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剑颂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淡水鲈鱼

    这边还没骂两句,忽然边上传来哀嚎声。

    “勾践来了!”

    ————

    经过不定期天灾的骚扰,诸学子算是疲惫不堪,好在那些受了“天灾”的学子,觉得死的不仅是自己一个,年底评分优劣时也有一起被拉下水的小伙伴,不由得又心底暗自快活起来。

    勾践在试验一种剑法,据说是根据《连山易》更改来的,只是学子们的怨言在于,你自己练剑归练剑,干什么要干扰我们种田

    李斯坐在田埂边上休息,这一次他又躲过一劫。

    只是春耕已经差不多了,程子的讲学却迟迟不开始,这不由得让李斯越发担忧起来。

    好在他并没有等候太久。

    一头牛犊晃晃悠悠的过来了,似乎很是兴奋,它蹦跶到李斯的田地里,晃着脑袋,摇着尾巴,然后一脚踩在耕耘过的播种处。

    “去去!”

    李斯脸涨的通红,自然不是被打的,而是被气的。

    只是牛犊看到李斯过来,不仅不愤怒,反而有些跃跃欲试,似乎想要把李斯顶倒,而李斯也生气了,他放下锄头,伸手向前一按,牛犊的脑袋就被他压了下来,居然停止了继续前进。

    “莫要小看于我!”

    李斯心中气氛,他曾为官吏,自然在修行之上也有两把刷子,干了那么多年,三重楼的本事还是有的,这也是他敢辞官,孤身前去稷下拜访荀子的原因所在。

    一般打劫的还真不是他的对手。

    三重楼,读书人的手臂并不“粗壮”,所以李斯这个三重楼虽然比起正常专注于修行的人来说,要弱上不少,但是好歹也是达到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境界,自身精气神明运转毫无阻滞,此时两只手向前一压,那小牛犊竟然被他推得连连后退!

    但是这样一来,牛犊却升起了。

    它开始在地里撒泼,李斯去追赶,然而牛犊跑的更快,不断用尾巴去扫李斯的脸,后者被刮了一脸臭气,愤怒的无以复加!

    锵!

    李斯走到田埂边上,一把抽出了自己的佩剑!

    “乃公今日就杀了你吃肉!”

    私自杀牛当然犯法,像是秦国就是官府养牛,你一般人养牛,不可以杀,杀需要上官府报备,不报备就是违法,至于六国法律粗糙无比,有些有相关规定,有些没有,但是李斯气到头上,也不管那些事情,再说周天子管辖下,哪里还有礼法可言,这就相当于后世的公海,杀人都没法追究,何况杀牛。

    憋屈着种了一个多月的地,好容易看到有点成功,地里出现绿芽,越王的“不定期天灾”又没有落到他头上,李斯自己觉得说不定能安稳交个完美答卷,结果这时候突然跑出来一只牛犊来糟蹋他的庄稼,想不杀生都难啊。

    只是那剑还没有砍出去,就被另外一把剑架住了。

    程知远出现在李斯身边,以剑架剑之后,那双青白色的龙眼盯了一下牛犊。

    小牛顿时吓得不轻,隐隐发抖,虽然说初生牛犊不怕虎,但是不怕虎...没说不怕龙啊。

    这种天然的压制,是深深根植在血脉之中的,一时半会难以消弭。

    牛犊跪了下来,安静不动,李斯这才看清楚架剑




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断走偏的道路
    赤着脚站在田野里,四周的桑叶已经逐渐由翠绿向深绿转变。

    春深夏初,洛邑的天子租田里,粟米的长势一片大好。

    李斯看到了很多新奇的东西,同样,自从那次程知远在田埂上和他们讲过道理之后,许多的学子也不再抱怨自己做的是黔首的工作,反而对程知远的话极为推崇。

    天下是一块大田,但这田里却不仅仅只能种植粟米,而是很多,很多。

    “天不怜万民,何以生百谷”

    程知远是如此说的,并且尽到了作为老师的义务,如果仅仅连一块田里的粟米,以及各种问题都解决不了,那将来即使是出仕于君王前,最多也只能当一个幕僚,久而久之,湮灭在青史之中,连名字都不会留下。

    想法有很多,关键是怎么把它们变成实践

    李斯发现,自己的便宜师弟韩非,他的田地从来没有遭到任何“不定期天灾”的袭扰,而这都源自于那次越王和他的谈话。

    韩非不知道说了什么,虽然磕磕绊绊,结结巴巴,但是素来以可怕著称的越王勾践却出奇的听从了他的建议,从那次之后,越王每次经过韩非的田地,都会郑重的收起手里的剑,其他很多人看到这种情况,纷纷效法,然而基本上都是以失败而归。

