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颂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淡水鲈鱼
陈龙右出现在此,然而程知远看出其中带有龙的气息,隐隐感觉到与自己的睚眦衔剑图有莫名关联,很快就推导出剑道三十八篇的线索,然而在程知远身后的子夏先生....
子夏的面容,朝着陈龙右的方向,沉默了许久许久,最后长叹一声。
咚!
陈龙右的脚踏足在地上,那双眼睛带有一种可怕的威慑力,那是龙威,而此时意志不坚定的人全部被摄住,那些楚国的小贵族牙齿打颤,手腕猛烈抖动,随后便是拿剑不稳,叮当叮当的掉在地上。
随着剑的掉落,一起瘫软下来的还有他们的人。
无数人或瘫,或跪,或膝拄地,或剑叩首,神色俱苍白,状态不一而足!
“子夏先生!”
陈龙右的目光扫过所有人,忽然在程知远处顿了一下。
这个少年没有受到他龙威的影响,看上去十分正常。
陈龙右眯了眯眼睛,但此时要紧的事情不是关于这个少年人,问题可以带走再解决。
他的鼻尖嗅了嗅,眼中逐渐出现一种惊愕,而后变得深沉。
“龙的气息。”
陈龙右低声念叨了一句,而后一挥手,两个百将过来,陈龙右指着程知远:“看住他们,不许走脱。”
“唯!”
两百将奉命!
陈龙右没有再看程知远,而是对子夏先生行礼,随后伸手,指着秦军来到的方向:
“秦王听闻子夏先生乃世之绝贤,如今重新出山,教导弟子,我王心喜,思念日增,奈何事务缠身不能亲自前来,故派我入楚地,欲请先生入秦一见!”
杨乐站在子夏身侧,显得无比紧张,而子夏的面孔只是对着陈龙右,在沉默了三四个呼吸后,忽然指着他手中的剑道:
“澹台灭明的斩蛟剑......”
————
“澹台子羽渡河,赍千金之璧于河,河伯欲之,至阳侯波起,两蛟挟船,子羽左掺璧,右操剑,击蛟皆死。既渡,三投璧于河伯,河伯跃而归之,子羽毁而去。”
“子羽告之河伯:吾可予,汝不许夺。”
——《博物志》
新年快乐!
新年好!(?▽?)!
第四百一十二章 圣人之躯
子夏听到了蛟龙的吟,亦仿佛从黑暗的世间中已经看到了澹台子羽。
澹台灭明,字子羽,儒门七十二圣贤之一,容颜丑陋,故而当年在仲尼处学习时,不为仲尼喜,常受轻慢,后来澹台灭明学有所成离去,从其游者三百余,此时仲尼方才恍然叹,言称自己以貌取人,看错了澹台灭明的本事。
澹台灭明游于楚地,最后也隐居于楚地,这是世人皆知的情况,然而子夏的神色变得悲哀,澹台灭明的斩蛟剑,居然出现在陈龙右的手上。
陈龙右领秦军出现于楚国汉水之畔,澹台灭明与陈龙右的关系已经不言而喻。
子夏不会天真的以为,是陈龙右杀了澹台夺来的宝剑,因为宝剑可以夺去,但是传承要则怎么夺走呢?徐夫人作剑道三十八篇,蛟龙拔剑正是第九篇,原本也是澹台灭明的剑法。
只是世人很少知道这些事情,毕竟澹台灭明在楚地负有盛名,以教学南方为己任,楚地多有从者,只是近些年来,他的活动变少,也没有多少人知道他如今处于何方。
但结合数十年前,光狼城之战,陈龙右横空出世,剑杀随镞,先登光狼,让天上三垣崩塌,星宿西落......毫无疑问,陈龙右便是澹台灭明的入室弟子!
“子夏先生一看此剑,心中当是已明白八分,在下便不再多言,先生,请了!”
陈龙右的语气并不柔软,纵然子夏的本领在传闻中远胜于他。
杨乐在子夏的身边,此时惧怕不已,被那双龙瞳所摄,战战兢兢,不能言语。
子夏感觉到这种情况,叹了口气。
不能说他对自己的关门弟子失望,只是因为他还小....
“子羽与子张交好......”
子夏失笑:“我对他来说,是一个潜在的敌人,是对抗的胜负子,他宁可听闻青蛙的聒噪也不愿意与我多说一句话。”
“我相信你的话,这肯定是秦王的意思,子羽给你指了路,告诉你我在哪里,我想想.....应该是秦王欲请子羽,但是子羽不去,故才来找我的吧。”
子夏:“我也无意入秦,愿在楚地,了此残生。”
陈龙右:“先生莫要为难我了,算起来,在下也是先生的师侄,同出一脉,共为儒门。”
子夏:“师侄是对的,但是同为儒门,从何说起?”
