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剑颂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淡水鲈鱼

    别说什么稷下,云梦不会被攻破,这都是扯淡,当年齐国都城都丢了,楚国也被打的三迁首都,魏国大梁更是不知道被淹了多少次,赵国邯郸都被秦军攻打过,这年头首都的安全性也就比所谓的“边疆”高上一点点而已。

    回来的日子是很快的,在程知远的支持下




第三百六十三章 二月二
    一月末,秦昭王百三五年。

    天子(周赧王)百四三年。

    冬季即将走到尾声,眼看二月二已经将近,各国也逐渐从偃旗息鼓转向战备,天下的气氛在安稳了三个多月之后,再度紧张了起来。

    对于秦国来说,这是一次很舒适的冬季,他们夺取了太行以南,黄河以北的大片土地,多数为魏国领土,同时韩国与秦结盟。

    月余后,秦取魏国卷,蔡阳,长社三县,攻克赵国观津。

    攻观津不取,秦驱赵攻齐,赵允,却不行。

    秦韩联军围攻大梁,使魏军不敢出城,整整一冬,土地被毁,河渠被掘,魏国遣使求和,遂割让南阳。

    同时,赵国联合燕国,起兵救魏。

    秦取南阳退兵,同时纳上庸之地入秦。

    ————

    稷下学宫的开宫宣布推迟了。

    这让无数士子惊疑不定,而很快他们就知道了稷下发出的宣告,也就是所谓的三宫联合,改设为一所综合性学宫的消息,同时三宫将成为这所综合性学宫的三个分校,其中意思是把三宫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同时也转移了三宫所属的国家矛盾,当然也有人对此愤愤不平。

    其中矛头直指太学。

    “自天子失运,礼崩乐坏,太学哪里还有能人,凭什么稷下与云梦合一,太学也要参与”

    在很多人看来,太学是不配的,虽然上一次程子从太学来,讲学十天,遂名传天下,但是很多人后续也了解到,程子并不完全属于太学,也就是说,太学现在还是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讲师”。

    “程子只是代师,为太学可,为稷下可,为云梦亦可。”

    “建议把太学剔除。”

    有些悲凉的言论逐渐在人流中发酵扩散,不少人心中亦是唏嘘,偶尔有时候想起当年太学的辉煌时日,再看看如今太学的沉沦模样,难免也有兔死狐悲之感。

    这么一联想就想到了秦国,秦国向来不是很喜欢稷下的嘴皮子,所以如果破齐之后,按照商君书的指导,肯定不会把稷下这种私学保留,那么废除也就是妥妥的事情了。

    当然,对于持这种观点的人士,自然也有人安慰,其中讲清楚的,无非就是之前的三宫合一,同时也有人一本正经的分析利弊。

    “太学的作用便是改私学为官学,有太学加入,一起合并,则是奉天子之命,如此秦国不敢灭我等矣。”

    其实这种分析也是很正确的,毕竟这一次合宫的目地之一就是这样。

    而在太学方面,姬弈(祭酒)前往洛邑面见西周公,哪知道西周公不想见他,原因还是因为不久前的书室失窃事件,但是姬弈说自己是来奉还《连山》的,西周公这才不情愿的见了他。

    老头见老头,却没有拿出棋盘小板凳,反而是一见面,祭酒就被西周公劈头盖脸一顿臭骂,但是等到祭酒说出三宫归一的事情时,西周公在愣了之后,却是发出了一阵极其可怖的大笑。

    “不准!”

    他的答案出乎意料,并且似乎有些恶毒,而原因也很简单,西周公所稷下乃是窃礼乐之地,云梦更让春秋之礼丢失殆尽,兵者诡道,让如今的天下乱成什么样子,这两个地方纵然久负盛名又如何,自己办自己的就好,三宫并列,太学最末,这些他都忍了,唯独三宫归一,他万万不能忍。

    “小人入宗周,如蛮夷入诸夏!滚!”

