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南录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南门之墠
只是刚走出九室岩就看到山脚似乎围了不少人,无尘心里咯噔一下,然后去看先生,却见先生一如既往地往
第一百二十八章 切磋
站在一旁的小胖子被如此阵仗吓了一跳,弱弱地接过无尘递过来的菜篮子,见果真是自己的兔子,便露出了笑容:“真的是我的兔子呢。”
“小子,你说,是不是这个女孩打的东樵子。”
小胖子身子一抖,怯弱地点了点头。
“你看吧,人赃俱获,你们九室岩难道还想推脱”
“不过,不过,是小道长说九室岩,雁,雁,对,雁过拔毛、投机取巧,小姐姐才打他的。”
唔~~~
看热闹的众人这才反应过来,原来真的是小道长出言不逊啊。
东樵子立刻不依了,冲那小胖子喊:“你怎么回事我帮你找兔子,你还帮别人。”
小胖子似乎突然机灵起来:“我的兔子是在五龙祠丢的,你却说看到我兔子跑到九室岩这里了,这兔子才一个月不到,哪里跑得这么远,这小姐姐说的对,肯定是你放到这里的,故意引了我来。”
大家恍然大悟,原来其中还有这些内情啊,看向五龙祠众人的眼神满是鄙视。
紫阳山人一张老脸顿时没有地方放,一张脸犹如五色盘,最后只狠狠地用拂尘敲了敲东樵子的背部,骂了一声:“不学无术的东西,如今好心被人当作驴肝肺了吧,丢人现眼,回去,给我回去。”
渔隐山人和风清山人一看情况不多,就要遁逃。
“且慢!”希夷先生突然说。
众人忙止住了脚步看向他。
希夷先生缓缓往前一步,和颜悦色地说:“此番误会,全因我们少有交流,倘若日后多多走动、互相切磋,也不会有这样的误会了”
紫阳山人警惕地看着他:“你什么意思”
“如今后辈都长大了,我们同在武当山修道,却常常敝扫自珍,倒不知自己几斤几两了,不如择日办一场比武大会,到时候都亮出自家的本事,也能扬长补短,互相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嘛。”希夷先生缓缓道出。
看热闹的香客一听有比武大会,都兴奋地点头:“是啊是啊,武当山久负盛名,比武大会一开,名声只会更响。”
如此大庭广众之下,希夷先生提出比武大会,即使三位山人不想答应也必须答应了,否则就给人怯弱无胆之感,传扬出去只会惹来嘲笑。
三位山人转念一想,九室岩如今也就无尘子一位徒弟,而他们不同,徒弟众多,难不成这么多人都打不赢这个小丫头。
这样一想便有了信心,大家一咬牙一跺脚,比武大会,办!
“那定在何时”渔隐山人问。
“三月三日可好”
其他山人彼此对看了一眼,到时候春暖花开,山雪消融,的确是个好日子,便都点了点头。
“行,那就三月三日!”
如此一来,武当山要举办比武大会的消息不胫而走,倒引得不少人往襄州而来,都想一睹比武大会的盛况。
......
众人散去,希夷先生领着无尘往集市里走去,虽然大雪封山,但是武当山脚下的集市还是人满为患。
希夷先生抬头看去,全部是买年货的人,摩肩接踵。
“无尘,你看下需要什么东西。”一进集市,希夷先生头都是大的,往常这些活计都是墨玉做的,现在是陶潜,但是陶潜不是修道之人,上山下山一次太麻烦了,更何况要拿这些东西。
“恩,我来买吧。”无尘自然知道先生不善于此道,一路买买买。
蔬菜瓜果,鸡鸭鱼肉,还有干果点心,一样都没有少。
“先生,买些鞭炮、烟花如何”无尘问。
希夷先生点头:“你决定吧。”
直到一个大大的袋子装满,都有无尘那么高了,她拍了拍手:“买好了。”
希夷先生便轻飘飘地拎起那个布袋子:“那回去吧。”
“好!”
