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庶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一洗万古

    佟正旭半信半疑道,“真有这样的私塾学院怎么听上去这么像国子监呢”

    佟正则搁下饮子道,“我起初也不信,但那掌柜说得有鼻子有眼的,同我说那柴桑陆氏的来头可不小,祖上是和盛朝太祖一起打过仗的……一个什么将军……反正算是皇亲国戚嘛。”

    佟正旭疑道,“这陆氏是皇亲国戚怎么听着这么含糊呢他们家可出了什么人物没有有周太师和徐国公厉害吗”

    佟正则被他这样一问,心里也跟着迟疑了起来,“这些我倒不知道,但我听说,那陆氏有‘丹书铁券’,除了造反,旁人都轻易动他家不得!”

    佟正旭蓦地一唬,道,“这般厉害啊!”

    佟正则沉吟了一下,点了点头,又道,“我还听那掌柜的说,那些教书的举人之所以对学生恭恭敬敬的,是因为那陆氏之前作弄过一个教书的,竟把好端端的一个举人给弄死了,之后却还什么事都没有。”

    佟正旭皱起了眉道,“这事儿我怎么连听都没听过呢举人是能随便弄死的么别是以讹传讹罢”

    佟正则道,“据说是一位陆家的少爷,在大冬天的时候听那教书的举人讲孝道,正讲到一本什么《晋书》的。这书里说有一小子,为了给生病的后妈捞活鱼吃,三九天里脱了衣服卧到河冰上,拿热乎乎的身子去捂,然后鱼就自己跳出来了……”

    佟正旭“扑哧”一声笑道,“这编书的定没在三九天里捞过鱼,这冰封的河面下可比冰层暖和,别说这鱼根本跳不出来,就是跳出来了,还不立即就给冻死了既然冻死了,那小子还捞个屁的活鱼直接上集市去买不就得了”

    佟正则笑了笑,道,“那位陆家少爷同哥哥想得一样,当场就将这话向那举人提出来了,好生就是一顿训斥,”他说着,面上露出一丝诡秘的神情,“结果你猜怎么着”

    佟正旭问道,“怎么着”

    佟正则用一种得意洋洋地口吻说道,“那位陆家少爷当场就扔了砚台,唤了人来架了那教书的举人就往结了厚冰的河上去,当了一群人的面儿扒了那举人的衣服,将那教书的按在冰面上活活冻死了!”

    佟正旭倒吸了一口凉气,“真的假的”他抿了抿




第三百一十五章 无肠公子
    中秋当日,徐府。

    “……加了甜杏仁,又添了蜂蜜,”徐知温一边翻着邸报,一边将一盅杏仁酪朝徐知让的方向推了推,“这回可是不腥了。”

    徐知让伸头看了看碗盅里头那白糊糊的一片凝物,悄悄地努了努嘴,道,“下午就要入宫,宫宴上要吃螃蟹……”

    徐知温淡漠道,“其实蜂蜜加得也不多,与螃蟹无甚妨碍。”

    徐知让又努了一下嘴,刚要拿起勺子,就听坐在徐知温身旁的徐知恭开口道,“五弟既不爱吃酪,大哥也别总勉强他吃了。”

    徐知温头也不抬,“乳酪润五藏、平补血脉,又益气长肌肉,吃了面目光悦,对身体好呢。”

    徐知恭笑了笑,对徐知让道,“五弟要实在不爱吃,就别吃了。”

    徐知让垂眼看着盅里的酪物,“……大哥说得对。”

    徐知温扬了扬嘴角,又将手中的邸报翻过了一页。

    徐知让拿起了勺子,慢吞吞地挖了一匙酪,抿了一点儿在口中含着,“嗯,果然不腥了。”

    徐知恭见状只是笑笑,倒是徐知温翻起眼皮觑了徐知让一下,尔后淡然道,“行了,行了,真不爱吃就别吃了。”

    徐知让握着勺子,顿时放也不是,不放也不是。

    徐知温又看了徐知让一眼,淡淡道,“五弟吃好了就回屋罢,下午进宫前还能再歇个午觉呢。”

