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重生之不争不羡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砚池洗笔
也好叫她知晓,这么多年,他究竟是隐忍不发,还是早已释然了年少时的情意……
呵,愉贵人……
处心积虑做了皇帝又如何
他依旧得不到他最想要的……
真是可笑……
容滢想笑,却笑不出来。
因为,说起可笑……
她自己,更可笑……
栽在一个古人手里,误以为他演出来的琴瑟和鸣是一片真心,还自荐枕席,给他生儿育女……
容滢走到殿门处,朝宣政殿的方向看去。
纵然这九重宫阙皆是红墙金瓦,可宣政殿上琉璃瓦的光泽,似乎要格外明耀些。
她并不贪恋权柄……
可是,他冒犯了她,总得付出代价……
容滢收回视线,转身吩咐女官给皇子和公主摆识字书册。
公主灿烂的小脸上立刻现出沮丧。
容滢忍俊不禁,又看向儿子,三皇子正安静地翻身下榻。
容滢脸上的笑容便逐渐淡了。
儿子很少说话。
或者说,几乎不说话。
和叽叽喳喳的女儿对比鲜明。
即便他是一个生来内向的孩子,也不该这般沉默……
秋水夫人说,三皇子疑似患有失语症。
无论是古代的“失语症”还是现代的“自闭症”……
容滢心里很清楚,儿子的教育出了问题。
而她,选择了漠视……
无论是她上辈子的原身还是如今这具身子,都曾深受重男轻女之害。
大概是因为这样的牵绊,她才会来到这里。
她痛恨亲生父母的所作所为,反感杜氏对容滢的忽视,可直到她自己也做了母亲,才明白过来,对待儿女,想要一碗水端平是多么地不容易。
因为,人心本就是偏的……
孩子们的样貌都像皇帝,并不像她,性格则有所不同,儿子安静内向,女儿活泼外向。
沉默不语,面无表情。
她看着儿子,总会想起皇帝。
而她想起皇帝的时候,心情总是沉郁的……
女儿则不一样……
天真烂漫、活泼有趣,对她亲近依恋。
女儿是她最珍贵的瑰宝,带给她温情和快乐。
容滢看了看儿子,漠然收回视线,牵着公主的手朝次间书房走去。
三皇子从榻上爬下,落地时前额不慎撞向榻沿。
伺候的内官惊呼出声,立刻伸出手搀扶三皇子。
小小的孩童避开了内官的手,若无其事地朝书房走去。
仿佛他并不疼。
而皇后,也始终没有回头。
。
第一百三十章 十三年
马车驶离容府、朝着西郊行去,最后在一处雅致的别苑门前停下。
别苑正门上所悬的黑漆金字匾额上书着遒劲的“邵府”!
邵府的众夫人们拥着邵老太太立在门前,俱都神情激动。
穆临渊、容华夫妇立在小沈氏和一位银发老妇左右,同候在此处,他们身边还挨挨挤挤立了一圈年纪不等的孩童。
容钰搭着邵北城的手下马车后,入目所见便是这般情形。
容钰不禁眼眶微湿。
邵北城是守兵大将,回京须得先入宫面圣,邵府祖宅已锁,她便在容府等邵北城出宫,然后再一起出城回邵府别苑。
穆临渊和容华夫妇二人的医馆设在邵府别苑旁,小沈氏和容钰的外祖母帮着他们夫妇照看孩子。
自容钰十五岁出嫁、随邵北城前往西北,十三年倏忽而过。
眼前的故人们,与她上辈子记忆里的人重叠起来。
怔愣间,邵北城已携容钰朝邵老太太拜下,在战场上杀伐果断的人嗓音紧涩“祖母!”
邵老太太更是老泪纵横“你们这对泼猴,莫不是忘了我老婆子还在京里年年都盼着你们啊!”
卫氏夫人温声开解邵老太太“咱们邵家折了那么多位将军,大周断送了那么多的儿郎,才打下燕云城!自然要守得固若金汤的,万不能叫西辽蛮子再占了去!”
这道理,众人心里皆都清楚。
周人对燕云城志在必得,辽人亦是虎视眈眈。
所以才有佑宁北征大胜后,邵北城戍边十三年,一朝不离、枕戈以待。
邵北城和容钰又依次向外祖母、宣宁郡主和小沈氏问了安。
众人便簇着邵老太太进府。
容钰有意放慢脚步,挪到小沈氏身边。
小沈氏一双眼睛看不够似的黏着容钰,一双手却把她往外推“快去伺候郡主!”
容钰紧紧环着小沈氏的手臂,笑了笑着,没有说话。
公然推推搡搡有失体统,小沈氏只得作罢,低声斥了句“没规矩!”
又有意提高音量道“亏得是郡主娘娘宽宏,否则似你这般不懂事的媳妇,在哪个婆母跟前能讨着好!”
自然是有意说给宣宁郡主听的。
走在前头的宣宁郡主闻言,脚步略微顿了顿,并未出声。
倒是邵老太太停住脚步,扭头对小沈氏道“沈娘子,你这话说得不对!”
“应当说,谁家的媳妇也及不上咱们家的钰丫头!”
邵老太太的话掷地有声“晨昏东西有什么稀罕的咱们家钰丫头可是能上战场、救夫婿的!”
关氏夫人笑着附和道“老太太说得是,外头谁人不知,咱们邵家有位一箭射奸贼、助夫夺燕云的王妃娘娘!”
申氏夫人也道“是啊,孙媳每每回娘家,侄儿们总是追着孙媳问,说当年王妃娘娘乃是闺阁千金,怎会那般英勇果敢!”