“小姐姐,小姐姐,这边,这边!”突然传出一个声音。
无尘转头看过去,竟然是一间肉铺子,一挂一挂的猪肉后面露出一个小胖脸。
&n
第一百二十九章 情起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临近子时一辆马车悄无声息地停在了高府的门口,远山赶忙下了马车撑好伞,健壮的车夫直接把高从诩从马车上抱下来,放在四轮车上了。
他们终于回家了,本来去郢州一趟不必耽误这些日子,只是外面的流言蜚语闹得郢州也是人心惶惶,再加山此番去殷府是谈亲事的,也不是一触而就的事情。
高从诩就干脆留了一下,一方面处理一下郢州的公务,另一方与殷府好好谈了谈他们这桩婚事。
随着高从诩回来的消息传到后院,府里接二连三地掌了灯,这些日子李氏夜里总是睡不安稳,听说从诩回来了,忙让丫鬟替自己更了衣,穿着一件梅花斗篷就迎了出来。
天色已晚,高从诩本来想明日再去给父亲母亲请安,哪里知道自己刚回屋,父亲母亲就赶过来了。
丫鬟们赶紧奉茶、点炭盆,屋子里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
高从诩一脸无奈:“这么晚了,我并不想惊动你们,你们怎么都过来了。”
事关儿子的亲事,当然需要亲自过问,李氏一脸紧张:“殷府是如何说的”
高从诩接过远山递过来的热帕子擦了一把脸,喝了一口热茶才看向李氏和高季昌:“殷大人倒没有说什么,看着我还落了几滴泪,说保证亲事还算数,但是,我当时求见了殷小姐,殷小姐见我这般自然犹豫了,我未免她受父亲挟持,就亲自解了这桩亲事,却觉得殷府众人似是松了一口气。”
李氏顿时就有些生气了:“如此看来他们本来就是想毁亲,却不想做那忘恩负义之辈,便等着你开口,他们就可以就坡下驴,实在是心思狠毒。”
谈好的亲事就这样没了,李氏无论如何也咽不下这口气。
高从诩却无所谓:“这桩婚事本来就是为了安抚郢州权贵,即使殷府不愿意也不必强求,难不成还要结出一个仇怨来,再说,你们心疼我,难道殷府就不该心疼女儿。”
嫁给一个残废能有什么前程!
高季昌毕竟是男子,脑子还算冷静:“行了,婚事不成也好,往后我们就在荆南城中找一个,也不必拿你的婚事做筏子,你挑喜欢的就成。”
高从诩面露微笑:“我也是这样想的,自然是要寻一个不嫌弃我的才是!”
灯光下的高从诩笑意盈盈,就像初冬的太阳,夏日的凉风,这么好的儿子,别人凭什么要嫌弃,李氏不禁红了眼眶,却强忍着泪意:“我一定给你寻一个顶好的媳妇。”
“那儿子在此就先谢过母亲了。”
既然已经知道了结果,虽然心中郁结,但还是要向前开。高季昌与李氏回了各自的房间,今年家里更显冷清。高从诲去了楚国,小五在九室岩,本来高从诩今年能迎娶新妇过门,如今婚事也黄了,真真是不如意啊。
......
第二日一早阳光明媚,太阳一出,院子里也热闹了起来,丫鬟仆妇把屋里的东西都拿出来晒,脸上也是笑意连连。
高从诩坐在书房里,透过窗户看向屋檐下滴不停的水滴,嘴角含着淡淡的笑。
远山拿了一个手炉进来放在书案上:“公子,你暖暖手,虽说出了太阳,但屋里还是阴冷。”
高从诩点了点头,继续伏案处理公务。
“对了,郑玥过来给夫人送绣品,正在夫人屋子里说话。”远山一边转身去看屋子里的炭火炉子,一边说。
高从诩一愣:“母亲在她那里买了绣品”
“不是,是她看着过年了,挑了几件寓意吉祥的绣品送给夫人。”
刚从大长和回来时,郑玥在府中住了些日子,当
第一百三十章 气功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山中温度极低,即使出了太阳满山的雪也难化。
无尘拿着一封帖子爬上了山,眼角眉梢都是喜色:“陶潜,我山上时有一小段距离没有留脚印。”
无尘的每一点进步,陶潜都替她高兴:“到时候的比武大会肯定不会有问题了。你手上拿的什么”
“哎呀,这是倪将军让人送过来的帖子,给先生的。”无尘一拍脑袋,就跑进了先生的屋子。
先生正窝在椅子上看书,听见敲门声便放下了书:“进来!”
