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万里照汉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神龙摆尾巴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那几个礼部官吏返回到董宣武面前,拱手传令:“董将军,入城罢!让将士们小心队列,莫要失仪!”虽然董宣武之前有阅兵的经验,但该交代的还是要交代。
董宣武轻轻地哼了一声,深吸了一口气,朝身后一挥手。几十名战士,一齐吹动号角,呜呜号角声起,声震四野。随着这号角声,永定门外几处
第八十三章 忠魂(1)
礼部官吏看着眼前景象,人人色变,忙不迭的拦在永定门城门口口,声嘶力竭的呼喝:“董宣武,你想要做什么献捷仪注上,什么时候有这些”
五行卫战士们停下了脚步,无声地素立在城门前,犹如一杆杆指向天空的标枪一般。却没有人看他们一眼。
董宣武策马上前,叱喝道:“一群风尘俗吏,你们懂什么本朝开国,太祖驱逐鞑虏,八征大漠,才有了如今的大明帝国。成祖五次北伐,打得鞑靼不敢南顾。
两百多年来,多少英雄、多少好男儿血撒北疆难道他们没有资格参加这场献捷
朝廷各位重臣忘了此节,我五行卫没有忘,我辈为朝廷拾遗补缺,全大明一个体面,让路!”
几个礼部官吏吓得浑身发抖,但却死撑着不退。
董宣武翻身下马,单手擎着大旗,走到他们身前,一把抓住最前面那人衣领,扯着他望向那一片白幡与灵位组成的海洋,大声吼道:“你看清楚这是什么这是此次阵亡在辽东的无数英灵。
今天,他们回来了!他们跟着朝廷的大军,凯旋归来!他们要在大明天子面前,诉说他们在战场上的英勇与忠诚,他们想再看一眼他们拼死卫护的京师、大明河山,再看一眼他们誓死保卫的大明百姓!
你竟然敢挡住他们,你要让这些大明英灵,不能见陛下最后一面么
你竟然敢挡在他们,你要让这些大明忠魂,不能最后看一眼我大明的大好河山,不能最后看一眼我大明的亿万百姓”
那官吏被迫抬起了头,那一面面在空中舞动的白幡,那一块块黑底金字的灵位牌,如同一道道愤怒的目光朝他望了过来,让他心惊胆战,让他魂飞魄散。
“故明忠武校尉百夫长,五行卫青龙营上尉连长李珣英灵永垂不朽”(军衔为追认)
“故明忠显校尉把总,五行卫白虎营中尉排长周冲英灵永垂不朽”
“故明忠武校尉,关宁军车骑戊营千总许官中英灵永垂不朽”
“故明关辽广宁军刘三英灵永垂不朽”
“故明……”
“故明……”
“故明……”
&
第八十三章 忠魂(2)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刹那之间,一种莫名的东西无声无息地渗入了每个大明百姓的心底,触动其灵魂。
这不是酒肆勾栏里,自命风流的书生低吟浅唱、无病呻吟;也不是明眸善睐的歌女轻抚琴弦、博君一笑;这是华夏从三皇五帝,从夏商周秦到汉唐宋明,历经几千年烽烟战火,唱出的、虽九死其犹未悔的雄浑武风,其中流淌着多少炎黄子孙滚烫的鲜血,包含着多少华夏男儿骨子里的不屈与悍勇!
