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度春半,几许秋凉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倚澜问月
昨晚的事她也是没法子,当时她去端莲子羹的时候,意外的发现甘经理压根就没离去,而是一直在门外等着她。见她出来,甘经理一把将她拉到一处角落,半是恐吓半是威胁的将一包药粉递给了她,叫她全部洒在那锅莲子羹里,哄着蓉珍吃下去。翠雯已然明白甘经理的打算,她知道自己若不听甘经理的,那自己在这戏园子里就没法子再呆下去了,再说那唐蓉珍平日里与甘经理本就不清不楚,即便自己不去做,也会有其他人巴巴的上赶着去做,还不若借此机会巴结了甘经理,还攥了她唐蓉珍的一条把柄,两全其美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就这样,翠雯便将那包药粉尽数撒在了莲子羹里,眼瞅着蓉
第六十三章 清甜紫藤花
今天是洪老夫人的生日,晚秋在屋子里梳妆妥当后走到前边去问父亲何时起身去洪府,谁知父亲竟不在屋内,晚秋问了李大伯才知道,她父亲天微微亮的时候就已经出门去了,说是先去买些东西。
晚秋很是纳闷,这么一大清早的父亲跑出去买什么紧要的宝贝去了。正想着,只见院门被推开,父亲提着家里的那个两层食盒走了进来。
晚秋笑着迎了上去,问父亲道:“爸爸,您老人家一大清早这是去买什么好吃的了”
荫山慈爱的对女儿说道:“我到西头的柳芽胡同给洪老夫人买了旋粉和门钉包子,去祝寿的时候带给她。”
晚秋笑着打趣父亲道:“爸爸,您老人家可真逗,去祝寿哪里有送小吃的,再说了,人家洪老夫人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哪里会吃咱们这些胡同里的吃食。”
荫山笑了笑,并没有向女儿再解释什么,他像提着宝贝一样小心翼翼的将食盒放到了堂屋的桌子上,然后叫李婶子夫妇赶快把早饭摆上来,他和晚秋吃了好早些去洪府。
父女二人匆匆的吃过早饭,荫山换好了衣裳之后便带着女儿坐车前往洪府祝寿。一路上,晚秋满是欣喜的想着今天可以在洪家看见子声,哪怕只是那么远远的看着他心里也是满足的。
坐在车上的荫山无心观赏沿途的街景,他的眼前一直浮现着三十多年前的画面。
那年,大清还没有亡国,荫山也只有十八岁,刚刚在京城唱出了些名堂,一次荫山所在的班子被请去唱堂会,在那里他第一次见到了时年二十四岁的洪家大少奶奶。三十多年过去了,荫山始终都清晰的记得当年的情景。
荫山出生在杭州的乡下,六岁的时候因为生计艰难才随着父母千里迢迢的来京城投奔在这里做买卖的大伯,后来因为大伯家住的柳芽胡同里有一家名为福安社的京戏班子,荫山天天都跑到那院里去看班子里的演员们练功排戏,时日久了荫山竟深深的迷上京戏,并且能够用稚嫩的嗓音将整本的失街亭有模有样的唱下来,这让戏班子的师傅陆福安
很是惊奇。他见荫山小小年纪天赋过人,长得周正,骨架也大,便有意收荫山为徒,想将自己的衣钵传授给他。素日与陆班主就交好的大伯在听陆班主登门说出了想收荫山为徒的想法后,心里自然十分的愿意,他在征得了兄弟两口子的同意之后便专门挑了个好日子带着荫山到福安社拜了师傅。因为两家同在一条胡同里,荫山每日白天在师傅那里学习,吃住仍在大伯家里。
