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残明虎啸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绝四毋

    陈子强的亲卫如今都是兄弟,也不可能把她们嫁给那些人,毕竟都被自己那个啥了,最好的办法就是外嫁,可又不愿意她们嫁个不认识的人,去工坊日后总能认识其他人,里面不可能都是虎军那些伤残将士,总会招手另外人员的。

    没几个女人愿意没名没分地跟着一个男人一辈子,听说能让她们自主选择,基本上那二十六人都同意了,就连那些晋商那抢来的女人,都羡慕地望着她们。

    陈子强见状乐呵呵地说:“傻娘们,你们过不惯寻常人家的生活,爷就是让你们选择,又能嫁个什么样的人家呢。”

    这话原是不错,可其中一个叫秋瑶的嘀咕道:“没试过老爷如何知道我们过不惯呢。”

    陈子强耳朵尖,听见了她的嘀咕声,顺着声音望去,见到是她,笑嘻嘻的招手让她过来,秋瑶咬着嘴唇,怯生生地走过去,毕竟来陈家没几天,怕主人是正常的。

    到了近前陈子强一把抱过她,恨恨地亲上一口后说:“瑶儿小乖乖,你就别想试了,还是想想怎么样快点给爷生孩子才是。”

    原来这个叫秋瑶的女人原是太原人,出身举人家庭,算是书香门第,却不是侍姬身份,而是翟堂续娶的夫人,正经的正室,刚成婚不到半年就被抢了。

    此女身材丰腴,整个一葫芦体型,脸蛋却极为秀美,自带一种妩媚风情,算得上绝色二字,从小也读过诗书,应该说是才貌双全。

    陈子强是无论如何不会放她的,不仅是因为她的美貌,更是因为身份问题,她不像侍姬,被人知道了也无所谓。

    秋瑶正担心着陈子强会不会发作自己,见他那模样就知道自己不会被惩罚了,只是当着大家伙被抱在怀里害羞了,低头埋首于陈子强怀中不敢搭话。

    低低的嗯了一声,算是答应了,陈子强贼笑兮兮地抱着她不放手,一边向那些侍女介绍着所要参加的工作,直到说完了让瓦伦蒂娜带着她们去学习,自




第一百四十九章 末路中的三大反贼
    作为造反头目,惠登相极为熟悉流寇的动向,不仅对他们习性熟悉,而且对他们喜欢藏身的地方大致都能推测个**不离十。

    淮扬的虎卫辅兵营派出一万人马,让惠登相指挥,更让他如虎添翼,越战越勇,以一个游击的虚衔领着总兵才有的兵力,也让他对陈子强极为感激。

    短短两个多月,陕西大部地区被肃清,流寇被挤压聚集在一起,全部集中在渭河北岸的黄土台塬地带。

    白水城中张献忠跳脚大骂:“惠登相,老子操&…老子如今是虎入平原了.......”

    李自成苦笑道:“八大王算了吧,留些力气突围吧,现在只能期望能冲进汉中地区,利用那里的山高林密看看,能不能躲过此劫了。”

    罗汝才摇摇头,丧气地说:“难啊,卢象升这回是要斩尽杀绝了,早就派人扼守秦岭大巴山一线了,要寻个空隙钻进去难啊。”

    “难也要去,难不成咱们回头杀向北面,虽说宁夏边军那边有空隙,可就是到了陕北高原,咱们还能怎么办,总不能逃到草原上吧,老子不介意投靠蒙古人,可他们自己都养不活自己,还要被辽东鞑子管着,咱们去了能有好。”

    李自成悻悻的说,突然外面鼓噪起来,喧哗的声音传入三人耳中,李自成皱眉叫道:“何事喧哗,去看看马上回来报告。”

    亲兵领命而去,不久后回来,脸色暗淡地说:“闯王,外面几个被明军俘虏的人回来了,带来高杰的口信,让兄弟们投降....”

