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重生之不争不羡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砚池洗笔
听了容钰的这番话,皇后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她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怅然:“西北之景迥然不同于中原,雪山巍峨,黄沙浩瀚,葡萄美酒夜光杯”
她看向容钰,目光却没有落在容钰身上,而是望向了虚空的某处:“你冬怕冷、夏怕热,不知错过了多少好景致,委实可惜!”
容钰心中微诧:她错过了好景致,皇后为何怅然
可她尚未来得及细想,侧殿的嬷嬷们已拥着三皇子、长公主入了殿。
上辈子,龙凤胎出生时恰逢情药事发,所以这是容钰头回见到他们。
亦是头回见容钰的龙凤胎,态度全然不同。
见过礼后,公主依在皇后身侧,满眼好奇地打量着容钰。
三皇子则独自攀上座椅,落座后静默地埋头摆弄着手中的一个小物件。
仿佛他并没有注意到,母亲的寝殿里多了一个面生的妇人。
或者,他注意到了,但并不在意。
第一百三十五章 打闹
龙凤胎入殿后不久,六宫嫔妃亦陆续来中宫请晨安。
殿门处的女官来禀众嫔妃俱都到齐了后,皇后便命内官引了容钰和龙凤胎暂去西暖阁休憩,然后宣众嫔妃入殿。
容钰坐在临窗炕几上,想着女官回禀皇后的话,“仍是淑妃娘娘头一个到,再便是贵妃娘娘各宫的娘娘们等了一会儿,愉贵人才不紧不慢地踱过来!”
等
眼下是暮春,娘娘们在殿外站着等一会儿倒也吃得消,可若是寒冬酷暑、刮风下雨呢
大周礼法奉行妻妾有别,正妻给妾室立规矩乃是天经地义之事。
所以,娘娘们遭罪的时候,不会怨怪命她们候在殿外的皇后,只会怨怪连累她们久候的晚到之人。
因此,皇后此举,一来能彰显皇后威仪,让六宫嫔妃不敢愈矩;二来能让恃宠而骄的嫔妃成为众矢之的,皇后不必出手,也自会有沉不住气的嫔妃动手。
内官合上了西暖阁的殿门,也挡不住从主殿传来的尖细女声:“圣上疼惜愉妹妹,愉妹妹何不索性请道圣谕,免了这晨昏定省姐姐们也好跟着沾沾恩泽,每日少立片刻!”
容钰不禁莞尔,果然如此。
这时,她对面响起一道稚嫩的童声:“王妃娘娘,你为何而笑”
容钰应声看去,说话的乃是坐在她对面的长公主。
她看着长公主,没有说话。
适才见礼后,皇后已向龙凤胎介绍过,龙凤胎应唤她姨母。
长公主虽然年仅三岁,但口齿清晰,可见果如传闻一般,是个极聪慧的孩子。
那么,她不唤她“姨母”,却唤她“王妃娘娘”,便是故意的
大概是不愿与她亲近吧
长公主不喜欢她,是因为皇后曾提起过不喜她这个三妹妹,还是因为她这张和愉贵人相似的脸呢
长公主是急性子,见容钰沉默不语,便再次开口道:“本公主问你话,你怎么不答莫非你也不会说话就像他一样!”
说完,便指着容钰和三皇子拍掌大笑:“两个不会说话的人坐在一起,真是好笑,哈哈哈!”
侍立在旁的嬷嬷忙不迭地向容钰告罪,又弯下身子,劝长公主道:“公主,您不能这么说王妃娘娘!”
长公主并不理会那嬷嬷,仍大笑着。
容钰无奈地看着长公主。
长公主白白胖胖的,很是可爱,所以,尽管她的言行有些任性,却因为年纪小、有趣而让人恼不起来。
皇帝和皇后都是深沉内敛的性子,想不到竟生了这样一个女儿
容钰笑了笑,侧头看向坐在她身边的三皇子。
长公主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三皇子却仍自安静,埋头摆弄着他手里的那个小玩意。
容钰这会儿才看清,他手里拿着的是个小小的玉貔貅。
容钰仔细地看着三皇子。
长公主全然不似帝后
可任谁都能一眼看出,三皇子是皇帝的儿子
容钰不过多看了三皇子一会儿,长公主便又不乐意了,她噔噔噔地起身走到三皇子身边,弯腰拽他的手臂:“不要挨着她坐!”