在这一刻,董宣武要让大明的子民记住,那些从古至今为了保卫家园而浴血奋战、蹈死而不复,留下名字和没有留下名字的华夏豪杰。
在那一刻,整个京师的时间仿佛被凝固了,万千大明子民翘首南望。
一支身穿残甲的方队终于出现在众人面前,那甲衣上刀砍斧劈的痕迹还历历在目,那头盔上拔去箭矢而留下的孔洞犹如一只只眼睛,紧紧盯住众人。
方阵的最前面,是象征着大明的日月龙旗,和代表着五行卫的五行红旗。
四百人的方阵,犹如一个人一般,步伐一致,整齐划一,怎么看都是一条直线。“踏踏”的脚步声,就像是鼓点一样,敲打在人们的心坎上。
面盔之下,藏着怎样的面孔没人看得到,但是从面盔中透出的那一道道眼神,却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坚定、自信和少许血战之后的疲惫。
人们纷纷摸了摸脸,扯了扯身上的衣襟,让自己看起来更整齐一点、更正式一点。在这支铁血之师面前,没有人敢放肆地调笑,那种发自骨子里的敬畏和站在这支队伍后安全感,让他们郑重其事。
一片雪白的幡林出现了,还有那触目惊心的无数黑底金字的灵位牌,刹那间,不少人眼中噙着泪。他们终于明白,胜利来得绝非像他们想象中的那么容易,那是要付出无数生命与鲜血的代价的。
根本不需要人解说,战场的残酷就展现在人们的眼前。那每一杆白幡,那每一个灵位牌,都曾经是一个活生生,能说能笑的生命。
伤残将士的方阵出现了,他们胸口处无不挂满了勋章,这是对他们战功的认可,对他们所付出牺牲最好、最直接的赞美。缺少的胳膊、大腿不再是一种遗憾,而是他们英勇作战最直接的证明,代表着他们的荣耀,同时也诉说着那一场场战斗艰苦。
道路两旁的京城官兵,目瞪口呆的望着眼前景象。一个个自觉地站得笔直,曾经作为丘八的耻辱,现在在他们心头却变成了无上的光荣与荣耀,仿佛他们也是大街上正在行进中的大军的一员。
捕快、差役们也忘记了喝骂,扶正头顶小帽,同样的垂首行礼。
衣冠胜似雪,无数英灵凯旋归来。这才是真正的百战雄师归来献捷该有的场面!
大街上已经用不着他们再声嘶力竭的喝骂,维持秩序了。人们一个个静静地站在道边,深恐自己一个不小心的举动惊扰了凯旋归来的英灵和英雄。
“娘,快看,他没有腿……”一个不知事的小孩指着一位用木架把自己绑在马背上的战士大声叫道。周围顿时一片愤怒目光向那孩子,还有他的父母投来。孩子的父亲急忙一把堵住了小孩的嘴巴,连连向周围的人和行进中的将士作揖道:“孩子不知事,孩子不知事!”
那名失去双腿的英雄背后,同样绑着一杆残破的、带着斑斑血迹的白色旗帜,旗上弯弯曲曲的文字没有几个人认识,但是有点见识的人都知道,那杆旗帜,原本应该属于女真正白旗某个牛录的营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正阳大街某处的酒楼上,一名中年士绅看着渐渐远去的董宣武那略显孤独的身影,拍着栏杆轻声叹道。
相比京城百姓,那些身处高处、视野良好的士绅豪商们,他们对大明的了解要深得多,他们知道大明军队究竟是个什么样。
之前过去的关宁军虽然看起来也很雄壮,但还在他们能够理解的范围之内。他
第八十四章 新年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春寒料峭,转眼已经到了天启五年,又是一年元宵时节,是天子与民同乐的日子。
这个新年,是朱由校登基以来过得最为舒心的一个新年。
容妃任氏怀孕了,据太医确认,十有七八是龙子。这意味着皇帝的传承总算又有点希望了。
天启皇帝的子嗣运宫似乎十分弱,在此之前,后宫的嫔妃虽然已经为他一连产下两位龙子三位公主,谁料天命不予,没有一个活到三岁,纷纷夭折而亡。
年年黑发人送黑发人,对此天子苦恼不已,却又一筹莫展。