“我教过很多人,周贞定王时,我教李悝,他是法家的祖师,我教吴起,他是兵家的战神,我教过禽滑釐,他是墨家的二代巨子......我教过很多人,难道他们都是儒家的么?”
“当然不是了。”
子夏的头摇得很缓慢:“人各有自己的道,我不去强迫别人,他们从我这里学走了知识,他们使用于各门各派,我并不反对这种行为,因为学而优则仕。”
陈龙右按剑:“我并不想用过于激烈的手段.....”
他的手腕猛然一转!
没有人看到他的剑是怎么斩出去的,只是在他身后,一个楚国贵族的脑袋咚的一声掉在了地上!
碗口大的脖颈内喷出血来,直接泼在对面的另外一个楚国贵族脸上,后者在呆滞了数个呼吸之后,顿时如同疯魔了一般狂吼乱叫起来。
陈龙右的剑尖上滴落一滴血,也只有一滴。
“先生不必担心路上寂寞,先生在这里讲学的,所有聆听者,都会与先生一并前去秦国。”
杨乐的牙齿打颤,但他强行憋着,努力让自己的形象不是过于难看。
子夏则是在原初未动,亦没有回应,而陈龙右在等了大约两三个呼吸之后,剑尖又抖了一下。
第二个脑袋砰的一声掉在地上!
陈龙右目光撇回去,他的头微微转向后面,颇有鹰顾狼视的味道。
“各位,也帮忙劝劝子夏先生。”
屈氏的年轻人面孔涨红,气血上涌,他们已经被秦军包围起来,看着陈龙右仰仗自己剑锋之锐利随意以气杀人,心中怒火不能抑制,怒吼出声:“虎狼子!你就是把这里所有的楚人都杀了,我等也不会受你羞辱!”
又有人强行仰头呼喊:“陈龙右!你是疯了,还是傻了!圣贤当面,子夏先生是不想杀你,他若是想杀你,一根指头就能把你按死在地!”
“现在你跪下来磕头,子夏先生还能网开一面,把你放了!”
他说这话时是强行提气,牙关都在哆嗦。
陈龙右点了点头:“说的不错,圣贤当面,确实是一指头就能把我碾死。”
他转过头,对子夏道:“请先生把我碾死。”
诸人都瞪着眼睛,目光集中在一处,然而子夏却迟迟没有动作。
陈龙右:“先生不必怜悯我,龙右若能与圣贤交战,那是死得其所,是快哉快哉。”
子夏失笑了:“我要怎么碾碎你?用仁义还是道德?”
他摇了摇头:“如果我是子张,我确实是可以一剑把你砍死在这里。”
楚国的贵族,包括那些未曾逃掉的,来自其他地方的听讲学子,此时都带着一种哀求与希望,紧紧望着子夏。
但杨乐心中却满是悲哀,几乎哭出来。
子夏的不动手,此时很多人也逐渐反应过来,他们的面孔从惊愕变成绝望,苍白的面容带上浓重的惧意,死一般的寂静,把这片汉水都要凝滞。
终于有人受不了了,有楚国的一个小贵族拔起剑来,随后带着惨叫被秦军捅成了筛子。
陈龙右道:“子夏先生丧子之后,一夜失明,连法力都丢了,如今也不过是只有一副躯壳在这里而已.....仅仅是一副坚不可摧的......圣人的空壳。”
子夏:“我还能看到很远处,我能看到七色的光,我能看到岱宗,我能看到东海,我能看到冥厄之塞,那些蠢蠢欲动的魑魅魍魉,我也看的很清楚....”
陈龙右点头:“那在下确实是为先生庆幸,先生虽然丧失了法力,精气神明也已经衰落,但是眼力依旧留存,道理也依旧藏在身神之内,人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信念,先生的信念没有被击垮,在下当为先生贺。”
陈龙右持着斩蛟剑向前去:“先生还不愿意与我走吗?”
第四百一十三章 狂妄之徒
杨乐的面孔上,血色越来越少,他的双膝发软,头晕目眩,而子夏此时拉住了他,对陈龙右道:“你这还算是天下剑宗吗,对一个少年出手。”
“他如何能抵挡住你的龙威,他的精神脆弱不堪,不足与你相抗。”
陈龙右道:“我也是没有办法,不这样做,先生可会做出决定吗?他的精神抵挡不住,既然先生知道,那先生更晓得,如果精神崩溃,精气神明散尽,人成痴傻物,后果如何?”
