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文魁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幸福来敲门

    秦掌柜丝毫不知林延潮卖得并非是时文集和诗文集,反而一个劲地催促他尽量在明年乡试前写好。不过听了秦掌柜的建议,林延潮也不会打算加快进度,他有自己的步骤,欲速则不达。

    无论下午出门多久,林延潮都会在戌时前赶回家们,然后晚间尽量不出门。

    在戌时前,将晚饭早早吃完,这一顿饭尽量吃得少,以及清淡,而且食素。通常吃一碗粟米粥,加一盘菜这样。

    这也是现代人养身,节食的传统,吃夜宵神马的,最不健康了。但放在古代名儒,都是这样身体力行的。

    晚饭后林延潮临摹半个时辰字帖,然后这时候放松一下,看一些自己想看的书。若是白日出去忙事,没有做完功课,就放在晚上来作。

    一日事,一日毕。坚决不拖至第二日。

    看完书和完成功课之后,林延潮尽量在亥时上床睡觉。早睡早起身体好。

    林延潮按照这套平日读书,作学问,揣摩时文,到底有多少长进。一时也没办法看出来。

    不免也有气闷的时候,林延潮就会拿起林烃当初赠给自己‘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那句诗,来责备自己读书不可求效。

    不过如此闭门读书一个月,林延潮倒是觉得如此静不下心来的时候,越来越少了。

    儒家讲静能生慧,佛家讲静能开悟,道家讲静能正道,古人常道遇大事者需有静气。

    静气从哪里来,平日修身养性来。

    不过修身养性读书是好,如此下去万一成了‘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腐儒就不妙了。不过乡试前,自已依着此法读书作学问。还是很有效率的。若是不中举人,你连‘临危一死报君王’的资格都没有。

    至于家里的事,也是十分平静。

    爷爷和大伯回了老家一趟,住持了重修祠堂,并将自己的‘秀才匾额’做好和秀才老爹的那面一并挂在宗族祠堂上,至于洪山村第一座,估计也是侯官县的第一座‘秀才牌坊’也在酝酿之中。

    宗族祠堂重修好的一日,林延潮也是回了老家了一趟。

    对于乡土,宗族顾念很重的古人而言,重修宗族祠堂绝对是一件大事。

    这丝毫不比现代人。对爷爷,大伯而言,还是以乡土自豪,而从来没有因把家搬到市井里。就以城里人自居起来。

    这一天,家里雇了一艘乌蓬船,一家老小都穿戴整齐登了船,一齐返回家里,这也算是衣锦还乡了。

    水程很快,不久乌蓬船即划到了家乡堤坝外的渔船码头上。

    这里停泊的都是疍民的连家船。

    但这一天船还没到岸。连家船都搬走了,就见的码头上,村里的父老乡亲们,都是聚了一片在码头上。

    大伯顿时昂首挺胸站在船头,对林延潮道:他们都是来看你的,本村第二个秀才呢。

    众乡亲林延潮平日都是熟识的,在村里也没少打招呼,但今日一见众人都是拘谨起来。

    林延潮心想一来是自己年纪大,乡亲不好如过去见了面,就摸着脑袋一阵乱转,二来就是自己秀才身份,在他们眼底已算得体面人了。

    林延潮还是依着规矩,向族长,村里老人行礼。

    之后就是祠堂重修的大祭了。

    祭祀时,林延潮才知道原来他这一支林氏,来路还是蛮显赫的。

    在闽地有一句民谚‘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说得是闽地以这四姓最多,而陈林两姓更是占了闽中近一半。

    现在林姓最显有数支,如出了林则徐的文峰林,现在还默默无名,明朝最有名的莫过于八进士五尚书的濂浦林氏,称为东林。

    濂浦林之后就是水西林,而林延潮这一支就出自水西林。

    水西林与濂浦林,都是科举强族,以往辉煌历史就不提了,现在在世的就有三名进士,而且是祖孙三代。

    一位就是生于成化十六年,正德九年登进士第的林春泽,万历年天子登基,福建巡抚给水西林家送‘六朝大老坊’的牌坊,说的是你老人家,居然历经六朝天子。而现在林春泽年近百岁,住在南屿家里,算是实实在在的人瑞。

    林春泽以下,就是其子林应亮其孙林如楚两位进士,都是在朝做官。

    不过宗家如此显赫,洪山村与之相比就寒碜多了,洪山村林氏从水西林一支分出好几年了,本来就是庶出,科举上一直不得力,好几代没一个举人不说,连秀才也是十年前有了一个。

    数代之后这边自觉和宗家相较实在太没有脸面,实在也不好意思上门认亲,两边也是渐渐走得淡了。只是在水西林宗族大祭时,会请洪山村这边一两人,修族谱的时候,派个人过来问问你们几口人,也少不了写上你这一支的名字。

