风云际会,区区个兴元少尹口气倒是不小——去,加紧催促封有麟领军至此,这次不但要守住漫川,更要乘胜夺占上



12.转输八百里
    “引弓射箭,砸石头啊!”李叔汶的叫喊几近癫狂。

    漫川关尚是一字墙的规制,垛口后山棚们有的举起石块,有的犬伏在女墙后举弓搭弦。

    可官军的速度太快,再加上高固预先把选出的“挑荡队”、“先登队”,趁夜潜伏在关口不远处,所以能在最短时间内,对山棚占据的隘口障塞发动强攻。

    一根根圆木梯挨个扣在垛口上,吴献甫、侯兰等将拔剑亲自督战,官军子弟因先前餐饭、犒赏到位,是各个奋勇,沿着梯子攀爬而上,垛口处敌我的长矟、横刀你来我往,有的勇士坠落,有的则成功跳入进去,挥动武器搏战。

    山棚们企图用马叉,叉翻官军的梯子。

    可明怀义领着白草军里面善射的蕃汉子弟,踞于墙壁之下,不断发箭,压制山棚,掩护官军的挑荡队冲上去。

    “棚头,灰狐谷那边起火啦!”一名山棚惊惶地喊道。

    李叔汶又扒在一字墙的那面,他双眼充血,见到灰狐谷己方的大队营地,到处燃烧着火焰,一队官军的骑兵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漫川关后侧,占据上风处后冲下,突袭纵火。

    高固精选了七十名骑兵,手持火种,佩着马弓,在《山南陇右图》的指引下,自然找到了关节处,人步行牵马,穿过狭窄崎岖的羊肠小路,绕到了漫川关后的灰狐谷,随后大展拳脚。

    营地里除去山棚们的预备子弟外,更多的是他们的家眷,面对这股骑兵的到来,根本没有应变的措施。

    此刻,漫川关一字墙的东处,高固已领头,带着数十壮士趁敌方不备,一鼓作气登上,李叔汶、莫六浑等山棚子弟的现实、心理防线双双崩溃,有的人自一字墙那面直接跃下,有的则顺着小径分散逃跑。

    先前所谓的“头枕蓝关雪,脚濯运河浪”的豪情,或者说大言,被白草军、山南东道军无情击碎,至黎明时分,官军完全占领漫川关,及两侧山岗处。

    官军共斩获山棚首级三百一十三颗,捕得一百九十四人,连带俘获山棚家眷数百,营地骡马一百多匹,大获全胜!

    淮西叛将封有麟,领着二千骡子军,刚到山阳,本准备驰援山棚的,而听说漫川关一夜就丢失的消息,便收容了李叔汶、莫六浑及山棚的残部,吓得重新退回邓州去了。

    捷报传到上津后,高岳奋笔疾书,当即就写就向奉天城报捷的露布,里面他有意抬高了吴献甫的功勋,称吴将军在得知漫川关山棚威胁财赋转输的通道后,即刻自郧乡城领虎贲,“骏奔如星火”,直抵上津堡,接着不解甲、不下鞍,砥砺将士,怒气奋发,飞夺漫川雄关,斩虏无数,敌情震骇,裂帛崩散,遁于鼠穴,数州获宁,漕道安堵云云。

    所以吴献甫才是漫川关大捷的主力功臣。

    吴献甫这种人好面子,高岳就满足他,给他十二分的面子。

    露布一呈交上去,高岳转眼便请吴献甫镇守漫川关,“此紧要处,非将军不可。”

    果然吴拍着胸脯就答应下来,说只要我在,敌人不能越漫川关半步,高少尹尽管放心把上津堡的米、钱和丝帛,送去奉天城。

    入五月后,白草军和金、洋、均的州兵,开始护送宣润、荆南、鄂岳、湖南的钱帛,踏

    上了前往兴元府的路程。

    几乎同时,高岳又行牒文,正如奉天城中陆贽对皇帝的奏疏里所云,“急募上津道贫人,务搬运贡物”,叫各地县令动员当地下三等的贫户,以米粮、布帛为酬劳,让他们组队,协助白草军八百里转输。
1...96979899100...29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