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鲨鱼禅师
荆襄离武汉这么近,却始终没有捡到武汉太大的便宜,固然有荆襄上层社会的保守封闭原因,但老张为数不多个人情绪上的不爽,就用在了这个“近邻”身上。
至于公安县那个倒霉蛋,纯粹属于意外。
有本能想要疏远武汉的地方州县,自然也有想要拥抱的。
同样是荆襄“近邻”,峡州、归州就希望在湖北总督老大人张德的带领下,走向发家致富的康庄大道。
唯一不爽的是,东进武汉的道路,被荆襄堵住了。
比如夷陵顺流直下,过荆州就有四镇三关一个百里洲,到哪儿都得把钱袋子抖个响叮当。也就是因为贩运货物前往武汉利润高,否则咬咬牙,还是会交给荆襄豪门的白手套去赚大头利差。
以丝绸为例,世人只知蜀锦,却不知道峡州南北,同样是有品质极好生丝的。尤其是巴山县和远安县两地,早年就是冉氏的重要生丝收购“基地”。
也就是这十来年,才扭转了非常尴尬的局面,能够让本地人把生丝贩卖到武汉赚钱。
只从收入上来讲,地理位置比较尴尬的两县,仅仅是粮农转桑农,就基本能够保证一年到头能有饭吃。
长阳县有个码头,就是专门给巴山县购入粮食做堆场的,粮仓每天都要贩运粮食进入巴山县。
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所以不管荆襄豪门怎么想,峡州这种不尴不尬的地界,是尤为希望张德统筹管理湖北,那么峡州本地的物流成本,就会进一步降低。不管官僚和土豪们的本意如何,桑农是在蛋糕做大的过程中,享受到了便利、好处。
而归州情况和峡州类似,早年煤矿还没什么用,但随着武汉的几个钢铁厂以及燃料大户越来越庞大,市民阶层对燃煤的需求也是每日剧增,两州储量不算太丰富,但开采相对便利的煤矿,也就有了存在价值。
尤其是水运成本极低,一支十条沙船的船队哪怕翻船一半,也还是有得赚,利润相当可观。
可如果自用消耗,那煤矿和路边的石头没有区别。
荆襄豪门,出于自己优势存在的考量,对武汉是抗拒的。
但对归州、峡州这些地方
第十二章 冲突
“宗长,之前内厂带人去荆州复查水利,江陵那边似乎多有阻挠。在安兴县三天两头就是摆宴吃酒,着实不当人子。”
“无妨。”
马车车厢内,张德淡定地摆摆手,新修的道路很是平坦,四轮马车在上面即便是奔驰,也不会感觉多么颠簸。
看着窗外的景色不断向后,老张的心情相当不错“荆襄那些个杂七杂八的东西,等明年就一并打杀干净。”
高产水稻田就在荆襄,随着武汉的扩张,这种好地方扔给荆襄土豪,这么些年连围湖造田都做不好,指望他们能老老实实把粮食交出来,还不如做梦。
安兴县北地有个大湖,原本湖不大,或者说原本也不算湖,而是扬水大运河的旧址。只是后来因为军事防御的需要,就引入了沮水和漳水,一百多年的扩张,也就把原先的扬水大运河给消灭了。
这个大湖,老张非法穿越之前,也曾经去过,不过那时候不叫大湖,而是叫长湖。
往南就是安兴县,安兴县所在位置,正好就是两个湖泊的中间。北面就是大湖,南面叫做官湖。
顺着官湖往东,就是白湖、白鹭湖。
这么一大片湖泊群,在老张非法穿越那会儿,只有长湖还在,其余湖泊都全部消失,变成了耕地和居住区。
所以老张非法穿越那会儿,不少人还觉得当地的地名很奇怪,什么“白湖村”什么“南湖湾”,那是既没有白湖,也没有湾。
因为都消失了。
只有整片广大耕地上的农场,还能透露出曾经的故事,三湖农场无三湖,年长的人可能还有记忆,但老张非法穿越那会儿,年轻人是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脚下,曾经是一片规模庞大的湖泊群。
虽说文人墨客自己各路小清新很喜欢湖泊群,但对贞观二十五年的张德来说,围湖造田干死这帮湿漉漉的祸害,才是他想要做的。
至于说水利调解……等哪天盖个三峡大坝,什么都有了!
