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残明虎啸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绝四毋

    崇祯元年开始,陕西大旱,继而发生全国性的大饥馑,陕西爆发农民起义,无奈的皇帝养不起那么多人,第二年下令裁撤驿站,李自成就是被裁撤的驿卒之一。

    几天后方以智的一位随从送来十来个番薯,陈子强乐颠颠的拿走三个,说要拿去种植,陈子龙虽不愿意他分心,但想想他的年纪,也就随他去了,就当是让他放松一下。

    陈子强可是知道为什么明朝番薯产量不高,那是这时候的人不懂得种植,番薯需要二次移植,长出藤蔓后拔出修剪,再次种植才能高产。

    而且二次后的番薯不仅个大,产量更是比其他农作物高出几倍,陈子强在自家老宅的后院做实验,翻出一垄地,把番薯切块放置到长芽再种进地里。

    这东西极好种,不需要肥沃的土地,闽省农人多是种在山地上,随便开个荒种上就行,而且也不需要浇多少水,属于耐旱的植物,但要施好基肥。

    从这时候起陈子强多了个事情干,每天下学回来就扛着锄头去开荒,他人虽小力气不小,都是习武的缘故,当然不能和成年人相比。

    大嫂张氏见他每天忙忙碌碌,生怕他耽误了学业,很是考核了他几次,见他对答如流,没有丝毫滞碍,这才放下心来,随他去胡闹。

    这小子虎头虎脑的憨态可掬,而且还嘴甜,二十一世纪的男人不嘴甜,可是找不到女朋友的,所以极得高太安人唐宜人的疼爱,现在连刚过门不久的嫂子张氏也疼爱他。

    番薯一年三个季节都可以种植,分为春夏秋,后世连冬天都能中,用塑料薄膜覆盖防霜冻,现在是在明朝自然不行,这东西不耐寒,二十多度的气温最适宜生长。

    陈子强正好赶上初秋,还能种上一拨,七月的天气还是很热的,南方人的谚语说:六月晒路,七月晒房。

    说的是六月外面热,七月房子里热,七月屋外院子里已经有凉风了,但劳作一样会热,每天陈子强都是在老宅洗完澡才会堂哥那吃饭。

    掌握技术的陈子强,培育出的番薯苗长势喜人,八月中秋前他有忙活开了,陈子龙好奇地跟来看,见他把一颗颗番薯苗拔出来,修建后摞在一边。

    好奇地问他:“五弟,你这是干嘛,长得这么好干嘛拔掉啊。”

    “嘿嘿嘿,大哥不知道吧,这东西要二次栽种才能高产,比水稻高出两三倍的产量呢,我先实验,如果成了能养活好多人,到时候穷人就不要饿死了。”

    “五弟...你..你要种番薯,原来是想着这事啊。”