荫山跟着师傅学了八年的戏,在师傅的精心教导和栽培下,终于在十八岁那年在梨园行崭露头角,有了些名声。
那天,洪家的老爷过生日,荫山在师傅的带领下来到了洪府唱堂会,他们被管家带着来到了花园里的那座小戏台前。洪家当时财力正盛,老爷是从三品的都转盐运使司运使,掌管着一国盐事,几任干下来捞的银子自然不在少数,因此上全家人不仅住着宽大豪华的大宅子,一应的吃穿用度也是颇为奢靡铺张。
荫山第一次到这洪府来,就被它的豪华与幽深所深深的震撼,他心想紫禁城也应该就是这样吧。更让荫山惊喜的是这洪府从前门到内宅再到花厅,到处都爬满了枝叶繁茂的紫藤,在那柔韧的枝丫下垂挂着一串串淡紫色的花朵。荫山是江南人,在他儿时的记忆里自己杭州老家的房前屋后也随处可见这紫藤花,每到夏季母亲都会采摘一些新鲜的紫藤花回来,放在热水里一焯再凉拌一下,就是一道可口下饭的小菜了。自从来到北平之后,荫山就再没有见过紫藤花,那天在洪府看到那满院紫莹莹的花串后,心里又是亲切又是惊喜。
洪府的管家将他们安顿在小戏台后的几间平房后就急匆匆的到前边院子忙去了,只留下了两个小厮在这里照应。那两人见管事的离开了,便歪歪斜斜的坐在椅子上闲聊了起来,戏班子的人要打水洗脸他们都懒得去理会,只是随意的指了指外边,让他们自己去花园的水井里取水。荫山和其他两个师弟各提了一只木桶在繁花之中左右寻觅了半天,终于拐到了水井旁,取了水之后他们见花园一片静寂,并无旁人,又寻思离开戏尚早,不如在这花园里逛逛。于是,这三个十来岁的少年将木桶暂时放到水井边,沿着小路在花园里边走边看,欣赏起美景来。当绕过太湖石堆砌的假山后,远远的就看见前边有一条长廊,廊上爬满了一串串紫藤花,就像一条紫色的飘带从墙外飘来,在太阳光下泛着紫光,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荫山他们早已被这美丽的风景所吸引,快步跑到那廊下边,抬头尽情的观赏起紫藤花来。荫山一边抬头看着花一边对两个师弟说道:“这紫藤花在我们杭州老家到处都是,而且这花还能吃呐。”
那两个师弟听荫山说这花可以吃,都有些不相信的看着他,荫山见他们两个一脸怀疑的神情,笑着站到长廊旁边的围栏上,顺着木头柱子一点一点爬到上边,用手采下了几串丢给两个师弟,然后自己嘴巴里叼了一串跳了下来。那两个师弟将那花拿到鼻子跟前闻了闻,虽说芬芳诱人,但是还是有些不大相信它能吃,荫山笑着将紫藤花塞进了口中咀嚼了起来,边吃边笑着说:“真甜啊。”
那两个师弟见荫山香甜的吃了起来,这才把花放入了口中品尝了起来,果然是入口香甜,比槐花更可口些。
三个人一边吃着紫藤花一边说笑着,忽然听见背后有人怒斥他们道:“你们这三个小王八羔子是哪里来的,鬼鬼祟祟的在这里做什么,八成是趁今天人多混进来做贼的吧。”
荫山他们三个回过头一看是几个魁梧的汉子正手拿皮鞭站在身后怒视着他们。
荫山见他们话说的很是难听,脸上也带着不悦的神色说道:“我们是来你府上唱戏的,并不是混进来的,是你们管家亲自带进来的,我们见这紫藤花开得好就略微驻足看了一看,几位若是不信尽可到戏台那边问问。”
那几个人狐假虎威惯了,今见眼前这个年轻人竟然不卑不亢的站在那里回嘴,立刻来了火气,为首的一个挥起鞭子就朝荫山打来,荫山忙向边上一躲,虽然没有被打中面孔,但是胳膊还是被鞭子扫上了。荫山愤怒的问道:“你凭什么打人”
