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明虎啸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绝四毋
第两百零二章 说服皇帝接着游说
却说陈子强到了内宫,快乐的和碰到的宫女太监打招呼,人人也都知道他不拘礼,也就不会对他行大礼,个个笑着回应他,祝贺着殿下又立大功了。
陈子强笑嘻嘻的,问完皇帝在哪里后,不慌不忙的走向御书房,门口的小太监忙报了进去,他也随后进去先是请安,然后神神秘秘的让人出去。
崇祯见他那模样就知道有事不能宣之于众,挥手让侍候的人出去后问道:“又有什么事这么机密啊,刚刚立了功不在家歇着陪陪孩子们,跑出来干嘛”
陈子强鬼头鬼脑的笑道:“叔父,侄儿跟您商量一件事,是关于朝鲜李氏那边的,这回他们出力不少,也算是忠君之心不减,咱们也应该显示出宗主的风范,大气一点啊。”
崇祯闻言呵呵笑道:“立功将士朝廷自会赏赐,你到底想说什么啊,神神叨叨的。”
陈子强于是把事情说了一遍,也说了内阁中自己被人糗了一顿,挠着后脑勺抱怨了方越贡几句,而后问崇祯行不行。
崇祯皱起眉头沉吟着,良久抬头说:“强儿啊,你所说的是有道理,可此事先帝时就被否决了,朕若办了不是等于推翻了先帝的裁决吗”
陈子强吧唧一下嘴巴说:“叔父说的对,可事情已经变化了,咱们还需要朝鲜的支持,李倧也算知趣,再说李珲当年确实有不臣之心,只是怕咱们制裁他,不敢明着说罢了。”
崇祯叹道;“这是朕何尝不知,当年的百官也何尝不知,你该知道,当年最反对的李倧继位的是时任登莱巡抚的袁可立,如今倪元璐能支持你,明日这奏折上朝,你看看黄道周跟不跟你急。”
“黄老头那老古板.....唉...真想狠狠的敲开他的脑壳看看啊....怎么就转不过弯呢....”
陈子强唉声叹气地皱巴着脸,他知道当年的事,李倧继位后,袁可立十二次上书,怒斥李倧篡位,甚至提出声讨李倧的要求,后来朝鲜派人来登莱,百般辩解,说明李倧并未篡位,而是光海君李珲已经天怒人怨,戕兄杀弟、幽废嫡母、忘恩背德、输款奴夷等罪名。
最后袁可立才缓和了态度,这应该也是现在倪元璐选择支持陈子强的原因之一,毕竟乃师最后让步了。
崇祯见他那模样也笑了,问道:“如此,你还要坚持册封李倧。”
“要啊”陈子强无奈地回答道:“人无信而不立,既然答应人家了就要努力办到,再说当年李珲确实混蛋啊,萨尔浒朝鲜出动了一万三千军队,李珲却在出征前交代他们先看好鞑子在哪,不要跟他们先交战,故而朝鲜军无斗志,只有左营将军金应河力战而死,其他的都是去游玩的,这样的人被取代了,咱们应该高兴才对啊。”
“可李珲毕竟是咱们承认的王爵啊,李倧不经禀报,先斩后奏,这才让先帝和群臣不喜的,不是说李珲不该死,而是不告而诛之啊。”
“知道知道...叔父就是觉得他不听话罢了,现在他不是听话了吗再说咱们大明会越来越强的,日后谁敢不听话侄儿揍他去。”
陈子强又露出痞子样,让崇祯失笑道:“你呀你呀,朕这边只好勉为其难了,明日你自己去跟那犟驴去说。”
见崇祯答应了,陈子强连忙点头,欢喜地叫道:“不用明天,今晚我约上老倪一起,到老黄家里去跟他唠嗑唠嗑。”
“又哪来的胡话,唠嗑是什么意思”
崇祯笑骂道,陈子强摸摸头笑了,这现代语言一不留心就冒出一个来,这些年大家也渐渐习惯了,可也有的一些别人听不懂。
&
第两百零三章 外放任职
黄道周低头沉思一会儿,抬头面色古怪地问道:“绣虎不会是答应李倧什么了吧,我猜猜,你不会是答应他册封王爵为他正名吧。”
“啊....老黄你偷听到我们说话了.....”
