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月万里照汉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神龙摆尾巴
    这帮大臣,做事的本事都在嘴上,说起来没人说得过他们,做起事来,却百无一用。

    辽东之乱,如果不是朕顶住压力,支持董宣武训练出了五行卫,并派五行卫出兵辽东,现在还不知道怎么回事。

    奢安之乱就更不必说了,如果不是董宣武出马,更不知会糜乱到几时。

    难道这些腐朽的腐儒,真以为朕是菩萨托生,举不起屠刀么

    想到这里,天启皇帝眼中露出了丝丝杀机。

    五弟,你认为把大明的天下叫给一个童生来治理,这说得过去吗”

    “放肆!”天启皇帝心中无由生出一阵烦闷,打断了信王的话,大声喝道,“是谁让你说这番话是不是董宣武

    况且,朝廷用人,也自有用人的法度,绝不能由着朕一人的喜恶胡来。

    他这个弟弟,今年虽然还不到十六岁,但是聪明能干,能替他分掉许多忧愁,天启皇帝越来越信赖这个弟弟。

    “董宣武的确有大才,朕没有说过不用他!”天启皇帝试图解释,“不过他还太年轻,需要打磨,不然,对大明,对董宣武他自己,也未必是件好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天启皇帝放下手中的活,拿起毛巾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说道:“让他进来吧,不知吩咐他做的事,现在他做得怎样”

    董宣武现在虽为贵州总督,但贵州总督也是武官,原则上也是不能处理地方政务的。只因皇帝赐予了他尚方宝剑,而且贵州也没有安排新的巡抚上任,董宣武才能代行巡抚之责。

    改两为元,是董宣武以前提出来的一个建议,不过董宣武认为,以大明当时的情况,不太适宜施行,还要等待时机。

    天启皇帝叹了口气,说道:“五弟,你也是皇族,咱们朱家的事,怎么可以事事都依赖外人

    朕已经将贵州一省之军政大权交给了他,他难道还不满足他到底想怎样”

    也许,他是在嫉妒董宣武,恨自己不能像董宣武那样,准确的把握住问题的关键。更或许,他内心的最深处,担心自己有一天无法把控住董宣武。

    沉默了一会儿,朱由检鼓起勇气,抬起头说道:“皇兄,皇室人才凋敝是不争的事实,可是作为一位伟大的皇帝,臣弟以为,皇兄应该放眼整个大明,不拘一格提拔人才,这才是我大明兴旺之本!

    杀敌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句话说得不错啊!

    朱由检百思不得其解,乾清宫前的气氛显得尤为尴尬。

    可是细思董宣武的所作所为,似乎并没有任何一点触怒过皇兄啊皇兄可从来没有对他发这么大的火。

    天启皇帝的语气缓和了许多,宽慰道,也觉着自己的火发得有些过分,有些莫名其妙。可是不知为何,朱由检提起董宣武这个名字,并为董宣武说话,天启皇帝心中就忽然升起一股滔天大火。虽然董宣武所做的一切,他也十分满意,并引以为豪。

    “皇兄,这件事,臣弟特地去信问过董大哥。他说,以现在大明的情况,还不适合改两为元,此事重大,一旦实施起来,一旦有所疏漏,将会引起难以想象的灾难。

    治国平天下要的是大智慧,董宣武虽然有一些小聪明,但还并不足以为用。况且,至今未止,董宣武只是一个童生,连秀才的功名都未曾考上,更不要说是举人进士了。

    适当的时机,什么才是适当的时机

    “五弟,你还小,这世界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今天这大明最尊贵的兄弟两人所讨论的话题,太敏感太惊世骇俗了,传出去半个字,无数人的脑袋都会人头落地,他们也一个也活不了。

    朱由检低下了头,他知道,他皇兄心中有一道坎,迈不过去。

    你用心去做便好。就算出了什么差错,朕也绝不会怪你!”

    “在过些年吧,等董宣武性子再老成一些,足以担当大任之时,朕再找一个适当的时




第四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天启皇帝紧急召董宣武回朝议事。

    这条消息惊动了朝廷上下,无论是东林党,还是魏党都不相信皇帝紧急召集董宣武回朝只是为了询问贵州改土归流之事。

    贵州改土归流之事虽然事大,但在大臣眼里,那只是增添自己当政的政绩罢了。毕竟贵州地处偏僻,山高皇帝远,还远远影响不到朝政。

    到时候,中间派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一场大清洗,一场利益的大交换势在必行。那些没有强大后台,没有根底的官员将会彻底被洗出这场游戏。除非他们事先选对了阵营。

    “董宣武突然回朝,肯定会让原本不那么明朗的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不过,我倒觉着,这对我们东林党未必是一件坏事!”黄尊素想了想,开口说道。

