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攘夷志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柘月
端了茶盏抿了一口,陈迹话题一转,说到:“收拾一下,咱们待会去逛逛书店。”
“公子要买什么书小染给你去买!”言下之意,还是担心他出去后只顾着贪玩,忘了读书。眼下在家里,气氛毕竟还在。
陈迹笑笑:“当下时文,往届考试的应试文章,诸如种种,我也不确定要买些什么,只能到了书店,遇着有用的才掏钱买。”
书桌上虽然放着不少,但毕竟是很久远的文章了,里面或有些作文要点,到底还是诸多局限,比方说考官都换了几茬,除
第二十一章 书坊
时间稍微往前推推,依旧是三月初一这一日。云门山国公府的游园会上,来自通判府的陈家公子“不请自来”,打乱了某些原本的安排。
单说那一场放在明面上的球赛,即使城防营的老卒最后还是输了,但在最后半场的时间里,他们奋起直追,拿回了前两场半输掉的所有球,而且最后有望超过的一球,老卒队完美体现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竞技精神,在攻门的时候恢复了前两场的臭脚。最后的结果,老卒队两负一胜,单说进球数则拿了个平分。
宋清明灌下半坛子糙酒,回味着陈迹提及的登州水师一事,计算着当中的真假,毕竟一府通判并无掌兵权利。
骤然听得下方一阵喝彩,转过头去,只见原本怏怏无力的老卒队拼杀起来,在场上顿如入无人之境,接二连三的过人破门。
想不通当中关节,一局结束,他自己都没注意到脸上的表情变化。
再无心情看主看台那边,起身离开。回去的路上倒是想前往陈家聊些事情,最后又觉着不能如此放着身段,先前桌面上也是呛过声的。因而马车在进入陈家所在的长街时调了头,折返往国公府那边去了。
虽说名分差些,他对那座国公府并无太多的怨气,对于那位兄长,里里外外也不曾讨厌。向来只是旁人“好心”,生怕他真威胁到兄长的地位,不待见于他。当然对于那位老国公,他是真没什么情感,若非他自己作的事,何至于弄成如今这个局面
宋清明回到国公府,从侧面回了自己那座偏僻院落,除了三间屋子,院子被开辟出一个不小的演武场,放着各式各样的武器。宋清明取了长棍耍过一阵,回屋沐浴换衣,准备去见见自己那位相看两相厌的“父亲”。
……
再说留在游园会的众人,都因为骤然的变故惊扰了。小公爷或许不知道私底下有什么龌龊,眼下脸色也有些不愉,至于陪同的读书人,以及部分官宦子弟,也大都哑着声。
小公爷清了清嗓子,笑到:“当赏。”
便有数道附和声响起,零零碎碎闹了一阵,开始了下一个节目。
国公府从青州红袖楼请了姑娘,今夜还有一座盛大的歌舞表演,一部分收了邀请的人都会在傍晚时候过来,当中并有相当数量的女眷了。陈迹极不凑巧的错了过去了。
是夜,歌舞会上,倒也有好事者提起了白天的事,几个即将入学的书生也便许了些话,诸如“定会与陈公子好好讨教学问”一类的措辞,亦有“今夜不能得见陈公子,实乃憾事”思量的人。万般思绪,陈迹声名由人人规避往一个较好的方向发展了。
沽名钓誉,大抵也比不学无术好一些吧。
些许话传到小公爷耳朵里,权且也只当作了读书人之间的“文学交流”了。
……
陈迹央着小染,说了好些好话,说了个“大剑仙与虬髯刀客”的故事,这才得了小姑娘允许,得以去买了两碗龟苓膏润口。
小染每每见着陈迹如此孩子气的一幕,都忍不住笑,旁人眼里,八成是将陈迹当了心智不全的傻子了吧。
折腾间,想着先前那个故事,小姑娘总觉得哪里怪怪的,似曾相识又思衬无果。
陈迹抬手在小姑娘眼前挥了挥,疑惑道:“有心事”
小染拨浪鼓一般摇着头,“没有呢。”捧着龟苓膏埋头吃,耳根子莫名的红了起来。
&n
第二十二章 收衣服啦
陈迹悠悠摇头,而后由衷赞道:“是个会做生意的,小染,数十个大钱。”便从柜上提了书,眯眼笑着,“读书太吃钱了,十年寒窗嘛,小小心意……呃,已是全部心意了!”