    徐知让低低地应了一声,讲勺子放在碗碟,站起身行了半礼,转身便出了屋子。

    待徐知让离开后,徐知温合起邸报,开口道,“三弟当真不赴宫宴么”

    徐知恭笑了一下,轻描淡写地道,“是啊,我不爱吃螃蟹,在家多陪陪母亲倒好,就不去宫里凑那热闹了。”

    徐知温放下邸报,“先前五弟也说要在家陪他姨娘,后来被我一劝又好了。”

    徐知恭微笑道,“大哥素来是知道我的,我虽比不上大哥,但终究比五弟心性坚定一些,大哥也不用再劝了。”

    徐知温亦微笑道,“我倒没想劝你。”

    徐知恭一怔,就见徐知温伸手拿过方才被徐知让丢下的那盏杏仁酪,轻轻地放在徐知恭面前,“我只是觉得,这甜酪白放着太可惜了。”

    徐知恭笑了笑,道,“这玩意儿拿来哄五弟还行,我么,”他顿了顿,道,“素日里也少不了这一口甜食。”

    徐知温淡笑道,“好,好,依三弟的说法儿,现在我在这府里,是谁都哄不了了,对吗”

    徐知恭浅笑道,“大哥的本事原就在外不在内,大哥现下这样问,却叫我怎么答呢”

    徐知温看了他一眼,淡然道,“我哪有什么本事”他又斜了那碗盅一眼,似漫不经心地道,“连盏酪都哄不得你们吃。”

    徐知恭微笑道,“大哥不必气恼,大哥哄不得我同五弟,难道还哄不了四皇子吗”

    徐知温微微偏过了头。

    徐知恭见状,立即调转了话头,又道,“自然了,四皇子究竟吃不吃酪,还不好说呢。”

    徐知温看了他一眼,复拿起邸报,道,“嗯,是啊。”

    徐知恭抿了抿唇,见徐知温似正垂眼读报,便将那盅碗盏揽至自己面前。

    他拿起勺子,刚要下匙,忽而若有所思地问了一句,“倘或,现下让大哥来哄我吃酪,大哥将会说些什么话儿来哄呢”

    徐知温似是一怔,尔后抬起头看了徐知恭一下,温声道,“既然是为了哄你,那自然是,你想听什么话,我就说什么话了。”

    徐知恭进一步问道,“譬如”

    徐知温侧转过头,看上去余光仍似停留在报面儿上,他抬起一只手,轻抚了一



第三百一十六章 羊毫兰蕊
    定襄,东市。

    陆绍江走进定襄东市的文玩店铺时,铺子里的伙计正同一秀才模样打扮的书生推销品物。

    陆绍江倒不在意这片刻冷落,他在铺中四处转悠着闲逛,似是乐得清闲。

    “……若用来写笺帖小字,这‘羊毫兰蕊’笔是最适合不过的。”文玩店的伙计打开一方长匣子,对着站在面前的左瑞细细解释道,“公子您瞧,这便是‘三副二毫’了。”

    左瑞盯着匣子里的那支毛笔看了一会儿,有些怯生生地开口道,“何为‘三副二毫’”

    伙计道,“这笔头制时以兔毫为心,用纸裹齐,再拿羊毫附在外头,统共就是二层;又用兰蕋将羊毫染成兰芽包的模色,共三副差小,皆用笋箨叶束定,接入竹管成笔,这就是‘三副二毫’了。”

    左瑞听了,心中惊叹不已,他强捺着面上不露,故作镇静地问道,“此笔大约几钱”

    伙计笑眯眯地报了一个数字,尔后又热切地道,“瞧公子您是头一次来店里买笔,小的不如再给您包几张官门里头惯用的‘黄花笺’如何”

    左瑞张了张口,嗫嚅了一下,道,“这……有没有其他种类的羊毫……”

    伙计笑道,“公子您可别再为难小的了,这定襄人用笔,多用兔毫与狼毫,羊毫不过用作兼毫披笔而已,现在哪里还有人会拿全羊毫制的毛笔赋诗写字呢”