    政治向来就是这么残酷,无关乎所谓的正义与邪恶。

    此时,不管是东林党,还是魏党,都希望董宣武老老实实在贵州那鸟不拉屎的地方老老实实呆着,就算是翻江倒海,只要不把天捅一个大窟窿,大家都懒得理会他。没有人希望董宣武在这时候回到朝廷插上一脚,把这本来就混乱不堪的局面搅得更浑。

    **星眼睛一亮,立刻领会到黄尊素的意思,拍手笑道:“好,好主意,就这么办!”又起身看了看包厢中的几位,拱手说道:“各位,到时候为了圣人大义,可能还须委屈各位一下!”

    一个个东林党、魏党的官员被弹劾、免职、抓进大牢,忠贞不屈者有之,卖友求荣者有之,真可谓是敌中有我,我中有敌,朝廷上下进行了一大波大洗牌,弄得人人自危。最近,就连左光斗也被魏党找了个理由,逮进了天牢,吃牢饭去了。

    其他人也纷纷表明态度,一时间,包厢中群情激昂。

    “而我们,当初虽然也弹劾过董宣武,但其实并太大仇恨。董宣武也不是睚眦必报之徒,当初朝堂上的争斗,其实早已经揭过。

    本来**星很少会参加这种聚会,毕竟春风楼的这种聚会,主要是御史言官,他一个吏部尚书和一群御史言官搅在一起,很容易授人以柄。如果春风楼真有讨论出什么重大结果,自然会有人将消息传递给他,供他斟酌。

    在场的都是精明人,哪会不听不明白**星话中深意,纷纷站了起来,杨涟拱手说道:“道义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怎敢惜身”

    “真长兄(黄尊素的字),这件事你怎么看”

    因为魏阉无所不用其极,栽赃陷害,仗着陛下的宠信,私自抓捕、扣押朝廷官员,甚至采取暗杀、恐吓手段,而我们恪守大义,做不出这些无耻手段,自然也就会落于下风。”

    黄尊素环视众人,接着又说道:“不止如此,我观董宣武此人,胸中似有一股任侠之气。这种人,最见不得别人在私底下搞小动作,使用阴谋暗算人。魏阉最擅长的偏偏又正是这一套。试问,这两人又如何能和平相处

    以前董宣武远在贵州,魏阉不必太在乎他。现在,陛下忽然将董宣武召回朝中,已经显示出了对董宣武极大的信赖与器重,试想,魏阉又会做何反应”

    所以,以我之见,只要这段时间,我们偃旗息鼓,并在魏阉的咄咄攻势下稍做退让。即便我们什么事都不做,董宣武也会出头。

    我东林党虽然大义在手,却被魏阉一阵乱拳打得连连后退,为何

    自从汪文言和魏大中相继被魏忠贤严刑拷打,死在天牢中后,东林党大佬意识到这一次魏忠贤是跟他们完真的,于是东林党与



第五章 刺杀
    离开京城差不多近一年,董宣武没有想到这么快他就又要回到京城来。

    想赶在腊月回到京城是不可能的,千山万水,纵使是快马加鞭,赶到京城怎么也要到一月末。这个世界可不像是后世,相隔万里,犹如在两个天地。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在这世上,董宣武得罪的人和势力实在是太多了,谁都有可能向他下手。但是有一点却令董宣武疑惑不解:按道理,刺客要刺杀他,京城显然不一个合适的地点。

    由于猝不及防,还是有几名战士来不及翻身下马,被箭矢射伤,倒在地上。

    确认四合院中的安全,董宣武一行人,急忙将伤员抬入院中,紧急救治。

    要想通过武器,查出来源,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明各路兵马的军械管理,那不是一般的乱。

    董宣武车队旁边的无辜百姓倒下的更多,足足有十多人。街上顿时乱成了一锅粥。

    四合院中早已经是人去院空,院中一间房中躺着一些被绑起来的百姓的尸体,显然是原本的房主人。

    董宣武身边的这些战士可不是一般人,都是身经百战的侦查大队的精英,要不然也不可能迅速自发做出反应。

    话音刚落,从临街的一处四合院中“嗖嗖嗖”不断射出数十支疾风骤雨般的弩箭,直奔董宣武一行人袭来。

    京城中没有特别的旨意,是严禁携带各种火器、强弩和铁甲的,违者以意图谋反论处

    凭着刺客如此强大的情报网,在董宣武进京城的路上,有的是刺杀他的机会。即使刺杀失败,撤退也会容易很多,而且不会造成如此大的影响。

    刚刚踏入京城,还未回到府中,忽然,负责董宣武安全的董七脸色一变,忽然喝道:“小心,有杀气!”