那人恶狠狠的说道:“就凭你是个臭唱戏的我就打得你!”说完招呼起同伴一起挥鞭抽打起荫山他们来。
荫山他们也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赤手空拳的与那几人厮打起来,但由
第六十四章 错付了青春
说起洪家的大少奶奶也是出身官宦世家,因当年洪老爷与大少奶奶的父亲在杭州一同做官的时候两家十分交好,于是就为两个孩子早早定下了婚约。后来,洪老爷官运亨通回到了京城做起了京官,举家也搬迁了回来,这满宅的紫藤花就是洪老爷当年离开杭州时从杭州移栽过来的,经过这些年的精心栽培,终于开枝散叶,花串繁茂起来。相比洪家的蒸蒸日上,大少奶奶的父亲则官运不济,多年再没挪动地方。后来,大少奶奶的父亲更是死在了任上,只剩下了孤儿寡妇在杭州寂寥的打发时光。
好在两家岁说分隔两地,但是一直有书信往来,洪老爷更是常资助大少奶奶一家的生活。前几年,大少奶奶的哥哥考中了进士,到清平县去做了县令,大少奶奶家也总算是又有了起色。他的哥哥在赴任前,亲自护送着妹妹回到了京城,一是为了拜访父亲生前的故旧为自己的官场铺路,二则是接到洪老爷的书信已经选定了吉日,让他送妹妹赴京与洪家的大少爷完婚,已兑现两家长辈当年的婚约。
洪老爷热情的接待了远道而来的这兄妹二人,又见大少奶奶生的秀丽端庄,性子温柔贤淑,心中更是欢喜。大少奶奶也满心期待的憧憬着自己美好的未来。可是,大少奶奶万万没有想到,等待她的没有什么琴瑟和谐,有的只是丈夫的冷落和全族的嘲讽。
这皆是因为洪家大少爷自幼是个博学多才之人,他比大少奶奶年长五岁,在十七岁时就被父亲以公派留学生的名义送去了美国读了四年的书,又在日本待了两年,最后在父亲的一再催促下,才带着满脑子的新思想和变革强国的抱负回到了祖国。大少爷原本是不愿意娶旧式女子为妻的,更对包办婚姻充满了排斥和反感,他在大少奶奶来京前曾经在家中大大的闹了一场,险些与父亲因为此事反目,直到在一次争吵之中父亲被他气的喷出鲜血险些昏迷过去,他这才心下有些同情和心疼起父亲来。最终,为了缓和与父亲之间的关系,也为了耳根子清静,大少爷只得违心接受了这桩婚姻。洪老爷夫妇见儿子松了口,连忙写信让大少奶奶的兄长让他立即送妹上京完婚,已了却洪老爷夫妇多年来的一桩心事。
在成婚前,大少奶奶暂时与洪家的二小姐住在一处做伴,她常听二小姐眉飞色舞的说她大哥哥是留过洋的,虽说脑袋后边依旧拖着一根长辫子,但是言谈举止还有衣着打扮全部是新式的,为人也最是豪爽耿直。听的多了,大少奶奶不禁对这个未曾谋面的丈夫充满了好奇和崇拜。有一天,大少奶奶和二小姐在花园的紫藤花架下乘凉时,从远处走进一个年轻男子来,大少奶奶一时躲闪不及,忙用扇子遮住脸站在那里。只听二小姐亲热的向那人叫了声大哥,大少奶奶心想原来是大少爷来了,虽然隔着团扇,但是她的脸微微红了起来。
大少爷面对站在二妹身边这位拿着团扇的女子有些好奇,不禁朝她这边多看了两眼。二小姐笑着将大少奶奶挡在脸上的团上拿了下来,向他大哥说道:“大哥,这就是杭州来的苏家姐姐,闺名叫紫芬。”
然后,二小姐又向站在自己身边的大少奶奶说道:“哎呀,紫芬姐姐,你就别害羞啦,还有几日就成我大嫂了,迟早是要和我大哥碰面的。”说完,二小姐大笑了起来。