眼下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多的开坑水稻田,尽可能多的生孩子,舞文弄墨这个事情,老张半点兴趣没有。
哪怕有贞观朝的顶级文人骚客要装逼,老张反正有“智障大师”这个老前辈在,时刻准备着打脸,时刻准备摩擦。打到他们怀疑人生,擦到他们内心自闭。
“大湖通渠汉水,目前还是能做到的吧”
“可以是可以,只是扬水大漕渠的末端,连续淤塞多年,荆州想来也不愿意疏通,此事谈了十年,如之奈何。”
“呵……这帮狗东西。”
老张骂了一声,却也没有多么气。实际上倒霉的也不是他,而是扬水大运河末端居住的人。
武德朝的时候,这里还有设置有一个县,叫做紫陵县,跟竟陵县是隔河相望。结果很快就被荆襄豪门给玩死了,大漕渠的作用失去之后,紫陵县就被裁撤,彻底被废。汉水南的大片土地,就被并入荆州。
最终被谁吃掉,也是可以想象的事情。
而紫陵县的根基,是可以做成上县的,即便是被裁撤的那年,实际的田亩数量,是超过七十万亩的。
但账面上,只有二十万亩出头,户籍数量也是不满三千。这一通骚操作,就是在贞观朝初期完成的。
李皇帝捏着鼻子认账,也是因为不得不拉拢南方士族。
整个荆州,萧氏、梁氏、黄氏、张氏,都是顶级大族。他们要瓜分地盘,贞观朝出去的李皇帝还真没有太大的办法。
后来虽然用武德老臣去做酷吏快刀,但也治标不治本,被干大多都是二等豪强。大量土地、人口,还是控制在老大世族手中。
唯一看到有希望改变这一切的时候,那已经是贞观十八年。
老李在复州厮混,没少往汉阳跑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荆襄的王八蛋胃口极大,在复州也是上下其手。
土地再多,他们也不管吃得下吃不下,哪怕荒着烂着被水泡着,也要占下来盘下来。
后来老李从老张这里借用人力物力,搞水利建设,然后修路通渠,这才算把糟糕的行情稳定下来。
很多时候,不是地方官恣意妄为,偏要去搞什么大工程。而是在经手大工程的时候,可以顺势清洗一下内部环境,比如内奸就抓起来,杀一批、打一批、拉一批、放一批。大兴土木的过程中,内部权力和意见统一,是比较方便的。
 
第十三章 斗争艺术
一路上护卫们很紧张,但当事人张德却很淡定,遭受两三百次各种各样的刺杀都不算个事儿。
他连死亡都经历过,何况这个
照理说死而复生会更加珍惜生命,但也得看情况。
老张要是满血满魔原地复活,打开笔记本电脑继续撸副本,那肯定不想再死了。玩游戏多有意思啊,实在不行,撸烤串凑摊位上看个球赛,你甭管是霸道总裁躺赢欧冠还是煤球王千里走单骑,好歹能抖个乐子不是
现在
除了撸管还有啥快感
钱花到老死,死了再活,活了再老死,还是花不完!
美女
理论上只要老张愿意,他能每天日三个不同样的美女日到他的生命尽头……
三个要是不够,那就三十个,总有腰断**软的那一刻。
所以说……淡定。
老张的淡定,在家生子们看来,这就是宗长牛逼不解释,这霸气,这能耐,这精神,天下舍君其谁唯宗长真英雄尔!
换别的英雄好汉,遇到这状况,怎么地都要哆嗦两下,指不定还要嗑药压压惊。
有些在京城当过差的护卫,尤其是左骁卫出来的,更是很清楚皇帝窝皇宫里那就是嗑药的。好在道士们不傻,药丸就是糖豆里面搅合了一点磨成粉的人参加“卡瓦哈”。
要说道士们也是赶上了好时候,要不是老张非法穿越,人参也没人去挖。做糖豆的那个糖……至少一时半会儿得想辙,指不定就得用蜂蜜,你要是用蜂蜜,皇帝老子还觉得你这个纯天然不上档次,药丸那必须是炼出来的对不对
至于“卡瓦哈”,好东西啊好东西,没瞧见长孙皇后精神不好的时候,也来上一杯吗
当然了,得加糖。
所以,要是没有非法穿越的某条土狗,道士们就没办法这么顺利装逼。因为不管糖豆、人参、“卡瓦哈”,那都是某条土狗的“专利”。
如果没有这些,道士们中间,指不定就有冒险搞大力牛魔丸或者金枪不倒丸的,那皇帝老子暴毙了,算谁的
道士们忽悠皇帝老子,那也是有了靠山的缘故。
于是乎在护卫们看来,李皇帝这个糟老头子,比老板那是差远了。
不在一个档次。
“呸!这日娘的渣滓,嘴巴一点都不紧,还没如何,便是招了。”
“怎么说”
“乐浪任氏的,如今是江陵任氏。”
“噢……原来是写《广绝交论》那家。”
张德的护卫们,也不是什么菜鸡,文盲做不了他的护卫。甚至可以这么说,能够给张德做贴身亲卫的,至少去参加科举应试没有问题,可能拿不了名额,但资格肯定是有的。
说不定混成选人,在平康坊或者南市买醉,也是绰绰有余。
“这些个狗东西……真是贼心不死,也就是宗长耐得住,换作老子,连夜剁了他们狗头,看他们还狂!”
