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剑颂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淡水鲈鱼

    他看到很多景色。

    他最后看到楚地,他看到一抹剑光。

    云中君忽然颤抖起来,变得极其愤怒。

    “熊横!”

    楚王抬头,云中君可怕的声音清晰入耳。

    “庐山动了!青火即将降世,有圣人出,你务必派兵守住庐山的入口……”

    “谁敢靠近庐山,皆杀之!”

    云中君的声音冷冽:“东皇陛下重回九天的机会,就在此次!”

    &nb




第三百八十五章 朱襄之桑
    高大的人影陷入了沉思,他招呼了一下,四周的那些更加深邃的黑影便聚集过来,天空的雷电打过,暴雨不曾停歇,深夏的气息炎热,加上楚国地处南方,这里的道路上满是泥泞与坑洼。

    程知远从车里出来,语气意义不明,对那几个剑客道:

    “今日天地兴大风雨。”

    几个剑客面面相觑,那高大的人影高声道:“请程子随我等.....”

    话音未落,他们之中有一个人忽然被一道剑风卷走。

    天地兴大风雨,有腥风血雨。

    程知远的神色显得并不好看,面色在大风雨之中似乎有些苍白,精气神明也并不充沛.....

    当然是对他自己来说的。

    在那几个剑客眼中,程知远头顶上的精气神明,粗壮如同撑天玉柱,晦暗的天空中,有一道青白色的缝隙裂开,缓缓蠕动,里面传出雷龙吟唱,苍狼长啸种种声音。

    人资为玉石,第二等曰咫尺青天。

    形销骨蚀,那道剑风卷走的人击中一块山崖,天地的雷电闪耀,有一位面色狰狞的存在站立在丘陵上。

    程知远对几个剑客道:“你们不足为敌,退去吧。”

    “我不喜欢杀生,扫地亦恐伤蝼蚁之命。”

    几个剑客中,有人失笑:“程夫子,这不是您该说的话,曾在黄厉之原大开杀戒的人物,居然会说不喜杀生,扫地恐伤蝼蚁之命”

    “我等是蝼蚁吗”

    那剑客中,有人冷冷道:“在下不才,曾为楚地墨门中人,无性无氏,夫子称我‘大获’便好,虽不列剑宗,但亦想领教一下程夫子的剑道。”

    “听我家主人说,夫子剑法高超,纵然是世间剑宗也少有能出其右者.....黄厉,邯郸,榆次,大河,稷下......”

    程知远把洗血剑插在了泥土里。

    他只是抬起手,但是对面的剑客中,为首的那个人则是面色变得很难看。

    他没有看到程知远是什么时候把剑拔出来的。

    这是第二把剑,也是自家主人特意提及的,千万要小心的那柄妖剑。

    但是自己身为鼎鼎有名的大剑士,怎么可能连对方如何拔剑都看不到

    他开始怀疑自己的眼睛,当然心中的警惕层级又提高了一个档次。

    程知远开始咳嗽:“你家主人知道的很多.....他是谁”

    大获抱拳道:“夫子去了便知。”

    程知远:“那我还是不去了。”

    大获的面色凝滞了一下。

    随后,那柄妖剑已经出现在他的眼前!

    血色的雷电又卷走一个人,程知远手握两剑,御空而动,转六炁之锋,这泼天的大雨之中,数位剑客的脖颈上出现血线,砰的一下摔倒在地。

    如此只剩下最开始的那位剑客了。

    他浑身僵硬的站在原地,程知远御两剑,目光望向远方。

    “那股气息不比东门天工要弱,精气神明在风雨晦气镇压之下,都尚且如此强大,有一位剑宗出现了吗”

    程知远拍了拍那个剑客的肩:“没事少惹我。”

    剑客没动,僵直的站立在原地,程知远转身回了车上,嬴异人驾马,呼雷豹的足下渐渐涌起闪电,打着响鼻,喷吐白烟,很快就消失在了这里。

    程知远确实不是满状态。

    这一次出使楚国,是递交三宫卷宗,也就是天子所说的三宫合并,诸国联盟,圈定三宫之地为禁地,不可生刀兵战火,如今齐、卫、赵、韩,皆已经有所回应,燕国太远,魏国陷入战争泥潭,秦国则正在战斗白热化之中,再加上偏居一隅的楚国。

    程知远负责给楚王递交书册,鲁仲连赴燕,至于魏国,则是苏厉前去。

    至于秦国

    荀子要赴秦了。

    &nbs



第三百八十六章 仙人 · 庚桑楚
    泥泞的山野之中,有一位青年端坐在巨岩上,他的衣衫都被风雨打湿,他在向前面无数坐着的人讲述大道,他在传播他的思想,他欲为这片人间增添更多的光华。