    陈子龙惊讶地指着陈子强,满眼的不可思议,自己这堂弟才八岁啊,这是什么样的胸怀啊,杜子美的安得广厦千万间也不过如此吧。

    激




第六章 扬名
    有着三位名闻江南的人士宣传,一些人开始留意这事,渐渐地有人上门质询,陈子强也不藏私,来者必应。

    今年朝中还发生了一件大事,陈家经常有人来往,和陈子龙畅谈国事,小不点陈子强自然在旁听着。

    话说崇祯元年七月,皇帝召见袁崇焕于平台,袁提出了五年平辽的策论,皇帝大为赞赏,遂拜袁崇焕为辽东督师,总理对后金的战事。

    凭良心说袁崇焕在辽东是有作为的,虽然五年平辽有点夸大,但确实遏制住后金的攻势,但皇太极不是努尔哈赤,在第二年就转移战场。

    崇祯二年,以细作故意泄露后金和东江镇总兵毛文龙的联系,袁崇焕得知后即愤怒又担忧,于六月骗毛文龙至己处,以尚方宝剑杀之。

    袁杀毛本来就是违例,两人同样拥有尚方宝剑,毛文龙吃亏在是武将,大明从土木堡之变后,文臣就开始超越武将,摇身一变成为领导者。

    在这之前并不是这样的,开国到明成祖时,武勋的地位是高于文官的,战争从来都是武将说了算的,但土木堡改变了这一切。

    于谦从太后手里接过指挥大权,展开北京保卫战,从那时起文臣就开始压倒武将,凡是出兵必是文官为主帅,武将成了猎犬之流。

    这中间的纷纷扰扰已成了历史谜团,究竟是太监误国还是文官夺权,谁也不清楚,但从明英宗复辟,重新掌权后首先拿于谦开刀,此中意味耐人寻味。

    陈子强安静地坐着,听着堂哥的几个朋友高谈阔论,夏允彝厉声骂道:“袁崇焕误国,岂能擅杀边帅,如今鞑子从喜峰口入境,绕过宁锦防线,正是因为无后顾之忧,才敢长驱直入,毛文龙虽桀骜不驯,但其在东江牵制,皇太极岂敢如此放心。”

    说的正是此次十月时,后金联合科尔沁蒙古诸部,取到内蒙古进入长城,攻克遵化重镇,兵锋直指北京城,崇祯发下勤王诏书。

    陈子强眉头紧锁,灭国的阴影开始笼罩头上,他真的不想留那猪尾巴,那真的太丑了。

    小不点的脸上皱巴巴的,让周立勋好奇,含笑问道:“五弟这是在想什么,鞑子离我们还远,你该好好读书才是,不用怕。”

    “周大哥此言差矣,鞑子即来了一次,必有二次三次,我皇明此时北旱南涝,陕西更是逆贼纷起,更是不能自断手脚啊。”

    陈子强的忧心忡忡,让大家好奇,夏允彝不禁问道:“五弟说的自断手脚是何意。”

    陈子强回道;“袁崇焕经此事必被朝廷治罪,但依我看,其人虽有过,但此时不宜治罪,至少有他在辽东,宁锦防线是安稳的,朝廷只要另遣大将守住北边,皇太极还要平定蒙古诸部,还能为咱们争取几年时间,可要是袁崇焕被杀,宁锦防线就危险了,得不偿失啊。”

    徐孚远拍案大叫道:“五弟小小年纪,见识却远超腐儒,为兄虽深恨袁崇焕跋扈,但五弟所言极是,若是天下无事,袁崇焕虽千刀万剐不为过,但此时正如五弟所言不宜杀之。”

    陈子龙哈哈笑道:“三位兄长不宜如此夸五弟,这小子本来就人来疯,你们这一夸,日后他还不上天啊。”

    陈子强不乐意地哼了一声道:“大哥也太小看自己弟弟了,我才不会骄傲呢,倒是四位哥哥日后不要被名士的头衔拖累,不像弟弟我一向以武人自居,没有



第七章 连过两关
    转眼已是十二月,不说后金军队在京畿地界肆虐,崇祯皇帝下令抓捕袁崇焕后,决定增加内阁人选。

    周延儒走入大家视线,磋磨了两个月终于成功入阁,他的入阁标志着东林党开始重新崛起。

    果然朝中任用周延儒入阁,江南此时成立了复社,以张溥为首的复社,自诩为东林党的继承,人员达到两千多人。

    这是很可怕的数量,要知道这些人都是读书人,大部分还是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一言一行影响深远,特别是在社会底层能煽动许多人。

    同年松江地区的几社也成立,正是陈子强的堂哥陈子龙,和六位志同道合的文人成立的,世称几社七子,后世只称为六子。

    至于其中一人名唤李雯,满清入关后投靠清廷,故被后人剔除,但此时却是七人,几社跟复社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很少影响乡人对朝政的看法,专心于学术。

    当然自己人中也会谈及朝政,陈子强就是经常听他们高谈阔论,偶尔也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但因为年幼,不被吸收入社。

    腊月二十三,拜别先生停课回家过年,夫子叫住他说道;“子强,明年二月可有准备下场一试。”

    “先生,弟子过完年才十岁,会不会太早啊。”

    “早什么早,甘罗七岁任少庶子,十二岁就赚取赵国十几座城池,被始皇帝封为上卿,那可是相当于丞相的,老夫让你参加童子试,又不是会试,不许推辞,就这么定了。”