众人的眼神过于热烈,容钰着实禁不住,只能垂眸反复道“过奖,过奖!”
同时,她心里还生出一股奇妙的感觉……
风水轮流转,想不到二世为人,她这样一个不学无术、不思进取的草包,竟有了千里助夫、扭转战局的好名声……
邵府是将门世家,说起北征往事,人人都知晓一二,众人便边说边继续朝着后院行去。
容钰松了口气,才走了几步,突然被人扯了扯袖角。
她低头看去,原来是个年约五、六岁的女童。
女童满眼期待望着她“姨母,阿葵想跟你学射箭,长大了也上战场、杀奸贼!”
女童生得极好,大气明丽,灿然如葵。
一眼就能看出是谁的孩子……
容钰笑着应了一声“好”,然后抬头朝女童身后看去。
隔了两辈子、十三年,记忆里那道温柔而坚定的目光,再次落入眸中。
容钰仔细地看着眼前的容华。
她曾见过容华的很多种样子……
有泰宁侯府灼灼其华、广有佳誉的大小姐;
有未婚夫战死后,上辈子决然自戕、仓促下嫁,这回着白衣出嫁、与牌位拜堂的节妇……
还有,佑宁北征战后,得闻邵西泽并未战死的容华……
是的,邵西泽并未战死……
容华两辈子因他所受的苦楚,都白受了……
邵西泽不知道京都城里那个等着他回来的少女受了多少苦。
他活着,娶了西辽公主。
这真相被揭开的契机……
正是此时众人议论着的,容钰十三年前千里赴边的率性之举。
后来,人们议论起这桩往事,都称赞镇北王妃英勇无畏、心怀家国大义。
可当年,容钰舍下一切、千里赴边时,心里想的,其实是儿女私情。
她没有想到,自己能扭转佑宁北征的战局、救下邵北城的性命……
她想的是,她属意一个少年。
那个少年在燕云城被辽军围攻身死,身上中了数不尽的箭镞。
她想,他死前一定很痛。
如果可以,在他生命最后的时刻,她希望能陪在他身边,问他有什么遗言、或是有什么未了的心愿。
如果不可以……
那她也要亲手把他带回家。
或者,陪他共赴黄泉也未尝不可……
于是,她和邵南烟一起改换男装,混在祈福星官姜暮的随从里,千里行军去到桐城。
去到桐城前,在他们寥寥可数的同处中,他对她总是无有不依,让她觉得,他们之间离得很近。
可到了桐城,他是大军主帅,而她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卒,她才知晓,他们其实离得很远。
她想提醒他提防奸人,可是她连他的面也见不到,更遑论为他出谋划策。
她只能混迹在万千兵卒中,隔着兵马遥望年轻的银枪小将军,看他发号施令,看他点兵布阵。
看他如她上辈子听闻的一般,点了马监军留在桐城率援军。
看他挂帅亲征,直捣燕云城!
很快,斥候从前线传回捷报,道是邵小将军攻下了燕云城!
马监军却扣下了斥候!
当传闻在眼前重演……
她万分悲愤,又犹豫踟蹰。
倘若你知道,你属意的人注定英年早逝,你会怎么做
容钰曾无数次想过这个问题。
想过,不让邵北城出征;
也想过,寻些马监军的罪证,先帝或许便不会点马监军出征;
甚至想过找人暗杀马监军。
她想过很多法子,又一一推翻。
每一个法子,都不是万全之策。
更重要的是,敬畏天命。
因为敬畏天命,所以她认为借助上辈子回忆的先机干预战局乃是逆天行事,可能会引出未知的无穷后患……
所以,她犹豫踟蹰,从不曾对任何人透露半分,心事重重,直到她来到桐城,看到上辈子曾听闻的战况在眼前重演。
。
第一百三十一章 天命
耳闻和目睹,是不一样的。
上辈子,佑宁北征战败之时,容钰乃是蠢钝少女,再惨烈的战事传闻,京都城锦衣玉食的侯府三小姐都并不如何上心。
那个时候,她觉得,燕云城是大周的还是西辽的,都和她没有关系……
她关心的,乃是新裁的衣衫是否合身、新打的首饰是否精美、二姐姐是否又出了风头这一类琐事。
二世为人,容钰再回头看彼时的自己,只觉荒唐又可笑。
可笑地,以为宁王终有一日会感动于她的心意、接纳她。
荒唐地,在大周万民同祭邵家最后一位小将军的英灵时,厚颜追逐宁王。
上辈子,她后来也曾悔悟,有意搜寻载有佑宁北征往事的书册。
白骨埋入黄沙,鲜血凝作笔墨,上辈子,她从没有出过京都城,故而尽管她用心翻阅那些书册,可囿于见识,委实想象不出真实的战况。
翻阅书册后,也不过徒然叹息几声。
直到二世为人,她来到大战中的桐城……
她看到桐城百姓或是惶惶不可终日,或是舍弃家舍、仓促出逃,想到书册里载的“桐城既破,辽兵鞭周民为奴,掠财烧舍,火光七日不绝”
她看到负伤的兵甲被送回城医治,替补的兵甲赶赴前线,想到“辽帅怒于险失燕云,合兵fangong,势如虎狼,其时宸王、邵帅皆已折,三军不敌,辽兵肆意屠戮,弯刀卷刃,小春江水尽红”……
她看到马监军美酒佳肴、笙歌yanwu,罔顾大局,把将士们、百姓们的性命当成玩弄权术的筹码……
亲眼目睹,比翻阅书册要震撼得多……
容钰只觉悲悯且愤然。
她悲悯枉送性命的大周将士,愤然于大周的天命国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