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恶临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言桄
这里没有风,没有虫叫,没有鸟鸣,就连高耸到空中的白杨树都不会沙沙作响。
不知为什么,我觉得这个院子安静得简直有点儿摄人魂魄,安静得简直让人毛骨悚然。
第五十七章 实验室
白杨树下面躺着一个四四方方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看上去是一个巨大的车间。它体积巨大,几乎塞满了整个院子,往后面一直盖到相邻的山下。
大车间和小院子的组合形成特殊的压迫感。人站在车间前面,感觉就像面对一个死去的史前巨兽的躯壳一般。
车间纵深长,挑高也大。尽管门旁边的墙上还喷着保密重地,闲人免进的红漆字样,但大概是时间太久,这里也早已荒废,所以车间的大门并没有上锁,只有一条铁链子草草将两扇铁门的把手绕住,根本就不像保密的样子。
沈喻走到铁门前面,伸手想要解开那条铁链,看样子是想进去。我赶紧跑过去。
让我来吧。
我一是觉得这条铁链太沉,二是看到铁链上满是油污——上午我俩已经在潴龙河床上挖沙刨坑,浑身邋遢得跟兵马俑似的。好不容易刚找机会洗干净手,我可舍不得让她再脏兮兮的了。
铁链在门把手上缠绕了四五圈,由于链子太长,我吭哧半天才把它捯饬下来。我把铁链抻到旁边,然后一把推开铁门。
阳光照进车间,浓浓的灰尘在空气中翻涌着。我被呛了一口,赶紧后退几步。
噗啦啦啦——
里面传来阵阵奇怪的声音,把我吓得一愣。沈喻却快步走上来,她指着车间里透过来的一道光柱说:上头有个天窗,玻璃有破损,估计有鸟飞进来了。
这里是什么地方?
做实验的地方。
这么大的实验室?
应该是调试设备的吧——以前我爸就在这里工作。
你以前也经常来这里玩吗?我问。
沈喻摇摇头:怎么会?当年这里可是保密的地方,我小时候只进过一次,长大后倒是来过许多次——因为东西已经搬空了。
我不禁纳闷起来——为什么直到现在,她还不带我去看目击黑船的地方?现在时间已经不早了,今天还要赶晚班高铁回魏阳呢。
沈喻好像读出了我的心思,她指着前面黑洞洞的巨大空间说:这里,就是我小时候撞见黑船的地方。
什么?我惊讶地下巴差点掉了,这里?黑船?
在我印象之中,船肯定是漂在水上面的,即使是造船厂和船坞,也会建在江海之滨。但这里是山腰,是海拔两百多米高的半山腰啊——有谁曾见过驶到山坡上来的船吗?
不过,若仔细想想,或许一切也不足为奇。
黑船这东西,本来就是离奇事件。既然离奇,那就是不合常理,不合常理的东西出现在不合常理的地方,这样一想或许并非不合常理
你就在这个建筑物里看到黑船的吗?我又追问道。
沈喻没说话,她走进车间大门,朝我招招手说:你跟我来。
我只好跟着她走进去。
车间里空空荡荡,只散落着一些办公用的桌椅柜子。不过借着周围窗户和天窗透进来的光线,还是能依稀辨认出地面曾经摆放过巨型机器的压痕。
这里以前做什么实验的?
保密实验。进出这个院子是需要通行证的,连工厂的人都搞不懂他们所做的事。我爸爸也对人守口如瓶,从不跟人透露半分。所以,我至今都不明白他们在做什么,不过,据说好像跟电有关。
因为空间很大,障碍物很少,所以她的声音显得回声隆隆。
我指着那些机器压痕,不解地问:以前这里面摆放着很多大机器吧?
对,密密麻麻,严严实实的一堆机器。她看看我笑着说,现在你也会窥一斑而想全豹了啊。
哎呀,主要是跟对了人。我不好意思地挠着头说,我在想,要是这里都是机器的话,怎么可能还有空间容纳下一艘巨大的黑船呢?
哈,你是不是觉得挺不可思议的?