    至于其他就没有更亲密的关系了。

    而眼下林延潮取了院试第二,总算是有‘我洪山林氏从此站起来’的感觉,故而这一次才大肆操办,还知会了宗家那边。

    :多谢大家投的月票和推荐票,今天想再求一下,后面有很给力的推荐,月票,推荐票可以让本书成绩更好一点,让更多人来看本书。




第一百七十一章 求田问舍
    重修宗祠,自是有一套严格的流程,由族长和村里的老人主持。,

    还请了一位宗家的老者过来观礼,听说原来也是贡生出身,去过京师坐监的大能人。

    林延潮心想,我们这等大张旗鼓地挂秀才匾额,不是闹了笑话,宗家那边前前后后出了二十几个进士。我们中了个秀才在那边得瑟,这不是等着被人打脸吗?

    不过林延潮也没多想,而是从头到尾的跟着长辈按照流程一步一步地做下来。

    覆着锦缎匾额被揭开一幕,刻着自己和老爹名字的秀才匾额被悬挂在宗祠祠堂的门楣上。宗祠外鞭炮齐鸣,全族老少都是喜气洋洋。

    乡亲们都是向林高著,大伯,三叔和自己拱手祝贺。

    林延潮也看到爷爷和大伯脸上有激动的泪光闪动,他明白中了秀才,其实一直不是仅仅是自己一个人的事。

    这一刻就是宗家的老监生,也是来与林延潮亲自道贺。

    原本以为他们不会太看得起自己这个秀才的,没料到这宗家老监生却是道:延潮你十四岁进学,还是院试第二,侯官已是多久没有如此了得后辈了。老宗翁听了也是十分称许,赠你一狮头镇纸,望你乡试连捷,替我们林家光宗耀祖。

    众乡亲们听了都是激动,连宗家的人也是替林延潮这秀才感到自豪啊。至于老宗翁就是历经六朝的林春泽,他也给林延潮送了狮头镇纸作贺。

    林延潮也是意外,看来宗家的人也是为了自己中了秀才而骄傲,还以为是不屑一顾,看来是自己怀小人之心了。但想到之前宗家对老爹中秀才时不屑一顾,林延潮心底还是有根刺的。

    林延潮不平不淡地回礼道:多谢了。

    大伯怕林延潮失礼连忙道:多谢老宗翁了,这怎么好意思?改日我会让延潮亲自去府上拜贺。

    老监生笑着道:此子气度非比寻常,将来非我等可期。至于是否去府上拜会倒是次要的。

    林延潮心道,这老监生还真是有气度啊。

    挂匾的仪式一过。

    当下族长,林高著。大伯几个村里的头脸人物都聚在一堂,与宗族老监生商议重修族谱的事。

    重修族谱也是一件大事。对一个家族而言,宗族传承万万不可以断。

    天下间只有孔孟曾颜四姓,修的是通天谱。也是同姓的人公用一个家谱。而其他各姓有各自的分支,虽说姓林的人,多是以比干为始祖。但毕竟传承了这么多年,但宗族间是不认的。譬如水西林氏与濂江林氏虽都是姓林,但是彼此族谱是不修在一起。

    老监生将洪山村林氏一支记录。有子孙传承的,就在名字下划一条线。

    修谱时,林延潮看到自己这一支时,发觉自己名字下,居然多了一个竖线,下面添了一个人的名字。

    林延潮心道,这什么意思,自己居然不知不觉当爹了?

    林高著咳了一声道:此事也是刚定,一时无暇与你分说。是这样的,你二叔伯的孙儿。今年满十岁,生得聪明伶俐,准备入社学读书,但是你二叔伯家一直没有入户籍,所以过继到你的名下。你是秀才不是可以免两丁徭役吗?所以

    林延潮恍然原来是奔着他的免役名额来的。

    林高著身为杂职官本来就免役一人。而且沈师爷已是有意关照,让大伯准备在周县令的任内,转为经制吏,这样林家就多出一个免役名额给林延寿。而林延潮免两丁的名额,免了一个三叔,还可以再免一个。所以马上就被惦记上了于是给林延潮塞了一个。

    没有籍贯者,是不能参加科举的,更不能当官,当吏。但有了籍贯,平日里的苛捐杂税,也就逃不掉了,所以很多老百姓选择当黑户。

    黑户里有志于科举的子弟,就想出这么个变通的法子。

    林延潮听了皱眉道:这有所不妥啊!

    林高著立即道:都是乡里乡亲的该帮的,必须要帮。

    可是

    你放心。虽是过继,但不继嗣,也就是名义上,你放心。

    林延潮叹了口气道:可我说的是,我才十四岁,但我嗣子十岁,这官府信吗?