书店伙计愣了愣,豁然笑了起来,“公子说笑了,公子是个趣人嘞。”
陈迹复又摇头让开几步,看着小染不情不愿的给出十个大钱,这才与店家告别。
书店伙计送到了门口,又道:“欢迎公子再来。”
陈迹走出几步,闻声挥了挥手,“可不敢来了,店家技术活,赏不了哦。”言罢快了步伐,真有点落荒而逃的意味。
伙计愣了愣,与四周唱道:“本店新到……”
走出去一段距离,陈迹回过头来,看着亦步亦趋的小染,正色道:“十个大钱,小染记着以后少我三回糖葫芦吃。”
小染给逗笑了,上前打算接过陈迹手里的书卷。
陈迹摇了摇头,“分量不小,我提着吧。”
一路晃荡,半个时辰后,主仆二人回到陈家,简单的梳洗,陈迹换上一身宽袍,提着一只精致小壶到了院子,倚着竹椅,听簌簌竹涛。墙角新垒的花台里,近些日子刚刚移栽过来的不少花花草草蔫着头,与他这主人一般精神不佳。一侧的池塘中,鉴于陈迹曾经跳过,水面往下沉了不少,边缘也移了不少水生植物,做出一个简易的护栏。
檐下挂的几只新灯笼,是陈迹前些日子砍了院前翠竹,亲手织的,样子稍有些不大规整,而且看着极为笨重。
院子里大多东西是在后来重新布置了一遍,打乱了原本的格局,大抵如此一来心里就能安稳一些。几处关键节点甚至去道观佛寺里请了些符箓。原本的卧房也给他打穿了墙,重新做了功能设置。从廊道那边过来的九曲桥,他也换了个方向。
回到家后,小染给他烧了热水煮了茶,收拾了陈迹换下来的衣服端着出去浆洗。大抵也是闲的慌了,搜搜捡捡的找些事情做。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陈迹读书的时候,这院子里除了春风,再无旁物了。
合上那卷《八大家文抄》,陈迹翻了新购的那卷《童生试佳文精选》,从最基本的作文格式开始用心。也许是真的想要有所成就,也可能仅仅是打发无趣时间,陈迹看的很认真,当然第一遍的中心还是放在“识字”与“断句”上。读至第二遍,这才真正着手作文格式的分析记忆。
这卷《童生试佳文精选》在选取近些年青州府各县的童生佳文外,也有部分其余府县的文章,而且在集册后,每一篇都有专门的文坛大佬亲自评点,活脱脱就是后世“小学生新概念作文优秀范文”,对于目前作文小白的陈迹来说,精读后,大抵就可以着手拟作文章了。
最基本的格式了解后,则得上心四书五经,辅以那两卷“本地作文最佳”的猜题大佬李季卿,专门的、有针对性的“书墨考题”,大致对考试的模式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然后就是真正的“把书读厚,再读薄”的漫长过程了。两年时间,应当能够拼出一个举人身份了,至于再往上的“进士”身份,陈迹打从醒过来的第一天就放弃了。
当然该有的态度还是要有,不过是采取一种“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的佛系态度。
倒不是陈迹妄自菲薄,实在是当下氛围就是这么一个,他这半吊子的水平,能够走到这一层已经相当吃力了。也没理由再将大把时光放在这种本就虚渺的事情上,那简直是对自己生命的极度不负责任。
清风盈盈,椅背上的少年,浅浅睡了过去。