    说着不敢看李自成,张献忠拧眉怒喝道:“后面还说什么,别磨磨蹭蹭的像个娘们。”

    李自成也点点头催他说下去,亲兵支支吾吾后,咬咬牙说:“高杰说...说要闯王的人头,谁能砍下你的头颅,升官到千户,赏银千两。”

    “哈哈哈哈....老子的头颅这么不值钱啊....”

    李自成怒极反笑,鄙夷着崇祯小气,其实他不知道,朝廷只给了千户的赏赐,那赏银是高杰自己加上去的,高杰抢了李自成老婆,自然巴不得他早死。

    现在的李自成没有历史上那么大的声势,朝廷自然不可能给太多的赏赐,他又不是高迎祥,没那么大的价值。

    急性子的张献忠问道;“那老子的头颅值多少钱可有说明”

    亲兵回答道:“八大王的是一个千户衔,曹操大头领的也是,只是过天星传来一句话,说八大王当年自己逃跑,把他卖给陈子强,他愿意多加一千两白银。”

    流寇中还是称呼惠登相为过天星,这是他的匪号,和张献忠的八大王一样,张献忠气的脸皮发紫,一大半是羞的,当初是他偷跑才使得惠登相投降的。

    可说话的是李自成的亲兵,不是自己的部下,否则以他的脾气能扒了对方的皮,悻悻地咒骂惠登相小气,怎么着也得万两银子才能显示自己的重要性。

    罗汝才却机警多了,不去纠缠这些没用的,而是问道:“还有何事,就这些外面不可能这么喧哗吧。”

    亲兵无奈地回答道:“俘虏回来后的述说,使得几股小队伍心动,外面有人要投降,上千人聚在一起杀出去了,咱们这边许多人不想拦,将领们训斥着去追,故而声音大了。”

    “走吧,不能再迟疑了,不然整个队伍都会逃了,迟则生变啊。”

    &n



第一百五十章 李自成张献忠的覆灭
    艰难地渡过汉江河谷,残余的流寇终于靠近大巴山脉,这条山脉绵延千里,主要位于四川境内,应该是是如今的重庆范围,进入湖北和神农架相连。

    西边起头的却是在甘肃境内,连接阴平古道的摩天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躲在里面确实极难找得到。

    但此地山林少有能生活的地方,就是有也多是羌族等少数民族的村寨,这些族群村寨极度排外,虽然对于朝廷保持尊敬,但民间极少和汉人交往,除了货物交易,几乎不和外人通婚交流。

    宁强县是汉中扼守秦岭和大巴山的咽喉要处,此时坐镇在此的正是秦良玉,她从蜀地出来,经过剑阁被卢象升招来镇守此处。

    秦良玉本身就是吐司家族的夫人,和同是少数民族的羌族等部落关系善佳,也能说得上话,早就让人通知对方,警惕流寇进入山区。

    罗汝才派出探路的前哨,刚一进入就被发现,这些村寨虽然对于朝廷不感冒,但更讨厌像李自成这样的流寇,很快就把消息传给秦良玉。

    千人队伍无精打采的活像丧家之犬,拖着沉重的步伐走进山林,还以为这次终于逃出生天了,还没来得及高兴,一声呐喊才发现自己被包围了。

    机警的罗汝才首先不是要反抗,而是下令手下砍杀李自成张献忠,攻击他两的部下,明白大势已去的他,能做的只有最后的挣扎,看看朝廷能否看在他杀了这两人的份上放他一马,其他的已无能为力。

    憋屈的李自成张献忠,想不到自己最终死在自己人手上,怒骂着罗汝才背信弃义,朝廷是不会放过他独活的。

    远处的秦良玉见到此情形,大声叫道:“若能杀贼,老身愿为你担保,至少你的性命无忧,能回家做个良民。”

    这一声是最后的催命符,罗汝才惨笑道:“不是兄弟不讲情义,这么多人跟着我造反,如今只剩下这些人,兄弟就是不为自己想,也要为儿郎们求个生路啊。”

    “罢了罢了,老子杀人无数,这条命还给他们,老子也值了。”

