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明虎啸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绝四毋
孔贞运正是孔子世家出身,被这话一挤兑无法开口,黄道周却梗着脖子说:“这岂能一样,圣人虽从小家贫,然其为殷商帝室后人,正经的贵胄出身....”
“幼玄若如此说,那我等皆是炎黄贵胄,何尝不是正经的三皇血脉,大明千万万百姓何尝不是炎黄血脉呢。”
方越贡打断黄道周反驳道,这话有点牵强,但对付较真的人只能如此了,果然黄道周被噎住了。
孔子确实是商王后人,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被周武王册封到宋国,微子死后把王位传给他弟弟微仲,孔子正是这一支的后人,只是祖上搬迁到鲁国罢了。
启和仲是正经的和纣王同父异母的亲兄弟,只是背叛了商王朝投靠周王朝,故而留下商王嫡系的血脉。
两人争辩僵住了,这时韩鑛开口了,温和地说道:“幼玄认为士绅不必纳粮乎,幼玄熟读经史,应该知道自古士绅皆有税赋,我皇明太祖尊重读书人,免除士绅纳税,可这不能成为不纳税的借口。”
确实自古没有不纳粮的传统,朱元璋开创了士绅不纳粮的先河,在这之前不是不纳粮,士绅只是有优惠,而古代的纳粮是按照人头来算的,可奴仆不算在内,士绅家钻的是这空子,豢养着奴仆耕地,而纳粮时只按他家的人丁纳税。
造成土地兼并也正是因此而来,越是大官绅养的奴仆越多,占有的土地也自然越多,到了朱元璋更是索性免去士绅的税赋。
可情况不一样啊,那时候战争刚结束地广人稀,官绅阶层也少,国库依靠收取的赋税可以运转,可越是到了后面,越发庞大的士绅阶层,占有的土地越多,国家再也收不了那么多的税赋,明朝自嘉靖后期开始,连官员的俸禄都常常发不出来,何况养兵。
偏偏明朝什么都爱学大宋朝,就是收取商人赋税没学来,两宋的土地税赋极少,但两宋富裕的连汉唐都比不上,靠的正是商税。
宋朝开海不禁人们出海做生意,海商的利润是极其惊人的,大明虽也常常不禁海事,但从未想过去向这些商人纳税。
到万历天启年间倒是想过,但奇葩的明朝官员就是不同意,愣是说皇帝不能与民争利,其实正是由于这些官员都是海商养的狗罢了。
就是东林党何尝不是靠
第一百章 张溥为官
“唉...也是老夫的私心吧,不希望他得罪太多人,他是先帝的义子,懿安皇后又对他视为己出,一旦他对宗室下手,那么...唉...老夫不忍心啊!”
韩鑛叹气道,浑浊的老眼中流露出一种少有的舐犊神情,这在大政治家脸上是很少能见到的,也让这几位明白了韩鑛竟是把陈子强看做子侄般的存在。
“首辅大人,此事交给我吧,竟然让我来接任您的位置,总不能一事无成,只为了护佑绣虎长大吧。”
方岳贡神色凛然,正气非常地开口说道,孔贞运黄道周这才知道,韩鑛硬推资历低于杨嗣昌的他上台,为的是什么。
两人对视一眼,一齐站起来同声说道:“算上我两一份,若说兼并土地,大明最多占有土地的正是这些人,如果要让全天下的士绅一起纳粮,这是必行的第一步,否则则困难重重,人心不服。”
韩鑛定定地望着他两,认真地问道:“尔等做好承受千古骂名的准备了吗要知道一旦开始就没了回头路,失去利益的广大士绅恨不得吃你们的肉,喝你们的血。”
这话是真的,想想后世人们对雍正的评价,一直到二十一世纪才有所改观,而被造谣说他残暴,淫秽,最后死在吕四娘手中的野史,不正是那些不甘心的士绅编造出来的吗。
大多数人是没读过正史的,被民间的谣言蛊惑的五迷三道,根本不知道这位是满清三百年,少见的明君。
要我说清朝能延续三百年,靠的正是雍正的改革,大量的人民得到实惠,对于朝廷向心力大增。