    西周公的脾气因为上一次丢了定王剑而起伏不定,此时情绪激动,他甚至开始剧烈咳嗽,而祭酒大人也没有想到对方居然不同意,但这一次他没有走,而是拜了一下,据理力争起来。

    他们辩论了整整一日,西周公大怒之下把祭酒轰了出去,但是轰归轰,他总算是勉强同意了这次合



第三百六十四章 剑道中的一和零
    第一批交换生已经准备妥当,为了以防路上出事,齐国还专门派遣了士兵出去护送,但又考虑到如果出兵太多可能被认为是去攻打别人,难免被其他几个国家落下口实,借此攻齐,所以齐王也就点了堪堪一千兵马,作为护送之用。

    一千人虽然不多,但是对付路上什么山贼流寇已经足够了,也不会有不长眼的地方豪强阻拦。

    不过赵魏如今和齐国,虽然并没有战事,但是派兵进入,哪怕是几百人也必须写书简征求同意才是,不过想到当年赵国可以派兵出去,护送在燕国的秦昭王归国,当时燕国部分军队护送昭王回去,半道上就是赵国接手,继续护送的。

    当然如果他们知道,如今这个秦王居然会把他们打成这副模样,或许当年就会直接把那个青年人乱刀砍死在车上了吧。

    尤其是赵国,估计送昭王归秦,是他们这一辈子做的最错误的事情。

    法章与荀子都写了信,此书简很快就投递到赵,魏两国的境内,被王室所得,而听说三宫归一,赵国魏国自然也有想法,人才培训基地谁都想要,但是奈何齐国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当其他国家想要效仿齐国建立学宫的时候,稷下已经名传天下,而诸子莫不聚于三宫,此时其他国家哪怕建设学宫,也没有人才进驻,而且诸国那时候确实也都有各种问题,要么是正在发生内乱,要么就是刚刚进行改革,如秦,赵,燕。这时候新建学宫,可能反而起不到吸引人才的效果,不过是东施效颦罢了。

    今年的第一批学生推迟收录,自然也是因为三宫合并,这批学生会作为“第一批”的“新学子”进入联合学宫内,而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事情,云梦宫的当代鬼谷提出一个想法,乃是“另起新址”,再建一所新宫,而三宫以三年为界,每过三年,学业有成者进入此新宫修学,如此也可以促进三宫学子融合,否则三宫虽然名义上合并,事实上也不过如诸侯的盟约一般,脆弱无比,一撕便破了。

    云梦这一招是把稷下的后路断了,稷下想的是把自己的人推广出去,又不想承担风险,那么云梦宫觉得可行,但是还要来一招釜底抽薪,让你别光说不干,回头一转眼把自己卖了。

    荀子面对这种事情,也没有说什么,只是笑了一笑。

    鬼谷从来不是一个好相与的称号,作为天下策士名义上的老师,每一代接任鬼谷子这个称号的人,必然都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诡诈之辈。

    而在这批交换生里面,就有提早一个月就被荀子收入门墙的李斯与韩非。

    对于李斯来说,他终于实现了不为厕鼠的理想,但是要达到仓鼠,路还有很长。

    由于时间线拉长的缘故,李斯自然也与本来历史中的求学时间有些出入,但是他的履历不变,而他听说荀子把他点入太学交换生的行列时,李斯的心情就像是前些日子的天空一样,布满了阴霾。

    他想来这里学的是帝王之术,是相君之道,是以学求仕之路,好不容易被荀子看重,然而却又被点入了劳什子的交换生

    刚刚从学一月,便受到这等待遇....