    左瑞的脸微微一红,“这……这也不一定罢,许多地方养了羊,养兔的就少,就、就用……”

    伙计又笑道,“现在还在用全羊毫的,多是穷乡僻壤里用瓦劄子的乡下胥吏!公子您方才说要买笔用来写帖子,小的劝您一句,这定襄的侯门高宅可最是附势,您若不挑上一支好笔,就是写得再好的文章,也递不到那些贵主儿跟前!说不定那门房里的家生奴才扫一眼,都在暗自笑您太过苛俭了呢。”

    左瑞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不知是因为听到那一句“乡下胥吏”,还是因为被那一句“递不到贵主跟前”说服了的缘故,他自顾默然了片刻,忽而拔高了点儿声量道,“……我……昔年黄鲁直用羊毫笔,不也写出了《老杜浣花溪图引》吗……”

    陆绍江闻言,微微地侧转过身来,有意无意地将余光投向了左瑞所立的方向。

    伙计笑道,“您说的这种‘鲁公羊毫样’,是散卓笔,唯宣州诸葛氏所制有,昔南唐国后生前专用此笔,特命其为‘点青螺’,每枝酬价十金,妙甲五代,号为‘翘轩宝帚’。公子您若实在需要,交下订金,小的这就安排人手,为您去宣州……”

    左瑞的脸更红了一分,他忙摆了摆手,磕磕巴巴地道,“不、不用了。”他又盯着面前的匣子看了一会儿,道,“这价钱实在太高了些……有没有再便宜一些的……”

    伙计笑眯眯的,露出了一点儿志在必得的狡黠神情,“公子您且想,您现下买这一支笔,如今看来价钱是高了一些,但到明儿您靠这支笔得了哪位贵主的青眼了,如今付出的这些钱不就都赚回来了吗待到您明儿青云直上之时,像这一支‘羊毫兰蕊’,您还不放在眼里呢!俗语说,‘有本才得逐利’,小的看您的模样,就知道您定不是那斤斤计较之人……”

    那伙计正说中了左瑞的心事,左瑞笼了笼袖子,一只手摸到袖子放着的钱串子,他摩挲了两记,刚要张口应下,就听身侧响起了一把似笑非笑的磁性嗓音,“买了这‘羊毫兰蕊’,又包了‘黄花笺’,那无论如何,都不能缺了‘李廷圭墨’了。”

    左瑞一怔,刚要说话,就听伙计淡笑着开口道,“哟!这位公子请稍候片刻……”

    陆绍江笑了笑,从怀中掏出一张小巧的名帖,搁到了伙计和左瑞面前的匣子边上,“倒不是我多管闲事,”他收回手,转向左瑞笑道,“只是此间文玩店是舍弟在定襄的产业之一,我见这位公子形容窘迫,似是……”

    话音未落,左瑞便忽而开口道,“我买了!”他一面说着,一面拿起匣子边的那张名帖,朝陆绍江递了回去,口中却是在对伙计说道,“替我包起来罢,那个……‘黄花笺’,对,我也要了!”

    伙计看了陆绍江一眼,赶忙应了下来,合上桌上的匣子,便往后头替左瑞包装去了。

    陆绍江伸手接过被递回来的名帖,笑了一笑,道,“这店中伙计为推销商品,自然是无所不用其极,方才的话,未免就说得过了些,公子不必全数当真,须得量力而行才好。”

    左瑞抹了一把自己的脸,硬声硬气地道,“多谢公子好意提醒,这区区一支毛笔,我还是买得起的。”

    陆绍江也不恼,只是笑着温声道,“我只是见公子气质不凡,故而想来与公子结交一二罢了。”他顿了顿,见左瑞别过脸去不应声,便微笑着继续道,“不知公子可尝听闻柴桑的那一间‘格致书院’这书院之中,便有公子方才说得那



转不定期更之情况说明
    首先感谢读到这里的小天使的支持(鞠躬)