又瞪向容钰:“你也不能盯着他看!”
嬷嬷只得再次向容钰告罪。
三皇子甩开了长公主拉他的手,长公主想了想,不再拉三皇子,转而伸手抢三皇子手里的玉貔貅。
或许是她觉得,抢走了玉貔貅,三皇子便会起身跟着她。
三皇子把玉貔貅紧紧地握在手里、不肯给长公主,长公主便用力掰他的手指,不一会儿,三皇子的手上就多了几道指甲印。
容钰忙从榻上站起身,担忧地看向嬷嬷,那嬷嬷却没有把两个孩子拉开,仅是反复地念叨:“公主,您可当心些!”
容钰看得心中一沉。
坊间传闻,皇长子夭折后,皇帝迁怒于皇后,故而尽管三皇子是唯一的嫡子,皇帝却没有立三皇子为太子。
起初也时有官员呈上请封三皇子为太子的折子,可后来,三皇子逐渐长大了却一直不说话
三皇子可以不说话,大周的储君、未来的皇帝却不可以。
三皇子患了这样的怪疾,帝后却似乎俱都不以为意,皇后精心教养长公主,皇帝则时常亲自过问二皇子的学业。
久而久之,请封的折子便逐渐少了
前朝官员如此,后宫里的奴才自然更甚。
就像此时,龙凤胎在打闹,只要长公主无恙,他们便不会制止
容钰眼神复杂地看着三皇子。
是长公主无理招惹他在先,蛮力抢夺在后
屋子里的每个大人都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却没有一个人维护他。
是不是因为这样,他才不愿意开口说话
他不愿意和这些人说话
至于她这个无足轻重的姨母
倘若今日她帮他一回,可下回呢
何况,皇子背后牵扯的是储位之争,她亦不敢轻易牵扯进去。
容钰硬起心肠,却看见长公主久夺不得着了恼,张嘴朝着三皇子的手咬去
那漫不经心的嬷嬷这才急了,她低呼出声,伸出手想拉住长公主,却未能拉住!
容钰来不及多想,下意识地伸手护住了三皇子的手。
长公主的牙齿便不偏不倚地咬在容钰手上
西暖阁闹出的动静太大,众嫔妃们面面相觑,皇后沉着脸命众嫔妃散了,然后走向西暖阁。
西暖阁里,长公主气鼓鼓地坐在临窗小炕上,有位嬷嬷弯着腰、低声哄着她,容钰站在炕边,其余的奴才们都围着容钰查看她的手,那手背上有一排清晰的红肿齿印。
三皇子也立在容钰身边,仰头望着她的手。
见皇后亲自过问,满屋的奴才俱都战战兢兢地跪倒在地。
皇后呵斥长公主道:“胡闹!快向姨母道歉!”,又吩咐内官速去请太医。
长公主瞪了眼容钰,把头一扭,没有开口道歉。
容钰便道:“公主年幼,不过是无心之失,臣妇的这点小伤也并不打紧,还请娘娘息怒,勿要责怪公主!”
跪着的奴才们也齐声为公主求情:“全都是奴才们的错,请娘娘息怒,勿要责怪公主!”
皇后冷然看着公主:“你仔细地想一想你究竟错在何处,什么时候想明白了,什么时候来领罚!”,说完便命众人皆退出西暖阁,独留长公主在内。
很快,西暖阁里便传出长公主响亮的哭声。
皇后仿若未闻,再三向容钰致歉。
容钰不禁有些不安。
说起来,今日这出闹剧乃是因她而起
眼下长公主哭得声嘶力竭,跪在西暖阁门边的嬷嬷已吓得身如抖筛、面白如纸。
长公主是皇后的爱女,皇后又怎会不担心!