“滚蛋...老夫什么时候那么下作了,还偷听....”
黄道周没好气地瞪着他,突然笑了起来,呵呵笑道:“说说吧,这事在朝堂上若是争起来可是没完没了的,这是礼仪之争啊,虽不是当年的大礼仪之争,可朝鲜一向是属国,恐怕也小不了啊。”
陈子强看了一眼倪元璐,见他含笑不语,自己赶忙把前因后果说了一遍,说完期待地望着黄道周,眼巴巴的像是做错事的孩子,等着大人的决定。
黄道周点点头笑道:“老夫这段日子想通了许多事,有些事必须坚持,但有些是能够变通的,故而这次老夫支持你,毕竟此事先师已然妥协。”
“啥.....今天太阳出西边出来了....”
陈子强眨巴着眼睛,一时有些懵圈,反应过来后不自觉的伸手探向黄道周的额头,被一把打掉,黄道周瞪大眼睛嗔道:“臭小子造反是吧,老夫没发烧,是你固守成见了才是。”
倪元璐哈哈笑道:“幼玄这是近朱者赤了,跟这古灵精怪的人相交,迟早被他影响,若还是一成不变,那才是真的奇怪喽。”
陈子强被说的讪讪的,腆着笑容道:“幼玄兄...嘿嘿...这不是一下子没反应过来吗....知道了知道了.....小弟错了,不该用老眼光看人...嘿嘿嘿...”
事情得到圆满的解决,陈子强于是心情大好,随着内阁上了个条陈,朝会上虽还有人反对,可大部分人都认可了修改过后理由。
最后朝廷基本上认可了李倧的册封,剩下的不过是走一道程序,礼部派出官员去朝鲜实地考察一下,只要朝鲜方面应对得体,这事就定下了。
陈子强知道这事基本定下了,他和李氏那边沟通过了,礼部出去的还是自己这方面的人,不会出意外,故而心情愉悦,正笑的开心呢。
“臣启奏陛下,此次朝鲜追回工匠之事,平江侯策划组织,领兵的又是平江侯府的陈再顺,故而是该给平江侯叙功,臣提请陛下赐平江侯进士出身,作为赏赐。”
正笑的满脸桃花开的陈子强愕然,内阁没人跟他说过这事啊,他还想着这次的功劳,能为第四个儿子赏个世袭百户衔呢。
前面三个儿子如今都有勋级了,长子要继承爵位,一出生就被皇帝封为侯府世子了,二三子继承他们母亲的万户,被封了个千户衔,其余男孩却是没有这条件。
作为父亲,他自然要被后面的儿子打算,虽说日后皇帝肯定会赏赐的,可总不如自己给他们挣得的来的自在,也不会被别人多嘴不是。
惊愕过后,陈子强正想反对,崇祯笑盈盈说:“准奏,平江侯劳苦功高,这是应该的,当年若不是国事艰难,他也不会放弃会考,直接出仕去训练虎军,为此徐阁老未尝没有遗憾啊,这可是老爱卿最疼爱的幼徒,朕早应该想到才是。”
金口玉言一开,陈子强如何反对,再说皇帝抬出恩师的名头,自己如何敢说不行,都说了遗憾了,他也只能认了。
愁眉苦脸的望着上奏,刚上任的吏部侍郎张溥,心里头埋怨着:“师兄啊,人家是坑爹,你是坑师弟啊。”
这边还在纠结着,那边礼部侍郎黄道周接着一道奏章,让他有种风中凌乱的感觉,这完全乱套了吧,按说奏明赏赐的应该是礼部,官员调任是吏部才对。
&
第两百零四章 出行前的安排