    老夫子大手一挥,就这么决定了他的科举之事,陈子强只能无奈地笑着答应下来,回家后跟堂哥商量此事,陈子龙笑道;“让你去就去吧,提前去感受一番,未尝不是好事。”

    陈子强嘟囔着说;“哥哥说的轻巧,我听说进考场要被搜身,人家还是小孩,还要提着那么一大堆东西,累着了怎么办。”

    陈子龙哈哈大笑,指着他笑道;“我家五弟常常自比楚霸王,今儿能为提点东西累到,那日后如何驰骋疆场啊。”

    说的他羞答答的,怪不好意思的,大嫂张氏见到拉过他,对着陈子龙嗔道;“五弟还小,有你这样当哥哥的,净会取笑弟弟。”

    高太安人和陈俞氏在座,笑看他们兄弟玩闹,也不插话,家中融洽的氛围,让大家对即将到来的新年,充满美好的憧憬。

    但陈子强不会憧憬,穿越而来的灵魂,让他知道明年还是多灾多难的一年,只是这事不能言与众人,否则会被当成妖言惑众治罪的。

    新年无话,少不得故旧新朋齐聚一堂,自然少不了去拜会一些名流,因着陈子强要参加童试,被堂哥带着很是逛了一圈。

    陈子龙名满江南,此时的松江府知府亦是名满天下的良能官吏,知府方岳贡从崇祯元年到任,马上投入打击盗匪,鼓励民生的工作中。

    这位在明史上留下清廉能臣名声的知府,后来更是成为内阁大臣,就连张献忠李自成都极为尊敬他。

    陈子龙自然带着弟弟去拜访知府,方岳贡也极欣赏陈子龙的刚直和文采,主客相谈甚欢,当说起弟弟时,陈子龙一脸骄傲,让方岳贡极为惊讶。

    因而问道;“卧子不是溺爱之人,汝弟年幼能被汝赞赏,必定有其因,可说否”

    “五弟去年就发下宏愿,愿为生民立命,在自己后院试种番薯成功,如今已经教给不少农人,可增产数倍,只恨不能推广天下。”

    方岳



第八章 圣心
    苦逼的陈子强只好埋首经书,挑灯夜读不辍,祖母陈俞氏因为他考试,今年没有回青浦县,而是在华亭县老家陪着他。

    匆匆过了一个多月,院试的日子到来,陈子强提前几天到松江府,陈子龙陪着他来,顺便拜访一番好友。

    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陈子强还真考上了,而且成绩极好,被学正录为廪生,这是秀才中前几名才能得到的名额,可是有府衙供给禄米,像是领工资一样的生员。

    此事惊动了松江府,并着南直隶都知道了,有这么一个少年秀才,陈子强又出名了,当人们知道他是陈子龙的堂弟时,纷纷大笑道难怪是神童,这是家学渊源啊。

    陈子强听说后,斜睨着堂兄不忿地说;“为什么我厉害了就是因为大哥才厉害的,大哥也没多厉害啊,就比我厉害一点点而已。”

    陈子龙哈哈大笑,揉着他的脑袋笑道;“五弟比大哥厉害,大哥在你这么大时,才没有你这么厉害呢。”

    说的陈子强怪不好意思的,讪讪地嘿嘿傻笑,陈俞氏笑骂道:“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家伙,你大哥这是宽你心,你要是有你大哥的一半强,祖母这会子去了也能闭上眼。”

    “呸呸呸,好的灵坏的不灵,我奶奶老糊涂了才乱说的,这不算的啊。”