而绝不是所谓的文治武功都说最好的康熙,更毋论是无所事事还恬不知耻地说自己十全的乾隆,满清文字狱百分之七十都是乾隆弄出来的,而不是他的父祖时代。
他正是由于自己没多大的政绩,又害怕自由的言论波及到他,所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在他身上演绎的淋漓尽致罢了。
看看雍正在那么艰难的环境下还消灭了准格尔的叛乱,再想想乾隆连个小小的大小金川都拿不下,消耗了多少人力物力,最后把年仅古稀的老将岳钟琪请出来才平定的,就能知道他跟他父亲差的不是一点半点,而是十万八千里。
“既敢言自敢当,君子如玉自当刚强,岂可半途而废,纵使斧钺加身,百死而不悔也。”
孔贞运黄道周深深施礼,铿锵地回答道,程国祥范复粹两人也站起来,对着韩鑛施礼道:“弟愿追随韩兄之志,必不负所托,全力辅助四长,九死不悔,君子一言尔。”
“好...如此老夫可瞑目了。”
第二日原本朝臣们等着看黄道周弹劾陈子强的,结果大失所望,刚直的黄道周是上了一道奏章,可说的不是陈子强的过错和皇帝的过失,而是弹劾阁老刘宇亮,说他主持礼部却使得天下臣民不知礼而无所作为。
这完全是欲加之罪的节奏,天下礼崩乐坏岂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愣是套到他的头上,说他没有建树,明眼人都看得出,这完全是找茬罢了。
其实这完全是几人商量后有意为之的,为的是让刘宇亮回家,让孔贞运接他的位置,虽说韩鑛退后内阁多出一个名额,但礼部尚书的位置不能握在刘宇亮手中。
本来韩鑛是想让都察院的御史出面的,但黄道周坚持自己上,说自己既然参与进来了就不能无所为,大家拗不过只能从他了。
刘宇亮也知道自己迟早被弹劾,只是没想到却是以这样
第一百零一章 廷议
“臣范复粹保举原国子监祭酒倪元璐为阁臣,补工部尚书衔,请陛下详查,。其为官清廉,多有建树,可谓良臣也。”
殿中众臣心里乱糟糟的,这什么节奏啊,范复粹和倪元璐八竿子打不着关系啊,要举荐也是韩鑛来啊,最合适的是黄道周,只是他资历不够一点,因为倪元璐同样是袁可立的学生,明史上袁可立三个学生,最后都殉国而死,可谓满门忠烈。
杨嗣昌看看韩鑛满面笑容,薛国观面如死灰,明白日后内阁那几人都是一伙的了,若是不同意他们的施政方针,恐怕这内阁再也呆不住了。
底下倒是有几个官员不满,上前反对说倪元璐罢官归家,是因为私德有暇,如今再次起复尚可,进入内阁太过了。
从不说话的陈子强开口了,淡淡地反驳道:“倪汝玉私德有暇,你是说笑话吧,朝廷早就查清,他不是停妻再娶,而是早就休妻了再娶,何来私德有暇,这世上还有不让人娶妻的规矩吗”
原来倪元璐因为崇祯信任被人猜忌,正好他妻子王氏被赐诰命,被人告发说他原配陈氏才是正妻,王氏只是侍妾,如今用侍妾封诰命,可见其私德有亏。
但其实陈氏犯了七出已然被休,王氏被扶为正妻,可这事当时拿不出证据,言官们又不依不饶,崇祯不甚其扰,加上当时温体仁作祟,只能让他回家。
陈子强说查清是后来已经证实了当初倪元璐的自辩说的是真的,只是当初人都回老家,又把刘宗周调去当祭酒,他回来就要挤占别人的位置,这事就这样耽搁下来。
陈子强说着让人取来锦衣卫调查的证据,那些人哑口无言,眼睁睁地看着又一个跟陈子强有关联的人上台。
袁可立是徐光启推荐到辽东督师位上的,跟孙元化配合默契,那几年遏制住后金的攻势,稳定辽东战线,对于崇祯四年那场大败后,可是辽东最好的督师了。
辽东自从袁崇焕死后,孙承宗回家,士气低迷根本没了战意,要不是袁可立无论声望还是能力都是上上之选,如何能稳住阵脚。