    张献忠颓然叫着,举刀自杀,李自成疯狂地厮杀,不甘心地挣扎,最后被乱刀分尸,劫后余生的不到七百人,全部扔下武器投降。

    罗汝才自缚双手,走到秦良玉跟前叫道:“马夫人,罗某甘愿受死,望马夫人放过我这些兄弟,让他们回家吧。”

    秦良玉沉吟着说:“老身即已向你保证就绝不会食言,但放你们回家老身没这权利,只能把你们押往卢总督处,老身亲自向他求情。”

    几天后卢象升到来,在汉中城见到秦良玉,听她说完剿灭流寇的过程,以及对罗汝才的承诺,和对于投降匪众的求情。

    卢象升为难地叹口气道:“秦将军,唉,要说您的面子本督一定要给,可罗汝才是平江侯点名要杀的人,看来这回只能送往京师了,本督只能豁出去向他求情了。”

    “平江侯为何一定要杀罗汝才,他们有仇吗”

    秦良玉好奇地问,罗汝才面如死灰,他无论怎么想也想不明白,自己何时得罪了这名震天下的平江侯。

    卢象升苦笑道:“当初本督也建议能招抚尽量招抚,可平江侯说,李自成张献忠野心太大,不是甘居人下的人,迟早必会再次造反



第一百五十一章 战后安排
    其实改土归流的方针政策,在万历年间就开始试行,只是当初是小规模的,万历十一年缅甸叛乱,明神宗派出刘铤邓子龙平叛,名传史册的歃血威远营就是这件事的结果。

    刘铤击败叛军,帅兵出陇川,移师镇守蛮莫,也就是今日缅甸的八莫地区,招集孟养、木邦、孟密、陇川诸土司,歃血盟誓,从而拉开了明王朝改土归流的序章。

    开始在西南设立衙门,增设安抚司,任命官吏官吏当地,改变了西南全部由各地吐司头人说了算的历史,只是西南民族众多,没参加叛乱的不能夺其权,这在根本上无法改变,到了满清雍正时期,才开始大规模的改土归流,但也没能全部完成,直到新中国建立后,西南才真正取消吐司制度。

    秦良玉自己就是吐司家族,虽然被朝廷任命为官吏,但其领地内还是按照吐司制度行事,她也深知其弊,只是中央政府无力兼顾,徒之奈何。

    卢象升敢向她说明日后的政策,是因为相信其忠心,果然秦良玉在思索后承诺道:“今日所言老身会记在心里,日后若开始实行,必全力支持朝廷。”

    ......

    崇祯十三年五月,端午节的前三天,赶在过节前卢象升的报捷文书到达京城,整个京师再次沸腾,绵延了十多年的西北造反终于被平定。

    金殿上崇祯满脸笑容,长长的舒出一口气道:“朕登基以来,天下困顿,百弊丛生,幸赖祖宗护佑,各位臣公众志成城,今日终于平靖地方,幸甚至哉!”

    “着内阁商议,为此战立功人员论功,兵部吏部要秉持公正,不可遗漏功勋之士.....”

    众臣恭贺领命,退朝时方岳贡招呼道:“绣虎慢些回部里,跟老夫来。”

    大家对首辅叫陈子强并不意外,此战虽说他并未参与,可谁都知道,从开始的策划,到虎卫辅兵的加入,对流寇的剿抚办法,他都是决策者。

    众人羡慕地望着他远去,跟陈子龙叶绍袁等亲近的人,纷纷上前祝贺,三三两两聚成一团的朝臣,都在私下里议论,此战平江侯看来又要升官了。

    陈子强此时想都未想此事,在内阁会议室皱着眉头说:“建斗兄马夫人尽给我出难题,罗汝才啊罗汝才,算你命大,这面子小爷不能不给。”

    原来卢象升让报捷军士送给内阁一封私信,详细说了罗汝才之事,因涉及到秦良玉的诺言,建议方岳贡等人先和陈子强通气,随后自己回来时亲自去求情。

    范复粹安慰道:“绣虎啊,此事虽未按计划完成,但罗汝才既已俯首,以我看来你也能制得住他,此人即是将才,日后咱们对辽东还要用兵,人尽其才岂不更好。”