所以,焉知皇后是否会迁怒于她
三皇子则仍安静地站在容钰身边,明澈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她的手。
太医很快便到了。
待太医察看过容钰的伤口后,道是需先用特制的药水清洁伤口,因那药水不便携带,需请容钰移步太医院。
皇后便嘱容钰上药后径直回府休憩便可,不必再来中宫复命,又道下回召她入宫时再命长公主向她道歉。
容钰应了,行礼后随太医离开中宫,朝太医院行去。
走了一会儿,她觉得路径似乎不对
第一百三十六章 无人似你
路径不对
按照上辈子的记忆,容钰记得太医院在宫城的西南角。
中宫在宫城的中轴线上偏北之位,从中宫去太医院应朝南而行。
太医院靠近宫门,所以皇后命她上药后径直回府、不必折回中宫复命。
朝南
行军时方向殊为重要,闲暇时邵北城曾对容钰说起如何分辨。
中原的雨是东边大洋上的风带来的,东西由是不同,雨来之向,连墙角的青苔也会生得更密。
西北酷热少雨,则要察看风力蚀刻出的戈壁。
阴晴雨雪、四季更替,只要用心,便能从一块石头、一株草木上辨明方位气候。
故而尽管那太医兜兜绕绕,还尽引着容钰走些冷僻的小道,容钰凭着从邵北城处学得的皮毛,也能看出他们一直在朝北走。
她借口乏力、放慢了脚步,一面不动声色地跟着太医前行,一面想着自己眼下的处境。
这太医是谁派来的
他要带她去哪里
对方要对她做什么
对方能差遣太医,在皇后眼皮子底下耍花枪,在宫里对她出手
这样的本事,这样的胆量
想来无非是天家的那几位主子
也不知对方是要设计她还是要加害她
容钰抬手抚发,摸下根金簪藏在袖中。
又走了一会儿,太医停在一扇朱漆褪色的宫门前,先机警地朝左右看了看,然后伸手扣了三下门环。
容钰后退了几步。
太医躬身对容钰道:“王妃娘娘,药水储在此处,请!”
容钰肃然看着那太医,没有说话。
太医受不住容钰的目光,他低下头,硬着头皮道:“药水的确”
这时,宫门从里打开了。
太医望向门内的人,松了口气,恭敬地对着门内回话道:“平姑姑,小的奉命带王妃娘娘过来了。”
容钰朝宫门看去,对方穿着缎面绣鞋从门内抬步走出,乃是个身着浅紫绣兰草宫装的中年女官。
从对方的衣着、以及太医回话的态度来看,她应当是某位主子跟前体面的姑姑。
最后,容钰的目光落在那女官脸上
她心中微诧。
她并没有见过对方,却莫名觉得熟悉
平姑姑
容钰蓦地想起一个久远的名字:宝瓶!
平姑姑走到容钰身前,她恭敬地向她行了礼,道:“王妃娘娘,我家主子娘娘钦佩您的传奇经历,她不便召见您,心里又实在想见您,思来想去,不得不用这样的法子请您过来,还请王妃娘娘看在我家主子娘娘一片诚心的份上,万勿见怪!”
容钰看着平姑姑。
主子娘娘
原来对方是位后宫嫔妃
说什么钦佩她的传奇经历
她自然不会轻信,也不能贸然涉险。
容钰打定主意,道:“臣妇当不起贵人的钦佩,也不敢逾矩行事,恕臣妇今日不能从命,还请姑姑代臣妇向贵人请罪!”
然后看向太医:“太医大人,您可记起回太医院的路了”
那太医缩了缩脖子,不知所措地看向平姑姑。
平姑姑加重语气道:“王妃娘娘所言固然在理,可我家主子娘娘身份尊贵,若您执意不领她的心意,恐怕”
“还请王妃娘娘三思!”
说完,她走近容钰,微不可闻地说了句什么。
看在旁人眼里,自然是威胁之语
可其实,她说的是,“小姐,别怕!”
容钰眼神复杂地看向平姑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