倪元璐就这样上来了,人们正以为该是评论陈子强辽东功勋了,但皇帝接下来却又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有旨意...平江伯陈子强私自与后金议和,欲以俘获之伪妃换回被俘人员,立意是好的,但不经内阁私自给鞑子去信,行为不当,该受责罚,着廷杖二十,立即执行。”
众大臣目瞪口呆中,几位大汉将军走上前来,押着陈子强出去,等进来时却是抬着他进来的,身上血糊糊的,看来被打的极惨。
陈子强趴在软塌上哼唧哼唧地说:“臣谢过陛下...皇上大义灭亲...众位臣工要以陈某为鉴啊,不能自行其是,否则陈某就是前车之鉴。”
这哪是来谢皇帝的,整个就是告诫众人的,但看看他那惨样又觉得心有余悸,陈子强是谁啊,目前满朝还能再找出比他更得圣眷的人吗,他都被打了,其他人还能逃的过去。
叶绍袁望着血肉模糊的女婿心疼了,脸上一抽一抽的正想上前去,早就盯着他的方岳贡轻轻一扯,微微摇摇头,示意他别急。
退朝后叶绍袁急急地要往陈子强府上赶,方岳贡劝道:“仲韶你呀...你自己的女婿还不清楚吗,他是那么容易被揍的,皇上也要舍得啊。”
“啊...那...刚刚那样
第一百零二章 封侯
陈子强笑眯眯的,嘿嘿两声献宝似的说:“岳父刚不是问虎军那些儿郎们去哪了吗。嘿嘿嘿,小婿让他们南下去接小鸾她们了,这回看来是要在京城常住了,小婿可不想娘子一人在家呆着无聊。”
“哦...三丫头要来京,那敢情好,老夫也很久没见乖女了。”
叶绍袁最疼这三女儿,叶小鸾从小聪慧异常,比同龄的孩子聪明太多了,他常常怕她慧极寿夭,故而多加疼爱,听说女儿要来自然高兴。
“岳父...我还让他们把岳母他们都接上来的,您可别怪我多事啊,岳父如今在京为官,一家人在一起才好,您说呢。”
叶绍袁怔了怔,哑然失笑道:“强儿长大了,会懂得照顾岳父了,呵呵呵...老夫高兴还来不及,哪能怪你啊。”
他不是不想接妻子来,只是路途遥远多有不便,这一路上现在虽说没了乱民,但小毛贼土匪之类的还是很多,毕竟没饭吃的人太多了。
翁婿两说这着话,期间侍女们上来端茶送水的,叶绍袁看了看都是那些女真人蒙古人,虽说换了汉人的衣服,但神态举止还是不好马上改过来,总有些不同。
见他注意那些侍女,陈子强支支吾吾地说:“岳父...您说小鸾这次回来...会不会揍我啊...屋里多了五个番婆子....哦...是四个...一个还要还给皇太极的。”
“胡说....三丫头从小读书,岂会不知从嫁从夫的道理,男人三妻四妾是常有的事,岂能干涉。”
“岳父说的我都懂,可还是担心不是,这次是小婿自己做错了,不该那么匆忙行事,也要等回京后让皇叔父赏赐才说得过去啊。”
对于明朝男人的幸福生活,陈子强现在可是充分体会到了,自己的岳父都支持自己纳妾,这世上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妙的事呢。
不过好色是一回事,怕老婆是现代男人的通病,他自然也带来了这习惯,没见到叶小鸾被她同意前,心里总是惴惴的。
几天后韩鑛正式离职,陈子强被任命为吏部右侍郎,虽说是高官但也在人们意料之中,没引起什么波澜。
他原本就是左佥都御史,那是正四品的文官,六部侍郎是正三品,虽说连提了两级,但六部没有从三品的职衔,再说以他的功勋提两级是再正常不过的,换成别人可能提升的更多,也是他年龄太小,吃了这方面的亏。
崇祯明白官阶不可能给他提太多,但历来宠信他如何会甘心呢,在朝堂上争论了好几次,终于把他的爵位升上一级。
不过这一次升迁爵位再不是文臣爵位了,而是正经的武勋侯爵,只是他如今已经解下武职,不再领导虎卫,武勋还是文爵已经无所谓了。
“诏命:左迁平江伯为平江侯...赐苏州府田地....赐造侯府....”
