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嫡女重生之不争不羡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砚池洗笔

    可对萧芷来说,除了皇帝的责罚,更要紧的是她的终身大事。

    皇帝本就不如何青睐萧芷,又忌惮萧家,有了萧芷的这失误,他正好可以顺手推舟,不允她进后宫!

    容钰探究地看向萧芷这样要紧的时候,她怎会失手!

    皇帝温和地宽恕了萧芷的失误,还宽慰她小小年纪便能如此,已属难得。

    并没有过问萧芷的年纪……

    萧芷连连叩首谢罪,最后伏地啜泣、长久不起,似是愧悔难当。

    以至于萧首辅不得不亲自登场告罪,然后把萧芷拉了下去。

    昔日最得意的贵女,一朝颜面尽失。

    容钰看着萧芷瑟瑟的背影,直觉不对劲。

    不应当这样……

    即便萧芷不慎失手……

    不过是落了团墨而已,就连她这样不学无术的人,也知道可以用涂墨团入画之类的法子修饰。

    修饰之后,皇帝或许仍然不会接纳萧芷进后宫,可萧芷却不会如此刻这般失颜面。

    以她对萧芷的了解,萧芷不会犯下这么低级的失误,更不会在失误后这么失态……

    可失误、失态都发生了……

    容钰心里突然冒出一个让她诧异不已的念头……

    她生生咬住嘴唇,才没有惊呼出声。

    后来,萧芷嫁进了端王府。

    而端王,又是最后的赢家……

    那么,今日发生的一切究竟是偶然,还是谋算

    倘若是谋算……

    那么萧芷图的是……

    不必进宫,也不必嫁人……

    沉静地待字闺中。

    等到大势明朗,等到那个属于她的机会……

    在那个时候,借庇护家族之名,嫁进端王府!

    。




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权
    萧芷失误的小插曲平息后,宫宴如常进行。

    奏过一轮助兴的舞乐,席间安静下来。

    按惯例,皇帝会在此时亲自敬酒。

    皇帝先向太后敬酒,然后与皇后对饮。

    第三杯酒,他敬了邵老夫人。

    邵老夫人眼泛泪光,举杯谢了皇恩浩荡。

    皇帝看起来也很是动容,他饮尽杯中酒,又殷切嘱咐邵北城“勿忘先祖遗志,勿负朕之厚望!”

    邵北城肃然应是。

    席间的官员们沉默地交换着眼神。

    元宵宫宴是一年中难得的皇帝和群臣们宴饮同乐的时候,宫宴上的皇帝,比宣政殿上朝的皇帝要亲和、有人情味很多。

    而皇帝在宫宴上敬的每一杯酒、说的每一句话,都值得推敲。

    从前老定国公爷在世时,尽管邵家有赫赫军功,可这第三杯酒,皇帝却总是敬荣国公爷。

    蒋家祖上虽然也曾有不世军功,可开朝后的这些年,蒋家的后人们躺在先祖的功劳簿上,不思进取、不务正业,专研钻研权术、结交权贵、见风使舵、曲意逢迎。

    这样的世家……

    偏偏,是仅存唯二的国公府之一。

    偏偏,能越过邵家,先受皇帝敬的酒。

    彼时,皇帝之举意在告诫群臣,谨记臣子本分,勿得恃功自傲!

    便是蒋家再不堪,便是邵家再劳苦功高……

    可只要皇帝有心抬举,蒋家轻易便能越过邵家。

    邵家满门,皆不能有半分不满。

    否则,便是大不敬。

    可今年,情况有了变化。

    邵家的将军们几乎死伤殆尽,邵家仅剩一个少年和满门妇孺,且这少年身上肩负着皇帝毕生的期望。

    蒋家,则出了一位尊贵的宸王妃。

    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帝先向邵老夫人敬酒,便很好理解。

    第四杯酒,皇帝敬了荣国公爷。

    第五杯酒,敬了萧首辅。

    天子绝不能酒后失态,故而往年,第六杯酒皇帝敬的乃是群臣。

    第六杯酒,亦是最后一杯皇帝亲自敬的酒。

    可今年,皇帝接过内官手中的金杯后,他没有看座下群臣,而是举杯看向靖海侯。

    皇帝目光复杂地看了靖海侯一会儿,才缓缓道“海风粗砺,海寇凶恶,朕替沿海的百姓敬舅父一杯!”

    皇帝称呼的,不是“侯爷”,也不是“将军”,而是“舅父”!

    靖海侯当下便红了眼眶。

    祁骁案闹大了……

    以至于他不得不亲自回京处理。

    祁骁立下大功,他没有依约封赏他,还构陷他下狱,的确是他不对。

    可是,祁骁也有不对之处!

    一个不识抬举的愣头青,打了几回胜仗就狂妄自大,连他也不放在眼里!

    不肯娶马家的小姐,说什么要娶个戏子!

    呵,戏子!

    他祁骁喜欢戏子,待将来发达后,就是养个戏班子也无妨!

    所谓婚约不过是祁骁的托词……

    祁骁真正的用意,是羞辱他!

    用他祁骁的重情重义,反衬他的无情无义!

    毕竟,闽浙不少人都知道,靖海侯府有位先进门的丁姨娘和一位后进门的甘氏夫人……

    如此大辱,他如何忍得!

    何况,祁骁就是立下再大的军功,也仍是他手下的兵!

    他罚祁骁,合理合法!

    偏偏,柳锦词那个戏子横生枝节,把这么一桩微不足道的小事闹得沸沸扬扬,还惊动了天听!