    这是一种巧合,不可复制,当然,李斯同样感觉到,自己这个便宜师弟的不一般。

    他是法家的弟子,当然李斯自己是齐法家,而韩非,似乎哪一边都不粘,他更像是以前商鞅那一脉的传承,据说是来自于尸子。

    后来李斯问了韩非,而他也得到了答案,其中意味,不免让他深思。

    “不寒隙穴而劳力于赭垩,暴雨疾风必坏。不去眉睫之涸而慕天、雨之报,不谨萧墙之患草而固高埂于远境,飘风旦起,人不及救,田无粮收,祸莫大于此。”

    “不堵塞田野边缘的内部缝隙而去粉饰外表,暴风雨来临之后必然垮塌;不解决眼下的干涸而去寄托天与风雨的援助,不谨防内部的杂草而去远处筑高田埂,一旦出现问题,看似固若金汤的田野立刻崩塌,人没有办法挽救导致颗粒无收,没有比这更大的灾祸了。”

    韩非在这春深之时说出了流传千古的话语,当然在这里,蝴蝶扇动翅膀,使得国家成为田野,城墙成为田埂,内部的祸患成为杂草,然而真正的治国核心却并没有变。

    “育粮如育民。”

    李斯整理着自己的庄稼,春深夏初,要谨防虫子啃噬庄稼,这也是可怕的负面力量,李斯对这种力量的感触很深,虫子啃噬粮食,就好比老鼠在仓中偷粮,性质都是一样的,真正种粮,取粮,用粮的人却没有办法拿到粮食。

    李斯也曾经说过,自己要当仓中鼠而不是厕中鼠,在他看来,仓中鼠有本事才能钻入粮仓,而厕中鼠没有本事故而只能在厕土中刨食,人所处的环境决定他的高度。

    但如今,他更发现,与其去借助旁人的粮食充盈自己,不如自己多种一些粮食,自己握着的粮食,自己心里有底,这才能够放心。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卒必发于行伍。

    他对此话深以为然。

    田埂边上已经多出了许多的水利灌溉机械,这些由墨家的部分学子作为主要人才制作,不过可惜的是,能在稷下带来的,甚至进入稷下读书的,基本上都是东方相夫氏之墨,而这一脉的墨者,动手能力是最差的。

    所以他们做不出高等级的水利机构,其中很多的连接技术,他们并不会,有些抓瞎。

    相夫氏之墨既然选择了东方



第三百八十三章 子不语,怪、力、乱、神!
    太学的周围已经变了样子,从天子的租田处,李斯可以清楚眺望到那座学宫,不,现在或许已经不能称之为学宫,而是应该叫做“城”。

    灰色的墙壁,看起来无比坚固,那就是不久之前程子要求墨家中人烧制的东西。

    如今已经初具规模,李斯从未有见过这样的城墙,颜色与寻常的夯土墙并不相同,但是坚固程度却不相上下,并且也不输给用糯米汁沾合的特殊城墙。

    受制于劳动力与粮食产出的不成正比,又因为这个世界内除去天灾**,还有妖孽霍乱,时不时还有黄泉下面的鬼人跑出来,所以不论是在有法力的世界,还是在没有法力的世界,百姓们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就像是曾经的火屠事件,冒出个妖怪,动不动就要死上个把县的人,那一下子千家万户是说没就没,黔首又不会法力,而一旦出现妖物,低等级的修行者,除去兵门之人,其他各家各派基本上都对付不了。

    因为如果是出现在千家万户,这么大规模的聚集地,出现了妖,那么这个妖的本事必然不小,俗话说的好,浅浅的小潭里出不了蛟龙,只有大河大江才有风雨,有风雨兴则生蛟龙。

    妖也是同样的意思,作为人的对立面,本身就是人的各种不详情绪所化,藏匿在山危界,隐匿在阴土之中,一旦被激发,来到阳世,必定造成巨大破坏,所以反而是小妖不常见,大妖满地走。

    因为人数过少的地方,积累的不详,积累的怨气也越少,这样就越不可能诞生妖来。

    当然,也有像是雨霖铃那种,是自愿与妖神做出交换,这是“化妖”,并不是寻常的自然妖类。

    故而,即使是在有法力,兴修行的春秋战国时代,粮食的产量比起正常历史要高,但也高不出太多,和人口依旧是不成正比,加上连年兵灾,百姓们很多都逃遁到大山里面,这也就导致山东六国粮食减产严重。

    这也是后来长平大战,赵国战败的根本原因之一。

    没有粮了。

    故而李斯知道,那种用糯米汁浇筑的城墙,是不输给石城的坚固墙壁,但是所要浪费的粮食也是一个天文数字,起码能供养十万大军,没有哪个傻子国君会为了筑一座城而投入这么多粮食,如今还是纵横家乱走的时代,像是当年张仪,懂不懂就割地换城,复又耍心眼拿回更多,筑城筑的这么结实,有时候也不是好事情。

    弄好的城池拱手换出去,拿到利益之后撕票,结果打的时候发现自己当时筑城太卖力,结果打不下来

    这种痛击我方队友的行为,各国君王也不是傻子,怎么会去做。

    不过如今,李斯在试过那新的材料,结合砖石填补的城墙后,宛如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而许多稷下学子,在第三个月与第四个月的空隙之中,也发生了态度转变。