    这边林延潮刚荣升一级,另一边林高著敲定买地的事了。林延潮不由感叹老爹和大伯回家,可真是没有白白呆着。

    一家人到了洪山村与谢家村交界的地方,这里原来是两村田界,以前两家常因争水,挖渠的事闹翻。以往谢村有大娘老爹谢总甲的撑腰,一直占上风,而现在林村的林高著当了官后,谢家村的人都不敢动了。

    此时正是九月,地里稻子还没收割了,望去在秋日下是一片金灿灿的,渠边水车转水,

    今年还算是丰年,雨水不缺,虽闽地贫瘠偏僻点,但却是好地方,历史上遇兵不饥,遇荒不掠,逢灾不染。

    一大段的田埂路上都有亭亭如盖的大树,林延潮与一家人,顺着路待来到一棵大树下。

    林高著朝前头的山前一指道:这是我刚买了十五亩田,你们看怎么样?

    林延潮看去,是正好依在山边的梯田。

    听了林高著这么说,一家人都是加快脚步跑了过去,奔到山脚边上。但见新开垦好的梯田已是在那。

    三叔是种田的老行家,与众人道:这是二叔伯帮我们张罗下的好田,村里人刚一起垦出来,比一般水田是便宜了几分,但是靠在山边,随时可以打山泉水来浇灌。在这里种种菜,种种稻,一年的收成也不会差。

    听着三叔这么说,众人都是喜气洋洋。

    大伯也是蹲在地上,粘了一点土在指尖笑着道:你看不是红土,马上就能种庄稼。最重要是可以免粮,否则十五亩地,摊上正役杂税,要几十年才能回本,要是遇上什么灾年,还要往里面贴钱。

    林延潮中了秀才后免两丁,还能免两石粮。

    爷爷和大伯真是计算精确,直接买了十五亩地,将这两石免役额,用得不多不少。对了二叔伯也出了不少力,看来自己这免役名额,也不是白用的。否则这村里开垦的无主地,也是不好拿来用的。



第一百七十二章 林浅浅的着急
    林高着指着这一片田地道:到时候二叔伯会替我们打理这里,还有我们村的三户人家也会租种,至于老三嘛,成了亲就住城里,替咱们亲家先学着作生意,以后咱们也有件自己的铺子。至于地里的活就不操心了。

    林延潮心想,咱们一家已荣升封建地主阶级了。

    林延寿是鼓足劲了,在梯田边一阵猛跑兜了一圈回来大声道:有了田,咱以后就可以当少爷了,吃穿不愁了!

    大娘在旁给林延寿擦汗道:我的小祖宗,可别乱跑,田埂里的石子多,踢伤脚尖。

    大伯道:别惯着他,延寿明年如果你也学延潮那般中了秀才,家里可以再买田。

    林延寿点点头道:爹,你放心,我已是知道了,先生与我说,县试里难免都会有沧海遗珠,也不是人人都识得金镶玉的。他说我这一年学问又长进不少,这一次童拭,我一定拿个小三元回来。

    听林延寿这么说,大伯大娘都是一个劲高兴,搂着儿子的脑袋直摇晃道:小祖宗啊,咱们家就都靠你了。

    林浅浅看了这一幕低声笑着道:潮哥,你说他们好笑不好笑。

    林延潮道:大娘这人再精明,但碰上自己儿子也是糊涂的。

    嗯,不说他们,潮哥,你看这田。

    午后的阳光有些大,林浅浅迷着眼睛,掰着白嫩嫩的手指头,在那边数着道:咱们家原来就有十亩水田,五亩旱田,加上这十五亩梯田,一共就是三十亩。放在这洪山村,咱们家也是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了。哼,我以后就是少奶奶了!

    少奶奶!林延潮忍不住笑出声来。

    林浅浅凑在林延潮身旁薄嗔道:你笑什么,我与你说正经的,有了这田里的收成。你以后想考举人就考举人,想考进士就考进士,不用再为银子担心了。

    林延潮点点头道:是啊!你也不用过苦日子了。

    苦我不怕,因为我知道会有苦尽甘来一天的。说完林浅浅背着双手。看着林延潮,甜甜地一笑,笑着眼睛都是弯弯的,好似月牙儿一般。

    这时一旁的大娘道:三十亩算什么,我谢家可是有八十亩田。但在谢家村还算不得大户人家呢,要说我叔伯,他可是举人家,全村两百多亩的地寄在他的名下。

    大娘忍不住显摆起来。

    林浅浅听了顿时不舒爽哼了一声,与林延潮低声嘀咕道:潮哥你也要中举人了,到时候那两百亩地算什么。

    林高着笑着道:好了,好了,若不是潮囝,我也赚不到这么大的家业。我想好了,以后分家。这三十亩地延潮你拿一半走,至于剩下的老大和老三再一人一半。

    林高着这么定下调子,大娘要支吾几声,但大伯横了他一眼道:娘子,要不是延潮,咱们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家业,我同意。

    大娘见大伯开口了,也不说话了。

    三叔也是道:我也是没意见。

    林浅浅听了顿时眼睛再次弯了起来,流露出喜色。
1...9394959697...79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