    但,闹大了又如何

    他是靖海侯,是天子的舅父!

    手握重兵,背后有马家、英王和太后!

    他想,只要他亲自向皇帝禀明内情,无论是看在太后娘娘的面上还是看在他往日功劳的份上,皇帝一定会给他撑腰!

    退一万步,就算皇帝半分不念旧情……

    他也不得不顾及东南海防……

    回京途中,靖海侯是这样想的。

    可回京后,皇帝的态度却让他有些琢磨不透……

    他递了数道折子,皇帝却始终没有私召他。

    有些话,不便在朝会上当众说……

    他只得请太后相帮。

    可儿大不由娘,太后未能劝动皇帝,还提醒他,皇帝这回动了真怒,还隐晦地提起上半年太子薨逝一事。

    至此,他方才了然。

    皇帝动怒,不是因为微不足道的祁骁,而是因为病逝的太子!

    在太子薨逝一事中,他的确理亏……

    远远不止献了几斛夜明珠……

    若皇帝知晓真相,整个马家都将面临灭顶之灾!

    当然,太子已逝,皇帝永远也不会知晓真相……

    至于这回……

    沉思数日,靖海侯终于痛下决心断臂求生!

    和英王的大业相比,兵权、侯位都不足惜!

    但,毕竟是他的心血和倚仗,就此放手,他到底心有不甘!

    可今晚,皇帝唤他“舅父”……

    尽管他害了太子,尽管他身负大案……

    在人前,皇帝却仍给了他这份体面!

    靖海侯下定决心,大步离席,郑重跪地谢恩后,从怀中取出虎符,双手呈于御前,道“罪臣愧受天恩,不足担此重任,恳请圣上收回兵符,另选贤能!”

    所有人都震惊地看向靖海侯!

    实打实的兵权,一本万利的海商生意……

    竟然就这么交了出来!

    众人的眼神变了又变。

    首先,靖海侯此举是真心还是假意

    毕竟,就算祁骁案查实,他也未必会被夺权免职!

    其次,靖海侯献出虎符,皇帝是否会接

    最后,如果皇帝接了……

    那么,接下来,他会把这虎符给谁

    在众人灼灼的注视下,过了许久,皇帝才示意内官接过靖海侯手中的虎符。

    虎符离手,靖海侯的身躯微晃,难掩失落。

    皇帝仔细端详了一会儿手中的虎符,起身离席,亲自扶起靖海侯,看着他道“近来的那桩公案,朕亦有所耳闻,舅父确有欠妥之处,可谁人能一辈子不出半点错”

    说到这里,皇帝看了看端王。

    意思便是,祁骁案就此定案。

    然后,皇帝继续对靖海侯道“朕犹记得,您投军东南,离京时正值壮年,今日归来,却已尘鬓如霜……”

    “朕感念您定海护民之功,不忍您暮年操劳,思虑再三,收回兵符。”

    靖海侯再次跪地谢恩。

    不论这番话的真假……

    在最后的时候,皇帝能这样对他,已是仁至义尽!

    皇帝却犹觉不够,他问靖海侯道“有道是虎父无犬子,朕记得舅父有四个儿子,却不知道哪个更像当年的您”

    众人的目光又是一变。

    虎父无犬子!

    皇帝的意思难道是,要把东南的兵权给靖海侯之子!

    。



第一百二十二章 手腕
    把东南的兵权给靖海侯之子……

    众人很快便理解了皇帝的意思。

    权责相依。

    有本事击退倭寇、守住海线的人,才有资格拥重兵、享富贵!

    祁骁案惹得民意鼎沸,在这桩公案中,靖海侯的确不占理。

    为了堵住悠悠众口,皇帝不得不罚靖海侯……

    可罚了靖海侯后,闽、浙的海防怎么办

    靖海侯在闽、浙经营数年,背靠甘家,便是他放了手,谁人又敢贸然接手

    唯有靖海侯之子!

    唯有继位之人是靖海侯之子……

    靖海侯才会服气,他的军中旧部、闽浙的地方官吏士绅、甘家等海商才不会生事。

    再没有比这更稳妥的人选……

    众人便都等着靖海侯答话。

    靖海侯府的家事,京中高门皆有所听闻……

    说起来也是桩亘古奇闻,先进门的发妻不明不白地成了妾室,后进门的小妇却做了侯夫人!

    嫡长子成了庶子,小儿却成了嫡子、世子!

    要说靖海侯对丁氏没有情义,可这么多年,他把丁氏所生的两个儿子亲自带在身边,悉心栽培,对甘氏所生的嫡子却并不如何看重、亲近。

    那么这回,他会选哪个儿子

    靖海侯垂首跪地,久久未语。

    马世子紧张地盯着父亲,一双手不自觉地握成了拳。

    甘氏夫人看着靖海侯,嘴角挂起冷笑。

    答案再明显不过……

    由嫡子继位名正言顺,倘若他决心选嫡子,何必迟疑

    到底还是放不下丁氏的儿子……

    甘氏夫人眼里浮起水光。

    当年,他登门求娶她的时候,说得多好听啊……

    什么对她一见倾心、难以忘怀,什么和原配夫人乃是盲婚哑嫁、脾性不投,什么此生定不负她……

    她带着一抬抬真金白银、稀世奇珍嫁给他,撑起靖海侯府,被人戳了一辈子脊梁骨,几乎守了半辈子活寡……
1...5556575859...9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