    他停下了讲道,神情平静,并没有什么异常的地方。

    他前面的人们就坐在泥水里,衣服都被泥水浸没,身上浑浊不堪,他们无法再听清楚那个青年的讲述,他们的神情立刻显得悲苦起来。

    “他终究没有接受我的邀请。”

    青年人用极其平淡的语气说出来:“大获,方竖他们都死了。”

    众人沉默着,没有人站出来高喊复仇,也没有人表现的太过吃惊。

    “上一次黄厉之行,诸圣门派遣的弟子没有人成功,除去说剑人外,其他的弟子并没有拿到天子的宝物,但重点不在于此。”

    “周幽王的烽火走脱了,它从黄厉之原消失了,显然它来到了人间,并且绕过了诸位圣人的眼睛。”

    “四千七百余年前,周幽王昏聩无道,欲灭圣门,尽诛诸侯,破坏祖制,其为君残暴,曾经引动三江之水,动泾,渭,洛,移山倒海,灭真人,斩圣人,与天下人为敌,毫无君王之德行。”

    “此战,三川枯竭,岐山崩塌,圣人遭到清算,诸侯遭到发配,幽王自此狂妄自大,一发不可收拾,却不知已引起天下反抗.....”

    “四千七百年前,申土之侯联合繒国之君,西夷之主,鬼方之君,犬戎之王,羌王,匈奴大单于,又与诸侯,圣人通意,同攻洛邑,如此幽王身死,天下才迎来太平的时代。”

    “如今,烽火再出......天下将有倾亡之危,幽王回来了,带着他的不甘,带着他的怨恨,带着他的凶心.....”

    青年人的面孔被雨水覆盖,黄豆大的雨珠不断从他的长眉上滚落下来。

    “诸位信得过我,故而才追随于我,我想聚集天下的志同道合之士,我们要监察天下,我们注视着这世间的一切,烽火归世,它必然要寻找有天子之资的人去依附。”

    “很可惜,说剑人暂时没有办法来到这里,否则依靠穆王之蛇,现在,就可以轻易寻找到幽王之火所在的位置!”

    “之后,直接将它掐灭!”

    “如今,我们只有拿起手中的剑,代替天空去监察世间,如果有王者被烽火附着,我们便要刺王,如果有圣人被烽火所吞没,我们便要屠圣。”

    “否则,其必有人与人相食之事生。”

    下面的人们神情庄严肃穆,纷纷把自己的佩剑取下,放置在膝上。

    这里面有法家的司刑。

    这里面有儒家的大士。

    这里面有诸子百家的很多人,兵、童、山海、崇丘、昆仑.....

    但都没有一个人来的可怕。

    那是一个衣着简朴的人,这里的人有很多人熟悉他,也有很多人是第一次见他。

    这个人显得很年轻,但他手里却拿着一把像是尺子般的长剑,这把剑没有锋,当然,并不是叫墨眉。

    这把剑叫做“非攻”。

    墨子常有十志,墨家以此十志铸出十器,代表着墨子的十种理想。

    无锋之剑非攻。不智之木人尚贤。

    青漠之巾兼爱。埋黄土之棺节葬。

    不鸣之钟非乐。无从之骸骨非命。

    方尖之宫尚同。白麻之衣节用。

    有锋之剑天志。荆棘之杖明鬼。

    此十器成,为墨家精神寄托之物,而此时这个人,同样站在听讲的人之中,但他手里却拿着墨家十器之一的“非攻剑”!

    此物只有楚国之墨,南方之墨,墨者三矩子之一的邓陵氏才有!

    击强扶弱,平衡世间之万物,行大义之举动,故楚有孟胜守城身死的故事,不断激励着楚国之墨,让他们继续遵循南方之墨的教义,支撑着他们在这泥泞的乱世之中挣扎前行!

    正如那个青年所说的一样。

    在这里的百家圣门之人,皆不是各圣门的叛徒,他们自己从没有如此觉得。

    他们是因



第三百八十七章 如唐三藏过万妖岭
    马车颠簸,楚地道路并不通畅,远不如中原,这也因为楚国的制度与中原并不相似,而楚也属于中原的子文化。

    楚国起始于季连,他是传说中的人物,是少典的八世孙,黄帝的七世孙,昌意的六世孙,颛顼的五世孙,称的玄孙,老童的曾孙,祝融吴回的孙子....陆终的第六子。

    所以楚人的心理很奇怪,他们在数千年前,在周朝立朝的时代,接受天子的册封,古仙人鬻熊是楚国的开国始祖,楚国开国时,仅仅只有“子”的封号,因为国内穷困,甚至出现过国君偷牛这种事情。