我点点头。
但实际情况,比你能想到的更诡异。
沈喻朝我摆摆手,示意我继续跟她走。她带着我走到车间的另一头,那里还有一道窄窄的小门,门扣上插着一根铁杆,也没有上锁。
沈喻把铁杆拉开,然后推开小门走了出去,我也急忙跟上。
我惊讶地发现,走出小门,是一处凹陷进山体的弧形山谷。山谷两侧的岩石显然被开凿过,显得十分整齐,而且地面也做了平整。几根光秃秃的高压线杆在山坡上矗立着。
我左右看看,发现院子高高的围墙也延伸到山谷两侧,把这里跟外面彻底隔绝开来。
最为奇怪的是,这个弧形的山谷里还摆放着一只巨大的球形铁笼。
那铁笼足足有十来米高,铁笼上还有个一米多高的门。
我走到铁笼前面,扒着铁网看去,发现里面空空如也。
这个笼子,是用来关什么东西的吧?我问沈喻道。
我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幅离奇的画面,一只巨兽被关押在这个大铁笼里,不停地低声嘶吼着
不知道关过什么东西,可能跟实验有关吧。当时他们不能说,我们家属也不能问。沈喻解释道,可是,我那次误打误撞闯进来,铁笼里面也是跟现在一样空荡荡的,只不过铁网没有这么老旧罢了。
沈喻用手拍拍铁笼,笼子的金属网发出铿铿的声音,但她并没有在这里停留太久,很快,她带着我绕过铁笼,继续朝弧形山谷里面走去。
山谷里面依旧空空如也。我俩大概走了二三百步,沈喻忽然停了下来,她抬起头,朝高处看去。
循着她的目光,我看到上方山体上有一块巨大的白色石头,它嶙峋地突兀在那里,仿佛是嵌进山体的装饰品似的。
跟周围植被丰茂的山坡不同,白石上面濯濯净净,寸草不生。
你看到了吧?他们叫它‘大白石’,只有在这个角度才能望到。沈喻补充道。
那块石头是人工的,还是天然的?我问。
天然凸出的。沈喻望着那块石头,表情忽然肃穆起来。
你相信吗?我小时候就是站在这个位置,然后突然之间,就看到那艘黑船端端正正地横在了大白石的上面。
什么?我瞪大眼睛望着高高的石头,黑船,在那上面?!
她顿了顿,然后继续说:对。而且,只有我看到过它。
第五十八章 往事
沈喻见到黑船的时候,刚刚度过自己的九岁生日。
不知道为什么,虽然她在四零七厂住的时间只有短短几年,但她总下意识觉得,只有这个庞大的封闭的老旧的地方,才是自己的故乡。
而淞山市区的那个家,只是一个寄居的场所罢了。
跟着母亲搬回淞山的那年,她只有六岁,同一年秋天,她上了小学。
第二年,沈喻开始跳级,从二年级直接进入四年级上课。
依照母亲的意思,女儿本来能跳到六年级的——那时她都开始自修初中的课程了。但学校的意见是,虽然孩子聪明,但她岁数太小,要循序渐进,一步步来。
生了一个聪明的女儿,是母亲到处跟人夸耀的本钱。不过除了夸耀,她实际上很少有时间去照顾自己家孩子。
在沈喻的童年记忆中,母亲是一个大忙人,她经常出差,连回淞山的时间都少,遑论回自己家了。
母亲托一位远方亲戚照顾沈喻,沈喻平时跟那个亲戚叫小姨,她是个冷冰冰的女人,虽然心肠不坏。
她惜字如金,几乎不跟沈喻说话,更不跟别人交流。每次吃饭的时候,她都是默默将饭菜和碗筷摆在桌子上,然后推开沈喻的房门,冷冷地看她一眼。
那意思是说,开饭了,该吃饭了。
每当这时,沈喻就会放下书本,走出屋子,坐到饭桌旁边。两人安安静静吃着饭,安静得连筷子碰击饭碗的声音都显得特别刺耳。
除了接送孩子做家务之外,那位小姨就永远坐在客厅沙发上面。她依旧保持着沉默,唯一的动作就是拿起遥控器,不停调换着电视频道。
沙发仿佛就是她永恒的港湾,而电视机则是她永远的朋友。她在沙发上看剧,在沙发上吃东西,也在沙发上睡觉。
有时候沈喻半夜起来上厕所,还看到客厅里电视机依旧亮着,频道里的节目早已播完,屏幕上跳跃着苍白的雪花,音箱里传来枯燥乏味的沙沙声。
那个小姨就歪倒在沙发上沉沉睡着,她的手里还紧紧攥着电视机的遥控器。
不善于表达大概是母亲家族的传统,但母亲的表现却跟小姨截然不同。
每次出差回来,母亲都会十分激动地一把抱住沈喻,嘴里不停喊着宝贝亲爱的想死你了妈妈最爱你诸如此类的话。
就连母亲的同事周围的邻居们,看到这一幕都会被深深感染,都认为她们母女情深。
但他们并不知道,这些话便是沈喻妈妈表达母爱的全部词汇了。