这次容妃有喜,木匠哥立刻下令,宫中的太监、宫女须一时不停地要伺候好容妃和未出生的龙子,若有半点差池,一率杖毙。
董宣武不是破军星附体么,命硬,而且破军星司夫妻、子女、奴仆。如果是真的,日后找个机会让这个董二作太子太保,借着破军星的神威,也许能保得住这个未来的太子。
天启皇帝痴痴地想。
家事如此,国事同样让皇帝宽心不少。
辽事虽然还未了,不过大局已定。野猪皮投降的谈判还在进行,争执只在于女真人是该退回到建州,还是该继续让其呆在辽河以东的地区。
辽东巡抚袁崇焕认为,关外本就是苦寒之地,辽东更是如此。与其守着那鸟不拉屎的地方,年年往里面扔银子,不如干脆交给努尔哈赤,加以羁鞑,每年还能从中收取些贡品与税负。
而且,建州苦寒,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出产人参、皮草和海东青。真要将女真人赶回了建州深山里做野人,活不下去的他们迟早还会起来闹事。与其这样,朝廷到时候再花银子去打仗,还不如现在就将辽河以东地区交给女真人打理,以彰显大明的仁慈,爱民如子。
天启皇帝认为很有道理。大明要收的是人心,不是土地,天底下的土地无边无际,那些荒蛮之地要他作甚当年的太祖、成祖远征大漠,占了多少土地,最终还不是都放弃了说到底,中原才精华,才是根本。【… …#免费阅读】
这也是朝中绝大部分文臣的观点。
只是,天启皇帝又觉着连年征战,花了国库、内库几千万两银子,如果就这么白白让野猪皮白占了这么大块地方,没有什么惩罚,心中这道坎,他过不去。这不是鼓励周围的蛮夷都起来闹事么
而且这样的条件,让天启皇帝感觉野猪皮不像是在乞降,而是在与大明和谈,只是名字不同罢了,虽然袁崇焕的奏折中一再强调酋虏其意甚诚,表示要痛改前非,磕头常常把脑袋都磕破了。
天启皇帝曾经通过信王就此事问过董宣武的意见,董宣武回答却很坚决。
他说:“大明疆域虽大,却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而且,大明的土地还不是足够的大。从古至今历朝历代的兴衰罔替,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土地不够大,养不活那么多人。
土地就是财富,是一个国家的立身只本。谁也不知道,那片白山黑水之中藏着怎样的宝藏。几千年前,富庶的中原又何尝不是莽荒之地几百年前,天下粮仓的湖广不同样是虎豹成群,人烟罕至
女真人必须要退回建州长白山,而且,必须保证建州是华夏领
第八十五章 元宵
城隍庙附近,此时的董宣武也正带着家人在元宵节热闹的街头闲逛,左边是李轻盈,右边是白牡丹,前面有傻大个周通、董三、董八三人凶神恶煞般地在前开道,后面还跟着噘着嘴巴的翠袖。
白牡丹那个位置,原本应该属于她的,只因为她年纪小了那么一点点……唉,年纪小就是吃亏。
白牡丹的婚礼没有李轻盈那么隆重,毕竟她只是董宣武的小妾,所以办得非常低调,不过还是请来了张三丰证婚,依照与李轻盈同样的模式,办理了一场低调的婚礼。
实际上,自从董宣武娶了李轻盈,他们那场婚礼几乎成了京城大家族,甚至老百姓成亲的样板,被人纷纷效仿。没有点身份和背景的人,根本没有资格来请张三丰为他们主持证婚。
白牡丹被董宣武抬进家后,董宣武并没有让他停止演艺事业,虽然整个董府的人都在反对,甚至连白牡丹自己也提出要退出,但是还是被董宣武坚决的制止了。
这个时代不同于董宣武来的那个时代,如果是那个时代,董宣武娶了一个大明星,他一定会要求她放弃事业,因为谁都知道,演艺圈这里面的水实在是太深了。不说别的,后世的爱情片,男主与女主之间要是不来点激情戏,亲亲嘴什么的,那就不是爱情片。哪个男人愿意看到自己的老婆与其他男人亲热他还没有那么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自己的老婆为艺术献身。