    好在他知道,这不是针对自己,因为那个新来的韩非也是一样。

    李斯知道程知远在稷下讲学十日,实为三日,不过区区三日已经名传天下,相信用不了多少时间,其余列国都会知道此次稷下讲学的内容以及讲学之人的名字,但是李斯毕竟没有亲眼见过,也没有亲耳听过,所以他对程知远的本领究竟有多高,心里面打了一个极大的问号。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有些人名气很大,但是真正做起来却不怎么样,他所熟知的便是申不害,这个家伙的法家【术】治虽然有可取之处,但是比起慎到的【势】,依旧有着差距,就更不要说和商鞅的【法】比了。

    虽然在他的治理下,韩国安稳了十五年,使得国富



第三百六十五章 周天子(上)
    锵——!

    剑与剑交错而过,随后嬴异人手中的长剑就被击飞,他连忙在地上一扑,就像是看到猎物的猫咪一样,只是此时显得有些狼狈,好不容易把自己的剑重新捡起来,却是连滚带爬一样。

    异人自从跟随程知远学习剑道,这些时日以来稍有长进,比起原本来说,他也算是掌握了剑术的基础要领,只是身体羸弱,不是一时半会可以改变的,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磨砺。

    剑被收起,程知远则是若有所思,这段时间他在精细化自己的剑术,不断的在自我突破以及与旁人对战,乃至于教导异人剑法的过程中,寻找可以优化,剔除的瑕疵部分,虽然不能说完全圆润,但是至少要在六重楼内做到最好。

    同境界力求无敌,这样才敢说越级挑战,否则自己都不信任自己的剑术,仅仅凭借着一些底牌,那么迟早都是要翻车的,外物终究是外物,不可掌握的东西,程知远心中还是抱着三分不信任的。

    或者说,任何人都是如此,这种怀疑只会扩大而不会缩小。

    时间差不多了,今日是觐见天子的日子。

    上一次是得到了西周公首肯,所以这一次去是代表太学走个流程,天子会被搀扶出来,他估计不会做任何的示意,仅仅在接受几人的下拜之后,便会重新回到自己的宫阙内。

    姬弈显得有些哀伤,他正了正自己的衣冠,确认没有失礼之后,召集众人,准备一起前往洛邑面见天子。

    而稷下学宫的人也会来,加上云梦宫,这一次三宫数千弟子都会前往,而出人意料的,荀子却并不作为“领袖”前来,而原因么,和之前孟轲入齐有关。

    孟子见荀子,两个人相互谈论了什么,并没有人知道,更没有外传,所以一时之间,知道这件事情的众多人则都是在私下里议论纷纷,孟轲与荀况乃是千年不遇的死对头,尤其是荀况,荀氏儒被视为儒门八脉中的异端分子,这和仲良氏面临的处境有些相似,只不过因为荀子执掌稷下“校长”之职,管着天下读书人的嘴巴,所以对于荀氏儒的抨击,相比仲良氏要小很多。

    荀子本人倒是没有得罪太多的儒家圣贤,不过是著书写了两笔,对着他们骂了两句而已,相比起仲梁和陈良来说,已经算是无伤大雅,不损颜面的小事情了。

    当年陈良曾向颜回拔剑,怒喝其莫不是欺他幼矣

    其中两个人在此世的最大分歧点,莫过于因为屈原之死。

    屈原是陈良之徒。

    所以这个幼也不过是相对而已,屈原和楚顷襄王都是陈良的弟子,因为后者本来就是楚人,而这也是仲良氏总被口诛笔伐,屡屡攻讦的原因之一,毕竟楚国自诩蛮夷。

    程知远也要作为太学之人出席,而相对的,苏厉等人亦不可缺,除了越王,因为这家伙并没有回到太学,这倒是让苏厉很为诧异,第一次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疑惑。

    不过越王来不来都不重要,姬弈巴不得他消失的远远的。

    异人穿好衣衫后,抱剑随行,太学中人只留下伊大人在此看门,连荀操大人都跟着前去了。

    大猫小猫两三只,自然是不能和其他几宫相比较的。

    “听说这一次稷下作为代表来的,是鲁仲连。”

    程知远侧过头去,姬弈对苏厉道:“听说仲连先生是稷下学宫最年轻,也是最负威名的新贤者”

    苏厉道:“鲁仲连天下高士之次,其名在外,不必多言。”

    姬弈:“能代替大祭酒而来的,必然不是等闲,我本以为是宋钘,尹文....”