    董宣武的除夕就是在马不停蹄的赶路中度过的。

    但是诸葛连弩表面上的所有编号及记号都已经被磨去,由于诸葛连弩发射速度快,大明很多军队都喜欢用它,这一两年卖出的真不是一个小数目。

    刺客不可能不知道,在京城行刺,会造成怎样的影响。一旦暴露,那迎接背后之人的一定是灭顶之灾。

    一路上紧赶慢赶,终于在一月二十五日,董宣武赶回了京城。

    董宣武脸色阴沉,取过一把诸葛连弩,仔细观察。

    一瞬间,董宣武想了很多,顺手将诸葛弩交给了一名部下,让他收好。

    顺天府知府带着一帮衙役迅速赶到了,五城兵马司的指挥使也带着一批官兵急匆匆地赶来了。

    另一部分人拔出兵刃,伏在马上,策马直冲向那处四合院。

    刺客一击不中,立刻撤退,十分果断老练,显然是早有预谋。这样一伙刺客,在行刺之后,怎么可能没有预计到官府可能做出的反应而事先做出预备

    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不知在媳妇儿在董府中过得怎样,父母的身体可还硬朗。

    “首长小心!”负责保护董宣武的战士们都是侦查大队的精锐,反应何其敏锐,一部分人跳下马来,用马匹为挡箭,迅速将董宣武围在中间,拔出兵刃,格挡箭矢。

    这件案子如果不尽快破案,给出一个交代,无论是顺天府的知府,还是五城兵马司的指挥使,官算是做到头了。

    十几个呼吸时间,战士们已经翻墙冲进了那所四合院中。

    除此之外,院子中还散落地扔着几部诸葛连弩。

    估计要不了多久,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员也会



第六章 黄雀
    所以董宣武在进城之前,特地命令二十多名的战士,带着其他人的装备直接赶往五行卫营地。

    剩下的战士换上皮甲,手中也只带有冷兵器,导致战斗力大降。

    正因为如此,被刺客突袭时,才会造成那五名战士的伤亡。要不然,凭着侦查大队战士的实力,在事先得到董七提醒的情况下,怎么会吃这么大一个亏

    果然不出董宣武所料,不止刑部、大理寺果然派来人了,刑部是由刑部侍郎亲自领人来的。而大理寺则是由大理寺卿亲自带人来的,至于其他官员,比如宛平县知县,来的更是不少。

    “好吧,你下去吧,继续在街上打探消息。”

    用的是金銮马车,派出了十多位大内高手保护他,其中有好几个影卫。看来,小皇帝对姓董的看得真不轻!”

    院中有一位胖乎乎,长得十分富态中年男子一手托着一只鸟笼,一边逗弄着鸟笼中的黄雀,一边背对着那小厮问道。

    这辆金銮马车还是他董家专门为天启皇帝打造的,可是皇家才能用的东西,这是什么意思

    两名大内侍卫跳上马车两边的踏板,护卫着马车的两侧,另外十多名大内高手,纷纷上马,和董宣武的侍卫们一起护着马车前行驶去。

    只是老爷子董舒昌和其他的董家官员,行事比较低调,能不说话时,尽量不说话,因此并不受东林党、阉党的关注和排挤。当然,这当中也有董宣武的缘故。

    “怎么样计划进行的怎样”

    为了讨好木匠皇帝,董家当时是下了大本钱的。

    天启皇帝下旨,立刻请董宣武进宫面圣,这些高手显然是皇帝派来专门保护董宣武的。

    “是!”天九躬身施礼,转身离开了小院。

    这事要是传出去,董宣武估计董家这次可是露大脸了。赶来拍董家马屁的人,估计又要增加十倍不止,董家的势力又要扩大了。

    董宣武急忙推辞,灰公公二话没说,一把提溜起董宣武,将他塞进了马车。接着,他自己也跟着钻了进去,顺手关上门,将百叶窗拉上。

    “董大人,请上车!”灰公公抬手说道。

    被大内侍卫强行塞入皇帝的御驾中,这是莫大的荣耀啊,象征着皇家的宠信。

    “是,属下不敢!”那仆人低下了头,急忙表明态度。“属下唯天王命是从,誓死效忠天王,此生此世都不敢有任何亵渎天王的想法。”

    “是,天九明白!”

    说到此处,那中年男子眼中露出一道狠光。

    见敲打已经生效,中年人的声音柔和下来。

    “嗯,既然这样,就让他们等混出城去。以后也许还用得着他们。”中年人点了点头,说道,“但是,如果他们真要出了什么问题,你该知道怎么做。这件事,事关重大,容不得半点纰漏。”

    这辆马车乃是董家专门为皇帝设计打造的,比一般的四轮马车足足宽出了一倍有余。车体当中夹有精钢钢板,弩箭根本不可能射穿,大型的床弩也不成。甚至连火器也能难射穿。简直就是古代版的防弹车。

    “董大人,得罪了!”灰公公朝董宣武拱了拱手,解释道,“这是皇上的旨意,宫中能禁得起强弩射击的,最为坚固的,也只有这辆金銮马车了。

    离董宣武遇刺地点数条街外,一个小厮打扮的仆人悄悄地进入了一处四合院中。
1...9495969798...1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