    陈子强点点头道:“看来只能如此了,还有惠登相,这回是立了大功了,许多流寇正是被他招抚的,给他一个参将衔,以观后效应该可以。”

    杨嗣昌点头,随即问道:“给他一个参将是应该的,就是副总兵也过分,老夫只是担心其人啊,应该放到哪里,日后能否镇得住才是关键。”

    方岳贡沉吟着说:“绣虎觉得南边如何,北方初定,接下去不到四个月就要面对后金了,咱们跟皇太极的协议时间马上就到了,一旦战局开始,就无法分心其余。”

    陈子强胸有成竹地笑道:“嘿嘿,我的首辅大人,别担心那老小子会



第一百五十二章 陕西军制
    陈子龙建议他们去陕西,不仅是因为志同道合,更是因为这几个人这些年一直在江南推行农作物的改良与种植,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陕西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吃饭的问题。

    大乱之后人心思定,能活下去谁愿意造反,张春在山西先行一步,被任命为陕西巡抚,陈子强给惠登相去一封信,让他带领三千士卒护卫张春西去,暂时任命其为延安府参将。

    几天后内阁任命下达,夏允彝等也踏上西去的步伐,每人官升一级,为知府同知,主管生产,各自带上一批技术娴熟的农人,由惠登相指挥剩下的虎卫士卒护卫。

    朝廷又在捷报后发出通告,采取了陈子强的建议,号召年富力强的官吏去西部任职,而不是强行任命谁去。

    给出的承诺是,一年后考核政绩,此次去的官吏,凡是能有中上以上考功的一律升一级,下上升两级,上上则连升三级。

    明朝考功分为六级,下下,下上,中中,中上,下上,上上,原本中上是不能升官的,但这次给出的条件太优厚了,故而不是没人不愿去。

    况且正常的考功也不是一年就算,连续几年都有好政绩才能升官,随着一批志愿去陕西的年轻官员奔赴任上,卢象升也回到京师述职。

    他姗姗来迟是为了要安靖地方,乱匪初平,民间不可能一下子安定,长久的动乱虽让大部分人更愿意平静的生活,但同样也催生出一批心理扭曲的恶人。

    没有军队的镇压,往往这些人就是再次动乱的根源,他只能坐镇西安,远离总督驻地,一个多月后才把地方梳理,弹压不法,震慑官员。

    等朝廷的圣旨到了,这才离开西安,回京交旨,内阁这次签发的圣旨,成为震动天下的大事,也预示着陈子强的改革开始露出端倪。

    原来此次圣旨中明确要求,陕西各地为了安定民生,文官不得干涉武将治乱,各御史巡按无权处置武将,兵备道等只能监督,不得命令。

    凡发现武将有不法只是,只能弹劾,上报陕西巡抚处理,改变了原本兵备道可以直接处置军户的规矩。

    因着陕西卫所基本糜烂,着巡抚张春重新整顿,重新丈量清查卫所田地,军户数额,裁撤老弱,转为民户。

    此策略在陕西推行并没引起不满,真正引起震动的其他省份的军户卫所,陕西此时的卫所基本废了,作为重灾区的省份,造反了十几年,还存在的卫所除了靠近蒙古的,几乎都死伤逃亡殆尽。

    就是宁夏甘肃都有大批军户逃亡死伤,陕西紧靠甘宁地区,流寇自然不会放过,邻近的卫所也是毁坏大半,减员七八成都算好的了。

    原本去年对辽东动手,军户门本来就在观望,可辽东军饷占据比例太大,不平衡的心理让天下其他军户,巴不得朝廷动他们。

    这次就不一样了,陕西虽说残破,可一旦朝廷这次成功收回卫所土地,改变卫所屯田制度,谁知道日后会落到谁头上。

    底层的军户是无所谓,甚至许多人盼着转为民户,可那些卫所军官就不同了,军户们其实就是他们的免费长工,还是他们克扣军饷的财源,而这才是冰山一角而已。

    大明晚期的卫所制度之**,骇人听闻,许多军户基本没经过军队训练,平日操持的都是种田种地,能养活自己都
1...3233343536...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