    他们不知不觉,从鄙视墨家制造的东西,到希望墨家在他们的新田里试验新的水利机构,希望以此来让自己的田地增产,看着那些粟米蹭蹭蹭的向上长,学子们心中,都是升起了一种很奇怪的感觉。

    非常的舒适,看着这些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好,有一种特别的...快感

    对,就像是钱,源源不断的进到自己的手里一样。

    李斯现在也养成了这种习惯,时不时就在田埂边上站一站,想看看又有什么新的东西被拿出来。

    六月。

    一晃半年转眼而过,太学宫的那座高城也终于有了模样。

    李斯感保证,这是他见过的最阴郁的一座城,但也是最威严的一座城,比起他曾经见过的那些小城来说,这座城池,甚至...如果再继续筑下去,或许可以逐渐与齐国的百万户雄城“高唐”比肩。

    &n



第三百八十四章 庐山震
    淅淅沥沥的小雨变成大雨,战争的阴云重新卷起,齐韩魏联军攻燕,燕太子请救于楚。

    秦在遥远的青玄亦派遣兵马相助,虽然只是提供部分的牵制,但有效遏制住了楚国帮助燕国的举动。

    楚王亲秦,遣春申君侍奉太子完去秦国为质。

    ————

    偌大的巨门前,那位楚国的天帝端坐其中,楚顷襄王见到门前阻挡他前进的神灵,那是云中君。

    “我希望神门可以相助。”

    楚顷襄王的脸色憋得通红,气的浑身发抖:“云中君,我乃楚王,你没有资格阻挡在我面前,让我见东皇太一!”

    云中君的神情很漠然,他站在那里,即使化为人形缩小,也足有一丈高,相比起来,楚顷襄王就像是一个发育不良的侏儒,站在天神的面前,显得无力与衰弱。

    “春申君都配着太子完入秦为质了,楚王,你再一次食言了,你上一次说,要和秦国大战,再不反复,我主东皇方才许诺助你之事,如今你又背弃承诺,还想要我等帮你”

    “去吧,你没有资格觐见东皇陛下。”

    云中君的语气很平静,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是他极其愤怒的状态,引而不发比怒容满面的人来的更为阴狠可怕。

    “上一次如果不是我豁出脸面,请长江水神,帝女奇相相助,只怕你的军队又要被水淹一次.....熊横,你对秦国所做的反复行为,以及对神门所做的反复行为已经太多了,如果真的如你自己所言,只是为了国家利益,我等也就当做未见,然而你每一次与秦亲善,总要从秦国那边换取一些私利,为了摆脱神门的约束.....”

    云中君忽然大笑一声,把楚王吓得不轻。

    “如果这么痛恨神灵的话!那么就不要借助神的力量,用自己的力量去和秦国交战。”

    云中君忽然换上一副哭丧的脸:“你不敢!因为你不敢!你打不过,所以你娶了秦妇!在你的父亲楚怀王被秦王骗去武关,活活折磨致死之后,你依旧没有胆量对秦国发动一场战争!”

    楚王气的浑身发抖:“你们....神门就这么想看我楚人战死吗!楚国现在已经无力发动战争了!”

    云中君道:“当然想,大司命因为楚人不死,从而跑到赵国去收敛魂魄,何等屈辱啊.....神门需要香火,需要信仰,需要供奉,没有死者,地上神国之中怎么会有信徒”

    “神徒是支撑神灵存在的重要基石,东皇陛下必然会成为九大天帝之首,重新回到上苍主宰的位置,自春秋时,东皇陛下已经抹掉了三位天帝存在的痕迹,如今帝辰的故事也将湮灭,世间的众生只记得五方天帝.....”

    “熊横,楚人的死,换来的是在地上神国中的永生,他们死的并不屈辱,因为会有更多的六国之人,成为我们的神徒。”

    “谨记,一个楚人的死,可以换来十个,二十个六国之兵的姓名,这比买卖划算的很。”

    云中君站在门前,浩荡的光照耀在前面的一块方圆尺寸之地,四周混沌的黑暗,隐隐约约刻满了楚国的文字,密密麻麻。

    “时刻不要忘记,你的楚王之位,是我等帮你坐稳的,你不过是一个傀儡,哪里有半点的脸面敢自称人王”

    云中君的手指几乎点在楚顷襄王的脑门上,四周的云海沸腾,其中显化无数狰狞的脸孔与手臂。

    那大门之后,有钟声响,一位古老的帝君端坐帝椅之上,在光芒中看不清他的脸,只有那双黑色的眼睛,格外让人恐惧。

    “你.....”

    云中君张开口,但这一次训斥的话还没有说完。

    他的眼中,看到无穷无尽的彼方,有一座宏伟入天穹的巨山神岳,上面的熊熊青火,势头变得小了一些。

    他看到那座山开始震动,于是天地都位置震荡。
1...152153154155156...2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