    苏厉失笑:“宋先



第三百六十六章 周天子(下)
    东周王城四面各有三个城门,共十二座城门,南有圉门,北有乾祭门,东有鼎门等。每座城门均有三个通道,城内设经、纬大道各九条。王宫建在中央大道上,王宫前面建有殿庭,后面建有商贸市场,同时还有社稷坛,青羊池,兵事殿等。

    王宫的右侧建有神坛社稷,左侧建有宗庙祖堂,城南建有明堂。

    明堂者,是古代帝王所建的最隆重的建筑物,用作朝会诸侯、发布政令、秋季大享祭天,并配祀祖宗,总的来说就是议政大厅,所以自古以来有“天子坐明堂”的说法。

    而明堂的总体布局.....后面还有天井,大室,玄堂,四阿等,总体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四四方方的宫殿,在这个大宫中,总共有二十五个“房间”,明堂就是从大门口进去的第一个,也是正殿。

    西周公前去迎天子,而天子病怏怏的,气色并不好。

    天子已经一百多岁了,并不是什么不朽长生的年轻人,老人的脸色苍白,而看到西周公的时候,却还是露出了戏谑的微笑。

    西周公不看他,只是有些强硬道:“今日三宫主事,来周王畿朝见周天子,商议三宫归一之事,从此天下不再有太学、云梦、稷下之分,三宫归一,从属天子,三宫士族,皆听天子号令。”

    “自平王东迁至今,上溯四千七百年,列国纷争,不来朝贡,目无天子,割地称王,前有楚蛮问鼎,后有秦武举雍,周室衰微,江河日下,礼崩乐坏,道德不存,然此一切种种,于今日此刻,将有改变。”

    “臣,恭喜天子,如此礼乐有复,周兴有望。”

    天子没有说话,他勉强喘息着,坐在自己的老旧木榻前,就这样盯着西周公。

    西周公低着头:“伺候天子更衣。”

    他说完,边上便有甲士上来,不敢用力,唯唯诺诺的把天子搀扶起来,但是这种模样怎么看都像是胁迫一般。

    好在天子并没有说什么。

    他也没有办法说什么。

    早在周显王的时期,因为此王过度挥霍财富,周王室已经是金玉皆无,皆为陵瓦,而到了周慎靓王的时期,东西二周公坐大,天子遭迁,当年秦武王举鼎事件发生后,嬴疾带兵入周都洛阳,逐天子出东周,强压入西周之内。

    而西周公也相当于投靠了秦国,总的来说,只是为了自己所获蝇头小利而献媚于秦昭襄王的鼠辈小人罢了。

    天子更衣,戴上了属于人王的冠冕,他看到西周公,这个同样看起来年老的家伙,牢牢把持着如今的周室庙堂,然而割地之举何其愚蠢,周贞定王之子,周考王所行的割地行为,彻底让天子的威严完全沦丧。

    西周公上前,冷硬道:“我来扶天子入明堂宫。”

    他接过天子的手臂,虚弱的老人忽然笑了起来。

    “我听闻,洞的老鼠,只能看到缺口前掉落的稻渣,而看不到稻渣上举起的刀斧;江河里的鱼儿只能看到扭曲的红蚓,看不到蚯蚓痛苦的挣扎以及那闪亮的鱼钩。”

    “黄帝曾经游赤水之北,登昆仑之丘时丢失了玄珠,而当时有一位叫离朱的神人,能视于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窥视千里针锋,故而黄帝命他去寻找,不出数日,玄珠得复。”
1...147148149150151...2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