大少爷一听这就是父亲硬要塞给自己的那个杭州女子,他朝面前的紫芬打量了一番,从面容上来说这女子皮肤细嫩,清秀温婉,但是通身的打扮和气韵却全是旧式的,特别是那裙子下边的那双裹的尖尖小小的三寸金莲让他更是心生厌恶。大少爷面色一沉,冷冷的哼了一声后径直离开了,连一句礼节性的问候都没有。
紫芬本来还娇羞的低头等待着大少爷来和她说话,但是当她看见地上大少爷爷的皮鞋大步走开后,心里不禁有些错愕,她不明白为什么方才还和二小姐有说有笑的大少爷当听见二小姐介绍她后就扬长而去了,难道是害羞了还是旁的什么缘故
二小姐自然对大哥的心思再明白不过了,她看了看站在一旁多少有些尴尬的紫芬,心里虽说充满了同情,但是又不能点破说给她听,只得笑着打圆场道:“我大哥就是这样的脾气,见了女孩子总是手足无措的跑开了。”
二小姐的话显得有些牵强,紫芬不是糊涂人,她多少还是能够感知到大少爷的那份冷淡。
成亲的当天,盛妆打扮了一番的大少奶奶明人,红石榴裙下的那双又小又俊的三寸金莲引得在场的女眷纷纷赞叹,婆婆也满意的不住点头,只有二小姐隐隐有些担心的看着紫芬。因为,那日花园匆匆会面之后,二小姐曾跑到大哥面前抱怨他不该冷遇人家苏家姑娘,二小姐告诉大哥紫芬姐姐模样标致不说,而且性格也很温和开朗,女红也十分出色,是个难得的好姑娘。
见惯了外边世界的大少爷,对这些紫芬身上的优点根本就不屑一顾,他冷冷的说了句:“长得好有什么用,还不是花瓶一个,女红好又能怎样,还不是寄生虫一只,性子再好她会洋文吗”大少爷说完,丢下了同是旧式女子的二妹尴尬又气愤的站在那里,冷冰冰的走了出去。
当紫芬蒙着红盖头被众人扶上花轿从西边的侧门抬出,一路吹吹打打绕着半个京城转悠了一圈后又从洪家的正门里风风光光的抬了进来,然后在鞭炮和唢呐声中被扶进了花堂与一身洋装戴着礼帽的大少爷拜了天地。
洞房花烛之夜,大少爷并没有来揭蒙在紫芬头上的红盖头,而是自斟自饮一番之后合衣睡在了春凳之上。满心欢喜的等待着丈夫来揭红盖头的紫芬一直在床上坐了大半夜都没有等来她期待已久的时刻,直到她听见丈夫都拉起了鼾声,她才连忙将盖头掀了起来,带着几分失落与不解拿了一床被子走到丈夫身边给他盖上。
别人的良宵却是自己的长夜,洞房的冷遇让紫芬心中充满了委屈和寒凉,她不知道自己究竟错在了哪里,或者自己该怎么做他才会对自己好一些。
洞房过后,大少爷就搬到了另一间屋子去睡了,再也不踏入紫芬的卧房半步,他们分房睡觉的事情也渐渐的在洪府上下传开了,甚至最后传到了洪老爷夫妇的耳中。
洪老爷不好干涉儿子的房中之事,他让妻子好生规劝一下她生养的这不肖子,甚至怪怨妻子不会管教子女,她生养的孩子远不如其他三个小老婆生的孩子懂事孝顺。
大少爷的母亲虽是洪老爷的正妻,但是在家里也不甚得宠,拢共生了一子二女,除过已经嫁人的长女和待嫁的二女之外,
第六十五章 短暂的温存
洪家的下人们还有那几个素日喜欢看紫芬笑话的庶母妯娌们都渐渐的发现这个大少奶奶好像变的刚强了起来,不似从前那样低眉顺眼好拿捏了。往常下人们有些不恭敬之处,紫芬总是一笑了之,全当没听见没看见,如今只要下人们在她面前言语举止上稍有不恭敬,紫芬就会厉声训斥,甚至叫来管家当面质问是不是这些下人们是受了他的指派故意来欺在主子头上的,倘若是这样那不如大家一起去老爷那里说个分明