原来内阁在商议了陈子强赏赐后,范复粹重新提议让他外放,大家商量后觉得可行,如今京里基本上了正轨,改良派人员增加许多,勋贵们已经形成宴游的习惯,这些都不用再去操心。
故而留着陈子强在京中意义不大,后续的改革没这么快,至少要等到成绩出来了,大家尝到甜头了才能接着干,否则阻力还是很大的。
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些大家早有预备,没个三五年看不出成效,皇室的改良也要一两年才见得到户部增收。
可怜的陈子强不知不觉就被这些老油条给扔地方去了,进宫和皇帝商量后,大家一致认为让他去山西。
一来山西的军方没人敢违抗陈子强的命令,边军隶属于卢象升管辖,这本来就是跟他交情深厚,其他的地方军户,更是他的支持者。
二来陈子强十一个侍妾是山西的,这两年基本都和家里秘密联系上了,这些人大多是山西缙绅,虽是姬妾出身的女人,可八大家是山西的大家族,所纳的姬妾除了两个是一方名妓,因为姿色被看上外,其他的都是乡绅家庭出来的。
特别是秋瑶,她是继室夫人,那是正妻,家族自然也是大家族,这些都能成为陈子强的后援,毕竟如今是一家人,一荣俱荣的关系。
愁眉苦脸的陈子强回到家中,一看家里正在收拾行李,愣怔了一会儿,他大叫道:“小鸾姐....你们怎么知道我要外放...不会是就瞒我一个吧....”
叶小鸾娇俏地给他一个白眼说:“昨晚你酒醉了,大伯后来过府来说的,今早你又早早去上朝了,妾身可来不及跟你说呢。”
“啊...这还是我的不说了...”
“你说呢...谁让你不会喝酒还逞能啊。”
“可...可你们也不用这么急吧。”
叶小鸾微微笑道:“干嘛不急啊,在这京里也呆了这么久,也该出去走走了,夫君还是进宫一趟吧,小妹刚刚匆匆回去,想来会在宫里闹了,皇叔父该头疼了,你该去劝劝妹妹,家里妾身会安排的。”
“啥...徽姒跑回去啦,这丫头真是,也是一个不省心的。”
陈子强可不希望小丫头被罚,这是国之大事,不是她公主可以掺和的,崇祯即使宠爱她,也绝不会纵容公主说这事。
跟叶小鸾急急地说了一声,他回头就往外跑,招呼一声亲兵护卫,骑上快马往宫中飞奔而去。
陈府就在紫禁城边上,很快就到了宫门,翻身下马急忙叫道:“哪位兄弟当值,往里面报一声,说着把手中的令牌递过去,随后就进了宫门。”
崇祯给他特权,可以在夜禁前自由出入宫中,可该有的程序他还是要遵守的,不能给人留下权臣佞臣的印象,这是内阁几个千叮咛万嘱咐的,他自然不会忘记。
故而他是递了令牌就进去,不用在此等待,形式是一定要做的,看守宫门的军将谁不认识他,一个个笑着打招呼。
一到乾清宫,老远的就听见朱徽姒嘤嘤的哭声,陈子强顿时心都碎了,赶忙三步并作两步抢进门,大声叫道:“徽姒不哭,大哥来了....”
踏进门,一道小小的身影扑入怀中,小公主抱住他哭着说:“大哥不要去好不好...父皇...父皇讨厌...刚刚不许人家说呢....呜..呜...”
