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重生之不争不羡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砚池洗笔
或许有人可以模仿宝瓶的眼神语气,却难以模仿宝瓶对她的关切。
容钰知道宝瓶回到了皇帝身边当差,却不知道她竟换了张脸。
皇帝,当真谨慎
既然是宝瓶
容钰走入门内。
正殿主位上,坐着位衣饰华美、妆容明丽的娘娘。
那位娘娘周身的明珠光泽映得这宫殿愈发破败。
贵人大概是随意择了处空置的宫殿见她。
容钰这会儿才知晓,她和愉贵人,的确有几分相似
愉贵人歪倚在主位上,边斜眼打量着坐在下首的容钰,边漫不经心地道:“本宫听底下的人说起,邵夫人与本宫样貌相仿,不禁好奇”
“可依本宫看来”
容钰垂眸不语。
想来她此时开口捧愉贵人几句,方能顺顺当当地尽快脱身。
可是,她不乐意啊
容钰正暗自惆怅,满屋的奴才突然俱都跪倒在地。
愉贵人也花容失色,从主位上站起身道:“陛下!”
陛下
容钰心中一凛,起身朝门口跪下。
她跪着,看到一幅玄色绣金龙袍角。
皇帝走到愉贵人身边,亲自扶起行礼的愉贵人,道:“朕过问起长公主误伤镇北王妃一事,方知你把镇北王妃请了过来。”
皇帝的语气不辨喜怒:“镇北王是国之重臣,你要见镇北王妃,也应当待她上过药!”
容钰揣摩着皇帝的话。
他的语气固然不辨喜怒
可是,愉贵人擅自命人把她带至此处,皇帝用的词却是“请”
敷衍带过、不追究的意思再清楚不过。
皇帝从前在刑部任职时,有法度严明、冷面无私之誉
一个重规矩的人,网开一面
果然是宠妃
愉贵人见皇帝并未怪她,便扶着皇帝在主位坐下,然后坐在皇帝身边,娇声为自己开解道:“陛下臣妾是听闻”
听闻之言,是依在皇帝身边、低声耳语的。
继而道:“臣妾一时好奇,所以才”
皇帝沉默一会儿才对愉贵人道:“你到底年轻!”
你到底年轻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因为愉贵人年轻,所以才会对这种对这种无聊之事感兴趣。
却也可以理解为,镇北王妃已青春不再,愉贵人则正当妙龄,纵然她们的样貌有几分相似,也已然没有可比性!
愉贵人想了想皇帝的话,只觉喜不自胜,嗔道:“陛下,镇北王妃还在”
自然是有意引人把皇帝的话往第二种含义上想。
皇帝这才看向容钰,只瞥了一眼便收回视线,吩咐平姑姑道:“带镇北王妃去上药!”
容钰便行了礼,随平姑姑退下。
太医也跟了出来。
平姑姑交待太医速回太医院备药,待太医走远后,才低声对容钰道:“小姐,圣上的意思”
容钰看向平姑姑,打断了她的话:“姑姑不必多言”
“我懂”
然后,若无其事地继续前行。
她懂
皇帝不是说她青春不再,而是说,愉贵人胜在年轻!
年轻,才能在大局已定的时候遇到他,才能承他的无上恩泽,做这天底下最娇纵的宠妃
第一百三十六章 慈母图
第一百三十七章
皇帝那句话真实的意思,容钰其实并不在意。
宠妃又如何
她不眼热,也不想要!
平姑姑见容钰云淡风轻的模样,便觉得,小姐定然没有完全懂得圣上的意思。
说出口的话,须得结合词句的意思和说话之人当时的情绪,才是一个人所想表达的完整的意思。
譬如,恋人之间亲昵地唤一声“冤家”和父母对子女恨铁不成钢时厉声呵斥的“冤家”,意思全然不同。
她生来贫贱,只有学会察颜观色才能活下来,揣摩上意是她的本能。
小姐则生来便是侯府嫡出的小姐,一辈子从没有经历过看人脸色过活的日子。
所以,小姐才会忽视了
皇帝说起那句话时,语气里的遗憾
而她忽视的,又何止这一处
只是,时过境迁,纵然再说起过往,亦是徒然。
平姑姑轻叹了口气,引着容钰去太医院上药,一路无话。
待上了药,平姑姑依然跟在容钰身后,准备送她出宫。
容钰走到太医院门口,觉到一道视线。
她循着视线看去,只见太医院门口生机勃勃的药草圃里,站着一个小小的孩童。
三皇子。
他站在药草圃里,白皙的小脸变得红红的,额头上挂着细密的汗珠,气息也有些急。
他跑过来,大概是担心来不及追上她
他望着容钰,黑润的眼睛格外明亮。
容钰心中顿软,她停住脚步,侧头对平姑姑道:“适才太医说了些避免留疤的养伤要诀,不怕姑姑见笑,这还没出太医院的门,我便已记不清了”
“烦请姑姑再去问太医一遍,倘若能录写下来就更好了!”
平姑姑想了想,恭声回道:“是奴才疏忽了,请王妃娘娘稍候,奴才这就去录写!”
说完,便退回太医院。
容钰这才走到三皇子身边,蹲身看着他,逗趣道:“呀!药草圃里竟长出了一个人参娃娃!”
三皇子不好意思地垂下眼眸。
容钰笑了笑,拿出手帕给三皇子擦汗,问道:“殿下,你是来找姨母的”
三皇子闻言抬起眼眸,点了点头。
这么好的孩子,怎么就是不开口说话呢
容钰心中轻叹,她收起手帕,想了想,举起左手给三皇子看:“殿下你看,伤口已经上过药了,很快就会好,而且一点儿也不疼,所以你不用担心!”