那管家是洪老爷身边最得势的人,向来知道这大少奶奶虽然娘家如今不比往日,但是洪老爷可是最看重这个儿媳妇,当日为了与她父亲当年定下的婚约,不顾京城多家名门望族联姻的美意,毅然选择遵守承诺将大少奶奶从杭州接了来与大少爷完婚。先前,下人们对大少奶奶伺候的不周到不殷勤他虽然也知道,但是见大少奶奶人和气柔顺,心想到底是外省来的女子没见过世面,缺少大家风范,也就没有太去管束底下人。如今见大少奶奶伶牙俐齿,声色俱厉的质问了他一通,这管家自然心里一阵哆嗦,没想到这位发起怒来竟是这样纹丝不乱、有理有据。管家怕大少奶奶真的闹到老爷那里,连累自己挨罚,他连忙好言劝慰了大少奶奶一番,然后把几个冒犯了大少奶奶的下人鞭打了一顿,又背过大少奶奶告诫府里的下人们以后要好生伺候,人家先前不计较是人家和善,如今倘若她真跑到老爷那里哭诉几句,估计你们这些个人都得卷铺盖滚蛋。自此,府里的下人们在紫芬面前都规矩了许多。
震慑了下人,紫芬在那几个庶母和妯娌面前也不似从前那般的柔顺,任她们随意的挖苦和嘲笑。有好几次,在众人面上,那几个爱生事儿的妯娌在紫芬面前有意说某人家娶下堂妾都不要外省的,说外省的没开化不说还最是没见过世面,当个丫鬟都嫌她粗俗,迟早是被抛弃的料。那几个庶母听完自己儿媳妇的话都不怀好意的笑了一笑。
紫芬抱起孩子,假意对女儿说道:“是啊,还是我们霞姐儿命好,托生在正房不说,将来寻婆家定然也要寻个嫡出的孩子,只有那不入流的破烂货将来才勉强上赶着嫁给人家庶出的儿子去。唉,那些外省来的不开化的女子好歹还来路清楚些,攀不上权贵好歹也能到寻常人家做正房,不似有些阿猫阿狗的做了小老婆还以为自己受了诰封一样,真是辱没了先人。”
紫芬一番话说完,让在场的人无不震惊,那几个多嘴多舌的妇人被紫芬一通挖苦,脸上早已气的紫一块白一块,又碍于洪夫人在座,不好立刻发作,只能恨恨的瞪着紫芬。
紫芬的婆婆方才听着这个素日只会陪着笑脸的儿媳妇竟然如此酣畅淋漓的挖苦嘲讽了一番那几个她最见不得的货色,心里又欢喜又痛快,她哈哈一笑之后佯装不明白的样子,一把将孙女抱在怀中疼爱的亲了起来。
自此,洪家上下都见识了紫芬的爽利,也都不再敢到她面前造次了。而洪夫人也越发的喜欢这个儿媳妇,渐渐的家中的一些事务也都放手交给她去管理分派,竟也被紫芬处理的妥妥当当,不出丝毫的纰漏,这让洪夫人更加放心的把内宅的事务齐齐交给紫芬去管理,自己落得个清闲。
洪夫人见儿子也回来了有半年时间了,可是他竟然连紫芬母女看都未曾看过一眼,实在是有些不像话,况且自己至今也连个孙子都没有抱上,这更成了她的一块心病。于是,她将儿子叫到跟前又是抹眼泪又是训斥,逼迫着儿子无论如何也要给她生个孙子。
大少爷告诉母亲,自己过些日子将外边的妻子接了来,定然会与她多生几个孩子让母亲欢喜欢喜。可是洪夫人听了儿子的话哭的更加的厉害,她说倘若大少爷不和紫芬生出个嫡出的儿子来,将来她就是死也不会闭上眼睛,说着又是一阵哭泣。
大少爷生平最害怕母亲的眼泪,他为了让母亲宽心只得又答应了母亲。
大少爷再次走进紫芬住的院子时,紫芬正拿着一个皮球和女儿在院子里玩耍,当紫芬看见丈夫走了进来,心里先是一惊,然后收起笑容高高扬起头,也不去迎他,而是抱起女儿自顾自的走上了台阶进屋去了。
妻子的举动大大出乎了大少爷的预料,他原以为紫芬会似几年前那样低眉顺眼的迎上来,站在一旁小心伺候着。今见紫芬一副高傲的模样,他倒有几分心虚起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