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颂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淡水鲈鱼
三国时期能说的上脸面的,从大将军何进上位开始,一直到三国归晋,很多人其实都是逃犯出身,或者说有了逃犯身份,只是因为政治混乱以及国家政策的轻拿轻放,使得逃犯也就那么回事,改个名字,基本上问题就解决了一半。
而尊卑之礼,也有一定的讲究,比如真正的侍女是绝不会犯这种错误的,纵然是好奇也不应该,况且青丘的女子都是知书达理之辈,敢这样用目光注视自己的,虽然不含半点恶意,但这种目光之中,尽是一种对于美好事物的探寻与好奇。
龙素何等聪慧的一个姑娘,她立刻就明白了,甘棠并不是所谓的青丘侍女。
她的地位必然很高,能够自由出入前山后山,青丘的侍女却不敢向自己通报,那么这个姑娘必然是青丘之中的王族了。
而自己在前山待了也有许多天,之前在大监考院的时候没有人来看望自己,偏偏在自己搬进院落的时候,来了一个青丘的王族。
再谈前些日子,前院
院监考们似乎把那卷宗交给了涂山王。
龙素眨了眨眼,身前的晚食是两条鱼。
朝食鲤,暮食鲈,儒门对于鱼肉是有讲究的,孔夫子对于鱼类最喜欢的是鲤,而他以前曾经说过八不食,其中第二条就是鱼肉不新鲜,他是不吃的。
这个新鲜的定义,是从水中捞上来,三个时辰以内。
而有一种说法,至圣先师喜欢食鱼,是因为穷天道尊的缘故,道尊在经文中提过一句,治大国如烹小鲜。
小鲜者,鱼也。
当年至圣第一次见道尊,那时候至圣还是一个以相礼助丧为职业的年轻人,后来约二十年后,至圣请求鲁昭公作为引荐,让他在洛阳的藏书阁内见到了道尊,这是第二次见面。
直至出关之前,他们还见过一次,至圣一生中见过道尊四次,最后一次见面,道尊离开,完成在人间的轮转,西出函谷归天复命。
据说道尊喜欢人间的肥鱼,而至圣亦很喜欢。
众生如鱼,悠然自得。
南华真君亦很喜欢。
龙素当然也喜欢食鱼,暮色夕阳,送来的当然是鲈,于是她看到前面的两条鱼,忽然很虔诚做了一个祭祀的祈祷动作。
儒家的前身事实上就是巫的一种,侍奉鬼神的事情,但是后来儒家逐渐从巫师的角色转变,成为了礼仪的拥戴者,彻底摆脱了以前的身份桎梏,而鬼神之说被墨家拿起,但这并不是说,墨家就真的相信鬼神。
墨翟就曾经私下里和学生们说过《明鬼》的真正意义,即“天下失义,诸侯力正”,也就是说天下已经失去了义,诸侯们用暴力互相征战,这已经破坏了原本的规矩,而天子已经形同虚设,在这种情况下,用物质界的东西去约束诸王显然是不现实的。
对于墨家来说,儒家丢弃的鬼神是一柄很好的利剑,如果诸王相信鬼神的说法,那么就能在他们的心中种下一种危险,使得他们的行为行事,自然有所顾忌。
那么鬼神是什么呢明鬼中说,墨翟告诉那些人,鬼神除了最古老的天鬼之外,其他的大多数是自己的父母亲人,以及天下百姓的死去亲人所化成的。腹黑易少之樱花落雨
这句话事实上就是告诉各王,他们连年征战,可能会导致自己气运的衰落,希望借由这种唬人的方法,让诸王有所忌惮。
而且,鬼神之事,注重祭祀,但墨子本身又提倡节俭,所以对于墨家来说,鬼神可以聚拢民众的心,有了百姓就有了群众基础,这东西能用自然
然就拿来用,不能用倒也可以放置于一旁。
如果说后来的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么春秋战国的墨家,倒是可以看做挟百姓以令诸侯。
只不过这个行为终究没有做出格去,并且周代的人口密度实在是有些稀疏,而且各家经义的讲学,也注定墨家不可能用一家之言,把整个天下都拉到自己的身后。
龙素简单的一个祈祷动作,让甘棠有些不明所以的眨了眨眼睛,她有些好奇,于是身体前倾的了一些,而龙素睁开眼之后,把两条鱼中的一条,将那盘子推到了甘棠的身前。
并且把竹筷也放了过去。
这叫做分胙。
是祭神之后,分食祭祀之食的一种行为。
“子夏圣人为《春秋》作注解,谷梁赤先生为执笔,解中曰:生曰脤,熟曰膰,合为胙。”
分胙既要求平均,又要求体现等级尊卑,由主祭者掌握分配权力,又从受胙部位和次序上体现受胙者的身份尊卑。
“两鱼相等,素为主祭,与你一尾。分胙之时,不论是亲邻左近,凡在身侧皆可得之,此人神交问之礼也。”