    由于个人原因,在接下来的章节里,作者可能无法再做到每日一更了(合掌)

    虽然我知道日更是网文作者的基本素养(捂脸)

    至于具体原因,是因为渣渣作者作为应届生刚刚毕业工作了一个月之后,家里人都觉得作者可能不太适合在国内工作(是的作者就是干啥啥不行的废柴),因此商议过后还是决定送作者出去澳洲留学。(父命不可违啊不可违)

    是学霸的小天使们听到澳洲肯定就识破了作者的学渣本质了(捂脸)

    毕竟现在澳洲都把授课型水硕作为一个产业了……

    不过猜得没错啦,作者就是国内本科学校渣专业也渣,考不出gre和gmat,只能刷雅思去澳洲读商科水硕的学渣一枚。

    并且家里人给作者申请的专业也都是商科啊会计这一类(可以说学渣洗白专属专业惹),由于现在下来的条件录取函里面,八大中稍微热门一点的商科专业就要求雅思7分,而且申请的开课时间是明年2月,所以作者在接下来的三个月时间中要不停地刷英语努力刷到7分。

    不然就要上又贵又坑的语言班了(倒地)

    对于学霸来说7分是超级容易,但是对于作者这样的学渣来说,7分也是要努力刷才能得到的。

    于是就不能给小天使们继续日更了(合掌鞠躬)

    至于到明年入学以后,作者可能依旧无法恢复日更。

    因为虽然是被群嘲的澳洲水硕,但是现在了解下来,在澳洲挂一门的话,重修



第三百一十七章 以诚纵囚
    东宫。

    太子慢慢地睁开了眼,和衣坐起,他一动,身旁卧着的阮氏也被扰着醒了过来。

    太子拿过一方衾枕,见阮氏正睡眼朦胧地看着自己,便笑着温声道,“时辰尚早,外边儿的奴才还没吱声呢,你再多瞌睡会儿罢,总误不了晚上的宫宴。”

    阮氏醒过了神,“殿下,您……”

    太子将衾枕抱进怀里,枕头软绵绵的,将太子平日里看上去尖尖的下颌衬得稍显圆润了些,从阮氏的角度看过去,竟觉得太子身上生生地多出了一丝儿稚气来,“孤已经睡醒了,不困。”

    阮氏一顿,尔后柔声试探道,“殿下是有心事”

    太子将半张脸埋进了衾枕里,听上去声音有些闷闷的,“没什么,”他说着,又抬起脸来,“是孤昨日读了一篇《隋书》,心中颇有些感悟,不过今日过节,去不得崇文馆,也就作不成文章了。”

    阮氏善解人意地笑道,“殿下勤勉,”她观察着太子的神色,又补充了一句,“若是圣上知道了,一定十分高兴呢。”

    太子浅笑了一下,道,“孤记得,你初入东宫时,母后特意赞过你熟读经史,通晓事理罢。”

    阮氏一怔,随即立刻应道,“是,”她垂下眼帘,轻声问道,“殿下读得是《隋书》的哪一篇妾身学识虽浅,但或许能为殿下闲解一二。”

    太子笑了一笑,道,“孤昨日,正读到《隋书》中的‘循吏’一节,此篇中有一人之传,孤初读,但觉了了;再读时,却另有兴味。”

    阮氏温声问道,“不知,殿下说得是哪一节”

    太子抚了抚阮氏顺滑的发髻,“是那一节,‘王伽以诚纵囚’。”

    阮氏心下微微一松,抬眼看向太子笑道,“妾身记得那一节。”

    太子收回手,复抱上衾枕,微笑道,“好,孤便令你来说罢。”

    阮氏应了一声,道,“昔年隋文帝时,齐州行参军章武王伽奉命押送流囚李参等七十余人诣京师,行至荥阳时,王伽哀怜囚之辛苦,即悉呼谓曰:‘卿辈自犯国刑,身婴缧绁,固其职也;重劳援卒,岂不愧心哉!’李参等愧而谢之。”

1...100101102103104...1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