陈子强赶紧抱起朱徽姒安慰道:“好妹妹..大哥这是去历练,日后才能帮着你太子哥哥啊,不然大哥傻乎乎的什么都不知道,那可怎么办。”
&nbs
第两百零五章 右卫西麻
崇祯十七年,刚刚过完元宵节,准备了大半个月的陈子强出发了,作为巡抚是拥有自己的军队的,明清对此有不同的设置。
明朝除了边军,地方上是没有总督这职位的,更没有清朝那样专门负责武官的提督,故而巡抚就是地方最大的官。
但明朝的巡抚又有提督军务和赞理军务的区别,赞理军务只是协助总兵等地方武官,策划商议军事行动,主要的职责是监督和保障后勤。
提督军务则不同,可以管辖总兵以下的武官,节制甚至直接指挥他们作战,明末由于地方不安靖,巡抚的权利越来越大。
有的地方甚至可以直接节制总兵官,明朝的镇戍武官分为镇,协,营三级编制,一省之内大体上设置一个镇,几个协和多个营,也有两个镇,但那都是特例。
镇为总兵官,协的统领是副将,至于营的编制分为大小不等,有参将,游击,都司,守备的区别。
但地方上却是另有一套武官编制的,众所周知,明朝武官主体上是军户制,统归五军都督府管辖。
也是分为三级的卫所制度,第一级的都指挥使司,以下才是卫所,一个卫大致管理五个所,所有千户所和百户所的区分,看所处的地方重要与否设立。
山西是军事重镇,自然以镇戍军为主,大同军镇是仅次于辽东军镇的大镇,和宣府镇齐名,管辖他的则是宣大总督,不属于巡抚范围。
大同总兵王朴却在接到陈子强巡抚山西的消息时差点哭了,上回帮忙虽然得了个征西将军的号,可也把山西商人得罪惨了。
现在他的收入直线下降,除了例银没人再给他其他的外快,可他还不能说出这事是陈子强让他干的,即使大家心知肚明也不能说。
年前崇祯就下旨,让曹变蛟带着一千五骑兵回来,护卫陈子强到山西,顺便作为巡抚抚标,只是他的级别太高了,曹变蛟如今是副将衔,仅次于总兵官。
要他回来最大的因素是曹家是山西将门,军队中那些盘根错节的事,有他在好处理许多,加上虎卫的威名,陈子强的安全也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正月二十五陈子强到达大同,因此次家眷同行,车马众多,不便于快马加鞭,否则以他的性子,早到了大同。
大同是军镇,地方文臣的实力其实不如武将,故而是以王朴为首来迎接的,早已等候多时的王朴,远远见到车队骑队,连忙带人迎了上来。
“标下见过侯爷,侯爷这一路辛苦了,快快进城歇息....”
王朴脸上笑开花般行礼,陈子强哈哈笑道:“老王啊,咱们谁跟谁啊,说什么标下呢,叫我绣虎吧,咱们兄弟相称就是。”
王朴心里是吃了黄连,可脸上丝毫不敢流露出来,连忙说:“应该的应该的,侯爷国之柱石,小的岂敢造次。”
边上曹变蛟也笑道:“王总兵,您现在可是征西将军了,别客气才是,到了山西还要您多多支持啊。”
王朴挤出笑容,讨好地笑道:“小曹将军说笑了,朴这将军尊号还不是侯爷鼎力,才能得到的,为侯爷效力这是应该的。”
谁都知道曹变蛟跟陈子强的关系,那是真正的兄弟,谁也不敢不给面子,王朴即使官阶高过他,也还是客客气气的,
加上大小曹在军中的威名,那是打仗打出来的,在军中声望比王朴高多了
第两百零六章 收一个百户
陈子强知道不能小看眼前这个目前还没有成绩的人,一个北方的将领,后来能在南方沿海镇守多年,打击郑成功郑经父子两代人,而被满清赐予镇海元戎牌坊的人,绝不是一个普通的勇将,必定是智勇双全才能立此功勋。
况且麻家久居山西,老家就在大同右卫,也就是现代的山西右玉县,和山西将门是扯不清的瓜葛。
大名鼎鼎的杀虎口正是由麻家人镇守的,当然这时候的杀虎口还是叫杀胡口,杀得正是胡人,满清入关后才改名的。
满面笑容的陈子强呵呵笑道:“镇扬可愿意来我巡抚衙门任职,抚标之中任一个百户官,汝可别觉得官职太小啊。”
麻镇扬一怔,看到曹变蛟就知道,陈子强的抚标是名闻天下的虎卫骑兵,百户对普通人来说是大官了,但对将门子弟可以继承官职的人来确实太小。
猜你喜欢