小染从外面走进来,看到这一幕,放下手里的木盆,冲进屋子里拿了毯子轻轻盖上了。
公子读书辛苦了呢。
小染搬了小凳子在旁边坐着,双手交叠放于小竹桌上,脑袋在搁在手背,眨巴着眼睛盯着眼前睡得很香甜的公子看,良久后也浅浅的,很私人的笑了起来。
春风撩拨,陈迹悠悠醒了过来,入眼并看到了小染趴在桌上的小脑袋,听着轻微的呼吸声,吐气如兰不外如是,倒是可爱得紧。
眼看天色还早,陈迹掀开毯子,起身到了小染身边,热了热身,将小染抱了起来,大抵是真的太累了,竟然都没醒。陈迹并小心翼翼的将人送回房间,掖了被角,蹑着步子离开。
抻了个懒腰,注意到院子里未曾晾晒的衣裳,便朝那边走了过去。
太阳偏斜,院墙遮挡了部分阳光。陈迹于是搬着椅子追着太阳到了另一处墙下,坐下后觉着不甚舒服,复又起身出门,折腾着搬了个泥炉,一捆木柴回来,再又回屋取了烧水的壶,院子里走了一圈后,乍然想着找个机会应该在院里弄个自来水了……
待他生火煮茶,太阳便到了院墙后边,暖意渐渐退去,凉意袭来。片刻后外间有声音响了起来,嚷嚷着“走水了走水了。”陈迹抬头去看,家仆已经提了木桶冲到门口,右手抬着桶底准备泼水了。
相对无言。
陈迹提起茶壶往炉子里扔了截木柴,笑道:“都过来坐,喝杯茶。”说着起身,已经取了茶盘过来,开始动手了。
接二连三的陈家人赶过来,几乎都要追一句“哪呢哪呢”或者问一句“愣着干嘛,救火啊!”
待反应过来,只见陈迹施施然坐在小竹凳上,跟前茶壶喷着热气,壶盖起伏,清脆的响着声音,炉子里火苗偶尔
第二十三章 高高兴兴上学去
一个多月的时间,陈迹除却对自己身份的“审视”,也用了相当一部分的心思“研究”了周边的大环境。
总的来讲,大概的脉络与他认知的华夏大地相差无几,只是落在某些细节处,有了许多新的解释。
比方说唐时有一位剑耍得顶尖好的白衫剑客,书读的好,诗也写的好,但最喜欢的其实是仗剑天涯,与人切磋。最后在某个名不经传的小山村,缠着一个虬髯刀客比剑,对方嫌剑客实在聒噪,先手出刀差点就劈了他脖颈。
再有承继了盛唐的新宋,也有一位姓苏的贬谪官员,舟游赤壁时翻了船,给人救起来后就痴呆了……
凡此种种,陈迹偶尔也会想“说不得这就是一处平行空间,而他恰好到了这一时空下“他”自己的身上。”
说回世界背景的设定,宋以前基本上都是他认知里那个脉络,之后才开始真正走偏,中间差了段蒙古铁蹄峥嵘世界的内容。
宋朝承平二百余年,和平过度到了当下的周家大昭王朝。
没有草原部落在中间捣过乱,很多真正的文化得以保留下来,因而这个等同于中华大明王朝的大昭,从上至下都要温和很多。对读书人的优待虽不及前朝,却也不似大明那么苛责,也正因为继承了前朝大部分的文风,大昭读书人的等级很高,无形中便增加了竞争强度,所以陈迹在深思熟虑后也只敢说争取一个“举人”身份。
另一方面,似乎任何王朝到了一定时候,都会开始走下坡路,大昭经历八位帝王,如今已经到了“要么小小中兴再撑个几十年”,要么“彻底绝了国祚”的地步。
且不说朝廷本身存在的种种痼疾,正从内部摧毁瓦解着这座大厦,就说种种直接作用于这座帝国大厦上的外力也是不容小觑。
一者是四处可见的“流民起义”,一者关外虏丑虎视眈眈,这些可都是二百余年前,远走西亚创业的匈奴的近亲后裔,听说眼睛能有牛眼睛那么大,可凶得很。