“先生,倪将军送给您的帖子。”无尘把帖子递给希夷先生。
希夷先生打开帖子看了看,半晌才说:“倪将军也听说了比武大会的事情,邀请我与其他几位山人去襄城好好商议。”
无尘上前替先生斟酒:“那是好事啊”
希夷先生不置可否,把帖子放在一旁:“在这山中呆久了都成野人了,修道之人需避世,但也需要入世。你跟陶潜说一声,到时候带上瑟瑟,大家都去襄城一趟。”
“真的”无尘惊喜地睁大眼睛,虽然她勤奋刻苦,但总归是小孩子,也有玩心,见先生如此大发仁慈,自然喜不自禁:“我去跟他们说,他们肯定高兴死了。”
希夷先生笑着看她出了门,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他这一生识人不明,无法寻得明君,如今九室岩也就剩无尘这一根独苗了,往后他也不会再想着辅佐明君,只安心教导无尘,平心静气,闲云野鹤也不错。
天气冷,做的饭菜一端出来就冷了,吃起来没滋没味,陶潜今日就准备做个热锅子,厨房里顿时热气腾腾。
无尘一到厨房就闻到了香味,瑟瑟坐在炉子边一边烤火已经吃花生,见她来了,招了招手:“快来,这花生放在炉子上一烤,真正是满口生香呢。”
炉子里的炭火烧得猩红,花生就放在炭火里烤,瑟瑟忙要拿火钳去夹花生,无尘却似来不及一样竟然直接把手伸进了炭火中。
“无尘!”瑟瑟惊得脸色都白了。
无尘一脸莫名其妙,捏着手里的花生看向瑟瑟:“怎么了”
瑟瑟拉起她的手看了看:“烫伤了没明明有火钳,为什么要用手拿”
无尘突然回过神来,也看了看自己手,呐呐地说:“最近似乎不怕烫,也不怕冷,我,我,我不会是不久于世了吧。”
陶潜也呆住了,冷热不知难道是生病了
锅子香喷喷的,但是大家都无暇顾及,陶潜牵着无尘就往先生屋里去:“去问问先生就行了。”
瑟瑟不禁也有些担心。
希夷先生本来怡然自得地饮酒赏雪,见他们一伙都过来了,便说:“无尘告诉你了吧,后日,后日我们一起去襄城。”
“先生,我......”无尘抬起头,欲言又止。
“怎么了”
“先生,无尘最近冷热不知,是不是生病了。”陶潜性子急,直接问出了口。
“恩无尘,过来,我看看。”
无尘走近希夷先生,伸出右手给他。希夷先生搭脉诊治,随着他脸上的表情越来越惊讶,陶潜和瑟瑟的心也提到嗓子眼了,连一向面不改色的先生都面露讶色,可见是出了大问题了。
无尘的心也扑通扑通直跳,常常听人说,只有快死的人才冷热不知,汤水不进,她还不想死啊。
“入水不溺、入火不焚、闭气不绝、不食不饥。”希夷先生放开了无尘的手腕,惊叹连连:“奇才,奇才,果然奇才。”
“什么意思”陶潜听得不真切,但先生这个模样的确不像是出了坏事。
希夷先生突然站起身,脸上的笑意越来越大:“我九室岩收徒二百一十七人
第一百三十一章 路上
五龙祠的一间厢房里,檀香阵阵,三位山人却愁眉不展。
面前的红木小几上放着三张帖子,这突然而来的帖子让山人们惴惴不安。
“倪将军不会是听说了那日在九室岩山脚下的事情,故意让我们去襄城,实则是问责吧。”渔隐山人心中忐忑,前些年兵祸频繁,这几年多亏了倪将军,众人的日子才好过些,但是前提是大家不要惹九室岩。
上次,算不算是惹了九室岩
风清山人倒洒脱不少:“反正也不得不去,想那么多干什么,难道还能躲着不去。”
是啊,倘若不去,倪将军派人亲自上山请就不好了。
“好了,也不要胡思乱想,说不定是倪将军觉得这次的比武大会十分重要,需要叮嘱叮嘱。”紫阳山人淡定地喝着茶。
其他两位山人彼此对视了一眼,要说得罪九室岩也是五龙祠得罪,与他们倒不相干,倪将军问起来,自然有紫阳山人顶着,这样想心里也就不那么慌了。
紫阳山人平生很少怕什么,唯独怕那些兵痞子,莽夫,完全不讲道理。虽说他没有见过倪将军,但整个襄城被治理得井井有条,这位倪将军肯定也是讲道理的,虽说心里戚戚然,但是面上还要佯装镇定:“你们的弟子都挑好了吗”
“自然是能上场的都上场。”
“可是那无尘子才六岁。”
“这和年岁又何关系”
“没关系吗”
“没关系。”
“那好,那我五龙祠的弟子也都上场比一比。”
三位山人达成了一致,这次一定要正大光明地把九室岩踩在脚底下,让世人知道什么是正统,什么是正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