他一招手,后面有一个百将过来,捧着一个紫色大瓮!
“瓮名苏彭!”
陈龙右竖起三根手指:“古瓮有三者,一曰苏彭,二曰陈宫,三曰吴残,苏彭为紫,陈宫色白,吴残喜黑,苏彭古时戏弄圣人,后被降服于此紫瓮中,从此之后,此类紫瓮便名为苏彭,收拢九怪之中的妄世之怪与天机之怪,而所谓妄世之怪者,实际正乃精气神明也。”
子夏此时终于不再平静:“陈剑宗,做事真至于此地吗?子夏不过是一个待死的老朽而已,入秦又能如何,已不能为秦王效力。”
陈龙右:“先生不是不能,而是不想吧,先生可以教出很多门派的弟子,但若是只向一个方面去教,让这些弟子只侍奉于一个君王,那绝不是先生想要做的。”
“先生如果不去的话,先生的弟子,精气神明,只能暂居苏彭瓮中,难以奉还了。”
陈龙右的声音很平静:“人之精神崩溃,精气神明散尽之后,重新聚集,脱离本体,化为妄世之怪,如幻影流光,不为真实所触摸,且不能恢复。”
子夏的心中不免有些悲凉,仁义道德这些东西,早已不能救世,这个世界早就变了,不再倡导礼乐,不再讲述道德,所以子夏在讲学时,很久很久之前就抛弃了这些东西。
但他对弟子们并不愿意多谈论礼乐,然而对于道德,他依旧会孜孜不倦的教导弟子们。
子夏不求弟子们能够成为君子,但起码要拥有原则。
很多人做到了,甚至出现了新的上门,那就是法家。
法家,从李悝开始,慎到,商鞅,申不害.....法家自成一脉,并且急速壮大,短短一个千年,已经到了其他圣门不得不仰望的高度。
法家对于国家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即使是最为人攻击的,连法家自己都认为有毛病的申不害的术治,对于当年的韩国来说,也依旧成就了一段“强大”的岁月。
李悝和魏文侯的治理,把魏国推上了列国之首,但后来又衰落下去,因为魏国不再重用法,后来商鞅提出了解决的方法,那就是君王一定要秉承“法制”。
以法治,以法制,人可死,法不可亡,国便可强。
秦国做到了,然后以此席卷天下。
这就是子夏的原则,毫无疑问,李悝做的是最好的。
他甚至开创了一个时代。
“仁义不能当饭吃,因为你遵守仁义,旁人并不以为然,道德不能作为矛与剑,当所有人都按照规矩来的时候,自然有用,但如果旁人不按照规矩,那么道德就没有用了。”
“可虽然无用,做好自己,才能更好的教导旁人。”
子夏道:“陈龙右啊,子羽就是这样教你的吗?”
“你没有学到仁义,连道德也没有吗?”
陈龙右:“先生不求仁义?”
子夏苦涩的笑,声音凄跄:“仁义无用啊......但道德是立世之本,你如无道德便是无信,无信者,谁愿意相信你呢?”
陈龙右微微皱眉:“先生啊,你是在以此为绳索,捆缚我,让我不再对这个少年出手吗?”
“但您或许要失望了,我起于草莽,是先练成了本事,才拜在澹台先生门下的,先生啊,澹台先生如您所言,并不喜欢您,澹台先生从不走邪路,没有公事的时候,决不去拜访旁人。”
“但现在,我所学到的,便是‘为公’。”
陈龙右:“我是秦人,我是秦将,我是秦国剑宗,一切自为君王计,当我领受君王命时,世上的道德准则已经与我无关。”
“完成任务是第一位的。”
陈龙右:“先生不会是在这里拖延时间吧,虽然现在连一刻也没到.....不过,哪怕楚军插上翅膀,也不可能在两个时辰内赶到汉水。”
“至于东皇太一,他真的会派遣神明来救援先生?不,先生在这里讲学,是坏了鬼神的信仰,作为天下天帝之一的东皇太一,他的权威凌驾于楚王之上,又怎么可能容许先生在这里随意讲道,灌输其他的道理,破坏他的陆地神国呢?”
“绝不会有神灵来救援先生的。”
陈龙右:“先生不要再拖延了。”
子夏的眉头深深皱起,最后他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
杨乐身上的威慑逐渐消失,他清醒过来,却发现自己身边已经站住了秦军。
秦军的百将过来了三个,把子夏与杨乐围在中间,杨乐听到左边的百将开口在说话:
“我这辈子还真没想过,居然能看押圣贤。”
这在那百将的口中,是极其威风,扬眉吐气的事情,他的头都不自觉的扬高了一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