三皇子认真地看了一会儿容钰的手,然后把自己的手伸到容钰眼前。
小手上放着一个玉貔貅。
容钰看了看玉貔貅,又看了看三皇子,一时不知该如何开口。
他这是,要把玉貔貅给她的意思
她当然不能收他的东西,可是,须得想个周全的借口回绝,以免伤害了他
容钰尚在想该怎么开口,三皇子却以为她没有看懂他的意思,直接把玉貔貅塞进了她的右手里。
容钰忙把玉貔貅还给三皇子:“殿下,你是个孩子,姨母是大人了,大人不能拿孩子的东西!”
三皇子把手藏在背后,摇着头。
如此僵持了一会儿,容钰仔细地看了看那玉貔貅,见并无特别之处,便只能无奈地收下了,道:“殿下,那姨母便厚颜收下赏玩几天,等你想要了,我再还给你!”
三皇子这才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
意思大概是,不用还。
容钰自然不能占一个孩子的便宜,她想了想,道:“圣人云,礼尚往来!你今日赠了姨母玉貔貅,姨母下回赠你一尊滇南玉王亲自雕的九重莲瓣翡翠灯台!”
算这小子有福气,用一个小小的玉貔貅,换了件稀世珍宝!
容钰忍不住多交待三皇子几句:“为了雕那盏灯台,滇南玉王把眼睛都熬花了,便是今后再能开出那么好的翡翠,却再也没有人能雕出那样精致的灯台了。”
“你是个好孩子,姨母喜欢你,所以才舍得送给你,你一定要收好,不要随手转赠给别人!”
听着容钰说起那翡翠灯台,三皇子的眼睛愈发地亮,可过了一会儿,他却还是摇了摇头。
容钰原想问三皇子摇头的意思是否是他不要那翡翠灯台,可话到嘴边,她说的却是:“那我们就说好了,下回姨母进宫,就把那灯台带给你!”
他总不能永远不开口说话
三皇子愈发急切地摇头。
容钰看着三皇子的眼睛,道:“殿下,姨母知道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所以接下来姨母对你说的话,你一定都能听明白!”
三皇子果然不再摇头,认真地看着容钰。
容钰便继续道:“殿下,如果你总是不说话,大家难免猜不准你心里的想法”
“就像你今日把玉貔貅赠给姨母,姨母想回赠你礼物,想着你喜欢玉,那翡翠灯台又是顶好的,便觉得你或许会喜欢”
“可是你却摇头,那么,你的意思是不喜欢还是喜欢但不收呢”
摇头是什么意思
三皇子着急地看着容钰,他似乎很想表达什么,可最后仍然没有开口。
容钰伸手抚了抚三皇子的发,柔声道:“殿下,不要着急,慢慢来,你是个康健的孩子,不是生来不会说话,只是不喜欢说话罢了!”
“只要你愿意开口说话,一定可以做到!”
“姨母等着你亲口告诉我,你究竟喜不喜欢那翡翠灯台!”
暮春的微风吹进药草圃,华服夫人的手抚着孩童的发,淡金色的阳光洒在她温柔的笑靥上
太医院的转角处,看到这一幕的总管太监李春大惊失色。
做奴才的,最紧要的是就是摸清主子的心思
而在宫里当差,单单摸清主子的心思还不够,有时候得揣着明白装糊涂,有时候得顺着主子的意思行事,有时候却得故意逆着主子的意思
一个不慎,就是人头落地!
若非精于此道,他自然坐不到今日的位置!
也正是因为精于此道,陪着圣上回御书房时,他才会感慨,说太医院事关贵人们的康健,实在不该没有规矩!
果然,圣上回御书房后翻了几本折子,便吩咐摆驾太医院!
因为揣摩对了圣意,来太医院的路上,他还颇有些暗自得意
可这会儿见了太医院门口的这幕,他只想抽自己一嘴巴子!
难怪干爹从前时常告诫他们,言多必失!
至于哪里出了问题
须得说起一幅画。
为文德皇后建灵殿时,画苑的画师们奉命拟画,其中有位画师作了一画慈母图
文德皇后乃因难产而亡,她腹中的孩子也未能存活,故而那幅所谓“慈母图”,自然全是想象。
话说回来,建灵殿时文德皇后已逝去数年,画师们无人见过文德皇后,每一幅画都是依着圣上从前亲笔所画的一帧文德皇后小像以及昔年伺候过文德皇后的嬷嬷们的回忆,再靠着画师们的想象、润笔所画出来的。
“慈母图”虽是一种美好的想象,却难免让圣上睹画伤情,李春呈画时以为,圣上定然不会留下那幅慈母图。
可最后,圣上不但留下了那幅慈母图,还把它摆在灵殿里极醒目的位置
那幅慈母图里,文德皇后蹲身在花圃里,她抚着一个孩童的发,笑容里满是柔情。
画中的孩童只有一个小小的背影,看不清模样。
赫然正是眼前太医院门口的这一幕!
第一百三十八章 帝心
容钰嘱咐了三皇子几句“当心”一类的话,二人挥手作别。
她目送三皇子走远后,便随平姑姑转身朝宫门行去。
药草圃里让人揪心的那一幕总算结束了
李春不着痕迹地觑了眼皇帝,皇帝瞧着并无异样。
李春便暗自舒了口气。
他想,一定是自己想多了
天底下样貌相似的人何其多,皇帝见了药草圃里的那一幕,纵然联想到了慈母图,也定不会介怀。
李春这样想着,心里却逐渐不安起来。
药草圃里的人早已离去,皇帝却依旧站在原地
尽管他的表情并无异样,也没有说什么
可他站得愈久,一众随从内官心里便愈不安!
李春不敢再偷觑皇帝的神情,只能暗怪自己冒失多嘴,又宽慰自己:
即便镇北王妃恍如文德皇后再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