龙素盈盈微笑,甘棠自然也不是笨蛋,她既有真正甘棠的记忆,亦有后来身为神怪的智慧,对于周礼她并不陌生,于是当下便恍然大悟。
龙素看了自己一眼,就知道自己不是青丘侍女,这该是在端放吃食上出了岔子,落盘之后,自己不该抬首看她。
果真是个聪慧至极的姑娘。
青丘的侍女那么多,根据苏羡所说,这里的侍女会不定时的更换,或许有时候一天能换上两三次,这是因为要保证知识的完整性,一个人待得时间越长,祂对于这里的环境就越熟悉。
只有陌生的环境,才能保持住紧张感。
对于卷宗,涂山氏自己,也是做到了严防死守,不让三宫卷宗的解题答案泄露。
甘棠对此表示赞赏,又从祭祀的行为上表示与自己的相等,她是客,自己在她眼中或许是主,但也只是主家之侧,身份当然不如涂山王,而学宫中人,也算是半个主人,故而双方的身份地位,也是对等的。
龙素是儒门最年轻的大士之一,前途无量,在客返主之道上,她用祭祀的方法,很有效的避免了自己的失礼。
并且完美的弄出了另外一种礼仪。
因为身份对等的话,自己是不应该给她盛鱼来的,自己装作侍女来,已经是失礼了。
可既然盛了,龙素也看出来了,
那么龙素知道,她就必然不能自己独自吃光,那就是对于甘棠这位同地位半主的不尊敬了。
但如果是祭祀,龙素就可以作为主祭者,名正言顺的,把这条鱼还给甘棠。
而祭鱼,这也是运用了一个典故。
甘棠道:“孔子之楚,有渔者献鱼甚强,孔子不受,献鱼者曰:‘天暑远市卖之不售,思欲弃之,不
第三百零二章 三连环,侯人漪
苏妲己,青丘历史中谜一样的女子,她并不是某位王,也不是哪一代的大学士,大将军,她只是国君的第三女,甚至没有嫡长女的身份,即使拿到如今也不能称为公子。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姑娘,却在商周交界的年代,谱写下了传奇般的一抹笔画。
据说她最后是消失了,周朝的记载,她是在朝歌城外,被姜子牙所杀掉了。
那个传说中致使商朝覆灭的元凶之一的苏妲己....不过程知远记忆中的是苏己,他没有称呼过妲己两个字,那个少女也和后来的妲己全然不同。
在周朝的记载中,妲己是涂山氏中的一抹阴霾,但对于她的记载却只有零星的只言片语,甘棠是在妲己的时代之前,所以在前往青丘山之前,她并不知道,这个叫做苏妲己的女子,居然有这般精彩绝伦的一生。
周朝的星官认为,姜子牙是北斗中的杀星,即天枢星,又称小天罡星,而妲己则是桃花星,与勾陈,太阴为敌,被天枢所制。
甘棠觉得这个女子真的是有意思,但她的所作所为,又违反了青丘的条例,用自己的智慧与美色去祸乱天下,当然,事实的真相或许未必如此。
周朝的记载是如此写的,但是当年发生了什么,甘棠是不知道的,毕竟那是在她之后很久很久的事情了。
龙素同样也不能妄语,毕竟那是在她之前很久很久的事情。
甘棠认为这不是巧合,程知远记忆中,幻境内的那个苏己越看越像是眼前的龙素,但甘棠不会在这个时候,这个地点开口去询问对方,而是默默把这种相似性给记了下来。
或许龙素是苏己的后人
在这个时代,周人并不相信转世轮回,事实上,佛陀还没有东来,而这片天地之间,是否有佛还要两说。
没有佛自然就没有轮回,但是转世的说法,只是一种鬼神的警告,墨家倒是偶尔会用这种方法来劝诫那些贵族,虽然收效甚微就是了。
周人认为,强大的人是星辰下界,死后魂归九天,重返天界,而他们这种思想的有力证明,起码在这个时代的有力证明,就是一直流传的九天主宰,以及六道尊,六天帝,五十二谪仙人。
天上并非没有人下界,仙人是否真的被谪下且不谈论,起码至圣先师,确实是和穷天道尊交谈过的。
而且周幽王时,地劫道尊下界,这才让幽王的气运崩塌,这也是属于他自己没有扛过,没有做好准备。
昼夜,善恶,生灭,涨落,升降,晦明,南辕北辙,这些都是大阴阳的轮转体现。
所以除了星宿下界说,剩下的就是黄泉论,这是被郑庄公证实过的事情,所以大家基本上也没有异议,而第三个,就是相似的血脉后人。
这种情况是最多的,几千年过后,出现相似的人,那是古老的血脉在产生作用。
但让甘棠不解的是,龙素并不是青丘的子民,她身上虽然有淡淡的青丘气,但和自己并没有根源血脉上的共鸣性。
如今自己的这副躯体,既流淌着青丘的气,也流转着程氏的血,所以血脉二话,但龙素明显和哪个都毫无瓜葛。