……
青州府所在的山东布政司,刚好是都能瞧出这些名头的地方,局势意味难明。不单流民偶尔出来升升大旗;隔着渤海遥望的隶属于山东的部分辽东地方,就是最惨烈的战场之一。
陈修洁的关系摆在那里,陈迹对那边的境况也就有了更直接的了解。
辽东,那是半个江南都在供养的兵糜之地。
按着陈迹想来,倒不如暂且丢掉,迁徙百姓,然后沿长城全力防守,每年几千万的“辽饷”银子用在关内,可疏漕运,可济流民……
再不济也不会是当前里外不得人心,自身运转都快维持不住的局面……
陈迹偶尔会想这些,但天下大势,他也是有心无绵薄之力啊。
只能寄希望于就大昭算真与所知的大明朝相似,那一个决定天下归属的时候能晚些,容他这一小生晃晃悠悠先过去……
——
俗称“剪子街”的东营街,以东是青州府衙、府学所在,以西坐落着益都县衙、县学。如此相近的距离,两级官员之间亲近的同时倒也是苦了县衙众人,每每点卯坐班都要比府衙那边早上半个时辰。
平常还不觉着什么,可一旦到了冬季就有些折腾人了。
因而借着天启三年那一场地震,时任益都知县依着旧县衙的基础,将新衙又往西移了百余米,从此这条东营街并宽敞了许多。
近些年又有富商置地,依着两座“学堂”营建出一条长六百余米的崭新“学府路”。
一些有名的老字号,诸如“逢源楼”、“庆源堂”、“湖山纸坊”都过来开设了分店,甚至直接将总店都搬到了这条街上。
如今十几年过去,大街两旁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商贸兴隆,俨然成了青州最为繁华的几条主要街道之一。
因而在这条街上,人流熙熙攘攘,车马辚辚。
两座衙门近几年也重新修了上衙的路。
比起陈迹早前过去买书的十字街,东营街除了书香墨气,倒也有走街串巷卖锅地瓜的、卖糖粽子、糖葫芦之类的吆喝声,只是不及十字街那边热闹,可能是怕扰了“相公们”的清净。
几座茶楼每日里还有说书可听,至于那些玩洋片的,玩撮头子戏,或是随便找个墙角、小空场就地敲锣开场的,往往刚起个头,“胸口刚放上大石”、“脖颈刚刚抵准枪头”,交叉出现的府县两级巡街衙役就过来撵人了,长此以往,也就没人会过来触这个眉头。
街道尽头,则是显赫不俗的青州商会所在地,整座院子精雕细琢,蔚为壮观。巍然屹立的一座门楼,各处或雕刻着雄看山门的松鹤、凤凰,或彩绘着精美,寓意绵长悠远的青州特色图案……
在鳞次栉比的小瓦屋面、门搭板子门头的铺群中,彰显贵气底蕴,犹如鹤立鸡群……
……
三月初七,陈迹领着小奚奴申秋从陈府乘马车去往东营街赶学堂,马车在拐角的青州主街云门街上就被迫停了下来,主仆二人转而步行。
申秋臂弯里挂着书箱,半歪着身子跟在陈迹背后,望着长长的人群蹙眉道:“公子,没听说今天有这么多人啊。”
好不容易挤进东营街,陈迹远眺人流,笑到:“应该是这几年青州府文风昌盛的缘故吧。”
&nb
第二十四章 典型是怎样立起来的
眼看对面几位公子哥就要上前了,人群外传来几声不合时宜的声音,人潮一下子让了开,一队挎刀衙役推搡着走了过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