“你懂甚么,这几年出来行刺的,都是甚么狗屁物事,连迫近百步的都没有。贞观二十一年的时候,倒是还有死士献礼近身搏杀,结果有个屁用。赤手空拳还打不过宗长……啧。”
早些年近身刺杀的花样比较少,只能赌一把刺客能挠死张德。不然真心没机会,因为献礼之人,不可能弄个尉迟恭那样身材的人过去,这种“巨毋霸”肯定有机会赤手空拳打死张德,但这种人百分之百没可能让他近身献礼。
可要选择那些中等身材,甚至是五短身材的,老张每天撸铁几百斤,那是白撸的更何况张德的散手摔跤本领,得何坦之真传,前朝骁果的正宗技艺。
只要本位面没有变成武侠侧,那么除非献礼的人冲过来就往老张的裤裆咬去,那说不定有机会咬断老张的命根子,然后导致他大出血嗝屁……
根据老张两辈子的经验来看,有这种神乎其技本领的人,大概只能去东艹完寻找最顶级的技工。临空飞咬,张嘴中的,不过中招者不是死于大出血,而是死于大充血。
“最近两年的刺客着实不行,连死士都没有一个。”
有个亲卫摇了摇头,感慨一声,“彼处技穷矣。”
“瞧着吧,你等着看。老子就不信宗长能放过他们,早晚的事情,这事没完。小时候在江阴,那时候我们才七八岁,受西乡一个王八蛋乡老的欺负。等了一年多,那老货过寿那天,才趁他喝醉回房的路上做了他。”
说着,这个亲卫用手比划着,“两根绳子,我们躲芭蕉树里,拉直了当绊马索。那老货摔倒之后,两个小婢忙不迭去扶他,被我们几个毛孩子一拥而上,用石头砸翻过去。”
“然后呢”
“然后那老货就被我们砸死了。”
“七八岁”
“对。”
“……”
此事当时在江阴轰动一时,成了悬案,二十多年都没有结果。江阴西乡的地头蛇,就这么死在家里。
而当时九岁的张德,就带着一帮小狗
第十四章 壮胆
入京的武汉队伍分了批次,规模都不小,营造土木的专业技术人才,还有各层级的技术官僚都在百人以上。
技术人才有一部分是长孙皇后改制的学校聘用,给了正八品博士的待遇,理论上吏部有权调用,教育部大差不差也能摸两把。但毕竟是长孙皇后淘换来的人,也就根本不是走程序的事情。
官僚主要是参加这一次的秋季遴选,本身和京城的同行并没有直接竞争关系,但保不齐二圣心血来潮,可能就像再弄几个武汉官吏在京中任职。
像早先入京的“稼穑令”,以张乾为代表的这一批,普遍都有奉议郎、承议郎的散官职称,返乡死了,墓碑上至少也能写“皇唐承议郎”或者“皇唐奉议郎”,逼格地位是绝对有了。
至于说爵位,按照功劳,张乾也攒够了足够的功劳。凭他给皇帝这么多年的辛苦经营,怎么地混个男爵不成问题。
只不过李董收买了几次,张乾这中年老汉始终没有松口,这才僵持在那里。
李董又不可能跟一个庄稼汉较劲,于是作罢。
皇庄经营短期内不会出现太大问题,张乾的“蓄电池”作用,大概也就是到此为止。爵位没有,官位还是有的。
至于下放一个上等县做七品县令,还是留在京中做个闲散衙门的六品老干部,就看张乾的个人需要。
类似张乾这种情况的很多,也就导致最近几年外朝的低级官僚,往往都带着南方口音,大白话说的也就更加多了。
武汉的队伍进京,京城知道消息的,动静也不小。这次过来,结果是注定的,张德肯定是接班张公谨,成为湖北总督。
但是,“湖北”这个名字,到底包括多少地盘,还要重新说道。
毕竟之前出现了巡抚四州及流求诸岛的状况,直接把某些州给一脚踢开,摆明了这世上是有官方玩人这种丧心病狂做法的。
只是在京中权贵们议论纷纷之前,张德再一次遭遇刺杀这个事情,顿时让京中大佬们又是心惊肉跳。
不懂行情的,寻思着这事儿还是不是公司老板和老板娘有想法,准备做掉武汉这个半独立的部门
大佬则是知道,这一次刺杀之后,必定又是一场血雨腥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