原本的平江伯爵位就是说苏州府的地名的,苏州古代又称为平江府,正常勋贵赐造府邸应该是在老家的,但华亭县毕竟不出名,皇帝认为少了勋贵气势,愣是凭着他爵位名称,把府邸建在苏州,并赏赐了一大块田地作为田庄。
别人得了赏赐那时高兴的牙都要笑掉,可陈子强愁死了,现在他可没钱建造房子,本来赐造府邸是朝廷的事,可如今户部哪有钱啊,只能先放着日后再说。
当然这事不是他发愁的原因,而是田地要
第一百零三章 虎军规矩
“陈圆圆...这...这是怎么回事...哪来的啊。”
陈子强惊叫出声,太震撼了,美绝天下能让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女子啊,怎么就不声不响地进了自己家门了。
陈子强知道陈圆圆正是出道应该是两年后,十八岁上台表演昆曲而艺惊四座,现在本应该还在梨园中,怎会被自己妻子带到京城来,这其中必有缘故。
叶小鸾狐疑地望着他,自己夫君在苏州时没去过梨园,更没去过秦楼楚馆,可如今这神色像是知道陈圆圆似的。
明白自己被怀疑了,陈子强忙解释道:“小鸾姐这么看我干嘛,为夫只是见其美色惊讶罢了,这么小就如此美艳,日后怎么得了啊。”
“呸...夫君又乱说话,您见过的美色还少啊,那个海兰珠不是人间绝色啊,也没见你怎样啊,还有修微那还不是绝色,哼..哼...”
叶小鸾若说不介意是不可能的,只不过深明三从四德,不愿与丈夫口角罢了,趁这机会说了几句,把人拉倒他跟前看着他似笑非笑。
陈子强嘿嘿傻笑,不敢反驳妻子,还是李香君心疼他,见他受窘忙说道:“哥哥有所不知,圆圆姐被她那黑心的姨父卖进梨园,可眼看着年岁渐长,马上就到了十六岁了,伤心自己逃不过接客的命运偷偷哭呢,恰好被哥哥的张师兄见到,就买下来送到咱们家了,他说送给哥哥呢,他自己忙着进京,把人扔下就走了,鸾姐姐想着哥哥色色的,就把她带来了。”
“啊...天如师兄没跟我说啊....不对,香香怎么又说哥哥坏话了,你鸾姐姐才不会说这话的,一定是你自己添上去的对不对。”
陈子强讶异一下张溥未曾说起此事,看来这事在他看来是正常不过的,张溥既是他师兄,又可以说是长辈,送一个歌姬给他只是小事,不值得说故而不言罢了。
李香君一看自己的小心眼被拆穿了,一点也不觉得不好意思,反而撒娇道:“哥哥本来就色色的,哼..还不让人说,人家不理你了。”
陈圆圆原本有些害怕,第一次见到主人,谁知道这新主人脾气性格如何,虽曾听说过他是极好的人,但自己毕竟没见过啊。
这回见到李香君的行为明白了家里侍女所讲,陈子强果然是好性子,看来自己以后的生活会好过,不由得流露出一丝微笑。
陈子强见到她眼含笑意,更觉得美艳绝伦,笑眯眯地说:“既是师兄送的那就做侍妾吧,不能辜负了师兄的美意不是。”
他自以为解释的得体,可叶小鸾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小心思,扑哧一声笑了,说道:“好了,奴家知道你这回把海兰珠还给鞑子不甘心,还你一个绝色就是。”
作为妻子她自然知道这些信息,陈子强可是经常写信回家的,夫妻两本来就感情极好,他和大明许多男人不一样,从没觉得妻子是附属物,通信联络感情是必然的。
晚饭时他提到皇帝赏赐的田地,愁眉苦脸地问妻子有何办法,叶小鸾笑道:“傻夫君,咱们家干活的人没有,看家收租子人还怕没有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