但是这个时代,人们普遍还是非常自律的,董宣武完全信得过白牡丹,如果当初翠云楼那种环境,白牡丹都独善其身,保住了清白,如今北京城中再没有人敢强迫、欺负她,对她动歪心思,又有什么放心不下
唯一受损的,不过是董家的名声。
书香传家的董家,媳妇娶进门了,居然仍然抛头露面当戏子,在这个时代可不是什么好名声,简直是有辱家门。
不过,董宣武不在乎,他知道时代发展的方向,白牡丹不像李轻盈,懂医术,喜欢行医。她爱的就是演艺这一行,他并不希望看到白牡丹因为嫁给了他,就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事业,郁郁寡欢。所以,顶着家中的层层压力,董宣武甚至是半强迫地,逼着白牡丹继续着他的事业。
在他看来,这件事并不只是他个人的事,除非是白牡丹自己的确不愿意、不喜欢,否则,他董宣武有责任与义务,为这个世界作出榜样。【… ¥…最快更新】
从长远来看,这是留名青史的好事啊!老爷子这老顽固怎么就是想不明白这简直就是属于那种投资少,见效快,固定资产随身带……
呸呸呸,不对,想偏了。
咦,不知大被同眠,借鉴学习一下后世岛国的先进经验会是什么感觉……哈哈,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擒苍,说干就干。再过几日,就要去川黔了,天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董宣武心意微动,不知不觉中伸向了李轻盈、白牡丹的腰肢间,并且有点不规矩。反正天色这么暗,谁会注意得到呢两人微微挣扎了一下,但也不想闹的动静太大,惹起别人的注意,也就没有太大的动作。
大庭广众之下,众目睽睽之中,他竟然……李轻盈、白牡丹的小脸顿时羞得通红,身体微微发颤。
“董宣武,你在干啥”
手指间一片温软,虽然隔着衣服……玛德,谁这么不知趣
董宣武急忙
第八十六章 水西(1)
“来者何人”信王爷的部下哪里容得女子靠近,早已经有一名高手大叫一声,跳了起来,拦住了女子。
“原来还有同伙!难不成本姑娘就怕了你们”那白衣女子峨眉微微一蹙,手中的小弯刀“刷”的一刀便朝拦住她的那名侍卫砍去。
董宣武惊讶无比,这白衣女子打扮有些奇特,明显并不是汉人,倒是与南疆的苗族的服饰十分相似,身上也坠有许多银饰,与那侍卫打斗在一块,“叮叮当当”银饰相互碰撞之声传来,十分悦耳。
稍稍看了下,那白衣女子的武功并不高,比自己强不了多少,显然不是信王侍卫的对手,才过手几招,就被信王的侍卫劈手将小弯刀夺了过去。那侍卫虽然空手,但明显游刃有余,恐怕再要不了几招就能将这名白衣女子拿下。
就在这时,忽听有人大喝一声:“住手!”又有三人从周围看热闹的人群中挤了出来,三男一女,一律都是苗族人的打扮,都不是汉人。那三名苗疆男子明显只是正中苗疆少女的手下,一个是五十多岁的老者,看上去十分老成,另外两个是小伙子,十分壮实,分成左右将那少女护在中间。那正中的苗疆少女看上去也才不过十六七岁,生得十分俊俏,穿上苗疆的服饰,显得格外的漂亮端庄,又略带一丝天然的妩媚。
被侍卫逼得手忙脚乱的白衣女子见到有人来了,一个纵身跳出圈外,大声叫道:“你们仗着人多,不打了!”说着,逃到那苗疆少女的身边,半撒娇地说道:“明月姐姐,他们欺负我!”
信王朱由检一摆手,那侍卫也没有纠缠,也转身回到信王身边,护住信王一侧。
朱由检缓缓站起身来,指着先前被抓的那人,开口问道:“你们是何人怎么敢在大街上,手持凶刃,追杀行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