她的青丘气并不属于涂山一系,像是后天获得的,而且极其淡薄,也可能是在学宫中参悟了青丘的法术,所以才掌握了一些变化。
所以,在甘棠仔细思考了一下后,发现后人血裔这个论调貌似也说不通。
甘棠眨了眨眼,发现龙素意外的有些神秘。
嗯....龙氏不神秘,神秘的是龙素。
她记得,程知远在幻境中,和苏己是夫妻来着。
甘棠的身体向前微倾,仔仔细细的打量龙素,末了又摇头,失笑三声,与她道:“越是聪明的姑娘,可能越是遭人害怕呢,我听闻你解出了《连山》,确实是感到好奇,所以才向涂山的王请求见你一面。”
“你没让我失望,或是该说,你让我有些惊喜过头了。”
甘棠的眼中泛起涟漪:“纵是我不来这里,你也应该能解出《连山》,你所缺少的,只是时间的沉淀,但你的道很不错,能解连山者,必在大道之前,看起来你一定有很厉害的师长。”
 
第三百零三章 四怀疑,呈者见
程知远,这个名字,在龙素的脑海中,那是极为清晰的。
黄厉之原的初见,自己受到剑圣的指点前去查看,当时斩掉了那不尊天礼的夜游子,而程知远那时衣衫粗朴,着实是让人难以相信,他居然是天门说剑人。
仙人行走世间也不是什么秘密,虽然极其难见,但终究是有的,而五十二仙人中,说剑人在世间的活动较为频繁,历史上有名有姓的说剑人,譬如欧冶子,飞升之后,便是他的女婿干将为说剑人,还有卞庄,徐夫人,专诸,越女.....每一位说剑人的都或多或少影响了历史的移动与发展。
包括更早时代的,也就是周幽王之前的,很多已经遗失记载,甚至只剩下一个名字的说剑人们。
于皇,南歌子,白蒿,金履,都人,朱顾瞻,山海客,陈仲参,谢丘潮,乔婵,青岁......这些人只在典籍中留下了零星的笔墨,大部分都已经失落在古老的四千七百年前。
......
这些人中,譬如金履,据说这位说剑人出现在世间的时候,喜欢穿着黄金做的的鞋子,他到底叫什么没有人知道,即使有人知道,那名字也已经遗失,所以后来的人都叫他金履。
金者贵也,履者鞋也。
曾经有人猜测,甚至翻阅典籍查找证明,认为他应该是无终王,或者是孤竹王。
有人说他是望帝,但被驳斥,望帝是不可能穿着金靴子的,这源自于古蜀国的青铜文化,而且望帝早就已经死了,他并不是和无终,孤竹,同时代的存在。
而像是山海客,这位的记载根本没有,只有一个称号。
在这些人中,记录最多的是朱顾瞻和谢丘潮。
前者源自于飞龙朱襄氏,有人说朱顾瞻就是西周时代那位隐者朱张,对于他的记录,也仅仅只有寥寥几笔,曰为“周昭王时人,字子弓,古之隐者,不仕。”
朱张明显是世家之人,而朱顾瞻则是庶人,名讳的二字与三字之差表达了身份的不同,所以有人说,朱顾瞻事实上就是朱张的另外一个身份,而他始终不出仕于昭王,也暗中契合了他的仙人身份。
事实上,昭王时代,不断扩大康王的疆土,这时候去帮助昭王,必然可让这位天子“猛虎插翅”,然而也只有仙人,七窍玲珑一颗石头心,才不会被那种利益诱惑。始终坚持着天门的道义。
而后者,谢丘潮,他是鲁国谢丘氏的祖先,谢丘氏与谢氏同出于任氏,是姜氏的分支,鲁国出名的那位大夫叫做谢丘章。
有传言说他是天下剑宗之一,但未有确凿的证据。
但如今,鲁国已经逐渐衰弱,并且速度极快,所有人都看出来,鲁国的命运,要么被齐国所吞噬,要么就是被楚国所灭。
鲁国,是最尊奉天礼的国度,世间曾称:“周礼尽在鲁地”。
......
龙素在听见程知远三个字的时候,脑海里闪烁过寥寥的回忆,她对于程知远的记忆,也仅仅止步于当世说剑人五个字。
但不知道为什么,当甘棠说出这个名字的时候,她脑子里第二反应,则是在幻境中遇到的那个“程”。
当时龙素就有点怀疑,那个小小的押粮官,自己在梦中的化身“苏己”名义上的“夫君”,他的神态着实是有些像程知远了。
她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想,但就是觉得很像,不仅仅是容貌,还有发愣时的神态,以及他在吴军中发狂,连续斩杀吴人剑士的状态模样,也像极了当时与夜游子厮杀的程知远。
第一次怀疑是在“洞房”的时候。
第二次怀疑,是在斩杀吴人士兵的时候,不仅仅是那种狂态,若说狂态很多人都有,那么程氏,当时所说的一句话让自己特别在意,那是在自己念诵祈祷颂文的时候,程氏突然说的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