    直至楚武王僭越称王,连名义上的尊奉周天子之行为都不再有,至此,楚国的文化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终于和中原的文化形成了两个体系。

    自卑与骄傲混合在一起,楚人常常自诩为祝融的后裔,是凤鸟的化身,但是在曾经讨伐随国,为了得到天下二宝之一的“随侯珠”时,楚王甚至可以自己拉下脸来,舔着脸说“我乃蛮夷,不奉中国号令”这种话。

    楚人的文化多鬼神祭祀,程知远在路上看到了很多山野间的村落,里面的往往有一至三个庙宇,淫祀也有,然而更多的,基本上都在祭祀以东皇太一为首的楚系正神。

    东皇太一执掌苍天,东君掌握光明,湘君与湘夫人掌握湘水水系,冰夷管束着奔腾的黄河,山鬼是个美丽的姑娘,她叫做女萝(地衣类植物),骑着她的豹子巡视群山,而大司命掌握人的生死,少司命保护孩子的诞生,云中君则是管理着风云变幻。

    程知远想起来,自己在狐祁山上遇到的那位女山神,她似乎被虫神指点,要来楚地找山鬼娘娘续命,否则她便会彻底消失在世上。

    时过境迁,不知道那位女山神是否还活着?

    这也是突然想起而已。

    程知远看着那些庙宇,车马行过,村舍的人并不在意外乡的来客,只要他们不是秦人....

    嬴异人压低了自己的斗笠,清了清嗓子,不敢让人听出自己的口音。

    庙宇之中,有丝丝缕缕的光华升起,它们汇聚起来,不断盘旋,最后凝聚到庙宇中的泥人身上,程知远盯着那泥人,从他青白色的眼睛中,看见那泥人身边,有一片约能囊括百人跪坐的地域,尽数染上淡淡的红色。

    淡红色,或者说丹霞色,其中有梧桐的影子,那是所有的思念,所有的祈祷化成的。

    程知远看着那片丹霞色,他忽然感觉到心中有所悸动,他甚至生出了想要飞上那只虚假梧桐的感觉来。

    那些聚集在泥人四周的信徒,他们的神情狂热而虔诚,他们就像是“神徒”。

    而那片淡淡的丹霞地域,生化梧桐之影的庙宇,就仿佛是.....

    “陆地神国?”

    程知远若有所思,自己刚刚那种悸动,是因为胸口的凤凰玉佩?

    自己这一只是鸑鷟,并不是火凤,但也依旧受到了感染与召唤。

    凤栖梧桐,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事实,同样,凤作为楚国的国鸟,享受着楚人的爱戴,就像是殷人总说自己是玄鸟之后,就像是周天子总说自己是受命于天,就像是后世的人们把自己比喻为龙的传人。

    这是一种精神信仰,能够紧紧把松散的黔首,百姓们凝聚在一起。

    只不过楚国因为是神灵的大本营,所以对于这种祭祀的风气更为严重,程知远甚至感到,这有些殷商的意味,不过程知远自己回到殷商时,因为是纣王的时代,所以并没有看到多少鬼神庙宇。

    众所周知,商朝诸帝均都信仰鬼神,唯独纣王是个例外。

    这和封神演义中的纣王并不相同,真正历史中,以及各大衍生线路,凡是与封神演义没有关系的世界,纣王的轨迹,或者说他的“错误”之一,在后来周武王的讨伐檄文之中,说的明明白白。

    “不祭鬼神。”

    程知远眯着眼睛,那些庙宇给他的感觉有些不太好,其中有一些明显是淫祀,甚至都可以嗅到空气中飘荡来的血腥气。

    嬴异人用沙哑的口音道:“楚国果真蛮夷也,祭祀东皇也就罢了,好歹是正统天帝,但是这些邪神居然也祭祀,而且东皇太一居然根本不管?”

    “是因为神门树大根深,这些小邪神都要仰仗楚地九神的庇护方能存活?”

    嬴异人对这种行为并不赞同,秦人的世界观架构和楚人大不相同,毕竟连白帝都被镇压了,秦人连自家的先祖天帝都敢关起来,由此可见诸神在秦国是什么地位。

    他甚至想到,上一次的伐楚大战,如果不是这些可恶的神灵,楚国必然大败,但结果是水攻失笑,长江不助,诸神加护之下,楚军犹如蛟龙出海,瞬间将秦军的先锋部队吞噬殆尽。

    这已经是十年前的事情了。
1...153154155156157...2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