    陈子强赶紧合掌朝四方拜拜,神神叨叨地说着,陈子龙哑然失笑,高太安人,唐宜人和张氏满眼温和地看着他,陈俞氏的眼神中露出欣慰的神色。

    这孩子没白疼,都是秀才了还因为祖母信那些神神鬼鬼的事,读书人可是不论鬼神的,但为了孝亲说这些,不仅不让人反感,反而让人觉得他孝顺。

    陈子强的科考成功,激励了学堂里的许多人,他是不能来这读书了,但无碍于大家以他为榜样,老夫子现在是天天笑容满面的,见谁都乐呵呵的。

    廪生是要在松江府的府学里读书的,在家休息几日后他就前往府学就读,府学的教谕早听过他的大名了,加之他那机灵劲,大家对他都有好印象。

    陈子强长相说不上英俊,更可能是年纪的关系吧,加之其练武强身,总是一副虎头虎脑的模样,两眼灵动清澈,若是出神不语时,还能看出憨憨的样子。

    在府学读了个把月时间,突然一日府台大人亲临府学,同行的还有华亭县令和一个太监,明显地两人是陪着那太监来的,这让大家不解。

    方岳贡可是清廉方正的好官,如何会和太监一行呢,正疑惑间,县令急叫着陈子强道;“生员陈子强快出来接圣旨,这是京城来的公公,奉皇上的旨意来褒奖你献策有功的。”

    众人恍然大悟,难怪方岳贡会跟太监一道来,原来是传圣旨的来了,不过新的疑惑来了,陈子强这小屁孩,献了什么策,竟能得到皇上的褒奖。

    教谕们听说圣旨到了,自然让陈子强整理衣冠,那边让人设上香案,陈子强依照礼节跪地接旨。

    只听那太监大声说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生员陈氏子强,虽垂髫小儿,却立有大志,心苦天下苍生,可谓杜工部之遗风.......”

    洋洋洒洒的许多话,这在圣旨中极为少见,从来皇帝下旨都是言简意赅,像这样说了这么多的,历来都是心腹重臣,遇有要事才会如此,此番言论可见皇帝真急了。

    原本要对付鞑子国库已经捉衿见



第九章 结仇温阁老
    崇祯听闻陈子强除了读书还练武,特别是学的还是俞大猷的功夫,大为高兴,一次在和徐光启说话时,兴奋地说:“朕闻民间有人说俞龙戚虎,虽说是不敬,但那孩子既有俞家血脉,学的又是俞武襄的兵书战策,日后说不得会是一只猛虎。”

    这话被小太监传出宫外,陈子强从此有了乳虎的称号,这可是皇上亲自命名的,很快就随着流动人员的口耳传出京城。

    崇祯三年又是个多事之秋,春天时三边总督杨鹤上奏,对付农民造反宜用剿抚并重,不宜一味斩杀,皇帝许之。

    开始倒是颇见成效,几股起义军呆不住了,转而开始了流窜,逃入山西境内,这是起义军第一次流窜,却从此开启了到处流窜的征程。

    而后金军队一直到五月才退出关外,六月崇祯有感于内阁不得力,下旨让温体仁入阁,虽然人人反对,但固执的崇祯坚持己见。

    他不知道,正是这位好结朋党,以私怨凌驾于朝廷大事的阁老,给了明王朝最沉重的一击,主政六年间没有上过一道能用的计策,对满清和流寇同样素手无策,还排除异己,生怕别人抢了他的首辅之位。

    此时刚刚入阁的温体仁还不是首辅,周延儒才是首辅,虎视眈眈的温体仁整日介地向皇帝进谗言,为的就是扳倒周延儒,自己好上位。

    陈子强早知道温体仁不是东西,历史上陈子龙就是因为他名落孙山,直到他倒台才考上的,陈子龙今年八月中举,马上就要进京参加明年的会试了。

    科考三年一次,明年就是会试之年,会试是在春天举行的,按照原本的历史,明年周延儒下台,正是温体仁主政开始。

    听闻温体仁入阁,陈子强在老师面前碎碎念了好多次,徐光启奇怪地问道:“强儿怎知次辅不行,你和他没有交集过啊。”

    陈子强振振有词地说道;“此人在魏忠贤当政时能保全自身,不被阉党嫉恨,可见不是好东西,如今靠着翻出钱谦益的旧事得宠,更能见得不是好人。”

    徐光启哑然失笑,微微点头赞许,他也不喜欢温体仁,但他不愿参与党争,只愿埋头做实事,见到学生能见微知著,自然欣慰。

    原本谁入内阁跟陈子强毫无关系,他一个小秀才,即便是简在帝心,也够不上层次,师徒两人的问答也不会传出去,这事过了也就过了。
12345...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