每次讲完这些话后,母亲就会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她走进自己卧室,一下子躺在床上,然后把房门紧紧关上。
一开始的时候,沈喻会小心翼翼地敲门。
妈妈,这是学校发的通知,老师让我找家长签字。
宝贝,我太累了,你去找小姨代签一下吧。母亲躺在床上,边翻着杂志边对她说。
妈妈,这是
我太累了,去找小姨帮忙吧。
一来二去之后,沈喻似乎明白了,这个家只是母亲临时休憩的地方而已。她渐渐不再打扰母亲,母亲也基本不会过问她的事情。
所以,在小沈喻的心里,四零七厂才是自己的家。曾经,在那里有熟悉的邻居,有快乐的玩伴,而且工厂院子很大,可以不用担心安全地四处乱跑。
即使留在那里的父亲也没有时间去聆听她的话,或者跟她有什么过多的交流。
但那年暑假,当沈喻时隔半年回到四零七厂后,她发现一切都已经悄然改变了。
她小时候,工厂里最常见的事情,就是排队。
去食堂吃饭排队,去澡堂洗澡排队,就连去商店买东西进幼儿园去上学都得排队。
几千号工人上万名家属盘踞在这偏远的山坡上,有限的资源艰难地支撑着这个庞大工厂的运转。
其实更早的时候,四零七厂的员工经常担心的一件事就是——
工厂越来越大,工人越来越多,山坡上能开辟的地方就这么些,将来不够用了怎么办?
难道还要跟临时工某某某一样,每天都起早贪黑,往返三个多小时来这里上班吗?
在他们眼里,住在淞山市区的人,是地方上的人;而他们,却是处于阶级上游的端金饭碗的人。
其实沈喻出生之后,虽然淞山市的好多企业已经开始改制,一些工人也纷纷下岗转业,但四零七厂是中央某部分管的重点企业,工人们因此还是毫无危机感。
——那些都是地方上的事儿,咱们操那闲心干嘛?
正因为四零七厂有这种底气和本钱,所以,他们成为淞山市最晚一批改制的企业——时间和机会这种成本,如果之前浪费了,后面往往就会迅速而猛烈地弥补回来,就像期末考试,如果你非拖到最后一天复习,那你就不得不通宵熬夜背书做题。
所以,自从被划拨地方决定改制之后,四零七厂就像宣布放假的学校一样,短短几天就空了下来。大家都疯狂地搬家,搬到他们以前不屑的地方上,他们在淞山市区到处抢着房子。
但工厂还要维持运转还要处理剩余资产,还要承担没有做完的科研任务,所以,工厂成立了旧厂办公室和生产科研留守队,最初一共有二百来人。
沈喻的父亲,便是科研留守队的一员。
可是,随着设备搬迁,生产留守队的工人也渐渐离开。
后来科研队的人也慢慢被人挖走,或者另谋高就。
至于办公室那群人,他们走得比谁都快。
沈喻寒假来工厂的时候,厂子里还有五十人左右,但等暑假再来,厂里只剩下父亲带着两个助手,还有集治安消防卫生后勤等大权为一身的耿大爷了。
原来工厂的行政团队有四五百人,他们天天诉苦喊累,最后折腾半天,一个快退休的孤老头子竟然把所有这些事儿全包了。
大人们都离开了,自然也就没有孩子暑假来玩了。
不过孤独这种东西,沈喻早就习以为常了。
对她来说,工厂里空了,倒也是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这个巨大的封闭空间里,其实还有许多因为禁止而无法探索的地方呢。
比如一号禁区那个院子,她之前就从来没有进去过。
第五十九章 一号禁区(1)
一号禁区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禁区,只是四零七厂的人对那个小院子约定俗成的说法罢了。它正式的名称是四零七厂一号实验场。
既然是实验场所,那就有一定的保密性和危险性,不让不相干的人随便进出也情有可原。
一号禁区门口有个保安岗亭,岗亭里一般常备六个保安,实行三班倒二十四小时值班制。从保安的数量和安保时间上来看,这里确实是厂里戒备最森严的地方。
要想进一号,必须得出具书记和厂子双重签发的通行证,通过岗亭检查。除此之外,一号的实验车间,也是厂里最早装上磁卡门锁的地方。
那时候的磁卡自动锁还十分少见,所以即使有人能从岗哨前溜进去,也无法进入车间。
但这一年的夏天,当沈喻来到四零七厂后,她发现因为人力减少,原来壁垒森严的一号,现在的保安措施简直形同虚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